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七德舞》是白居易的《新乐府》中的一首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叙事史诗。白居易是唐代诗坛上地位仅次于李白和杜甫的大诗人。他生在“安史之乱”后,当时的唐王朝。由于兵连祸结、藩镇割据、宦官弄权、朝臣党争,以致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日趋腐败。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已成了昨日黄花,作为一个有政治理想的知识分子。白居易积极参与了中唐时期的政治改革斗争。  相似文献   

2.
《广南府志》校勘记 一、《广南府志》志书沿革: 迄今已知广南府志书共四部。第一部为《初辑郡志》,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广南知府茹仪凤主持修撰,现无存。第二部为《广南府志略》,四卷,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广南知府单光国主持修撰,云南省图书馆(后称省图)有藏,为手抄本,残缺不全,仅存十余页。第三部为《广南府志》,四卷,1825年(清道光五年)广南知府何愚主持修撰,刻本无存,仅省图  相似文献   

3.
唐王朝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一个强大鼎盛的时代,作为国家统治的重要工具的法律也与之相适应地得到了很大发展,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唐王朝的统治者,将官吏管理的许多内容写入了《唐律》和《唐六典》两部法典中。从而朝着以法治吏的道路上大大迈进了一步,这在中国法制...  相似文献   

4.
洛阳白马寺和龙门石窟历来被中外学人,民众视为古都洛阳的两大瑰宝。该文认为,洛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撰的《洛阳市志》第15卷的《白马寺志》、《龙门石窟志》以宏大的篇幅和翔实的资料全面而深入地展示,概括出两处胜迹的历史面貌与演变脉络;其撰修方法和体例既充分吸收、继承和发展前代修撰方志的优良传统,又带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是迄今为止关于白马寺、龙门石窟的最为祥备的史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用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5.
武周时期壮族文人留下的《大宅颂》与《智城碑》,是大唐文化与岭南文化之伟大结晶。本文从两碑及六舍坚固大宅遗址看武周时期大唐文化对南方文化之渗透与施及,以窥视唐王朝羁縻制度、儒家思想、建筑艺术及文体风格等对于岭南文化的影响,从而了解唐王朝之盛大及文化发展之规律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以往所撰修的乡志主要集中在山东和东南沿海的若干省份,普及率很低;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地方志修撰的相关法规、机构日趋完善,以及地方志学的研究不断发展,我国地方志的修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乡镇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为新乡志的修撰输入新素材,也进一步丰富了乡志撰修的内容。运用发生学及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对修撰乡志进行分析,以期对乡志的撰修和普及工作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由于唐太宗"贞观之治"太强的光芒,掩盖了其父唐高祖李渊对唐王朝的创立和唐初政局的稳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试从六个方面,全方位的评价李渊这一复杂的历史人物,重视他在统一战争中的领导地位与政治制度确立所做的努力,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使人们明白,"贞观之治"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8.
(一)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杰出帝王,也是初庸的诗歌作者。他的诗收入《全唐诗》99首,《全唐诗》之外还有4首,共103首。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他即帝位后的创作,反映出这个创业雄主二十三年帝王生活的若干侧面。隋末天下大乱,李渊、李世民多年征战,终于统一了全国,建立起李唐王朝。唐太宗即位之初,内心无限喜悦,为此他在许多诗歌中反映出讴歌统一的内容。如《正日临朝》:  相似文献   

9.
1996年第十二期《考古》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的《河南偃师市杏园村唐墓的发掘》一文,报导了唐郑洵墓发掘情况,并刊载了墓中出土的二方志石拓片的照片。一为大历五年四月权葬郑洵灵柩于河南万山时“河南府陆浑县丞郑深撰”《唐故监察御史贬岳州沅江县...  相似文献   

