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JAVA开发工具,以Microsoft 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基于TCP/IP短信平台设计一个GPS/GIS/GSM智能公交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监控中心、GPS车载终端和GSM网络通信3大模块组成,实现了车辆的准确定位、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车辆调度等公共交通管理要求.该系统经测试定位误差较小,能够满足公共交通管理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GPS、基于GSM网和CDMA网络的无线定位技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定位技术一般分为三类:基于终端的定位技术、基于网络的定位技术和混合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3.
基于GSM网络实用定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GSM蜂窝网中使用无线定位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该文首先论述了GSM网络定位仿真平台的设计;然后提出了一种实有性无线定位算法:即基于1个时间提前量TA(TimeAdvance)辅以接收场强Pxlevel的混合定位算法;最后在各种环境下对该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上述算法能够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
龚豫浩 《科技资讯》2006,(21):112-113
1.前言 中国联通已经建成了世界第一大CDMA网络,全网已升级为CDMA1x。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与中国移动的GSM网络旗鼓相当,网络容量达到7000万。  相似文献   

5.
针对CDMA网络规划中的功率参数经验配置法存在的盲目性,提出一种将CDMA覆盖分析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最优化算法.该算法将所有基站最大发射功率表示为实数编码染色体,以反映网络规划质量的覆盖率、切换率和成本三项关键指标的加权求和作为目标函数.CDMA覆盖分析用于仿真得到规划方案的关键指标以及图形结果.经过对一个规划方案实例的参数优化,得到遗传算法的目标值收敛曲线以及多种CDMA仿真图形结果,说明本算法能够有效优化网络规划的功率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GSM/CDMA网络的GPS船舶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SM网络的短信、GPRS数据传输和CDMA网络CDMA1X的数据传输技术,结合电子地图和船载定位GPS雷达,针对定位、调度、安全等因素需求,对比较大的船舶位置信息服务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了GPS雷达的设计、监控服务器和分监控中心的设计,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协议的设计。该系统建成后,对船舶动态实施了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蜂窝系统中无线定位系统的选择,包括基于移动台的定位系统、基于网络的定位系统以及混合定位系统.分析了几类常用的无线定位方法的确定以及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分别阐述了GSM和CDMA两种蜂窝系统中无线定位的应用特点,最后还介绍了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徐菁玉 《甘肃科技》2012,28(13):14-15
提出了一种利用CDMA2000 1x EV-DO技术的安全定位监控系统,实现了校车的实时监控、车辆调度、短信报警综合校车安全解决方案.给出了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并着重论述了利用CDMA2000 EVDO网络的校车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时对应急监测、通信系统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急监测系统.构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急监测、通信系统的框架结构,并探讨了一种适于该系统的非测距定位技术-多重覆盖定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定位算法能够满足应急监测、通信系统对定位性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基于虚拟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跳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虚拟力导向的节点移动方式,将未知节点接收到锚节点信息的个数作为计算虚拟力的参数,提出了基于虚拟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跳定位算法.算法继承了DV-Hop(distance vector-hop)定位成功率较高的特点,通过优化网络布局的方式,使得定位过程中校正值的估算和选取更为合理.指出了该定位算法的关键技术,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显著地提高节点的定位精度,并能够有效地提高节点对传感区域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1.
简要说明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迅速发展的趋势和欧洲第二代移动系统GSM向新一人即第三代系统UMTS的变移和进化。简述UMTS的特点,包括陆地蜂窝网的进一步利用,业务与移动性层和交换与运输层的分开,及固定网与移动网的会聚。阐述当今无绳与蜂窝网移动电话的结合使用,有必要制成DECT/GSM双模手持机,新一代蜂窝风的多址方式急需从TDMA与CDMA作出选择,以及为了实现全球个人通信,必须考虑LEO/MEO卫  相似文献   

12.
基于CDMA-TDOA的室内超声波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外对室内定位技术中定位精度不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的室内超声波定位系统,并给出实时性差异等缺点,进行了其工作原理和超声波信号的分析。该系统基于射频和超声波传感器的固有性质,对超声波信号采用CDMA技术进行编码,以便在目标节点上能区分各个信标发来的超声波信号,并结合射频信号实现TDOA测距算法,最终实现三维定位。采用Matlab/Simulink模块对3个信标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发射仿真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在目标节点上能被接收并识别相对应的超声波信号。  相似文献   

13.
针对手机定位的检测概率和定位精度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持中继的多步CDMA移动终端跟踪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多个手持终端形成的虚拟天线阵列,并采用多步跟踪的方法以提高系统定位精度。详细描述了该系统手机定位基本原理、教学模型和定位算法,同时分析了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表明该系统可以提高手机的定位概率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手机定位的检测概率和定位精度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持中继的多步CDMA移动终端跟踪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多个手持终端形成的虚拟天线阵列,并采用多步跟踪的方法以提高系统定位精度。详细描述了该系统手机定位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和定位算法,同时分析了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表明该系统可以提高手机的定位概率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系统研究及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TDOA定位技术的短距离精确定位系统。该系统采用超声波和无线电相结合的定位技术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来实现定位,系统结构简单,实现容易,无需时钟同步。针对该定位系统,设计了一种快速、高精度的多步长定位算法,理论及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对室内定位技术和系统应用平台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的室内三维定位系统,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并对三边定位算法进行了研究。该系统基于射频和超声波传
感器的固有性质,对超声波信号采用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进行编码,以便在目标节点上区分每个信标发来的超声波信号,并结合射频信号实现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测距算法,最终实现三维定位。实验研究表明,以一个信标为原点,另外两个信标分别放置为X轴和Y轴上,建立三维坐标系,能简化三边定位算法,并能实现精度较高的三维定位。  相似文献   

17.
车辆定位系统中的信息融合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卫星定位一航位推算系统(GPS—DR)和数字音频广播-GSM移动通信系统(DAB—GSM)的融合定位系统,研究智能交通系统中各种先进的车辆定位技术,重点探讨了GPS—DR和DAB—GSM融合定位系统的原理和使用情况,给出了主要模型和公式,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技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高精度和低成本的要求,但应用层面并不相同;DAB—GSM的研究成果将为DAB和GSM网络应用于车辆定位技术开拓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室内环境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RSSI(接受信号强度显示)的室内定位算法。【方法】首先根据室内的实际布局情况对场所进行区域分割,然后采用等边三角形布局信标节点,接着用高斯模型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最后使用改进的加权三边测量法定位未知节点的最终坐标。【结果】改进的算法具有定位误差小、精度高的特点。【结论】该算法适用于室内精确定位,有利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当前LTE-5G领域内移动传感网信号定位算法存在的定位精度不高、定位时间过长及定位能力较差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坐标捕捉机制的移动传感网信号定位算法。首先,通过逆向频率变换及角度矩阵映射,设计了一种抗噪能力较强的信号接收模型,使其能够结合正交处理的方式来抑制信道噪声干扰,以降低定位过程中因噪声而导致精度不高的问题。随后,联合预设极坐标中心与频率-拓扑关系,构建了一种环定位结构,充分利用sink节点性能不受限的特点来快速捕获信号发射位置,提高定位精度,减少定位时间。仿真实验表明:与常用的正交环定位算法(Orthogonal Loop Location Algorithms,OLL算法)、双源定位算法(Dual-source localization algorithm,DSL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定位精度高,定位时间短等优势,具有很强的实际部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