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引发剂用量对ABS树脂冲击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以K2S2O8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系列PB-g-SAN接枝共聚物。并与SAN树脂进行共混,制得了ABS树脂。考察了引发剂K2S2O8用量对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及制得的ABS树脂的冲击 强度的影响。研究了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与ABS树脂的冲击强度间的关系。讨论了乳液聚合过程中K2S2O8的引发、扩散机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分别分析并考察了一种有马来酸酐(MAH)参与共聚的本体法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MABS)与一种乳液法ABS树脂(ABS1)的橡胶合量,并采用端基分析法测定了MABS中MAH质量分数。测定了无相容剂情况下的2种ABS树脂(ABS1和MABS)与聚碳酸酯(PC)合金力学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对2种合金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ABS1合金的相容性要优于PC/MABS,因而其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均优于PC/MABS。可以通过提高橡胶质量分数和适当提高共聚物中丙烯腈的质量分数来提高PC/ABS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5,(6):28-31
ABS树脂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热塑性聚合物。高性能化、高功能化是ABS树脂发展的主导方向,其中提高抗冲击强度是ABS树脂的一个重要改性方向。介绍了大粒径聚丁二烯胶乳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高抗冲ABS树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ABS树脂为主要原料,用短玻璃纤维对其进行增强改性.基于前面对挤出工艺条件对短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流动性能的研究,本文选择挤出温度为 225℃,螺杆转速为 60r/min;实验从配方研究入手,着重探讨了玻璃纤维含量的不同,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以及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多,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耐热性提高;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无缺口简支梁冲击强度、熔体流动速率降低和断裂伸长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接枝SAN分子量对ABS树脂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在聚丁二烯乳胶粒上接枝共聚苯乙烯和丙烯腈、通过改变共聚单体中叔十二烷基硫醇(TDDM)的用量,合成了一系列PB-g-SAN共聚物,将这些共聚物与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得了ABS树脂,研究了单体中TDDM含量对SAN在PB上的接枝率、SAN的分子量及ABS树脂的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SAN在PB上的接枝率及其分子量随TDDM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在单体中无TDDM时,PB-g-SAN共聚物的增韧效果变差导致了ABS村脂的冲击强度较低,引入TDDM后明显地改善了ABS树脂的冲击韧性和加工性能。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单体中TDDM的含量显著地影响着PB橡胶粒子的内部结构,随着TDDM含量的增加,橡胶粒子中SAN包容结构的尺寸增大。  相似文献   

6.
ABS 树脂是由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在一定条件下所组成的聚合物,是一种发展较快的通用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抗冲强度与良好的加工性能。ABS树脂是在聚苯乙烯树脂改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聚苯乙烯树脂具有良好的电性能、透明性和加工性能,在工业和民用方面应用很广。但是,它突出的缺点是抗冲强度低、易脆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模压成型法制备碳纤维增强PVC(CF/PVC)和二维碳纤维平纹布增强PVC(CB/PVC)复合材料,并与原PVC树脂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B/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但弯曲强度有所下降;CF/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都比原PVC树脂增大约10%;结合其力学破坏形貌照片,分析了碳纤维和PVC树脂相容性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ABS塑料冲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杰  金志浩 《贵州科学》1994,12(1):50-55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ABS塑料抗冲击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指出:ABS抗冲击强度随试验温度下降而降低。低温冲击断面由断裂源、光滑区、放射区和粗糙区组成,随温度升高,光滑区和放射区尺寸增大;高温下的冲击断面由断裂源,应力发白区、放射区和粗糙区组成,随温度升高,应力发白区尺寸增大。观察到两种类型抛物线形貌,结合断口分析探讨了温度对抗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复合阻燃剂不同组分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复合阻燃剂添加量和不同ABS树脂型号对体系的影响。当选用磷系阻燃剂/线性酚醛树脂/硼酸锌复配,且加入量为20份时,可使ABS树脂达到UL94 V-0级;选用不同ABS树脂后,发现选用ABS 3型可使无卤阻燃ABS树脂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0.
