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突尼斯—油橄榄园利比亚—沙漠之国塞内加尔—花生之国几内亚—西非河流之父塞拉利昂—钻石之国贝宁—油棕之国索马里—乳香和没药之乡、骆驼之国肯尼亚—人类播篮、鸟兽乐园坦桑尼亚—丁香之国、剑麻之乡卢旺达—常春之国刚果—木材之国扎伊尔—世界原料仓库、中非宝石马拉维—水乡之国马达加斯加—牛国毛里求斯—阳光之岛、印度洋门户的一把钥匙塞舌尔—燕岛、海椰之乡苏丹一树胶王国埃及—金字塔之国埃塞俄比亚—非洲屋脊、高原之国佛得角—各大洲的十字路口加纳下一可可之乡加蓬—森林之国科摩罗—香精群岛莱索托—空中王国摩洛哥—磷酸…  相似文献   

2.
挪威—万岛之国、半夜太阳之国瑞典—欧洲锯木场芬兰—千湖之国冰岛—冰与火之国、温泉之岛英国—约翰牛爱尔兰—绿岛、绿色宝石荷兰—风车之国、花卉之国比利时—西欧的十字路口卢森堡—钢铁之国、红土之国西班牙—旅游之国、橄榄之国瑞士—钟表王国、博物馆之国保加利亚—玫瑰之国希腊—西方文明的摇篮阿尔巴尼亚—山鹰之国奥地利—音乐之邦法国—奶酪之国马耳他—地中海的心脏欧洲国家的“别号”~~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一一枫叶之国。美国一一民族熔炉。墨西哥—仙人掌之国。哥斯达黎加一一南北美洲野生动植园。四季长春之国。巴拿马一一蝴蝶之国。巴哈马一一加勒比的苏黎世。古巴—百港之国。格林纳达—香料之国。厄瓜多尔一一赤道国。委内瑞拉—兰花之国苏里南—森林之国秘鲁一一玉米之国玻利维亚—高原之国巴西—咖啡之国替利一铜矿之国阿根廷—白银之国宵慕大—魔鬼群岛美洲国家的“别号”~~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在西亚和北非地带,有许多阿拉伯人建立的国家,其中最主要的有下列几个: 国别政体人口面积(平方公里) 重要资源埃及共和国 23,000,000 994,300 棉花、谷物伊拉克王国 5,000,000 436,156 石油约旦王国 3,300,000 87,000 盐、钾盐黎巴嫩共和国 1,285,000 10,360 麦类叙利亚共和国 3,308,728 185,000 麦类、水果沙特阿拉伯王国 7,000,000 2,400,930 石油  相似文献   

5.
<正>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世界的重要一环,阿拉伯世界是影响巴勒斯坦问题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本书首先系统地梳理了阿拉伯世界与巴勒斯坦的历史关系,认为公元前6世纪的奈伯特王国时代是阿拉伯游牧部落定居巴勒斯坦的开端。阿拉伯帝国时期,巴勒斯坦具有了永恒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属性。耶路撒冷曾是穆斯林的礼拜方向,是先知穆罕默德登宵之地。688年,哈里发阿布杜拉·马立克决定在耶路撒冷修建圆顶  相似文献   

6.
位于南非境内的莱索托王国,大概因为它的“国中之国”的处境而具有一种特殊的神秘色彩。如果从它的首都马塞卢说起,便会引出一段有关这个王国的历史。“马塞卢”在当地的塞索托语里,是指一种红色的沙岩。据说在十九世纪中叶,这里确是一片红色的沙石地,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世界鳄鱼之都瑙鲁—磷酸盐之国、无土之邦西萨摩亚—航海者群岛斐济—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太平洋上的甜岛汤加—太阳最先升起的国家新西兰—畜牧之国大洋洲国家的“别号”@金~~  相似文献   

8.
真正改变阿拉伯世界面貌的是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大发现。上世纪30年代初,现代沙特阿拉伯的创始人阿卜杜·阿齐兹在经过20多年的征战之后,终于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约90%的土地,建立了沙特阿拉伯王国。当时的沙特阿拉伯,严格说来仍是个游牧式的部落社会,王国初创,国库空虚,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一年一度的朝觐。  相似文献   

9.
阿尔及利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家。远在公元前三世纪,这里就建立了柏伯尔人的王国。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北非,阿拉伯的语言、文化和伊斯兰教逐渐传播。从八世纪以后,阿拉伯人和柏伯尔人逐渐成为阿尔及利亚居民中的主要部分,阿拉伯文化也成为北非的文化。从1830年起,在长达一百三十二年的殖民统治下,阿尔及利亚的民族文化遭到极其严重的摧残,法国殖民主义者为了把富饶  相似文献   

10.
参加国巴格达条约的参加国可以分为中近东国家和非中近东国家,中近东国家有四个: 国别政体人口面积(平方公里) 重要物产土耳其共和国 24,100,000 767,119 铬、锰,农产品伊拉克王国 5,200,000 436,156 石油伊朗王国 21,146,000 1,645,000 石油巴基斯坦共和国 80,100,000 935,000 铬,黄麻这四个国家的人民大都是伊斯兰教徒,因此,这四国又被称为巴格达条约中的穆斯林国家;其中伊拉克是阿拉伯人的国家,它由于参加了这个条约,被其他阿拉伯国家认为违反阿拉伯的民族利益。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都和苏联接壤;特别是伊朗,和苏联有共同边界二千多公里。伊拉克虽不和苏联接壤,但是和苏联鄰近。巴格达条约的非中近东国家是英国,它是世界上主  相似文献   

