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6种保水剂吸水保水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比较分析了6种保水剂在0~0.5 mol/L的NaCl、KCl、CaCl2电解质溶液,以及pH为2~12的蒸馏水中的吸水倍数和保水剂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3种电解质盐溶液浓度升高,保水剂吸水倍数呈下降趋势;CaCl2对保水剂吸水倍数的影响明显大于KCl和NaCl.在pH为6~8的蒸馏水中保水剂能保持较好的吸水性能;当pH≤4或pH≥10时吸水倍数明显下降,保水剂对酸性水溶液更为敏感.保水剂能有效地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速率.几种保水剂呈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高能抗旱保水剂(GN)"表现最佳.以GN进行的土壤质地对保水剂保水效果影响的试验表明,壤土中保水剂对抑制土壤水分蒸发速率的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汇集径流抗旱造林技术是有效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具有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效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应用GGR、吸水保水剂等对苗木进行浸泡和泥浆蘸根处理,这样更能提高抗旱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3.
对吸水剂在农林业中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抗旱造林和提高树木抗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吸水剂在农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保水剂可明显地提高造林成活率,但在新疆早春和秋冬季造林温度较低,夏季温度较高,对保水剂吸、持水特性影响较大,直接影响了保水剂的实际效果。本实验采用选择安信、海明、神润、立铭、金元易(大、小颗粒)等5种不同类型保水剂为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吸水持水特性。结果表明:15种保水剂都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其中安信保水剂累积吸水量最大,达到自身重量的225-240倍;保水剂的颗粒大小对吸水性也会产生影响,吸水开始的半小时内金元易小颗粒的吸水速率比大颗粒明显要大2倍;2低温明显限制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吸水开始的半小时内降低了13.4%-55.0%不等。但随着时间的增加,保水剂都能达到不同温度的最大吸水量;高温对保水剂的吸水速率也有一定影响,吸水倍率变化范围在-6.3%—(+7.0%)之间;35种保水剂都有不同程度的释水现象,其中立铭保水剂在第一天释水量就达到了51.2%,这说明其吸水持水特性相对较差。由此可知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安信和金元易小颗粒两种保水剂在低温下吸水倍率受影响较小,持水性对温度变化不敏感,所以更适于新疆早春植树造林应用。  相似文献   

5.
保水剂又称土壤保水剂、高吸水剂、保湿剂、高吸水性树脂、高分子吸水剂,是利用强吸水性树脂制成的一种超高吸水保水能力高分子聚合物,因其能调节土壤水肥综合功能,保持和提高水分、养分有效性,广泛受到国内外农业专家高度重视。 我国保水剂研制始于80年代初,目前大部分产品已具一定规模。“八五”和“九五”期间在全国示范推广达1100多万亩。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水肥条件下,使用保水剂可明显增加作物产量,增产幅度达10%-30%,节水节肥5%-20%;在花卉等经济作物上,使用保水剂可明显延长浇水时间(3—7天),花蕾大,持续时间长,经济效益高。在旱农试验区开展的不同保水剂使用量对春玉米保水、保苗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保水剂对保蓄雨水效果较好,尤其促使了生长后期根区土壤水分的补充和提高,增产幅度达20%,果树定植使用保水剂的枝干粗壮,第三年测得使用保水剂果树茎周长较对照增加3.7厘米,并提前一年挂果。 现在我国实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和中西部开发战略,农业重点推广旱作节水技术,而抗旱保水技术是其重要内容。高能抗旱保水剂,是国家旱作农业示范建设项目重点支持开发的新技术产品。专家认为,此类产品极有可能成为继农药、化肥、农膜之后的第四大农用化学生产材料,其在农业应用中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复合吸水性材料的辐射合成及性能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Co60 γ -射线辐射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酰胺 /丙烯酸盐及蒙脱土为主要原料合成高分子复合吸水材料 (SAPC) -农用保水剂 .研究原料组分配比、交联剂浓度、水解度、辐照条件及体系浓度对性能及工艺的影响 ,确定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 :水解度 (DH % ) 70 % ,辐射剂量 1.5kGy ,辐射剂量率1.6~ 2 .6Gy/min ,交联剂浓度 8× 10 -4~ 2 .5× 10 -3 mol/L ,辐照温度 35~ 4 5℃ ,体系浓度以 2 5 %~37%为宜 .依据标准分析方法对材料吸水倍数、吸水速度、保水能力和凝胶分数等性能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7.
