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细胞揭秘     
几乎人体的每一个细胞均含有DNA,而且几乎每个人(除同卵双胞胎)的DNA都独一无二,因此DNA测试成了识别人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2.
由胎儿成纤维细胞而来的克隆山羊(Capra hircus)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哺乳动物的克隆是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热问题。用体外培养的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供体细胞不仅可以研究发育生物学中发育与分化的理论问题,而且与早期胚胎细胞作供体细胞相比,大大增加了供体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衰老基因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另一种与衰老有关的重要基因,从而使不仅可让人衰老、而且可能造成关节炎和早老性痴呆症等疾病的基因又增添了一个新成员。 迄今为止,科学家共发现了61种与衰老有关的基因。最新发现的这种基因叫p21,它不仅对细胞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似乎控制着其他与衰变和疾病有关的若干基因。 领导这项研究的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的伊戈尔·罗宁森(Igor Roninsow)指出:“这种基因被触动后,其他许多与衰老及老年病有关的基因都发生了变化。” p21基因对细胞有抑制作用,一旦细胞受到毒素或辐射损害,它就会使…  相似文献   

4.
兼有胞内、胞外功能的信号分子的普遍性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孙大业 《科学通报》1999,44(15):1576-1581
许多经典的或近年来发现的胞内信号分子在胞外也具有生理功能。根据文献及多年的工作认为,生物细胞存在胞内-胞外兼笥功能信使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规律性的生物不现象,兼性信使的存在是细胞内外,群体细胞间信息交流多样性的表现,而且具有发育生物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细胞     
《科学之友》2005,(9):56-56
看周围,你目光所及的每种生物,不论是植物、花朵、人类、鸟类,还是哺乳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大部分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生物都是由众多细胞组成的。说到众多,那真的是非常多。  相似文献   

6.
杨华 《科学之友》2006,(8):28-28
细胞——生命从单细胞走向多细胞,至少经历了数十亿年,16次不同的进化,动物、陆地植物、真菌和藻类都参与其中,数亿年前形成多细胞生命,是最美丽最神奇的。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界里,每一种动、植物都有一定的生命期。比如树叶临秋会凋落,蛇到一定时候会蜕掉一层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生物体的细胞死亡亦称细胞凋亡,是细胞本身的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杀”行为,而绝非由外在因素所致。细胞的死亡是有规律的,而且似乎是按编排好的程序进行的,即所谓“程序性细胞死亡”。英国科学家布雷内、苏尔顿和美国科学家霍维茨就是因研究发现了决定细胞发育和致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而荣获2002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他们的这一发现,揭示了人类从健康到亚健康直到得病的根本原因,并明确指出人类肌体的一切病理现象都是基于…  相似文献   

8.
多细胞多细胞这项创新使生命从单细胞变成了奇妙的综合体。这项进展如此非凡,至少经历了16次不同的进化。动物、陆地植物、真菌和藻类等生物都参与其中。数十亿年来,细胞一直是联合体,它们采用立体组合和劳动分工的形式,形成复杂的群落。但在数亿年前,真核细胞(一种比较复杂的细胞,其DNA都集中在细胞核里)将这种合作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它们形成了永久性的群落,特定的细胞专门从事各项特定工作,例如营养或排泄,而且步调非常协调。真核细胞能够实现这种飞跃,是因为它们为了其他目的已经进化出了很多必需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螽斯听觉上升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钧贤 《科学通报》1990,35(8):629-629
声通信是动物和人类常用的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在细胞水平上探索动物声通信的奥秘,不仅有助于阐明听觉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而且对于神经网络与人工智能的研究,以及计算机听觉系统原型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邹喻苹 《科学通报》1985,30(23):1822-1822
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以下简称CB)是一种F-肌动蛋白的解聚剂。因此许多与肌动蛋白相关的植物细胞运动,诸如细胞质流动,花粉管萌发与伸长、根毛生长以及叶绿体运动都受到CB的抑制。 Timsthy报道,用CB处理线粒体,确实阻断了它们的移迁,因此提出微丝在线粒体运动中起一种重要作用。 实际上,许多细胞行为是需能的,而且有收缩现象。Spudich等检测了CB对分离鼠肝线  相似文献   

