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数据互操作在GIS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地形可视化服务重要作用,阐述了WTS的规范和数据发布流程,并遵照WTS利用.net技术和TIN地形构建原理开发了一个网络地形可视化系统原型,实现WTS空间数据互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2.
利用ArcGIS和Creator在三维可视化建模方面的特点,根据构建三维地形数据来源的多样性,给出地形建模中数据的获取方法,并就数据的转换和优化处理进行了分析.以湄洲湾三维地形的可视化为例,提出了基于ArcGIS和Creator构建三维地形的方法和一般流程,探讨了地形数据库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三维地形处理领域中存在的地形数据冗余,可视化处理效率不高,真实感效果不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三维地形生成技术及可视化仿真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将DEM数据转化为TIN数据,然后用改进的delaunay算法将TIN数据生成三角网来模拟地形。最后经过纹理映射,光照及渲染,生成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地形。同时给出了运用VC++和OpenGL实现的三维真实感地形可视化仿真软件。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快速的处理地形高程数据,得到了直观的真实感较强的三维地形模型。  相似文献   

4.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系统的地形起伏动态可视化表达方法.首先利用D8算法并结合坡度等信息构建水流模型,基于DEM数据生成水流场数据;使用空间随机均匀和重要特征位置相结合的方法布设粒子,在粒子系统的支持下模拟高低起伏的地形水流场景,从而间接地实现DEM动态多尺度的可视化.以武汉市的DEM数据为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模拟得到的粒子流效果能真实反映其地形特征,该研究为DEM数据提供了新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科学计算产生的矢量场数据可视化需求,利用OpenGL图形库和MFC技术实现了基于几何图形的矢量场可视化技术.在对规则网格和非规则网格单元数据的预处理之后,以彩色箭标及流线的形式表现矢量场的结构和特征等信息.此外,通过对显示图形的变换和渲染等交互操作,获得矢量场不同角度的细节信息.采用C++开发了一套矢量场可视化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闽之 《科技资讯》2011,(11):24-25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三维可视化的相关工作经验,以DTM获取及城市三维可视化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探讨了基于LIDAR系统的DTM获取方法,进而探讨了基于IDL语言的地形建模及可视化详细步骤,具有较高的程序开发效率和较强的地形可视化效果,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今网络恶意行为成爆炸性增长,而传统的基于文本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面对海量网络数据时存在认知负担过重、交互性不够等问题.网络安全可视化技术则可以将海量数据以图形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人与数据之间实现图像通信,从而使人能够快速发现网络流量中潜在的安全威胁.本文利用Java可视化工具包实现了一个基于Snort的多视图网络流量可视化系统,该系统能对从数据库中提取出的流量警报数据进行多视图动态展示和交互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网络分析员的负担,加快了查找网络问题的进度.  相似文献   

8.
地形三维可视化技术是当今GIS应用的热点,地形三维可视化可有利于提高地表地形的认知、分析、管理和工程实施等.本文基于日常工作中常用的纸质或CAD矿山地形图,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与可视化技术,通过数据转换、等高线修复及高程赋值,生成地表不规则三角网,然后结合纠正后的矿区影像可实现地形图的快速三维显示。  相似文献   

9.
在虚拟战场环境背景下,针对地形可视化中的特殊要求,基于牛顿插值算法计算出所要补充的地形数据,利用遗传算法对插值数据进行优化选择。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信息不失真,有着实用价值的地形数据插值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数据分块的海量地形快速漫游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大范围、海量地形数据的快速漫游是GIS、虚拟现实、游戏、仿真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与难点之一。在目前地形数据简化算法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采用基于数据分块、部分数据常驻内存以及与视点相关的静态LOD模型实现了对任意格网大小海量地形数据的快速漫游。基于块节点的视景体裁剪、三角形条带组织以及边界裂缝消除、视觉光滑处理等手段的运用,提高了地形漫游的效率与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服务匹配是Web服务发现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针对目前服务发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DAML-S的Web服务匹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用DAML-S进行服务描述并将其发布后,通过对服务描述中的输入输出和用户需求中功能的测度来判断服务与用户需求的匹配程度.  相似文献   

12.
Web服务组合是Web服务系统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语义Web技术的出现使智能Web服务的实现成为可能。随着服务数量的指数级增长,支持用户偏好的服务质量度量技术在Web服务架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现有的语义Web服务组合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服务质量度量的一种支持用户偏好的语义Web服务组合方法,在完成用户服务请求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服务元组链的Web服务组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描述Web服务的关系模型, 通过引入空服务和 服务元组的概念, 采用基于服务元组链的Web服务组合方法, 解决了基于服务链的Web服务组合方法只能处理顺序关系的组合问题, 应用该方法既能处理顺序关系的组合问题, 又能处理多个后继服务或前驱服务都需要被组合的并发关系组合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服务质量是Web服务发现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QoS的Web服务发现模型,该模型增加了Qos代理中心机构,并引入监控和反馈机制.在满足用户对Web服务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它以服务注册参数、用户反馈信息和实时监测数据为依据结合QoS代理中心的监控器、量化器、选择器、管理器对Web服务的非功能性属性进行量化,实现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web服务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文件类型网页文件的文本信息预处理技术.该方法能够解析网页文件的组成结构,并从中提取出主体文本以供处理.测试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得到大部分HTML网页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16.
谈谈污水泵的实用节能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东劲 《科技信息》2007,(23):30-31
随着网络上web服务数量的剧增,面对用户提交的一个服务请求,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功能上与之相匹配的服务,而这些服务非功能性因素(如服务响应时间、可靠性等)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服务匹配的任务不仅仅是为用户找到一个可用的服务,而且应该对多个功能相似的服务加以区别,为用户找到一个性能最好的服务。为此本文改进了传统的web服务架构,引入了服务质量QOS作为衡量web服务非功能性因素的标准,建立了可扩展的QOS模型,提出基于此模型的QOS计算方法,通过对相似服务的QOS进行计算,能筛选出性能最好的服务返回给用户。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应用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应用系统结构,并给出了其实现代码。探讨了webService对传统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影响,表明web Service是分布式应用系统实施与集成这一难题的有效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面向应用领域的Web服务发现的目标是帮助用户找到能够为其构建应用系统提供功能支持的Web服务,从而降低应用系统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语义的Web服务发现方法,以支持面向应用领域的Web服务发现需要.通过定义Web服务功能语义描述模型,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提供了统一的Web服务描述方法;同时在建立领域功能本体的基础上,依靠语义标注机制,消除服务描述间的语义异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基于功能语义的Web服务发现与匹配策略.实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particularl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web services technologies, are substantially changing the landscape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en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