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下期看什么?     
《科学世界》2011,(11):95
太阳:地球活力之源地球在变暖还是在变冷?太阳发生异常变化为什么会影响到地球的气候呢?太阳一旦消失,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会无法生存。事实上,地球的气候多亏获得太阳的能量才得以维持。没有太阳就不会有现在的地球。太阳总在发光,它的样子似乎永远也不会改变。其实不然,太阳有时会出现巨大的爆发,有时还会进入稳定的休眠期。因太阳活动发生的变化有可能使地球变暖,也有可能使地球变冷。  相似文献   

2.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对地上射点的回归运动;黄赤交角是不断变化的,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进而使地球上人类活动的环境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物体与地球相撞,将地球撞飞了一大块,这一大块后来就成为了月球。这次撞击还使地球的地轴倾斜了一点,因此我们的星球现在是在倾斜着绕太阳运行。这是两大改变。现在,在一年中,照射到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阳光量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不断变化,先是南半球向太阳倾斜,然后是北半球。这种循环促成了地球的季节变化。没有季节人类处境悲惨这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如果没有地球的倾斜,人类的处境将是悲惨的。忘掉现代科技,忘掉蒸汽机,或者切片面包吧。在一个没有季节  相似文献   

4.
太阳至尊     
太阳族谱探秘太阳是太阳系里独一的红艳艳像火球的星体。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近及远的排列,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这些地球的姊妹行星,距地球都非常遥远,它们到底是什么样的?经过地球人类长时间的观察、研究、计算和探测,我们初识了这些行星的“庐山真面目”。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认识它们。  相似文献   

5.
太阳一旦消失,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会无法生存。事实上,地球的气候多亏获得太阳的能量才得以维持。没有太阳就不会有现在的地球。  相似文献   

6.
中午,放学回家,我看了一篇《太阳会熄灭吗?》的文章,上面写着:太阳还能照亮地球50亿万年,到那时,太阳就会熄灭。我想,太阳熄灭太可怕了,到那时候,地球将会一片黑暗,人类将怎么生活呢?如果太阳变成了黑洞,把人类都吸到里面去了,那么,人类从此不就在宇宙中消失了吗?后来,我又想,人类科技的发展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那时,有可能我们人类已经离开地球,到宇宙空间或其它星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人们可以跟星星一起玩耍,累了可以到月亮上休息,同学们可以在白云上听老师讲课……也有可能我们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造了一个人工太阳挂在空中,让它…  相似文献   

7.
太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它很热、光芒耀眼、引力也大。如果地球变成了这样的星球,我们人类该怎么办?我们会直接从地球上消失?还是移民到外星球?或者随着地球的变化不停地进化?进化后的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8.
人类离不开太阳,而太阳又时时威胁着人类。太阳每年都规律性地以它的能粒子“轰炸”地球。地球大气层与粒子的冲突产生了北极光。北极光如同美女蛇,对人类的危害是决不容轻视的。欧洲的科学家已经行动起来了,他们相继在北欧的极地建立了科研站,目的是通过对极光的观察和研究,实现对宇宙空间的“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9.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05,(12):F0005-F0005
每天都是这个太阳,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地照耀着我们的地球,只因有了它,才有了地球上五彩斑斓的生命世界。在人类历史上,太阳一直都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毫不奇怪,因为我们生活的一切都与太阳息息相关。因为太阳对人类太重要了,古人毫无例外地都把太阳奉为神明。人们始终关注着太阳,直至今天人们还在不停地对太阳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认识太阳     
《科技潮》1999,(6)
在宇宙中,没有任何一个天体能像太阳那样与地球、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地球上所有生命现象都离不开太阳,它们依靠太阳的光和热得以生长、繁衍,地球表面的各种物质也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太阳提供的能源产生有规律的循环、交换运动,使大地呈现出鸟啼虫鸣、花开果熟、江水奔流、疾风劲吹等种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将是一个漆黑的、死气沉沉的世界,地表的温度将比现在要低200摄氏度左右,那时候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现象都会消失,地表各种物质的运动也会停止。没有太阳,就没有如今的地球,也没有地球上的一切。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了这一真理,不少民族都把太阳当成神来崇拜,并试图认识太阳的真面目,无论是中国神话中的夸父追日,还是西方神话中的阿波罗,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先民了解和认识太阳的探索精  相似文献   

