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和农业科技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1世纪初,作为尚未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传统农业被取代已成必然。 近代农业经历了19世纪末开始的、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了20世纪农业和农业科技的繁荣。20世纪后半叶,又拉开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序幕。站在新世纪门槛上翘首远望,在未来的10~20年,农业和农业科技的舞台上将会上演哪些精彩剧目。当生物技术出现以后,人们越来越依靠分子育种,在动植物的遗传改良上大做文章,新的品种将层出不穷,品种在农业增产…  相似文献   

2.
新知短信     
首架国产大飞机我国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将在2013年年底到2014年上半年期间下线,2014年实现首飞,2016年交付使用。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商用干线飞机。中国大型客机工程即通常所说的"大飞机",是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2010年,我国大飞机研  相似文献   

3.
新知短信     
首架国产大飞机我国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将在2013年年底到2014年上半年期间下线,2014年实现首飞,2016年交付使用。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商用干线飞机。中国大型客机工程即通常所说的大飞机,是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2010年,我国大飞机研  相似文献   

4.
《科学通报》2003,48(8):760-760
<正> 为促进我国生物与制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生物技术制药的科研开发水平,由西部科技学术论坛学术委员会生物与制药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省科技学术交流中心承办的“第3届全国生物与制药技术学术研讨会”将于2003年8月15-17日在昆明召开,本次会议将邀请我国知名专家学者就生物与制药发展动态及重大研究领域等做若干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2月13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在北京发布了一份转基因全球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截止2013年年底,全球共有27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1.75亿公顷。这些国家中19个为发展中国家,8个为发达国家,其中我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排名世界第六,分别为420万公顷的转基因棉花和6000公顷的转基因抗病毒木瓜。那么除了上述两种已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植物外,现在我国主要的转基因农作物还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6.
日前,在无锡举行的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目前相关内容已上报国务院,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元,预期2020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亿。  相似文献   

7.
<正>有关转基因生物或转基因食品是与非的争议,自转基因生物问世之日起至今都没有消停过。与其他科学争议一样,真相的探寻非常复杂。这里是一些有关转基因生物的常见争议话题,以及争议背后的真相。转基因食物致癌有确凿证据吗?2012年,法国某一研究机构的一项研究发现,被终生喂食转基因玉米(这种玉米能耐受农达除草剂)  相似文献   

8.
近代生物科学的研究表明,各种生物的生息繁衍,都是因为生物细胞里有遗传物质DNA,这种双螺旋结构的DNA,上面携带着无尽的遗传基因。正是这些遗传基因,承担了生物传宗接代的使命。近些年,生物工程、农作物基因工程、植物转基因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和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相继培育成功。尤其是在植物的育种方面,为了保证植物的一些优良遗传性状,育种和遗传专家采用了一种新的育种方法———转基因育种。所谓转基因植物育种,就是人类应用生物基因工程,根据人们的需要,把一种生物基因剪切、缝合到另…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正君  鲁顺保  魏伟 《科学》2015,(3):47-51
转基因植物的大面积商品化,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潜在风险,其生态安全性问题日益成为争论焦点。由于存在多种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干扰,有关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至今尚无定论。转基因植物从1996年商业化以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到2013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累计已达16亿公顷。与此相伴随,转基因植物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潜在生态风险,也已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尤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月,一个赞成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组织——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局(ISAAA)发布2006年度报告称,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首次突破了1亿公顷大关。但批评者抱怨说,除了使玉米、大豆和棉花对除草剂和害虫更有抵抗力外,生物技术没有带来任何其他好处。  相似文献   

11.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2015年11月16日发布公告确定水优三文鱼与非转基因三文鱼一样安全可以食用,这标志着转基因三文鱼在美国已经获得美国政府权威机构的最终批准,依法可以商业销售和食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是全球成功获得转基因鱼的第一个研究所,后来的研发依然居于世界同类研发的前沿,但中国没有能够在全球获得商业化的事实,值得我们反思.现行的转基因作物、食品法规已经不适应新的生物技术的出现(主要是指基因编辑技术).美国总统科技政策办公室于2015年7月给美国农业部(USDA)、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美国环保局(EPA)发了一个题为"制定生物技术产品的现代化法规体系"的备忘录,要求这3个部委在一年内拿出草案供进一步讨论.如何调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政策,需要中国各领域科学、法律专家以及政府部门统筹解决,对生物技术领域的产业化做一个全面的讨论和决策.  相似文献   

