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云  黄清 《应用科学学报》2012,30(5):479-486
针对放大转发协作网络多跳中继节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端到端链路的误码率. 根据误码率并通过设定不同节点间距离来确定最优中继位置. 针对多跳中继网络,提出了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节点选择算法,在不同的选取准则下以最小值最大化为目标. 为了考虑中继位置,进而提出基于节点位置信息的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确保选择一个最低误码率的节点为协作节点. 仿真结果表明,多跳中继最优位置处于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中点处. 与已有放大转发模式下的单跳中继相比,多跳中继在系统具有较低的总传输功率时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放大转发协作网络中的中继节点选择问题,提出了基于统计信道信息的能量有效分布式中继选择算法. 算法对系统能量效率与系统中断性能进行折中,通过最小化系统平均消耗总功率来确定转发阈值,各中继节点根据转发阈值独立地决定是否参与数据转发. 考虑有多个中继节点辅助源节点进行数据传输,提出了基于数值搜索方法确定转发阈值的多中继节点选择算法,在满足系统目标中断性能的同时,使系统消耗较少的平均功率. 为了降低阈值求解的复杂度,考虑只有1 个中继节点参与数据转发,进而提出了具有低计算复杂度的单中继节点选择算法. 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放大转发模式下的中继选择算法相比,该文提出的算法在能量效率上具有更好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3.
田炜  杨震 《应用科学学报》2010,28(4):342-346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效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传输半径倍数的交替路由算法(TSMAR). 算法计算出节点与信宿之间的距离,确定距离与传输半径的下整数倍数,然后根据倍数的奇偶性交替转发数据,同时抑制远离信宿或与发送节点距离较近的节点转发数据. NS仿真验证表明,与BPS算法相比,TSMAR算法减少了转发节点数,提高了网络能量有效性,延长了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4.
应用数据中继技术改善矿井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无线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并研究误码率最低的中继节点部署策略.首先,分析UWB单跳数据链路(无中继)在矿井的多径传播特性和误码率.此后,在不增加传输能量的基础上,研究基于“解码再中继”协议的井下UWB多跳中继链路的误码率,提出误码率最低的中继节点部署策略.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最优中继节点部署策略,可以在不增加节点能量消耗的前提下将多跳UWB通信的误码率降低3~5 dB.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DV-Hop算法定位性能受到网络拓扑结构约束,在网络节点分布非均匀情况下,估计节点位置精度不高的缺陷,在保证不增加额外开销的同时,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代替无偏估计准则的策略,并考虑通信范围与跳距之间的关系,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有效地提高了节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IEEE802.11协议的MAC层协同组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IEEE 802.11协议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协同组播调度策略,利用正确接收数据的组内用户充当临时中继,根据地理位置信息选择优秀的转发节点来协同传输组播数据.分析了所提出的组播策略的中断概率和吞吐量性能,并给出了使用NS2(Network Simulator 2)工具的仿真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有的MAC层协议,该策略提升了组播的吞吐量,降低了组播用户的丢包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共道干扰的多源多中继无线协作网络,提出一种基于信号干扰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SINR)的最佳“源-中继”选择方案,联合优化协作分集和多用户分集。根据多个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接收信号,选择具有最大SINR的源节点广播信号至多个中继节点,中继节点采用选择协作解码转发协议通过最佳中继节点将解码后的源节点信号转发至目的节点,目的节点采用最大比合并对协作传输中两跳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并。考虑多个共道干扰引起的SINR之间的相关性,推导出在瑞利衰落环境下系统中断概率精确的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存在共道干扰时多源多中继协作无线网络可以获得分集增益,且增加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数目可以弥补由于共道干扰造成的损失,降低中断概率,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源位置的隐私保护,讨论基于路由协议的幻影节点随机性分布及数据包概率转发的协议方式.随机性分布的方法保证了幻影节点在真实源节点周围得到均匀分布,增加了攻击者获取真实源节点位置的难度;概率转发则减少了幻影节点至基站的重复路径,延长了安全时间.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路由协议的隐私保护方案,在只增加部分通信开销的情况下,有效延长了攻击者获取真实源节点位置的时间,有较好的隐私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9.
复杂网络上信息包路由策略的设计和优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而目标节点局部信息的路由策略未见报道.提出了基于目标节点局部信息量的路由策略,并分别与最大度路由策略、信息包等待时间路由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目标节点信息量路由策略的信息包传输效率明显提高.网络规模一般也会对信息包的路由效率产生影响,随着节点数目的增加临界信息包产生速率也在增大,但是相对临界信息包产生速率是减小的.另外,目标节点局部的信息量已知得越多,基于目标节点信息量路由策略中信息包的路由效率越高,信息包就可以更快地到达目标节点,网络处理信息包的能力就越强.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新型P2P网络节点的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行为策略模型.模型中,节点的行为策略集合与节点类型相互映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各类型节点调整自身策略的算法以及采取背叛策略的条件.最后,模拟了节点行为策略博弈的演化过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摘要:针对移动ad hoc网络对QoS的要求,提出一种能量优化和负载均衡的QoS路由协议. 综合整条链路的能量 和负载信息生成QoS参数,根据QoS选路算法建立链路. 结合距离信息控制路由请求分组的广播方向,并在中间节 点设置能量和队列阈值作为路由请求分组转发的限制条件,减少不必要的路由开销. 在路由维护阶段利用节点的能 量信息限制路由的本地修复,避免能量即将耗尽的节点继续参与路由发现. 该算法同时优化了路由选择机制、中间 节点转发机制和路由维护机制. NS2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协议在投递率、归一化路由开销和端到端延时方面均表 现出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盲目广播带来的广播风暴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Ad Hoc网络的跨层模糊逻辑广播算法(cross-layer fuzzy logic broadcasting algorithm,CLFBA).该算法应用跨层设计的方法,在保持原有介质访问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和路由层严格分离的基础上,允许路由层共享MAC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采用模糊控制获得节点重播分组的概率,赋予增加通信面积大的节点和剩余能量高的节点较高的转发概率.CLFBA减少了广播过程中产生的冗余、竞争和冲突,均衡了网络中节点的能量消耗.仿真结果表明,与路由层应用泛洪和概率泛洪算法、MAC层应用IEEE802.11协议相比,CLFBA提高了转播节省率,延长了网络生命周期,降低了平均节点丢包率和平均端对端延迟.  相似文献   