张雷 《科技咨询导报》2007,(31):206-206
概述了我国ABS树脂技术的发展,并对我国ABS树脂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加快发展高性能ABS树脂的要求和希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阐述了用ABS树脂对酚醛树脂的改性及各种因素对粘接强度的影响,通过差热分析(DTA)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ABS与酚醛的反应机理及固化产物的性能从理论上作了初步探索与说明。在制胶过程中,对使用新型的反应性溶剂以及固化反应催化剂和交联促进剂等进行了一些尝试。结果表明。经过ABS改性后的酚醛胶粘剂,在粘接强度、耐热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PDC—Ⅱ/连续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层间剪切强度、冲击强度与树脂含量的关系,并观察了层间剪切和冲击破坏试样断面的形态、界面,讨论了树脂和碳纤维组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对兰州石化公司ABS生产装置生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ABS)树脂废水水质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技术研究。通过试验筛选出两株ABS树脂废水高效降解菌ABS 2、ABS 5及其激活剂JH 6 ,可将絮凝处理后ABS树脂废水的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由 38%提高到 4 9% ,提高了废水可生化性 ,强化了ABS树脂废水通过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的效果 ,加快了废水处理启动速度 ,提高了处理效率。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及动态扩试等系统性试验表明 ,投加高效菌及其激活剂强化活性污泥法可在水力停留时间 8h内使ABS树脂废水化学需氧量由 770mg/L降至 12 0mg/L以下 ,实现达标排放。由色谱分析推断 ,处理后的水中残余成分主要为低聚物。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E44韧性,通过改变环氧树脂E44与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中丙烯酸树脂的含量,观察混合树脂分别在二乙烯三胺(DETA)和六氢苯酐(HHPA)固化时的相结构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拉伸试验机、简支梁冲击试验机进行表征,SEM结果显示在两种固化剂条件下随着丙烯酸树脂的增加都依次出现单分散相机构、双连续相结构、相反转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DETA固化条件下出现双连续相结构时丙烯酸树脂含量在15~20phr,可提高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但韧性降低;在HHPA做固化剂条件下,出现双连续相结构时丙烯酸树脂含量在40~50phr,可显著提高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并且材料韧性增强,显示出比较好的增韧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所谓塑料合金,通常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制成“宏观均匀,微观多相”的共混体。而PVC/ABS塑料合金,就是将通用聚氯乙烯树脂和工程塑料ABS,按照特定的配方和工艺制成的一种宏观混合均匀的改性高分子材料。它既有ABS塑料的特性,又因为混有一定比例的PVC树脂、稳定剂、增塑剂等,而又别于ABS塑料,呈现出抗冲击强度高综合性能好价格相对低等特点。 1 实验及生产 对PVC/ABS塑料合金板材的开发,我们用盐锅峡化工厂XS—4型PVC和兰化301ABS先经小样试验测试性能,选择合理配方及加工工艺,然后在生产线上生产。(具体原材…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不同分子量和丙烯腈含量的AS树脂,与大沽化HRG粉料和适量的助剂进行掺混试验,以确定不同分子量和丙烯腈含量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指出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ABS树脂需选用适宜分子量的SAN;SAN的丙烯腈含量对ABS树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动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纳米纤维素晶须(CNC)在非亲水性树脂中应用时分散困难、热分解温度低、与基体相容性较差等缺点,将冷冻干燥的纳米纤维素在高聚物的有机溶液中预先包覆,然后与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树脂(ABS)、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在挤出机内熔融共混制成ABS/CNC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测试(TGA)、拉伸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性能表征。SEM观察发现CNC是以层状纳米片的形式均匀地与ABS复合; 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接枝聚乙烯的加入有利于改进CNC与ABS的界面相容性,与纯ABS相比,添加0.7%CNC的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提高了15.6%,弹性模量提高了52%。TGA测试结果表明,CNC的热分解温度由211 ℃提高到263 ℃,大大改善了CNC在聚合物加工过程中的温度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EVA-g-MAH和改性纳米碳酸钙增韧PC/ABS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将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EVA-g-MAH)和改性纳米碳酸钙与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制备了PC/ABS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添加3份EVA-g-MAH增韧的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增加到最大值50.3kJ/m2,增幅达43%。添加7份双单体聚合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微粒将PC/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增加到41.3kJ/m2。主要以银纹化增韧的弹性体EVA-g-MAH的增韧效果优于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剪切流动增韧效果,增韧过程均是将点应力分散为整个颗粒表面的面应力。改性纳米碳酸钙增韧弥补了弹性体增韧对合金拉伸强度降低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三种不同种类的相容剂分别加入PP/ABS(70/30)中,通过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得PP/ABS共混物和高含量活性碳酸钙(CaCO3)填充PP/ABS复合材料。利用熔体流动速率仪、电子万能试验机、记忆式冲击试验机研究了相容剂类型和含量对PP/ABS共混物及其CaCO3填充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对PP/ABS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增容效果.当PP-g-MAH含量为30phr时,可以使PP/ABS/CaCO3的拉伸强度提高42%,弯曲强度提高37.5%。由于相容剂PP-g-MAH的增韧作用,当CaCO3用量为60%时,PP/ABS/CaCO3 复合材料仍然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和加工流动性。  相似文献   

20.
李歆 《天津科技》2014,(10):86-89,92
ABS树脂兼有丙烯腈的刚性、丁二烯的韧性和苯乙烯的易加工性能,广泛应用在电子、电器、汽车、建筑及生活用品等方面。论述了ABS树脂的产品性能及生产环节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掺混过程中影响ABS树脂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包括助剂的影响、挤出机参数调整、水浴温度调整等,也分析了掺混过程中对产品色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