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7月4日对中日关系7—9月份发展趋势的预测出现了较大误差(见本刊第14期),在此请求读者们的原谅并对此次预测误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一、2004年7—9月中日关系的基本事件及走势7月,中日关系下降。该月较重要的负面事件是:2日,日本首相小泉强调每年都要去参拜靖国神社;7日,外交部副部长王毅紧急约见日本驻华大使,就日本政府派船到有争议的东海海域进行海  相似文献   

2.
印度国大党于今年5月赢得大选胜利,曼莫汉·辛格出任印度总理,并组织了新政府。中印双方都希望印度新政府能加快中印关系的改善。今年6月4日,我们对中印关系未来三个月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见第12期)。现在我们对此次预测的准确性进行简单的评估。一、2004年6-8月中印关系的基本事件及走势6月,中印关系保持不变,该月较重要的正面事件是:6月21日,外交部长李肇星在青岛分别会见了前来参加亚洲合作对话第三次外长会议的印度外长辛格及其他国家外长。7月,中印关系保持不变,该月较重要的正面事件是:7月2日,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雅加达出席了…  相似文献   

3.
2001年8月13日:小泉第一次参拜靖国神社2002年4月21日:小泉第二次参拜靖国神社2003年1月14日:小泉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2004年1月1日:小泉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2005年10月17日:小泉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在刚刚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日本首相小泉为他的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付出了代价。中国拒绝中日领导人在会议期间举行会晤,甚至中国外长李肇星也拒绝在部长会议上与日本强硬派新任外相麻生太郎会面。东道国韩国总统卢武铉只在会议间歇与小泉举行了仅30分钟的会晤,并且将小泉"狠狠数落了一番"。卢武铉说,"你和许多日本政客的参拜行为是对韩国的一种挑衅"。然而小泉却在APEC峰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以对战争的反省为基础,从不能再战的想法出发",他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在今年10月17日第五次参拜之后,小泉就向记者表示,"一年一次的参拜是好事。我想对战殁者表示敬意和感谢很有意义"。针对中韩两国抗议一事,他则对记者反驳道,"原本是内心的问题,别人不应该干涉。不是外国政府说'不'的问题","(参拜靖国神社)并非他国政府应该批评的问题,最好不要过多指责"。而当日本政府受到国会议员质问时,也声称,只要公布悼念目的,不采取神道的仪式,即使首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也不违反规定"政教分离"的日本宪法。时任日本外相的町村信孝坦承,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可能会令日本陷入外交困境,也打乱了日本打算恢复日中对话的计划,但小泉的行为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显示"首相不屈服于外国的压力"。他表示,"首相决定参拜时,已深知会引起外交风波,但他在外交考虑与自己的信仰之间取得了平衡,决定继续前往参拜"。10月31日,小泉改组日本内阁,组建了一个鹰派色彩更浓的新班底。在小泉毫无停止参拜之意的情况下,新任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和新任外相麻生太郎也不甘示弱,表示也将继续参拜。小泉一次又一次地参拜靖国神社,使本已恶化的中日关系雪上加霜,中日举行首脑会谈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中日高层往来已濒临中断。11月16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会见日本参议院副议长角田义一时指出,近年来中日关系遇到严重困难,症结在于日本领导人违背在历史问题上的承诺,执意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背离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靖国神社对日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小泉和他的一些大臣们总是强调参拜是"内心"的问题,是宗教的问题,但事实又是怎样的呢?在日本学习、工作了18年的夏刚教授从包括地缘文化、政治文化在内的文化层面对其进行了深入剖析。---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4.
时事概览     
唐家璇:小泉参拜,严重冲击了中日关系的改善进程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日,即将离任的日本首相小泉悍然参拜供奉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自2001年就任以来,小泉第六次参拜(其他五次分别在2001年8月13日、2002年4月21日、2003年1月14日、2004年1月1日、2005年10月17日参拜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4日,我们预报了中法关系未来三个月的变化趋势(见本刊第4期),在此我们根据以往三个月发生的事件对这一预报进行检验。一、2004年2-4月中法关系的基本事件及其走势2月,中法关系平稳不变。该月双边关系中没有发生有影响的负面事件。双边关系中的主要正面事件是法国努力推动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但未能达到预期效果。3月,中法关系小幅微升。该月双边关系中的主要正面事件是:中国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访法;中法海军举行两军首次联合军事演习,这次演习是中国海军迄今与外国海军之间举行的内容最为丰富、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军事演…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俄罗斯双方曾计划修建向中国提供原油的安大线石油管线,俄罗斯政府2003年初改变初衷不再执行这一计划后,媒体对中俄战略关系的发展趋势有多种猜测。今年5月4日,我们也对中俄关系未来三个月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见本刊第10期)。在此我们对预测的准确性进行简单的评估。一、2004年5-7月中俄关系的基本事件及其走势5月,中俄关系的数值上升了0.1,达到7.3。该月较重要的正面事件是:5月17日至23日,中国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针对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  相似文献   