12.
<正>什么是转基因生物?它们是怎么做成的?什么是转基因生物转基因生物是指经过基因改造的生物。基因改造技术已经问世了几十年。如果要创造有特定特点的动物或植物,那么基因改造是最有效和最迅捷的方法。基因改造能实现对DNA序列的精确定位改造。因为DNA基本上包含决定着整个生物体的蓝图,所以对DNA的改变也就改变了生物体的某些功能。这一点只有通过过去40年来研发的基因改造技术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     
正"鸿鹄专项"(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是中国科学院于2018年启动的一项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旨在引领临近空间相关科学研究,提升临近空间开发利用能力."鸿鹄专项"在以科研任务推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尝试,积极推动我国行星  相似文献   

14.
我国规定转基因食品从2002年3月20日起都要贴上明确标志。但是,国内市场的转基因食品仅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少数城市加标志,许多人并不知道餐桌上哪些是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5.
2001年6月22日,美国研究人员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似乎给一直担心转基因危害人体和环境的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研究结果表明,致病菌或其他生物的有害基因是不可能直接转移到人体的。对于生物遗传工程,人们最担心的是转基因动植物产品对人和环境的危害。虽然转基因食品在全球闹得沸沸扬扬,但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环境,它的负面作用迄今还没有体现出来,也还没有严重的事件发生。而对于转基因动物,如转基因猪,人们对基因污染的关注一  相似文献   

16.
●超级杂草?自杀?神秘基因?亦真,亦假,一切未知的转基因作物。在有关转基因食品和作物此起彼伏的争辩声中,很难明白各种猜测的端倪从何而来,科学依据又会如何终结这场辩论。自转基因食品上市以来近20年,转基因技术一直拥有超乎寻常的地位。支持者们表示,转基因作物的农业产量增值超过980亿  相似文献   

17.
我国规定转基因食品从2002年3月20日起都要贴上明确标志。但是,国内市场的转基因食品仅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少数城市加标志,许多人并不知道餐桌上哪些是转基因食品。到底我国目前有多少转基因食品?《中国青年报》报道:进入中国人食物链的转基因食品已经超过2000万t。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夏友富表示,目前我国极少生产粮食、油料作物等转基因食品,只有一些转基因抗虫棉,但并不进入人的食物链。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基本上都是进口的。据悉,世界上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生产并商品化是在1996年左右。我国进口转基因产品也是从这时开始的。1996我国进口…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名单公布后,对这位鲜少在媒体上露面的科学家,不少人都发出了好奇的一问。一辈子与病毒打交道,作为我国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的开拓者,侯云德说:"认识世界的目的应当是要改变世界,学习病毒学、研究病毒学,目的应当是预防和控制病毒,为人类作出更加切身的贡献。"集毕生精力编织传染病防控网络2008年,侯云德79岁。这一年,他被国务院任命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侯云德又忙碌起来,担  相似文献   

19.
胚胎生物技术方兴未艾。转基因动物尤其是转基因小鼠是基础生物学和医学科学必不可少的研究模型,而利用转基因大动物(如牛羊猪)作为生物反应器在乳腺或其他外泌性器官中表达药用蛋白如人凝血因子-8等,可以提供用于人类治疗的药物蛋白的新的更有效的生产方式,有数百种药物蛋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世界科学》2012,(8):F0002-F0002
7月25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重要成果——《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等。图集基本摸清了中国海洋生物的“家底”,收录了我国海洋生物59门类28000余种,编绘了18000余种物种形态图,阐明了我国海洋生物种类的分布、各类群的分类一地位,确立了目前我国海洋物种多样性的基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