11.
克隆植物     
说起“克隆”,不由令人想到1998年2月22日在美国爱丁堡大学出生的克隆羊羔“多莉”。多莉的诞生标志着动物克隆的成功。其实,生物的克隆并非在动物克隆上首先成功。早在1960年由美国采用组织培养法就克隆出了的小苗,这是第一批克隆植物。科技的发展,显微镜的发明,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确立,为植物克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条件。科学家们确信,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可以分裂和生长,生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全功能性一一带有母体所有遗传基因信息。因此,只要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就可以用取自生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15年里,各国政府与研究机构在艾滋病研究方面均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科研人员与医生在疾病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且对引发艾滋病的HIV病毒是如何感染细胞的也获得了新认识。但是,科学家们对于HIV究竟是怎样导致免疫系统崩溃的,即感染的基本过程还不是十分清楚。多数研究人员坚持认为,HIV能直接杀死被称为协助者的T细胞,或CDe细胞,结果免疫系统因细胞被疯狂置换和取代而出现崩溃。据最新研究显示,C]X细胞分裂的不同途径可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最近,一些研究人员怀疑,病毒有阻断新免疫细胞供给的作用。有些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于常海  赵睿 《科学》2007,59(6):13-16
星形胶质细胞是大脑的重要组成细胞之一,其数量几乎占到大脑总细胞数的50%。然而,在1846年德国解剖学家菲尔绍(R.Virchow)首次描述了胶质细胞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星形胶质细胞连同它的其他族类都被生命科学界大多数人所忽略.人们仅仅将胶质细胞群视为侍奉神经系统的“贵族”——神经元的“仆人”。然而,现在它正在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生命科学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大脑难以置信的计算能力不仅在于其独特的神经细胞,而且还在于这些细胞以何种方式相互连接。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都希望:通过建立能够模拟大脑功能的计算机模型来揭开其奥密。  相似文献   

15.
神经丝及细胞质角蛋白纤维都是异源多聚体,它们只有在与其他合适的中间丝蛋白亚基一起表达时才能装配成中间丝。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中间丝蛋白间的组装特性,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GFP)与NF-L或NF-M融合蛋白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将目的基因在vero细胞内表达,免疫荧光观察结果显示NF-L-GFP或GFP-NF-M不但能与细胞内源性波形纤维蛋白共组装,而且同样能掺入到角蛋白纤维网络中。  相似文献   

16.
邵阳光  张国平  陆军  黄百渠 《科学通报》2004,49(23):2386-2393
p300/CBP(CREB Binding Protein,CBP)是多功能的转录辅激活子,它们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 p300/CBP具有乙酰转移酶活性,能通过乙酰化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方式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同时,它们能在转录因子和基本转录复合物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而且也能为整合多种转录辅因子提供支架. p300/CBP是肿瘤抑制子,在多种癌症中,都发现了p300/Cbp基因的突变或易位. 另外,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p300/CBP的功能受到抑制可能是引起细胞毒性的根本原因. 现已证明p300/CBP参与多种白细胞介素基因的表达调控. 结合我们的研究结果,本文对p300/CBP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白细胞介素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7.
郭绳武 《科学通报》1985,30(9):696-696
“放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肿瘤组织内的部分细胞处于缺氧状态,而缺氧细胞对辐射有较大的耐受性,从而严重地影响着肿瘤的放疗效果。所以,如何提高这些缺氧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乃是肿瘤放疗临床上急待解决的一大课题。近年来,各国为寻找选择性的缺氧细胞辐射增敏药物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几乎所有的获得一定结果的药物都是人工合成的,而且往往是增敏效率高的药物,其生物毒性也很高,使得它们在临床上应用几无可能。寻找新型的高增敏率、低生物毒性的缺氧细胞辐射增敏药物已经成为当前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单个细胞释放时空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卫华  胡深  庞代文  王宗礼  程介克 《科学通报》1999,44(20):2129-2135
细胞的受激释放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研究在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和药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新的分析学方法,在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单个细胞水平上对细胞的释放进行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学科前沿交叉领域。以电化学为主,结合膜片钳、荧光、免疫等方法,从研究手段与分析方法上评述近年来单个细胞释放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最新进展,并对该项学科前沿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HLA-G抑制NK和T细胞介导的对猪内皮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斌  殷惠军  黄秀英  孙方臻 《科学通报》2002,47(21):1644-1649
为了探讨HLA-G分子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前景,用RT-PCR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克隆了HLA-G cDNA, 构建了哺乳动物表达载体;通过稳定转染,获得了高效表达HLA-G蛋白的猪血管内皮细胞(PECs)克隆,经细胞毒实验发现,HLA-G不仅可以抑制活化人NK-92细胞对PECs的杀伤,其抑制水平达到或低于NK-92杀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水平,而且可以抑制异种抗原特异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抑制率为59.1%-88.9%。因此认为HLA-G作为异种移植诱导免疫耐受的新策略,不仅在延迟性排斥阶段起到抑制NK细胞作用,而且在细胞性排斥阶段同样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20.
牛艳玲  蒋宇扬  曹胜利  杜伟  赵玉芬 《科学通报》2002,47(18):1395-1399
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方法,合成了20种N-磷酰二肽甲酯,通过MTT比色实验筛选,发现(DIPP-L-Leu)2-L-Lys-OCH3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好于其他的N-磷酰二肽甲酯(IC50为22.66μmol/L),通过对其结构类似物的活性研究,发现DIPP-和-OCH3都是使其具有活性的必不可少的基团,细胞核的形态学改变,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梯状条带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早期的凋亡细胞都证明(DIPP-L-Leu)2-L-Lys-OCH3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是通过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实现的,利用碘化丙锭对细胞核内染色质进行着色,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DNA分布情况,发现(DIPP-L-Leu)2-L-Lys-OCH3同时具有细胞周期抑制作用,推测(DIPP-L-Leu)2-L-Lys-OCH3可能通过将细胞阻滞在G2/M期,再启动这一时相的凋亡调控机制而引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