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宝鸡市区域环境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构建一个较为合理的地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环境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宝鸡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指导。方法根据宝鸡市的具体情况,查阅相关资料,确定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等三大因素及八项因子作为研究的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量化法,判断宝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结果宝鸡市旅游业目前处于可持续发展准备阶段。结论宝鸡市目前的环境资源状况要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2.
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生植物在生理上极端依赖于水环境,对水质的变化十分敏感,其生长和分布受多项环境因子的调控.水体中光照、温度及无机碳是影响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是开展水生植被研究的基础和热点.光照是水生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并决定水生植物在水下分布的最大深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探讨环境因子对沉水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为水环境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2004年3月至2006年8月间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3个采样点水体进行了浮游植物数量种类和9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并对浮游植物的数量、种类的生长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之间的综合正相关系数为0.635 1(P<0.05);依据各环境因子与所有藻类的综合正相关系数的大小,重要环境因子有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依据各藻类与所有环境因子的综合正相关系数的大小,受环境影响显著的主要藻类有硅藻和绿藻.综合相关系数分析所得的各种结果之间非常协调一致,与实际也基本相符.由此可得出:综合相关系数分析法,是科学合理的,有一定的实用性,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结果是从一个全新的更全面更综合的分析角度所得出的,无疑将为水库的环境监测、分析治理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典范对应分析是一种直观反映动物群落、属种分布与环境因子间关系的直接排序方法,已在生物界及生态环境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调查西藏地区介形类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2012 年对藏北南部49 个不同水体表层沉积物中的介形类进行调查研究,获得介形类10 属22 种,其中Limnocythere dubiosa、Ilyocypris bradyi 和Candona candida 在49 个样点中出现频数分别达19 次、13 次和9 次,是藏北南部地区的常见种.介形类的生存环境同其水体的物化性质(pH 值、电导率及组分等)有重要关系,应用典范对应分析,对藏北南部地区49 个样点的22 种介形类与8 个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得出介形类分布与8 个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均在80%以上,表明该地区不同水体环境因子的变化对介形类分布的影响很大,水体的8 个环境因子中对介形类分布影响最大的是电导率、pH 值及亚硝酸盐含量.从物种分布看,Eucypris rischtanica、Leucocythere dilitata、Cypricercus moguntiensis 和Limnocytherellina kunlunensis 4 个种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对较强.Leucocythere postericosta、Limnocytherellina bispinosa 和Candona houae 3 个种与电导率和亚硝酸盐含量明显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大,它们的高频度出现指示水体电导率及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在藏北南部地区的常见属种中,Limnocythere dubiosa 的分布与pH 值明显正相关,是水体高pH 值良好的指示生物,而Ilyocypris bradyi 和Candona candida 则对水体低电导率有着良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郑珩  高扬 《科技资讯》2009,(24):207-208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各省的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国际旅游竞争力.星级饭店实力、旅行社规模与收益、旅游业从业人员、旅游技术人员培养这五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组成各省份旅游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提取了五个公因子,并结合因子得分给出了31个省际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综合排名,最后分别对原变量和公因子进行6种方法的系统聚类,通过比较聚类结果,给出了中国各省旅游业发展的评价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受外域水体特征及潮汐作用影响,滨江潮汐型湖泊水体透明度影响因子复杂多变。以镇江内湖为例,基于洪、枯两季典型全日潮野外同步实测结果,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定量计算了内湖水体透明度与相关环境因子的灰关联度,分析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内湖透明度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洪季,影响内湖透明度的关键因子是悬沙浓度与高锰酸盐指数;枯季,来水含沙量降低,主要影响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与叶绿素a浓度;洪、枯两季,内湖水体透明度主要影响因子的排列顺序受潮汐作用影响较小;NH3-N等间接影响因子对透明度影响不明显,但随涨落潮仍呈现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水体和沉积物潜在致病性细菌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分布特征,为汉江致病菌防控提供基础数据,于2014年春、秋两季,在汉江6个监测断面进行样品采集。