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电子烟不仅会释放有害物质,危害吸烟者健康,同样会危害被动吸烟人群的健康。央视"3·15"晚会点名质疑"抽电子烟是否真对身体没有危害"之后,公众对电子烟危害的关注空前高涨。由于烟雾因雾化而非燃烧产生,电子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被视为传统卷烟的替代品。有的商家打着健康牌,将电子烟宣传为"戒烟神器",有的则强调电子烟的二手烟只是"水蒸气"。让很多人误以为,电子烟不是烟,不含尼古丁,没有成瘾性。  相似文献   

2.
在电视台上热播广告的戒烟产品“如烟”遭到质疑:“如烟”亦含有尼古丁,且尼古丁含量比普通香烟还高。厂家称是每口吸入烟碱的含量低于普通香烟。尽管含有烟碱,但“如烟”却不受烟草部门监管,而卫生部则要对其安全性进行检测。就在近日,凤凰卫视还有播出的“如烟”广告和在欧洲被追捧的画面。当时的感觉是很为这个民族的品牌打入欧洲而自豪。可是,获知“如烟”的尼古丁含量比普通烟卷还要高,确实让人有受骗的感觉——“如烟”原来并不如意呀!而从暴露出来的问题看,“如烟”的问题还真的不少。一是“如烟”的尼古丁含量超标;二是中英文说明书…  相似文献   

3.
饭后六不急     
1、不急于吸烟饭后吸烟的危害比平时大10倍。 2、不急于喝茶茶中大量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锌等结合成难以溶解的物质,无法吸收,致使食物中的铁质白白丢失。 3、不急于洗澡饭后洗澡,体表血流量会增加,胃肠的血流量便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06,(21):44
心理学专家分析导致未成年人吸烟主要有以下6种心理因素:第一,追求派头和成人感的心理。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迅猛增长的时期,几乎从少年时代开始,许多学生就感觉自己是个“大人”了。这种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使他们把吸烟当做成熟的标志。第二,对科学宣传的怀疑心理。“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一点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有些青少年却认为:那么多人吸烟,也没见谁吸死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一些未成年人不加防范地成了“小烟民”。第三,从众心理。周围人抽烟,自己逐渐受到影响,接受并认可了这种行为方式。第四,消遣心理和消愁心理。“饭后一支…  相似文献   

5.
1.吸烟喝酒:吸烟时间越长、吸烟的量越多,精子数量可能越少,畸形率也越高。同时,精子的活力也明显下降。这是因为烟草中所含的铬对精子有强烈的杀伤能力,而尼古丁和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会引起精子形态改变。酒精对精子也有直接的杀伤力。倘若把酒精滴到精液上,精子立即就会死亡。因此,酗酒的男人其畸形精子、  相似文献   

6.
即使平时不吸烟的人,熬夜时,在周围烟民的“带动”下,也可能会燃上一支。本来已是人困马乏,这种行为不啻“疲马加鞭”。长期熬夜者多夜间工作,白天补觉,户外运动较少,缺乏紫外线照射,维生素D容易缺乏,易发生骨质疏松。而烟草中所含尼古丁、焦  相似文献   

7.
美国最新公布的致癌物名单上共有218种已知或被怀疑的致癌物.其中14种物质是新增加的,有6种物质被从名单上去除.像紫外线辐射这样的环境致癌因素是第一次被列入该名单.烟草制品也是新增加的,这是因为以前美国政府认为是构成产品的单独化学物质具有致癌性(例如,香烟燃烧后形成的尼古丁)而不是产品本身.美国政府公布的致癌物增删名单上的几大种类分别是: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4,(7):18-19
正吸烟有害健康,已是人尽皆知,然而吸烟会对药效产生影响,这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药剂科主任陈国明介绍,有些人生病后遵医嘱治疗却疗效甚微,可能就是由于在服药期间吸烟造成的。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明,吸烟不仅危害健康,而且会干扰药物代谢,降低药效,甚至贻误病情。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在进入  相似文献   

9.
饭后七戒:一戒吸烟,二戒吃水果,三戒放松裤腰带,四戒喝茶,五戒百步走,六戒洗澡,七戒睡觉———八戒你记住了吗?这是最近在“拇指一族”(短信用户的特定称谓)中非常流行的一条短信,前面讲述了七件饭后不能马上做的、对健康可能构成伤害的事情,最后一句“八戒你记住了吗”?令接收者在感到温馨的同时,也体验到被戏弄了一下的幽默。笔者把它发给了许多朋友,随即便接到了回信:“这七戒说得都正确吗?”比如“七戒”中的“五戒百步走”,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疾病专家张禹教授指出:饭后消化道需要大量血液供应以帮助消化,如立即散步,则血液分布在肢体…  相似文献   