7.
日本首相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靖国神社,遭到曾经受日本侵略过的中国、朝鲜、韩国等国家的强烈反对。今年以来,由于日本的一系列错误做法,使中日关系降到了自1972年两国恢复邦交以来的最低点。反对首相“参靖”的国民是少数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以下简称“参靖”),小泉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小泉上任以来已经四次参拜了靖国神社,小泉的手下最近又表示,小泉今年还会参拜。现任日本自民党代理干事长、被认为是小泉接班人的安倍晋三4月28日接受采访时,当被问到如果当上首相如何对应“参靖”引起的麻烦时说:“我现在还在参拜靖国神社。…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4日,我们对两岸关系未来三个月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见第16期)。现在三个月已经过去,我们在此对此次预测的准确性进行简单的评估。一、2004年8-10月两岸关系的基本事件及走势8月,两岸关系下降。该月较重要的事件是:8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说,乍得等极少数国家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要求第59届联合国大会审议所谓“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中方对此坚决反对。8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就台湾“行政院长”游锡25日由美国回台北途中所乘飞机在日本那霸机场“紧急迫降”说,我们坚决反对台湾当局领导人以任何借口到中国建交国从事…  相似文献   

9.
预测时间段4月5月6月4月4日预测值2.11.71.77月4日检验值2.21.81.52004年4-6月中美关系预测及检验在今年4月4日,我们对中美关系未来三个月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现在三个月已过,在此我们对此次预测的准确性进行简单的评估。一、2004年4-6月中美关系的基本事件及走势4月,中美关系与上月持平,仍为2.2。中美关系中的主要正面事件有:美国副总统切尼访华;中国副总理吴仪访美;美国政府宣布拒绝美国劳联-产联提出的对中国“劳工权利和劳工标准”进行301调查的申请,也不接受美国制造商协会提出的对“中国政府操控人民币汇率”进行301调查的申请…  相似文献   

10.
在2004年3月4日,我们曾对两岸关系未来三个月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见第6期),在此我们对预测的准确性进行简单的总结。一、2004年3-5月两岸关系的基本事件及走势3月,两岸关系发生小幅下滑。两岸关系中的主要负面事件是:3月20日,陈水扁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执意推动“3.20公投”,同日,中台办、国台办就台湾当局举办公民投票发表声明说,任何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台湾“公投”前后,中国政府多次表态反对台湾“公投”。3月26日,国台办发言人讲,“如果台湾局势失控,造成社会动荡,危及台湾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害台…  相似文献   