保水剂及添加剂的保水性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BP保水剂、锯末、醋糟、膨润土以及4种材料不同配方的吸水、持水、释水性能测试,分析得出可以考虑将这4种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使用,以达到抗旱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吸水剂对三种胁迫下珙桐幼苗保护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干旱、盐及干旱+盐三种胁迫条件下,颗粒吸水剂和粉末吸水剂处理的2年生珙桐幼苗保护酶系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胁迫处理均使珙桐幼苗叶片中活性氧清除酶类的活性显著升高,吸水剂处理后,活性氧清除酶类的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吸水剂的使用有效缓解了胁迫对珙桐幼苗叶片的伤害,提高了珙桐幼苗的抗旱耐盐性.  相似文献   

9.
以Fe~(2+)-H_2O_2体系引发的淀粉与丙烯腈的接枝共聚反应在工业生产应用中有广阔的利用价值。通过改变Fe~(2+)浓度、H_2O_2浓度、淀粉种类、单体浓度、反应温度、淀粉予处理温度等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接枝共聚物经皂化水解后的产物H-SPAN,具有超高吸水性能。同时还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皂化产物吸水倍率的影响,对吸水剂H-SPAN制备方法作了改进,可获得上千倍吸水倍率的粉末和薄膜制品。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机械共混将氯化聚乙烯(CPE)与自制的吸水树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酯共聚物[P(AA-MPEGMA)]共混合成了CPE/P(AA-MPEGMA)吸水膨胀弹性体.讨论了影响共混物吸水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共混物吸水速度很快,在吸水25 min时即达到平衡,随吸水树脂量增加,其吸水率增大.考察吸水温度的影响时发现,温度低于20℃时,随吸水温度增加,共混物平衡吸水率随之增大,但温度超过20℃随温度增加,平衡吸水率反而减小,形成温敏性的水膨胀弹性体.共混物在各种电解质溶液中的吸水率只随盐的正离子价态的升高而降低,而与负离子的半径及价态无关,pH值对共混物吸水率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浅谈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换梅 《太原科技》2010,(2):78-79,86
从抗旱树种的选择,土壤集水、蓄水和保墒抗旱技术以及保水剂和化学抗旱剂抗在旱造林技术中的运用等方面,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有严重季节性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高分子吸水树脂的结构特点,性能、吸水机理及制备方法,并综述了它在日用化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复合型保水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高效复合型保水剂,并对保水剂的保水性能进行分析。【方法】以丙烯酸、玉米淀粉、海藻酸钠和钠基膨润土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复合型保水剂。以红外光谱、热重和扫描电镜对保水剂进行表征。【结果】加入的海藻酸钠和钠基膨润土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使保水剂的性能有所提高。实验表明,以单体丙烯酸质量为基准,引发剂用量为0.20%,交联剂用量为0.025%,海藻酸钠用量为15%,钠基膨润土用量为15%,所得保水剂保水效果最好。【结论】在此条件下合成的复合型保水剂对蒸馏水和生理盐水的吸水倍率为850 g/g和95 g/g,且吸水速率较快,保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织物吸水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制的平行吸水仪测试研制的高吸水织物,纯棉织物,苎麻织物的吸水性能,探讨织物吸水性能的一般规律,提出织物吸水量变化公式,该公式在织物吸水量未达到饱和值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其吸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酸型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丙三醇作交联剂,制得了丙烯酸类吸水树脂,讨论了不同时间下吸水树脂的吸水情况,结果发现了在吸水1 h时达到吸水平衡.吸水树脂的平衡吸水率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大呈现单调下降的趋势,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相对单体用量的0.024%(质量比),丙三醇的用量相对单体用量的0.011%(质量比)时,交联聚合物的平衡吸水率均最大,分别为808.71和745.63.两类吸水树脂在去离子水中的平衡吸水率最高,在0.36%的盐酸溶液中最低.