10.
<正>英国研究人员近日表喝一瓶葡萄酒相当于每周10根烟,适度饮酒同样风险。南安普敦大学等机人员评估了饮酒相关的险,并将这一风险与抽患癌风险进行比较,将患量化为相当于抽几根烟。相在新一期英国《生物医学中心·公上。研究发现,每周喝一瓶葡萄癌风险值,即一个人一生中罹患对非吸烟男性来说为1.0%,根烟;对非吸烟女性来说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0,(23):19-19
<正>1.刷牙的最佳时间饭后3分钟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口腔的细菌开始分解食物残渣,其产生的酸性物质易腐蚀、溶解牙釉质,使牙齿受到损害。2.饮茶的最佳时间饮茶养生的最佳时间是用餐1小时后。不少人喜欢饭后马上饮热茶,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可  相似文献   

12.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阻燃处理剂采用浸渍、喷涂、直刷等方法进行阻燃处理.它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1)对聚合物进行改性,引入分解温度高的物质,提高聚合物的难燃性. (2)加入热容值大的物质作为热的吸收剂,能迅速吸收燃烧区的热量,使得温度降低,并能释放不燃气体,从而减少可燃气体和烟的生成,达到窒息火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14,(17):68-69
<正>为生存而吸毒数百万年前,人类已经开始学会麻醉自己。国外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很早就喜欢寻找某些富含生物碱的植物。生物碱是自然界中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已知的种类有10000种左右,其中大部分对于人体有毒,但有一些可以入药,比如吗啡或可卡因。人类轻易就对毒品上瘾,在当时可能主要是出于进化的需要。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人类学家罗杰·苏利文说:"像尼古丁和可卡因这一类刺激性生物碱,可能被人类的祖先用来帮助克服艰苦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上有很多物质都不知不觉的在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其中危害生命最广泛的有10种物质:1.二氧化碳-大量的积累致使地球表面的温度显著升高,在生态和地球化学方面造成灾难。2.一氧化碳-大量积累会破坏同温层的平衡。3.二氧化硫-污染大气,形成酸雨酸雾腐蚀某些合成纤维及金属设备,引起并加重呼吸器官疾病。4.一氧化氮-是笼罩在城市上空的烟罩中的主要成分,影响人的呼吸道。5.碳酸盐-造成河流湖泊污染。6.汞-污染食品,尤其是海产品,人体中积累会损害神经。7.石油-流入海中,会破坏大海中的浮游生物、植物和鱼类资源,并污染海滩和港口设施。8.铅-影…  相似文献   

15.
吸烟会使你的衣服和指甲总是有一种烟味。而一项新的研究还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烟草可能会使基因发生化学改变,还会影响基因的活动,从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这项发现可能为研究这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来评估吸烟的人患癌症的风险。DNA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影响基因功能的化合物可能与构成基因的物质密切相关,这些物质会使基因开启或关闭。这  相似文献   

16.
开车时吸烟司机开车时禁止吸烟是众所周知的,但现实中驾车时吸烟者大有人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项调查显示:吸烟者更容易违反交通规则和发生汽车肇事.这是因为司机低头引火时注意力分散,同时烟雾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引起驾车者视物模糊或突发性咳嗽,容易造成事故.  相似文献   

17.
据《南京日报》报道,一只5岁的荷兰狗,晚上不吸香烟睡不着觉。这只“嗜烟如命”的小狗“家”住南京张府园一家美发店内。据店主汪女士介绍,这只荷兰狗名叫哈利,今年5岁,是3年前一个烟草商委托她寄养的。由于平时小狗的主人烟瘾比较大,因此它从小就受到香烟的“熏陶”。现在,它每天睡觉前都要吸上1根香烟,不然到了晚上就会活蹦乱跳,根本睡不着觉。而且,这只小狗吸的烟档次还很高,非南京烟系列不吸。这里经常会有一些客人逗它玩,给它吸一些杂牌烟,哈利一闻知道牌子不对,就掉头走开了。一名店员让小狗当场表演了吸烟。他点燃一根“金南京”,猛…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13,(7):18-19
大家都知道饮食不健康可能会引发可怕的病症,但往往忽略饭后的一些小习惯。殊不知,这些不起眼的生活陋习,很有可能会成为你健康的致命"杀手"。饭后放松裤带现象:很多人吃饭过量后感觉撑得慌,常常放松皮带扣,觉得这样可以让肚子舒服很多,减少胃的"工作压力",实际上呢?这样反而会让你的胃受累!结果:胃下垂。原理:吃多了放松皮带扣会造成腹腔内  相似文献   

19.
一、主要技术内容 "生物质富氧催化气化研究"系"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96-A17-02-01. 该项目以生物质(稻草、麦草、稻壳、木屑、采伐剩余物及其它农作物秸杆等)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生物质原料和气化介质发生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可供居民进行炊事用的煤气.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包括:生物质气化系统、煤气净化系统、煤气贮存系统、管网输配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正>"要完了?"国内媒体和资本的持续关注,引发对电子烟持续热烈的讨论,这让一些生产商如坐针毡。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对外发布通告要求,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电子烟,不得通过互联网发布电子烟广告。国外的电子烟市场也不太平,多家零售企业下架电子烟。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显示,截至10月22日,已从全美统计出超过1000例与电子烟相关的肺损伤病例,其中有33例已确诊死亡,"电子烟肺病"引发的恐慌与质疑持续发酵,各种监管审查的信号正在逼近。韩国发现首例因使用液态电子烟而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