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同志一九六四年一月十二日就巴拿马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爱国斗争,对人民日报记者发表谈话如下: 目前巴拿马人民正在英勇地进行的反对美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伟大的爱国斗争。中国人民坚决站在巴拿马人民的一边,完全支持他们反对美国侵略者,要求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的正义行动。美帝国主义是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美帝国主义不仅对巴拿马人民犯了严重的侵略罪行,精心一意地策划扼杀社会主义的古巴,而且一直在掠夺和压迫拉丁美洲各国人民,镇压这些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2.
正义的战争,其终极目的是和平、友爱、进步、发展。为此,战争就不仅仅是粉碎敌人的物质力量,更为艰巨,更为重要的是粉碎敌人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特质,消灭那些使敌人成其为敌人的东西。这是《钟归阿达诺》一书给我们的启示。一、美国战争题材的一部经典作品《钟归阿达诺》是美国“严肃的通俗作家”约翰·赫西的第一部小说,出版于1944年,它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欧洲战场上的一段故事。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激烈地进行着,约翰.赫西以其战地记者的敏锐和深刻,及时地反映美军的现实生活,揭露了他所了解的内幕——美军上层人物的官僚主义和专横跋扈等恶劣品质。作家带着满腔的激情,为奔赴远方前线的亲人所担忧;并且,从更深远的意义上,去挖掘战争的根源,去揭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的评论牧散文的文章中,对秦牧散文的抒情艺术似乎注意得还不够。前年底,《文学报》上登了一位作家谈到秦牧散文缺点时指出:秦牧散文,失之在无情。对此,我想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秦牧的散文,以其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著称。其知识性、趣味性及深刻的思想哲理,往往掩盖了他散文的抒情色彩,不易为读者所倾心。秦牧确实写了一些在知识性叙述基础上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由于这些散文立足  相似文献   

4.
联想的广阔、瑰丽、壮美,使秦牧的散文有了自己的特色。联想,成了秦牧散文的心想翅膀,是他散文中经常的普遍被运用的手法,因而使他的散文构思也十分出色,他的联想与他散文的知识性一结合,便满篇生辉,珠光闪闪,呈现出智慧与诱人的魅力。其散文中的知识性,常常是赖着丰富的联想才有其生命力。因此,在研究秦牧的散文时,是不可不涉及其联想的特色的。知识的广博,瑰美的联想,使他的散文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可读性。知识与联想,在他的散文里是相依而存的。有了知识作他联想的基础,联想再广阔,也会落在实处,会  相似文献   

5.
秦牧的散文,人们已经评论得很多了。作为一个著名的中国当代散文家,其作品是用什么来征服读者的?我以为,首先在于他的散文深刻的思想性与时代感,其次是他广泛而丰富的知识性与启人深思的哲理,构成他散文深远、浩阔的特色。知识成了他散文的一柱秦牧的散文,大多是借知识与趣味说理,常在一事一物的叙述中夹入丰富的知识,然后引出结论。这类作品,知识的说服力及议论的深刻性,往往决定着文章的质量。既然知识是他散文说理的基础,便决定其散文的视野要广阔,涉及到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学文艺,轶事趣闻,世态人情,生活习俗,典籍野史,现世见闻等方面了。他的作品不象某些散文那样,一味引经据典,不惜浩繁,穷深尽奥,使一般人读后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极其紧密,一方面,外部的政治环境对文人的心态和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统治者对文学的爱好和鼓励,采取的激励文学创作和提高文学地位的政策都有助于促进文学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而政治斗争中对文人的诛杀和打压则会扭曲文人的心态并使文学发展畸形。另一方面,文人对现实生活具有能动的反映,他们具有独立的精神,不屈的意志,能够不畏强权,发表自己对时局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秦牧,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散文家。几十年来,他的作品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博得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赞扬,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艺术大师。秦牧的语言是相当绚丽多彩的。他能将知识、哲理、形象、感情融为一体,具有清新隽永的艺术魅力,深受散文爱好者的欢迎。成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善于运用比喻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现代评论者片面注重归有光的叙事散文,给予较高评价,对于他的另外一些议论文,却少有人提及。即使偶有提及者,也多持鄙薄之态。其实,归有光的叙事散文中有一些题材太过狭小、材料过于琐碎的应景文章,而有些议论文既表现了他的精神品格,也表现了他的政治思想、文学主张,是值得肯定的佳作,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领导人之一,是党的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理论家。他的革命活动,主要的是在党的工作和实际的政治斗争方面。然而在文学领域中,他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三十年代,他虽然身受王明路线的无情打出,仍毅然参  相似文献   