11.
正阿联酋,这个在西亚地区富具特色的沙漠之国,它的光怪陆离、它的绚丽多彩在吸引着全世界目光的同时,也令前来观赏的人们神情迷乱,它犹如"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伯神话一样,是读不完、说不尽的。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23日,沙特阿拉伯国王沙特宣布把制订国家内政、外交、财政政策和监督这些政策执行的全权,授予现任首相兼外交大臣埃米尔·费萨尔·沙特。这是沙特阿拉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费萨尔1905年出生在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他是沙特阿拉伯王国创始人、已故国王伊本·沙特的次子,现国王沙特的弟弟,是沙特阿拉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沙特阿拉伯的领土分为汉志和内志两个部分,伊本·沙特是内志的酋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英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3.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是阿拉伯半岛上的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的也门,山峦碧翠,沃野千里,以繁荣富庶著称。“也门”一词,阿拉伯语意为“幸福之国”或“阿拉伯乐园”。在历史上,也门对阿拉伯文明曾作出过卓越贡献。这个古老的国家在革命胜利后的20多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地处红海要冲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角,扼红海之门户——曼德海峡,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曼德海  相似文献   

14.
国中有国,成因各异,可简括三。一是纯自然地理意义下主权平等的“国中之国”。在广袤的南非版图上,沿着马洛蒂山脉和德拉肯斯堡山的南非中心地带,镶嵌着微型的山地小国莱索托。19世纪初,一场席卷南部非洲的“部落战争”开始加速南部非洲从“部族”走上“国家”之路。南部索托族人在首领莫舒舒一世的率领下进入山区,开辟家园,建立王国,国名为莱索托。由于莱索托地处秀美的非洲高原,又是南部非洲为数不多的君主制国家,世人皆称它为“天空中的王国”。莱索托是南非的“国中之国”,它被南非环抱,但凭借天然的地理屏障,依靠东部山地和高原,门户主…  相似文献   

15.
格鲁吉亚在苏联的亚洲部分,它在今天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历史最悠久。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居住在那片土地上。公元前6世纪已出现奴隶制国家科尔希达王国。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为伊比利亚国(卡尔特利)。公元337年接受基督教。公元6世纪初到10世纪初处于伊朗萨珊王朝、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哈里发国统治下,8—9世纪初有过三个封建公国和阿布哈兹王国。此后的几个世纪中,该地区经济有较大的发展,文化兴盛,12世纪产生著名史诗《虎皮骑士》。13—14世纪蒙古鞑靼人和帖木儿先后入侵。15世纪末,蒙古人被赶走后,格鲁吉亚分裂成若干王国和若干公国。四分五裂的格鲁吉亚不能对外敌人侵进  相似文献   

16.
正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巴西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说"熟悉",是因为许多人都知道这个面积和人口均占世界第五位的"雨林之国"、"足球王国"、"桑巴王国"和"金砖国家";说"陌生",是因为除了这几个抽象的概念碎片,许多人对这个遥远的大国充满了好奇、未解之谜和误读。南美洲是国家最少的大洲,连同尚未独立的法属圭亚那和归属有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总共只有1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大最强、最具代  相似文献   

17.
美帝国主义伙同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制造的巴勒斯坦阿拉伯难民问题,已整整十六年了。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成千上万的阿拉伯难民仍然流离失所,他们重返家园的权利仍未恢复。巴勒斯坦阿拉伯难民问题,是帝国主义、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对阿拉伯人的一个严重的侵略罪行。历史一瞥巴勒斯坦位于亚洲的西部,西濒地中海,北、东、南三面分别与黎巴嫩、约旦、叙利亚、阿联的西奈半岛相接。远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犹太人的一个部落从爱琴海附近迁居到约旦河附近,并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犹太王国和以色列王国。公元后一、二世纪,罗马人曾一度征服了这块地方,犹太人遂散  相似文献   

18.
伊朗     
伊朗王国是国际上对波斯王国的一般称呼。它拥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它位于黑海与波斯湾之间的伊朗高原,面积一百六十四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九百七十二万。这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是波斯人,约占全国人口一半,波斯语为国语,其次是阿塞拜彊人、库尔德人、巴赫蒂亚里人、卢尔人、阿拉伯人和土库曼人等。伊朗是伊斯兰教十叶派教徒占绝对多数的唯一国家。从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六二年九月二十六日,位于阿拉伯半島西南端的也門王国发生革命,以阿卜杜拉·薩拉勒为首的自由軍官集团推翻了巴德尔封建王朝,建立了阿拉伯也門共和国。也門共和国成立以来,美、英帝国主义为了保持它們在中东、特別是阿拉伯半島上的石油和軍事利益,使用了各种手段,一直企图扼杀年輕的共和政权。美帝国主义是极其狡猾的。它对也門共和国使用了两面三刀的手法。为了騙取也門人民的信任,美国于一九六二年十二月承认也門共和国。美国在也門的“第四点計划”办公室也声称,美国将继續修建王国时期所承担的摩哈至薩那的公路,以及在塔伊茲修建的一項自来水供应工程。今年二月,美国国际开发署和也門政府还签署了一項在也門进行水源勘探的协議。  相似文献   

20.
一9世纪初年,中亚的东伊朗语族展开了摆脱阿拉伯人统治并建立自己独立王朝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萨曼朝悄然崛兴。约在公元819年,萨曼前就控制了中亚的撒马尔罕、费尔干纳、赫时、赫拉特等城2.萨曼朝利用中亚土著人民反对阿拉伯人、争取拍二的斗争,在河中地区站稳了脚跟,并逐渐向四处扩张,建立起独立政权。公元874年,萨曼家族的伊斯迈伊尔.被其已纳斯不(撒马尔罕总督)任命为布哈拉行政长官,成为萨曼王朝(874—999)的奠基者3。经过伊斯迈伊市及其后继者的征服、扩张、萨曼于朝发展成为中世纪中亚最大一个本伊朗语族伊斯兰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