11.
讨论地球的公转轨道近似看做椭圆的情况下,处于地球公转轨道面内的地球上的人离开太阳的距离的变化情况。初步解决了“两小儿辩日”中所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银河系的范围来看,太阳是颗极为稳定的恒星.尽管一些恒星表现出强烈的脉冲,大小及亮度会发生大幅度波动,有时甚至会爆炸,但是在1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中,我们太阳的亮度只发生了0.1%的变化,这一变化微不足道. 然而,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即使这些看来很小的变化也会对地球气候产生重大的影响.美国全国研究理事会(NRC)发布了一则新报告—一《太阳活动变化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报告中列出了一些极为复杂的机制. 要想了解太阳与地球气候之间的关系,需要掌握非常宽泛的专业知识,涉及等离子物理学、太阳活动、大气化学、流体力学和高能粒子物理学等领域的知识,甚至还需要掌握地球历史学方面的知识.然而,没有任何一个研究人员拥有解决问题所需的全部知识.为了取得进展,全国研究理事会不得不将许多领域的专家集中在一个专题讨论会上.这则报告概括了他们的集体成果,真正地在多学科相互关系中提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正>一项研究表明,自从石器时代以来,人类面部的变化相当大,而且这种进化可能还会继续,总的趋势是额头越来越宽、眼睛越长越大、鼻孔越发扩张、皮肤越来越黑。美国科学家艾伦·关博士假设,人类在未来10万年内很可能离开地球,移居到别的星球。这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将离太阳很远,由于日照减少而光线不足,人类需要更大的眼  相似文献   

14.
殖民外太空     
《奇闻怪事》2013,(2):66+1-4
虽然有关2012地球末日的谣言已经不攻自破,但人类如何面对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球灾难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因为地球并不是始终适宜人类生存的。众所周知,大约20亿年前太阳膨胀使地球的海洋沸腾,当时的地球并不适宜生物存在;除此之外,数十亿年之后仙女座星系将与银河系发生碰摘,人类或许将从地球上被抹杀;同时,约550千米宽的小行星带时常掠过地球轨道,科学家评估每隔30万年会有一箱小行星碰摘地球。  相似文献   

15.
正影片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流浪地球》,讲述了在未来的某一天,太阳即将爆炸,人类准备推动着地球离开太阳系,成为比邻星的卫星。太阳为什么爆炸?人类能否推动地球?引力弹弓效应和洛希极限到底是怎么回事?趣味科学编辑部提醒您:科幻千万本,科学是根本。想象无依据,读者两行泪。  相似文献   

16.
空间天气指太阳、行星际空间和地球空间(地球磁层、电离层和热层)的状态及其变化,它能够影响到天基和地基技术系统的运行和可靠性,危及人类的生存.空间天气计划包括观测和资料分析,研究和数值建模,预报和服务.本文评述了空间天气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太阳发出的光和热,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观测手段提高,科学家发现太阳动周期的变化对空间环境、地球气候和环境都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太阳活动与日地空间环境问题成了目前许科学家关心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头脑体操     
<正>智慧热身八大行星来相聚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颗绕着太阳公转的行星。包括地球在内,一共有八颗行星围绕太阳运转。它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并且依次排列,就像这张大图所表示的这样。只是,图中并没有标出每颗行星的名字。你能根据8个方框的描述,把八大行星的名字和它们的位置对应起来吗?海王星:在这里太阳要比地球上看到的暗900倍,非常阴冷,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相似文献   

19.
太阳风是太阳活动与地球空间环境之间进行联系的一个关键媒介,其中太阳风动压与行星际磁场则是能够引起地球磁层变化的主要因素.一旦太阳风动压发生增加或者减少均会压缩或释放一定的能量,从而导致地球磁层全球性响应的产生.其中同步轨道磁场与地面磁场一般又是受磁层电流以及电离层电流影响的两个最典型研究对象.该文探讨了地球磁层对太阳风动压响应的观测结果和物理机制,分析了不同太阳风动压脉冲对磁层顶进行作用过程中,地球同步轨道磁场以及地球水平磁场之间存在的相应的响应关系,据此来获取在太阳风动压变化基础上磁层电流系的变化对不同区域磁场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张鹏杰评论道:今天,日心说妇孺皆知,似乎是不证自明的真理。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日居月诸,参飞商舞,七月流火,三星在天。几千年来人类亲眼看到的,明明是日月星辰绕着地球动。如果没有人见过地球绕太阳转,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如此相信?葛云保先生的作品阐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