10.
刘墉的散文能够在当今时代受到广泛关注,被赞誉为中国的“心灵鸡汤”,源于他创作的与时俱进,是时代智慧的体现。其散文体裁多样、信息丰富,语言表达随性直白、乐于创新,所用题材新颖时尚、关注当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史上,郁达夫的奉献是独特而又多方面的。提起他,人必称其小说,其实,他的散文创作成就並不下于小说。无论题材或文体,都算带上是极宽泛而多样的。抒情散文,文艺杂论,游记,政论,小品,自传及日记,不仅均为他所擅长並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郁达夫文学创作的研究往往较多都集中在他的小说方面,而对他的散文创作则缺乏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不揣冒昧,想就郁达夫散文创作中的一个分支——日记文学,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十二月二十一日,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逝世以后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斯大林同志诞生的一百周年纪念。当这个日子来到的时候,我就想起毛泽东同志一九三九年在延安庆祝斯大林六十寿辰时,曾经写过一篇《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的文章,其中说:“庆祝斯大林,这不是一件应景的事情。庆祝斯大林,这就是说,拥护他,拥护他的事业,拥护社会主义的胜利,拥护他给人类指示的方向,拥护自己的亲切的朋友。”我又想起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九年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的庆祝斯大林七十寿辰的大会上所致的祝词:“斯大林同志是世界人民的导师和朋友,也是中国人民的导师和朋友。他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并对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作了极其杰出和极其宽广的贡献。中国人民在反抗压迫者的艰苦斗争中,深切地感觉到斯大林同志的友谊的重要性。”经过三、四十年之久,在今天重温这些话,感到又是多么亲切!  相似文献   

13.
作家出版社今年六月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九颗红心向祖国》,是王耀庭等九位同志在巴西反政治迫害斗争的纪实。作者忠实而又生动地描绘了我九位同志在敌人的监狱里和法庭上进行英勇斗争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深刻犀利地揭露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所制造的这场国际关系史上罕见的政治迫害案件的卑鄙阴谋。这本书是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气节教育的活教材。  相似文献   

14.
非洲民族独立斗争是当前亚、非、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斗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斗争的一部分。全世界进步人类都坚决地站在非洲人民的一边,支持他们的英勇斗争。以苏联为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是非洲被剥削,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和自由事业的最忠实可靠的支持者。中国人民深切地关怀非洲人民的斗争,把支持非洲人民当作自己崇高的国际义务。日本人民、南朝鲜人民、土耳其人民,古巴人民以及一切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人民都和非洲人民站在同一战线上。目前全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民族革命力量和和平民主力量空前强大,这些以社会主义力量为核心的力量,互相支持、团结,结成广泛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在这样空前良好的国际形势下,非洲人民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正在蓬勃高涨。  相似文献   

15.
张承志走上文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内蒙古大草原。是草原培育了他文学的神韵和个性,他创作的以草原为题材的小说和散文足以证明他是一名出色的草原歌手。其中的散文创作,更是表现出在喧嚣的商业时代张承志对理想、对清洁精神的执着追求和执拗歌唱。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同志离开我们一周年了。但是斯大林的名字万古长存。斯大林的名字是一切善良的为和平与幸福而斗争的人们的旗帜,是一切正在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资本主义的奴役的被压迫人民的灯塔。用斯大林思想联合起来的各民族自由人民的兄弟般的团结一致,已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阵营无穷力量的源泉。一年以前,当全体进步人类惊闻斯大林逝世这个沉痛消息的时候,和平的敌人曾经幸灾乐祸地指望由此而挫折我们的意志。然而敌人可耻地破产了.亿万正直人类休戚相共的悲痛心情所产生的不是脆弱,而是新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得全世界劳动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列宁斯大林所亲手缔造的伟大苏联的周围,更加高高地举着斯大林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帜前进,不断地走向新的胜利。一年来的事实令人信服地证明: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阵营在战无不胜的斯大林旗帜下取得了多么重大的成就,并已成为一种多么巨大的力量.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一掌握群众,就立刻成为物质的力量。斯大林的爱好和平政策,把世界上所有的进步力量都团结起来。由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和胜利的发展,由于苏联一贯坚忍不拔地执行着斯大林的旨在保障各国人民之间持久和平和加强爱好和平各国友好合作的政策,苏联已成为全世界具有最强大吸引力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艺术家。他在诗、词、散文,乃至书、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就其散文而论,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人称“东坡文章妙天下”。因此,研究苏轼散文,继承这一份遗产,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是有益的。 苏轼的散文创作,强调平易近人,文从字顺,反对“求深者而至于迂,务奇者怪僻而不可读”[注三]的坏文风。他的创作理论和实践,反映了宋代古文运动的要求和方向。然而苏轼散文又自成一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壮族诗人韦其麟,是一个很有创作个性的作家。他擅长于把自己民族古老的传说加以诗化,通过艺术的折光,表达当今一千三百万壮族人民的心声,反映我们立志改革、飞腾奋进的时代精神。韦其麟同志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叙事诗,集中表现了两个方面的主题。一方面歌颂壮族人民反对封建农奴主的专制压迫,争取自由和幸福的斗争。《玫瑰花的故事》描写古代一对壮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在遥远的古代,勇敢健壮、武艺高强的尼拉,和聪明勤劳、能歌善舞的夷娜,两人深深地相爱着。  相似文献   

19.
(引论)实用主义的来历及其反动作用。批判实用主义是当前思想战线上的一个严重任务。哲学思想上的斗争是附极斗争的一种反映。阶级敌人破破我们革命事业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用唯心论的世界观来反对唯物论的世界观,用资产阶级的思想来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敌人企图用这种方法从思想上来迷惑、麻醉和腐蚀劳动人民,解除劳动人民的思想武装,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明代民歌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数量剧增,曲调众多,反映生活的内容十分丰富,艺术感染力强.明代民歌不仅流布于民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也波及文坛,对明代文人的诗歌、散文、戏曲等文学体裁的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明代散文创作有巨大的推动力.民歌给明代散文创作理论与实践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