基于16SrRNA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利用FAPROTAX软件,对细菌群落进行致病性功能预测,共识别出6类致病菌,隶属6门9纲22目45科105属。研究结果显示,变形菌门是汉江致病菌群落的主要组成物种,占比高达96.56%,Methylopumilus和Roseomonas是属水平的优势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致病菌比水体中更丰富,浮游群落随季节的变化更显著。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指示底栖群落对环境因子变化更敏感。零模型分析结果揭示随机过程主导水体和沉积物致病菌群落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利用南方某水库原水模拟藻类的原始生长条件,通过探讨水体中初始氮磷浓度与藻类生长潜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以初始总氮和总磷浓度为因子的藻类生长潜力回归模型;通过对藻类生物量变化与各种环境因子变化的回归分析,筛选出溶解氧、氨氮和总磷作为影响藻类生物量最显著的变化因子,并以这些变化因子建立了藻类生长速率回归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良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红枫湖水环境因子监测与水华防控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秦洪超  储蓉  朱立 《贵州科学》2012,30(5):71-73
通过对红枫湖水质各环境因子监测,对该水域水体中污染因子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对各污染因子相关性进行讨论,分析了相关原因,为红枫湖水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96年12月及1997年7月调查廉州湾的资料,分析廉州湾水域五项营养盐:NO3一N、NO2—N、NH4—N、PO4一P、SiO2—Si的含量分布特征,并对五项营养盐与其它环境因子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廉州湾水域NO3一N、NO2—N、PO4—P和SiO3一Si均具有丰水期明显高于枯水期的分布特征,NH4—N则与此相反。影响枯水期营养盐含量的主要因素是以江河径流影响为主、沿岸排污和水体自身再生补充影响为辅;但在丰水期,只有NO3^-、N02^-与盐度之间呈良好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805和r=-0.766,n=7),其它三项营养盐与盐度及其它环境因子均呈不相关关系,体现出暴雨后径流与沿岸排污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11年4—5月南通市城区主要河流水体叶绿素a含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监测和对12月濠河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及其相关环境因子的实验分析,探讨了水体、沉积物中叶绿素a含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体叶绿素a含量变动于6.4~293.9μg/L之间,主要与水体pH值有关,而与总磷、总氮等营养盐含量及溶解氧、电导率和温度的相关性不明显或不相关;沉积物中的叶绿素a含量波动于5.8~69.0μg/g,主要与含水率有关,这表明沉积物中叶绿素a含量主要受上覆水体叶绿素a转移、渗入的控制;此外,沉积物颗粒粒径大小、烧失量等对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青海湖叶绿素a(Chl-a)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2018年对青海湖Chl-a和主要环境因子浓度进行了野外调查,分析了Chl-a浓度分布特征与水体中营养元素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青海湖Chl-a浓度较低,符合贫营养水体特征。(2)青海湖5月、7月、8月和9月底Chl-a浓度水平分布空间差异大,且季节变化显著;Chl-a浓度垂直分布大致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增加,季节变化显著。(3)青海湖Chl-a浓度水平分布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青海湖Chl-a浓度垂直分布与水层深度呈现显著的相关性,紫外线强度在青海湖Chl-a浓度垂直分布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为青海湖Chl-a浓度的卫星定量遥感、青海湖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定量估算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上海市普陀区工业河、小宅浜治理前后水质进行评价.对河道水体中溶解氧、浊度、硝态氮、叶绿素a和浮游动物种群密度等5项指标进行单因子变化趋势分析;选取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及五日生化需氧量共5项指标进行水质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两条河道中溶解氧和浊度在治理前后并无明显变化;硝态氮浓度在治理后先降低后升高;叶绿素a浓度显著升高;浮游动物种类及密度有所上升;灰色关联分析显示,两条河道水质在治理前接近Ⅴ类,而在治理后的短期内均曾达到Ⅰ类,但随后又有所回落并稳定在Ⅳ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矿区塌陷水体的污染情况,以潘集采煤塌陷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软件中的空间插值模块,对潘集水体中的总氮、总磷进行插值分析,得到潘集塌陷水体总氮和总磷的最佳空间插值分布图,并检验了插值预测精度。从插值图中,分析得出总氮、总磷的最高质量浓度出现在泥河入口处,分别为13.373 mg/L和3.000 mg/L。建立了基于GIS的多因子综合污染评价方法,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塌陷水体进行评价,得出基于GIS的多因子综合污染评价方法结果为5、4级;而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为五级。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鲁迅公园湖泊水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和水体健康状态,于2019年1—10月对鲁迅公园湖泊水体进行了生态学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密度、生物量、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种.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83属,其中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物种数量最多,全年平均细胞密度为14.17×106 ind/L,全年平均生物量为3.57 mg/L,平均细胞密度和生物量都随着季度变化而增加;优势门类为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主要代表属有伪鱼腥藻、平裂藻、栅藻、小环藻.采用冗余分析对鲁迅公园湖泊水体中的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解析,结果表明, pH值、硝态氮、亚硝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6.
