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波  巩庆波 《科技资讯》2008,(1):205-206
本文通过对近五届全运会东道主所获难美项群项目金牌、奖牌进行统计,对全运会难美项群项目的金牌和奖牌进行了东道主效应分析,并针对全运会出现东道主效应现象提出了备战策略,为有关省份备战全运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梁波 《科技资讯》2007,(36):217-217
本文通过对近五届全运会东道主所获难美项群项目奖牌进行统计,对全运会难美项群进行东道主效应分析,结论如下1)随举办届次的推移全运会难美项群喷目东道主效应愈发明显;2)体操具有"东道主正效应的延继"现象;跳水具有"东道主负效应的延续"现象;技巧/蹦床、花样游泳和武术(套路)具有典型东道主正效应;艺术体操东道主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十届全运会击剑比赛的参赛队、人数、剑种和性别等进行统计和比较;对各参赛队的成绩及奖牌分布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我国剑坛各剑种的地域分布特征做了分析。结果显示:在这次全运会的击剑比赛竞争中,江苏利用东道主的优势夺得了7枚金牌,遥遥领先于其它各队;广东队以2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排名第2;天津以2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排名第3;上海以1枚金牌,3枚银牌,6枚铜牌排名第4,揭示了第十届全运会我国剑坛新的实力格局的动态演变过程。根据  相似文献   

4.
郑志磊  张洪振 《科技信息》2011,(15):J0032-J0032
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胜利召开之后,结合休闲体育活动迅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十一届全运会对休闲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全运会与民众的精神生活和欣赏品味、全运会与休闲体育文化追求内在美和人性美的特点、全运会与健身娱乐场所、全运会与大众休闲体育健康文明化进程和全运会与大众休闲体育健康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全运会总会留给我们许多思考的问题,回顾近几届全运会,赛场内外的怪现象层出不穷。有禁药丑闻的污秽,有消极比赛的哗然,有不合理制度的黑暗,一时间使全运会成了丑闻频发的舞台。从多个视角去审视全运会中的种种现象,研究表明: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中国体育正在经历转型期,全运会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关系依然有待改进,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带动依然亟待加强。全运会该如何回到全民体育的轨道,这样的体育强国才是我们所期待的。  相似文献   

6.
从国家和民众二维角度探讨竞技体育及其社会功能,这里将国家要求竞技体育争金牌的竞争意识和民众欣赏竞技体育的获胜意识综合定义为金牌意识,思考与分析竞技体育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大众体育的关系,进而在促进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带动大众体育的普及与发展,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出了全运会作为我国影响力深远的大型综合竞技体育赛会,对承办地经济、文化和城市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推动作用,可以加速承办地的经济发展.湖北申办全运会能借助全运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加速湖北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统计法,具体比较了近三届全运会金牌榜前8名,及奖牌榜后8名的排位及奖牌情况,研究发现,在全运会奖牌榜前8名省市中,竞技体育实力超群的代表队相对稳定,虽然每届具体排名或有出入,但强者恒强的格局清晰可见.针对此一竞技体育中出现的马太效应,研究认为,其致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参赛主体的综合实力使然;(2)参赛主体的政府认可;(3)竞技底蕴深厚,金牌榜惯性使然;(4)全运会东道主优势明显;(5)区域竞技文化软实力的格局相对稳定.研究认为我国竞技体育中马太效应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应当正确认识,善加研究,以利于后进代表队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9.
黄文忠 《科技资讯》2007,(14):119-12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健康第一“的思想要贯彻到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健康第一“的思想补充了传统体育教学单一、片面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受到全面的健康教育,体现了学校体育改革和学校教育本质功能的重新认识,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对体育教学中情感目标的构建与实施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发现高情感和高技术平衡理念引起人们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现象产生新的认识 .体育教学中增加情感因素已成为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只有“知、技、体、情”相互促进 ,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 ,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互动的必然性.指出竞技体育承载“金牌”符号,社会体育表达“草根”符号,“后奥运时代”要增强“金牌”和“草根”互动.讨论了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冲突与合作互动问题,指出要在互动中实现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和谐、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围绕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结合中国社会关于奥运金牌的争议,围绕转变体育发展方式为主题.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体育发展目前存在的困难与阻力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即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实现"金牌体育"与"民生体育"并重发展,进一步推进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健康第一”思想是对学校教育目标的再认识,它继承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时代发展对人类提出的特定要求,不仅为学校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对现代健康观,“健康第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健康第一”思想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它与体育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剖解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吕赟  徐长红 《科技信息》2009,(32):I0283-I0283,I0286
学校体育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定了高校体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独特作用,同时对高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调查法,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变革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高校应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指导下的高校体育应:明确高校体育目标;改变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和调整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学生评价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个体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进展和变化的评价。2002年教育部发出《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指出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对体育课程提出了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同时,对学生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在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从多元化体育课程目标入手,建立多元化学生评价系统,同时探讨学生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旨在为我国体育课程学生评价系统化、科学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应注重"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应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育教学应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对我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校专项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为更好地实现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目标,顺应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民化,结合高校体育的特点,探讨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对体育与健康的理性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思想历史演变的回顾与研究,揭示了体育之增强体能、增强健康的最本质功能,继而提出了追求体育的健康目标,既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也是现代体育思想的基本理念,更是体育的必然归缩。  相似文献   

19.
胡志军 《科技资讯》2009,(6):186-186,188
依据我国“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审视近几年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课程内容基础性不明显;重实践轻理论,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中心;课程内容忽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在健身和育人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不太突出;课程内容逻辑性不强,重复现象严重,未能形成一个有机衔接的体系。针对形成这些问题的观念和理论基础,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解决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体育比赛中东道主效应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东道主效应的简单测算方法;通过考察了近几届奥运会中美金牌、奖牌的具体对比情况,利用二次滑动平均、二次指数平滑、自回归等多模型综合预测法推算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和美国队的金牌、奖牌数量.奥运会比赛中东道主效应确实存在,而且越是小国越明显;中国在近几届奥运会上金牌、奖牌总量持续增加,美国增加不明显,甚至有下降的趋势;预计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将获得金牌49枚左右,而美国将获得金牌36枚左右;中国还将在金牌总数上超过美国,但奖牌总数与美国仍有差距.参加奥运会的最主要目的是沟通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提高本国的形象和地位.我们要有大国的襟怀,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不能拿了金牌丢了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