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莹莹 《大自然》2011,(6):36-37
线虫(Nematodes)是一类较低等的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线虫动物门,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据估计,全世界有超过50万种线虫,主要包括寄生性线虫和非寄生性线虫两大类,其中的非寄生性线虫约占总数的52%~65%。到上世纪90年代为止。科学报道过的线虫大约有2万种,其中约2千种为植物寄生性线虫,广泛寄生于植物的根、茎、...  相似文献   

2.
神奇的昆虫     
《大自然》2016,(4)
正在美丽的自然界中,有一类体形渺小、结构复杂的精灵,那就是昆虫。它们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神奇之处,令人惊叹。昆虫群体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目前已描述并记录的昆虫达100多万种,超过已知动物种数的70%,未来还会有许多新物种有待我们去发现。我国昆虫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叶状拟态昆虫,  相似文献   

3.
<正> 一、前言 线虫是一类较低等的动物,寄生于植物根内的线虫,叫做根结线虫,在分类上隶属于线形虫动物门(Nemathelminthes)、线虫纲(Secernentea)、垫刃目(Tylenchida)、根结线虫科(Meloidogynidae)、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目前已报导83种,我国报导53种。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说时势造英雄,那么白头叶猴和黑叶猴便是喀斯特石山环境造就的"峭壁精灵"。石山上的叶猴灵长类是对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动物的统称。目前,全球非人灵长类已知共有16科77属479种。其中,乌叶猴(Trachypithecus)是猴科疣猴亚科叶猴族中分布范围最广且种数最多的一个属,有20个种。它们一部分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几个省(区市)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巴厘岛和加里曼丹岛的部分地区);另一部分生活  相似文献   

5.
线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及轮虫动物门间的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支序分析方法对线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和轮虫动物门三者之间的系统学进行了分析,结论是三者为一单系群,其中腹毛动物门和轮虫动物门为一对姐妹群,线虫动物门则是三者的共同祖先较早地分出的另一支。由此我们认为,应将这三者合并为一新门合胞体动物门(Syncytia),原来各门分别降为线虫纲、腹毛纲和轮虫纲;原腔动物门这一分类阶元应予废弃。  相似文献   

6.
生物多样性的评估仍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现有的资料对中国和世界动物的种数作了一个初步的比较,无脊椎动的某些门类在中国有多少种目前还不清楚,如:鄂咽动物门Gnathostomula,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线形动物门Nematomorpha(部分),有爪动物门Onychophora和心鳃动物门Pterobranchia,此外,下列一些动物门类或其中的部分分类单元,在我国有关物种资源的知识也很贫乏,尚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如:海绵动物门Porifera,中生动物门Metazoa,线虫动物门Nematoda,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益虫动物门Echiura,须腕动物门Pogonophora,软体动物门Mollusca(部分),腕足动物门Branchiopoda,内肛动物门Entoprocta,缓步动物门Tardigrada,五口动物门Pentastom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部分)和肠鳃动物门Enteropneusta,本文还对受胁动物的状况进行了讨论,无疑地,森林的破坏和动物资源的过度开发是威胁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此外,水的污染和富营养化使许多动物,尤其是淡水无脊椎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过去数十年间,我国的动物学工作者在分类学研究和野生动物的保护方面,尤其是对珍稀种,特有种和重要的经济种的保护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多样性大国,尚有大量的物种有待调查研究和编目,在1996年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出版的《世界物种红色名录》中,中国只有5种无脊椎动物被列为受胁物种,仅占世界受胁物总的总数(1891种)的0.26%,占美国物种总数(594种)类,蛭类和涡虫类这样一些类群竞争没有列出一种是受胁的种类,像珊瑚的这样重要的类群没有列出一种灭绝种,仅仅列出2个易危种,由此,作者在文中强调指出,在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编目和红皮书的编写方面,今后的的重点应放到无脊椎动物这一个在生物多样性中占优势类群方面来。  相似文献   

7.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系统分类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海洋中最丰富的后生动物,它属于小型底栖动物的永久性成员,即分选时,可通过0.5mm或1mm网筛但被0.031mm或0.042mm孔径网筛蓄留的动物,本文讨论线虫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与相近动物类群的亲缘关系,泄腺纲与泄管纲分类系统的由来和演变。海洋线虫属于泄腺纲,由Bremerhaven种名录和Lorenzen确立的分类系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海洋线虫的分类系统仍处在发展和完善中,需要发现更多更有价值的共近裔性状用于物种水平和较高分类阶元的分析和鉴定。  相似文献   

8.
<正>动物(特指后生动物,即包括最简单的海绵动物到最复杂的脊椎动物在内的所有多细胞动物)无疑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作为动物界的成员,人们对动物究竟是何时并如何起源的抱有天然的好奇心,但直到今天,这仍然是演化生物学领域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难题。现代动物界包括三十多个动物门类,已有研究表明它们拥有一个距今大约7亿多年的共同祖先。这一共同祖先由多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2017,(6)
正谈起线虫,可能很多人并没有直观的印象,大众最熟悉也最为臭名昭著的线虫非蛔虫莫属了。其实线虫并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无用和恶心,南麂列岛最漂亮、数量最多、齿最多和最凶猛的线虫长什么样?线虫又有什么作用呢?庞大的线虫家族线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多细胞动物大家族,可以说自然界中每5个多细胞动物就有4个属于线虫。线虫的物种多样性极高,保守估计至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中存在着这样一些动物,人们关注它们,不是因为它们长得奇怪,而是因为它们的生活习性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在这里,我们会看到一些动物界非凡的杀手,它们或暗藏杀机,或公然掠夺,但目的只有一个——生存。  相似文献   