13.
放大转发中继网络中一种改进的分布式空时编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放大转发中继网络,提出改进的基于广义ABBA码的分布式空时编码,加入了传输过程中的信道状态信息,接收端由信道状态信息得到本次传输的反馈信息,中继节点据此对该支路原发送信号进行预处理,从而减小了信道相关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获得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协作网络中的中继技术能够实现空间分集,但中继选择会对系统性能产生较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星地融合协作传输中继选择策略。首先,所有中继节点在经过放大转发协议的情况下,在接收端得到最大比合并后的输出信噪比表达式。然后,设定Q学习的状态、动作和奖励函数,选择累积回报最大的中继节点。接着,为了遍历所有状态,引入了Boltzmann选择策略,用概率的途径来选择动作,使源节点探索所有状态并利用最优状态。最后,在所选中继节点与源节点之间进行功率分配得到最优传输功率。仿真结果表明:与随机中继选择算法相比,所提出的Q学习中继选择策略对系统性能有较大地提升。  相似文献   

15.
链下支付通道网络存在用户节点无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转账方式、单次路由中仅使用单一路径发起交易导致的容错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链下支付通道网络的可选择多路径支付方案,可以为用户节点提供基于实际需求的距离最短优先、手续费最低优先以及距离和手续费综合度量3种转发选择;同时基于链下支付通道网络改进了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并根据节点所选的不同优先级构建多条路径以并行转发支付,相对于已有的方案显著提升了单次路由下转账支付的成功率;最后还设计了接收方节点确认转账成功后可主动释放其他路径的功能,以适当提高支付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节点的信息分布和量化饱和效应,提出一种基于伸缩因子的量化方案.该方案不但对校验节点和变量节点的信息进行伸缩,同时还对初始化阶段的信道信息进行伸缩处理.通过对节点的信息收缩,该方案可以使信息的整数部分表示更多的有效信息,同时也降低量化饱和的影响.该文采用(q,0)对节点进行量化,由于节点信息更新全部采用整数而不需要浮点操作,大大减少了硬件复杂性.同时,对(7493,3048)的LDPC码字仿真表明,该量化方案的性能与浮点性能仅相差0.1 dB.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共识方式为用户产生的内容进行贡献定价的新型社交网络.基于网络传播和区块链理论,提出针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模型,考虑该类社交网络中由合理量化价值贡献而产生的激励机制对于用户传播信息产生的影响,构建在不同传播行为下的收益-风险矩阵,进而界定传播模型中各状态间的转换过程和转移概率.在实验仿真中,通过对转发概率取值的分析说明了区块链社交网络中的激励机制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并且通过收益-风险矩阵的稳定策略对于转发概率的影响,验证了该模型有助于打破网络舆情管理瓶颈,遏制虚假网络舆情传播,实现生态良好的网络舆情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18.
链下支付通道网络存在用户节点无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转账方式、单次路由中仅使用单一路径发起交易导致的容错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链下支付通道网络的可选择多路径支付方案,可以为用户节点提供基于实际需求的距离最短优先、手续费最低优先以及距离和手续费综合度量3种转发选择;同时基于链下支付通道网络改进了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并根据节点所选的不同优先级构建多条路径以并行转发支付,相对于已有的方案显著提升了单次路由下转账支付的成功率;最后还设计了接收方节点确认转账成功后可主动释放其他路径的功能,以适当提高支付性能。  相似文献   

19.
对网络特征进行准确和实时的测量是优化无线Mesh网络性能的基础. 该文提出一种无线Mesh网络在线测量架构以解决测量节点的位置选择问题. 联合考虑无线信号检测能力与信息传输能力,提出基于椭圆割线的测量节点选择方法. 分别以被测量节点和数据处理中心作为椭圆焦点构成测量区域,以测量系统的性能度量为目标函数,在椭圆环中选择最佳测量节点位置. 数值仿真表明,在保障无线Mesh网络在线测量品质条件下,该测量架构实现了检测能力和信息传输能力的综合优化,椭圆割线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低于随机选择算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TinyOS的体系结构、通信机制及内核调度机制.针对TinyOS调度机制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调度策略——基于时限的轮转调度策略.在由micaZ节点搭建的实验平台上对改进机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时限的轮转调度策略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的吞吐量,改善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