岳阳南湖水体环境参数相关性及富营养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1年岳阳南湖常规监测数据,分析南湖水体中生态环境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化和相互关系。分析表明,南湖水体各生态参数中,总磷、总氮、氨氮和叶绿素a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总磷和叶绿素a变化一致,在夏季形成高峰,冬季最低,磷是南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而夏季藻类的增殖对氮的消耗是氨氮与总氮浓度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次调查,最终遴选出20个影响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指标;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法,对这些影响因素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提取出四个公共因子;运用多变量方差分析法,筛选出对体育产业五大行业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公共因子。结果显示:体育健身娱乐业受消费环境因子影响最大,体育竞赛表演业受四个公共因子影响程度的差异不具显著性,体育用品业受产业环境因子影响最大,体育旅游业受区位环境因子影响最大,体育培训业受体育环境因子影响最大。基于河南省各区域所具资源禀赋与发展现状,提出区域优势体育产业的培育策略。旨在促进河南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环境因子对滴水湖浮游植物的影响,2012—2013年期间分4个季度选取14个点位对滴水湖及其外围水体生境演变进行调查,分析环境因子以及浮游植物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浮游植物指标和各项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其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湖区水质明显优于河道水质,且相对稳定;各点浮游植物密度的四季变化趋势与叶绿素a的变化大体上趋势趋同,但夏季浮游植物密度稍高,而各点冬季叶绿素a含量达到最高,滤食性鱼类的放养使得滴水湖夏季浮游植物的生长得到控制,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大型浮游植物比例下降,小型浮游植物比例增加.相关性分析显示,滴水湖总磷浓度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为滴水湖富营养化的防治以及水环境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卫星遥感影像中快速、准确地提取水体信息已经成为水资源调查、水资源宏观监测、城市绿化度调查及湿地保护的重要手段。针对HJ—1A/B(中国环境一号卫星)影像与Landsat ETM(美国陆地探测卫星)影像的相似性,利用水体特有的光谱特性,采用多种水体提取方法对HJ—1A/B影像中水体信息进行了快速提取,并比较了两种影像水体提取结果。总结了在环境一号卫星影像中进行水体提取的精度影响因子。分析了传感器、分辨率、水体提取模型对水体提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东洞庭湖浮游藻类优势种群对主要水环境因子的生态适应性,为东洞庭湖水生态系统保护、健康评估及生物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物种综合数量指标(重要值IV)筛选优势种表征浮游藻类群落结构,通过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从18项水质参数中提取出主要水环境因子,运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研究优势种群与主要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从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来看,水温与溶解氧是影响尖针杆藻(Synedra acusvar)的主要因子;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凸出舟形藻(Mavicula prptracta)是水体有机污染的良好指示种;草鞋形波缘藻(Cymatopleura solea)喜高浓度的氨氮;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敏感,而双头辐节藻(Stauroneis anceps)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表现出高耐受性;肘状针杆藻(Synedra ulna)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其它藻类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多数浮游藻类喜弱碱性的水体环境。相较于以往研究,电导率并不是影响东洞庭湖藻类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子。【结论】东洞庭湖不同的浮游藻类优势种群对环境因子有其特定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