11.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藉由持续参拜靖国神社,我们将谦卑地表达出对那些已成为我国国家基石的尊敬,而誓言永不再发动战争,也重申我们维持永久和平的决心。”——日本执政的自民党1月17日通过2007年度政策纲领,鼓励党员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并将推动修改和平宪法。有分析家指出,这有可能为日相安倍参拜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2.
国际资讯     
《科技智囊》2007,(7):93-94
国际资讯·热点新闻1.6月8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是美国航天飞机今年的第一次飞行,主要任务仍是继续建设国际空间站。2.6月7日,李登辉以祭拜兄长亡灵为由,在东京参拜了供奉有日本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李登辉参拜靖国神社再次暴露了他“台独”分子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13.
<正>中日关系篇在经历了小泉纯一郎时期中日关系的冰点状态后,2006年10月安倍首次就任首相后仅12天即"闪电访华",开启中日关系"破冰之旅"。但在两国领导人一系列"融冰""迎春""暖春"互访后,一度回暖的中日关系很快再遭冰封。2012年因日本制造"钓鱼岛国有化"事件,中日关系陷入"政冷经冷人冷心冷"谷底。正在此时安倍再度拜相,他上台前后通过参拜靖国神社或供奉祭品、指责中国和朝鲜恶化日本安保环境等言行,为此逆流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4.
来自靖国神社的警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不明智的选择今年4月23日,日本自民党88名议员和新进党32名议员参加了靖国神社的“春季大祭”,而桥本那时没有像往年那样前往参拜。同年5月27日桥本表示,“既然进了首相官邸,8月15日就不能去了”。然而,言犹在耳,他却于7月29日上午突然参拜了靖国神社,并在登记时写明身份:“内阁总理大臣”。桥本称他之所以选择这天参拜靖国神社,一是因为这天是他的生日,二是避开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另外  相似文献   

15.
言论     
《世界博览》2014,(9):7-7
正事件:在首相安倍此前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之后,部分日本国会议员的春季参拜"大戏"集中上演:约150名日本众参两院议员前往靖国神社参拜。就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抵日访问的前一天参与此次"大家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参拜活动的日本国会议员中,也不乏现任政府和执政党高官。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营义伟就此辩称,向"为国作战牺牲"者祈祷冥福,表达"尊崇之念",是理所当然之事。他并一口否认安倍内阁高官在奥巴马即将访日之际前往参拜之  相似文献   

16.
今年7月4日,我与阎学通先生对7~9月的中日关系的走势进行了预测,认为这三个月中日关系的走势将是“平平升”。但近日的实际衡量显示却是“降降平”,三个月的累积误差达到0.5,这是我们几次预测中最大的误差值。我认为,我们这次预测出现这么大的误差,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注意到中日战略利益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在总结预测失误的工作中,我们重新分析了近几年中日关系的变化曲线(见上图),并且从中获得了一些新的体会和认识。从上图可以看出,在2000-2003年的三年里,中日关系的起伏保持在1.5-3.0之间,依据我们的衡量标准,是在普通等级的中等和上等…  相似文献   

17.
过去两年来,日本对华政策再次出现重要变化.2010年日本在钓鱼岛海域对我渔民渔船实施非法抓扣、2012年对钓鱼岛实行"国有化"、2013年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事件,典型体现了日本对华政策的对抗性,中日关系持续低位徘徊.2017年,日本对华政策出现调整,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政策出现积极变化,尝试接触与合...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日本首相、议员多次参拜供奉包话二战战犯在内的靖国神社牌位的事件,造成对亚洲尤其是对中国的深远影响。本文认为:其历史根源和社会原因有:日本特殊的文化,日本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新国家主义思潮抬头。日本只有彻底的反省和承担二战责任,才能建立一种正常、健康、向上的中日关系以及日本和亚洲各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究竟谁需要新思维——写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25周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照理说中日关系应该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时期,但从现实来看,情况并非如此。最明显的例子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的强烈反对,于年初第三次参拜了靖国神社,对中日关系起到了很坏的影响。在50年代,或者是在我留学日本的60年代与70年代,尽管当时日本政府执行反共反华的外交政策,但可以感受到日本人民是爱好和平的。当然也是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有的确实是坚决反战,但也有不少人是因为日本打了败仗,在战争中吃了苦头,所以害怕战争,日本保守人士将其定义为“恐…  相似文献   

20.
邻国对日本的不信任感已经如此深刻,日本却像是在刻意加剧邻国的疑虑。先是自民党党首小泽一郎放言“日本可以在一夜之间生产上千枚核弹以遏制中国军事实力”(4月6日),后有小泉突然再次参拜靖国神社(4月21日),中间又有通过“有事法制”三法案事件(4月16日)。而且该法案的通过被认为是小泉上台以来最大的“政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