11.
<正> 纽形动物Nemertini,约550钟。十九世纪未由德人(O.Burger)著的《那不勒斯湾纽虫》一书奠定本门基础。纽形动物是个小门,但在动物的进化中是个重要环节。纽虫很似涡虫,可是已有了血管和肛门,也就是说在整个动物界中,首先出现了完整的消化系统;首先出现了封闭式循环系统;及有成对的肠盲囊和生殖腺的排列,开始有了分节趋向。所以纽形动物在演化中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生动物在动物界中的分类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根据中生动物的结构特点,结合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生物发生律以及多细胞动物起源等有关理论和学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中生动物是动物界由原生动物向真后生动物进化的中间过渡类群,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相似文献   

13.
正动物界有许多妈妈照顾宝宝的温馨画面。有趣的是,即便小象、小马、小猴、小羊、小企鹅或小海豹混在一大群同类中,它们的妈妈也很少喂错孩子,可见动物母子也连心呀!同学们,你们快和我一起看看动物妈妈是怎么养育子女的吧!  相似文献   

14.
管斌 《青年科学》2011,(6):24-25
睡眠一直是科学界的一大谜题——当然动物界的睡眠也一样。生物学家发现,所有动物都要睡觉,不管是哺乳类,鸟还是鱼类。但它们怎么睡,就有很大的差异,一些动物睡在一只腿上,一些头朝下垂,一些直接睡在水里……  相似文献   

15.
蚌壳虫     
蚌壳虫(Clam Shrimp)是淡水水域中底栖游动动物,通称介甲动物。在动物界,它们隶属于二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鳃足亚纲、介甲目。下分2亚目5科21属。迄今,全世界共报导了278种18亚种。我国有27种,分布在13个省、自治区。蚌壳虫体外具有左右对称的两片蚌形的几丁质外壳,壳长5.5—14毫米,呈黄褐色或深褐色,略透明。壳面生有数目不等的同心环形生长线。两壳在背面相连接,背面的突出部分称壳顶。壳腹缘:光滑或生短毛。前、后背缘圆滑或形成前、后背角。两壳之内是  相似文献   

16.
谁是高手     
张帮俊 《少儿科技》2013,(11):15-16
动物界与昆虫界联合组织了一次评选,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会施毒的动物与昆虫纷纷前来报名。对它们来说,施毒是一项很重要的生存本领。经过激烈的海选、复赛,有i位选手闯入决赛。它们分别是响尾蛇大哥、科莫多巨蜥小伙和胡蜂姑娘。  相似文献   

17.
正什么会发光呢?答案很多啦,比如某些宇宙天体,闪电火焰,还有我们人类制造的各种照明设备……等一下,别忘了还有一种——发光生物!发光生物?你一定会立刻想到萤火虫吧,但会发光的生物可远不止它一种,仅动物界中,就有十几个门的动物具有发光现象,至于细菌啊,单细胞生物啊,会发光的就更多了!一起来欣赏它们美丽动人的光芒吧。发光生物自身合成的某些化学物质(比如萤火虫的荧光素),在生物体内某些酶(比如荧光素  相似文献   

18.
自由生活线虫在环境中分布广泛,是理想的毒理学研究模型动物。目前,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为代表的模型动物已得到广泛应用,并筛选出大量用于毒理学研究的生物标志物。本文综述了自由生活线虫作为生物标志物模型动物的优势,以及应用于环境毒理学的行为、生理、生化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浅谈土壤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动物,一般是指在生命发育周期中有一段时间在土壤中渡过,并对土壤有一定影响的动物。土壤中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是惊人的,从原生动物到脊椎动物,除典型的海洋动物外,大多数的门、纲,均有其代表。一平方米土壤中可采到几千至上万个小型节肢动物,可发现上百万条土壤线虫。据欧美60年代资料估算,土壤动物的生物量大约是当时全球30亿人类的20倍。换句话说,陆地生态系统中按生物量来说,占首位的是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亿万年来,土壤动物默默地分解着生物残体,改变着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大自然的生产和物质循环。如果土壤中缺少了它们,粮食、蔬菜、花草、树木就不能生长,人类也就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动物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粉碎或分解土壤与地表凋落物层中的生物残体地表面每年都落有以枯枝败叶为主的大量的植物残体,  相似文献   

20.
 比较内分泌学是研究动物界各个动物类群内分泌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进化发展的一门新兴动物学分支学科,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理论方面,比较内分泌学不但以系统进化的观点研究各种动物类群产生的激素结构和功能及进化演变,进一步验证和深刻认识动物界由低等到高等对环境条件适应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还以生物多样性的观点研究不同动物类群激素结构与功能的复杂多样性,有助于深入掌握各种不同激素结构与功能的基本特征与变化规律。在应用方面,通过比较内分泌学研究可以发现许多有经济价值的激素,应用于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动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及医药卫生保健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