该吸水树脂的热稳定性较好,不论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还是丙三醇做交联剂,在200℃以下的热失重均在2%左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拿大紫荆种子具有硬实性,研究解除其硬实性的方法及吸水特性,揭示其种皮结构和吸水的关系可为种子休眠及种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温度梯度(70~90 ℃)的热水处理加拿大紫荆种子,探究解除其硬实性的最适条件,采用凡士林密封法与苯胺蓝染色法分析种子的吸水特性,同时借助扫描电镜对种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加拿大紫荆种子的吸胀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80 ℃和90 ℃处理均能有效解除种子硬实性,但90 ℃处理的种子生活力显著下降。种子的种脐处有明显的裂缝,热水处理后,裂缝中的胶状物质消失,裂缝更加明显。经观察种皮纵切面发现,大多数部位的种皮由3层结构组成,由外向内分别是角质层、栅栏层和厚壁细胞层。种脐区域除了上述3层结构,还具有明线、反栅栏层和维管束。热水处理后,种孔处的栅栏层和厚壁细胞层分离,形成一个小凸起。凡士林密封实验发现:浸种12 h后,种脐端的吸水量最大,显著高于密封另外2个部位的处理;浸种96 h后,种子中间部位开始缓慢吸水;浸种120 h时,子叶末端仍未吸水。苯胺蓝染色发现:种孔部位的凸起最先着色(2 h),之后种脐的裂缝(3 h)以及维管束通道也被染成蓝色(9 h);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厚壁细胞层与栅栏层的分离区域扩大,角质层和栅栏层着色面积也相应扩大,但厚壁细胞等组织仍未被染色。染色36 h时,整个种皮以及胚乳被染成蓝色。【结论】采用80 ℃热水处理5 min是解除加拿大紫荆种子硬实性的最适条件,可使种子维持较高的生活力;种脐区域是早期吸水的主要部位;种孔是加拿大紫荆种子的最初吸水位点,随后水分沿厚壁细胞层与栅栏层的分离处以及维管束向子叶末端迁移。厚壁细胞等组织对种子的早期吸水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超吸水材料交联密度测定及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假设吸水材料和混合溶剂相互作用,其参数X1与混合溶剂的质量分数C成正比,即X1=K1C+K2,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吸水材料交联密度测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吸水材料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同时,通过研究材料的制备,交联剂用量与交联密度,交联密度与吸水性能之间的关系,探讨吸水材料的合成,结构,组成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海藻酸钠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法接枝共聚制备了聚丙烯酸(AA)-海藻酸钠(SA)高吸水树脂。探讨了交联剂及引发剂的用量、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微波功率等因素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树脂吸水速率和保水性能的研究,用红外光谱对树脂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在蒸馏水中的吸水倍率为733.92 g/g,在生理盐水中的吸水倍率为120.68 g/g,并且具有较快的吸水速率及良好的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19.
浅谈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高速公路边坡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蓄水和集水及保墒造林技术、保水剂与化学抗旱剂抗旱造林技术及其他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0.
探寻禾本科草坪草种子动态吸水规律,以5种常见禾本科草坪草种子为材料进行吸水试验,并对其进行动态回归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禾本科草坪草种子吸水量和吸水率随吸水时间延长而增加;单位时间内吸水量表现为前9 h变化幅度较大,平均增加幅度都在18.09%以上,9 h后增加幅度较小,都在9.36%以下;单位时间内吸水率增加幅度随时间延长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0~9 h时间内增加幅度较大,平均增加幅度都在16.13%以上,9 h之后增加幅度降低在10.23%以下。高羊茅、匍匐剪股颖、草地早熟禾、无芒雀麦种子吸水率随吸水时间的回归模型为三次函数,多年生黑麦草的为对数函数,其相关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禾本科草坪草种子不同时间段的吸水量、吸水率均达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时间延长相关性逐渐增大,但吸水量与吸水率间均未达显著相关(P0.05)。变异分析表明,吸水量的变异系数以吸水4 h为最大(15.23%),而吸水率变异系数以吸水9 h为最大(14.88%)。因此,吸水4 h时的吸水量和吸水9 h时的吸水率可分别衡量禾本科草坪草种子吸水量和吸水率的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