10.
《通典》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有系统、有门类,专详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性政书。它的产生与杜佑所在唐王朝的主客观条件密切相关。《通典》的独到之处主要表现在编撰方法,为工具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材料征集详而不繁;史学思想具有历史进化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大量客家移民迁入东山,创业是其定居和繁衍的首要任务。创业情况决定着移民到达迁入地后的生存发展情况。目前,虽然已经有学者对成都东山客家创业史有一定研究,但笔者认为,东山客家移民先祖创业问题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推进。本文通过对《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下文简称《氏族志》)所辑录的34种族谱中有关信息来研究清前期东山客家入川先祖的创业问题,希冀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清初四川移民的生存状况及地方社会的孕育、发展过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杜甫《饮中八仙歌》的创作年代、诗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创作背景去还原诗歌创作的文学原貌,可以看到在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杜甫创作心态的变化,同时这首诗歌在艺术上还有许多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3.
唐代宫苑后妃诗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诗歌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诗之多、作者之众,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是空间绝后的,其中唐王朝的王后和宫妃也留下一些诗作,这些吟咏或纪游写景、或抒怀言志、或扬娥取宠、或怨刺上政……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她们的心志、苦乐和命运,虽因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她们的诗题材狭窄、感情贫乏,形式拟古滞板,但从中仍可窥见唐宫阀中后妃生活的一些端倪。  相似文献   

14.
研究唐人年寿,现可据资料不多,仅两《唐书》、《千唐志斋藏志》、《金石萃编》等比较集中,以上所载有年寿可考者不足两千人,基本上属统治阶级。本文拟对此作一考察,以窥唐代统治阶级年寿状况之一斑。  相似文献   

15.
南诏是以乌蛮和白蛮为主体的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存在二百五十三年,大致与中原王朝唐帝国相始终.自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细奴逻建大蒙政权,至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舜化贞被贵族郑买嗣所灭,共传十三王,其中有十三王受唐册封,基本保持与唐的巨属关系,即便在不得已叛唐附吐蕃的时候,仍一再表示归唐的心愿.可以说,南诏王室的统治者们,对中央王朝归顺化服的思想是一贯的.这一思想对于维护祖国版图的完整,对于西南地区的稳定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故细人渤海郡高氏即唐邠王之妾。“哀子承宽”,传及《宗室世系表》均不见记载;志称邠王守礼为“司空上柱国”,史载邠王守礼“薨赠太尉”。二者可补史缺。  相似文献   

17.
唐王朝与道教关系密切,唐代文人多受道教影响,而作为唐传奇后期的代表──豪侠小说,从内容到表现形式上受道教的影响尤深。  相似文献   

18.
以《王仲玄墓志》《赵惠满墓志》为中心,探讨骨咄禄复兴突厥汗国早期的地利、天时因素。根据《王仲玄墓志》,可以确定总材山在突厥第一次反叛中已具有重要地位,第三次反叛时骨咄禄“保总材山”,占据了复兴突厥汗国的地利优势。骨咄禄起兵后,唐对其采取了消极防御政策,这固然有西域政局不稳、唐周易代内乱多发、武则天排斥异己残杀武将等内外原因,但也不能忽视永淳前后关辅与漠北天灾对骨咄禄坐大的影响。永淳元年关辅等地区的天灾,削弱了唐反击骨咄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由骨咄禄在总材山与黑沙城发展势力;而之后的漠北三年大旱,为突厥进入于都斤山、瓦解唐漠北羁縻体制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9.
唐朝建立之初,突厥对其边疆形成巨大威胁。贞观四年,唐军大败突厥,使之归附中央王朝。随后,唐王朝通过设置羁縻府州、重用少数民族人才等方式,加强了对北部及西部边疆的治理。唐初处理突厥问题的方法,对周边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唐与突厥之间关系的演变,进而分析和评述不同阶段唐王朝针对突厥所采取的不同政策。  相似文献   

20.
郁贤皓《唐刺史考》一书之阙漏,已有五篇文章对之作了订补。本文则在此五文所订补内容之外,依据《唐代墓志汇编》、《通典》等载籍的材料,博考详辨,又纠正、补充了《唐刺史考》的一些讹缺。此择其中大要者38条(正误者21条,补充者17条)予以刊布。希望能为从事唐研究者提供信实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