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孙铁珩,中国工程院院士,1938年3月生,现任沈阳大学校长、教授、沈阳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同年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工作,1981—1983年赴日本国东京大学做访问学者,199  相似文献   

2.
新娟 《青年科学》2010,(6):66-68
2007年在沈阳科学学术年会的分会场一沈阳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匡廷云院士做了一场“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趋势”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有个学生,1982年要去德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临行前,他把准备在会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拿给王大珩看。王大珩一眼就发现自己的名字署在前面了。这篇文章的整个观点,是王院士在英国时就想解决的问题,但一直没有机会去做,也没有得到证实。他就把这个题目交给了他的学生,他的学生成功地做了这个实验,并据此写出了这篇很好的论文。因此,这篇论文的署名理应是王大珩在前,学生名字在后。然而,王院士却毫不犹豫地把名字的顺序改过来。但学生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实验工作,证实了导师的观  相似文献   

4.
2009年5月7日至10日,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陈木法教授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期间,我校聘请陈木法院士为荣誉教授,校长武海顺教授为陈木法院士颁发了证书。 陈木法院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陈院士的主要学术研究集中在马尔科夫链和马氏跳过程,交互作用粒子系统和随机场、遍历的收敛速率和谱理论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科技促进发展》2011,7(5):93-96
"当院士实质是延长了科研生命和时间,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不是索取,重在奉献。每个人都珍惜这份荣誉,这份责任,这段时间。我希望自己能为祖国的发展再好好干上一些年"。——刘嘉麒院士  相似文献   

6.
《杭州科技》2008,(1):23-23
12月29日,两年一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33名杰出工程科技工作者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新增3位院士,他们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大鹏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许庆瑞教授和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谭建荣教授。至此,浙江省共有两院院士30名。  相似文献   

7.
孙大文院士     
孙大文(Sun Da-Wen),广东潮安人,广东省领军人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Royal Irish Academy)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IAFoST)院士。孙院士是生物系统工程和食品科学与  相似文献   

8.
李佩成,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围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中德合作)主任、水与发展研究院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先后曾在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和西北农业大学工作,任西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副校长、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培训中心主任等职;并曾在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留学。长期从事农业水土工程、地下水渗流、国土整治、水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研究的"黄土辐射井"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轻  相似文献   

9.
<正>在12月7日公布的中国工程院2015年增选院士名单里,我刊主编郑健龙教授当选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郑健龙教授现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International Road Federation  相似文献   

10.
院士箴言     
——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在计算机领域内,只出点子、从来不动手实现的人不容易出大的成果。——一个人要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必然要失掉不少常人能够享受的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乐趣。——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有才华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自己不要把做官当成一种奋斗目标,甚至也不要把当上院士作为奋斗目标,如果老想着当院士,就不可能全心全意做好事业。——我能够取得科研成就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1、青少年时代注意培养良好的品德,先要做个好人,才能成就事…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2016年度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西北大学数学学院曲安京教授当选该研究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是国际科学史界的最高荣誉机构,成立于1928年,总部设在巴黎。该机构由院士和通讯院士组成,成员为终身荣誉称号,组成成员保持在院士200人,通讯院士300人的规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本刊编委,我校方肇伦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1月12日在沈阳逝世,享年73岁·方肇伦院士1934年8月出生于天津市,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历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东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英国皇家化学会高级会员·方肇伦院士是我国流动分析技术研究的先驱·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研究,在土壤化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针对中国国情,率先开展了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新近公布了90位1997年新增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浙江大学侯虞钧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潘云鹤教授、董石麟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金翔龙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至今,杭州健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有16位科学家。侯虞钧194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分别获得威斯康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密西根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化工系教授。侯虞钧于50年代与美国J.J.Martin共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气体状态方程…  相似文献   

14.
李迪教授予1927年10月出生于今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北一个小山村的农民家庭,在当地受到小学教育等,195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留校任教.1956年他支援边疆调到内蒙古师范学院(今内蒙古师范大学前身)数学系任教,1983年升为教授,2983年9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该校成立科学史研究所(涵于数学系),李迪教授任所长直至1996年冬,1986年,科技史从数学系独立出来,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从1978年开始招收数学史研究生,后又增加物理学史和少数民族科技史两个方向,到现在李迪教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近30人,其中有一半以上毕业生攻读并取得博士学位,有的已是博士生导师,大多成为科学史教学和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2002年,李迪教授当选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2月19日,我校李应红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李应红,男,1963年1月出生,重庆奉节人,专业技术二级,专业技术少将军衔,航空推进技术专家,空军工程大学航空等离子体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飞机推进系统军队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应红院士是空军级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央联系掌握的高级专家。担任总装备部航空动力专  相似文献   

16.
志民 《青年科学》2010,(4):68-69
2009年3月20日,温家宝总理到沈阳视察,在参观“特高压变电技术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时,听取该实验室专家,沈阳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浩的汇报。朱英浩向总理汇报说:“特变电工在这个实验室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2月9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1年新当选的院士名单,舒德干教授名列其中。至此,西北大学的在岗院士人数增至3位,另有双聘院士8位。校友中的院士增至34位。舒德干,男,汉族,湖北鄂州人,理学博士,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11月受聘西北大学古生  相似文献   

18.
吴硕贤 院士     
吴硕贤,男,汉族.福建诏安人,1947年5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以高考理工科总分最高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1970年本科毕业.1981年、1984年先后获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硕士,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学位,是我国建筑学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  相似文献   

19.
 2001年2月9日 ,当代著名的多学科大师、心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经济学家、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贺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AlexanderSimon ,中文名———司马贺)在美国匹茨堡逝世了。西蒙教授与中国科学界有着深厚的关系。1985年他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荣誉研究员 ,还任北京大学、天津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1994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一、科学家兼社会活动家西蒙教授1916年6月15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 ,是一位德国工程师的儿子。1936年西蒙获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 ,1943年获该大学的政治科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0.
人物简介:孙铁珩,1938年3月出生于辽宁海城,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1981年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工作。同年赴日本东京大学作访问学者,1983年回到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历任污染生态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霓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另兼任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生态学杂志》主编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