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技术文化。在对民族地区儿童进行科学技术素质教育和练习时 ,把儿童在其生活文化背景中所获得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感性认识作为原认知结构 ,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发展新的知识结构 ,对民族地区儿童的科学素质的提高将具有重要意义 ,对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我国设立时间较短,专业特色性较强.针对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这个新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现状,提出在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水族实习基地、探索"第二课堂"教育以及打造教学研究团队等方面构建符合北方观赏渔业特色的水族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依托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详细描述了三都水族传统节日的时空构成,从口承式的水族民间传说故事对水族传统节日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水族传统节日的功能和意义。三都水族通过节日圈的文化结构形式不断强化族群“根基性情感”记忆,促成地方性社会的婚姻交换、亲属关系和族群网络的秩序构建,最终确立自我的民族身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科技文化起源多元化、科技文化思想理念多样性的论述,指出了科技文化背景多样性的客观性、合理性,进而论证了科技文化背景多样性对于科技文化发展的意义.阐明了在现今科技发展基础上,尊重科技文化背景多样性的现实,进一步完善科学思维,实现在自然观、科学观、科学方法论等方面质的跃迁,对促进科技文化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科技文化起源多元化、科技文化思想理念多样性的论述,指出了科技文化背景多样性的客观性、合理性,进而论证了科技文化背景多样性对于科技文化发展的意义。阐明了在现今科技发展基础上,尊重科技文化背景多样性的现实,进一步完善科学思维,实现在自然观、科学观、科学方法论等方面质的跃迁,对促进科技文化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低年龄儿童阶段开展微型化学实验是可行的。其内容的选择、实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保证儿童的安全 ,易于儿童操作 ,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微型化学实验能促进儿童科学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罗玲玲 《科技信息》2009,(12):87-87,84
鱼在水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例如节日祭祖、丧葬祭祀、婚姻生育等方面。鱼是水族最为重要的崇尚之物,从水族对鱼的崇拜活动中,可以研究出:水族鱼崇拜是一种图腾崇拜;水族祭祖仪式中分食图腾鱼是一种图腾圣餐活动;水族的原始稻作农业机缘巧合地实现了“鱼稻共生”,进一步促进了水族的鱼图腾文化。  相似文献   

8.
苏丹 《科技咨询导报》2012,(15):164-164
儿童科学教育是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的儿童科学素质教育。这不同于传统的以课本知识为主的儿童教育。目前对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研究众所纷纭,本文以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儿童科学教育的一般内容,分析相关理论研究,阐明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选材是指通过对所选的对象进行身体形态、专项素质、生理机能、专项意识等方面的测试,把具有运动天赋的儿童、少年选拔出来的一种科学评价方法。由于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和需要,本文仅对在男子短跑运动员选材中,身体形态与专项素质这两项的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初步探讨这两项指标的作用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伍学荣 《科技信息》2008,(7):171-172
运动员选材是指通过对所选的对象进行身体形态、专项素质、生理机能、专项意识等方面的测试,把具有运动天赋的儿童、少年选拔出来的一种科学评价方法。由于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和需要,本文仅对在男子短跑运动员选材中,身体形态与专项素质这两项的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初步探讨这两项指标的作用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李约瑟难题”的经典解答及理论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提出了学术界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本文就是运用了大量历史事实和范例,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李约瑟难题”进行了理论探究和分析。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的科学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使我国早日重归世界科技的前沿,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启迪学生获得智慧,完善人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智慧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幼儿科学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的教育,它与智慧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同时,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必须走智慧教育的道路.幼儿科学教育应该把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启发幼儿探究与质疑,注重个性化的教学以及走向生活化等作为提高幼儿智慧品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评述以科学为中心的“第三种文化”和以人文为中心的“第三极文化”基础上,从文理跨学科的视角,提出了以科学与人文互补为中心的新文化理路。  相似文献   

14.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指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规定和引导的方向,以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为出发点的方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肯定、所欢迎的前进方向。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证明,我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推进先进文化,主要采取了下述措施和途径:坚持对文化工作进行政治指导,将文化建设中的教育和科学置于各项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表彰优秀的文化成果,大胆吸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优秀文化成果,抵制和批评错误的文化倾向,同腐朽反动的文化现象作斗争等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回顾,指出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应提高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的高度来理解。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论述了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和国家振兴的客观需要,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对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实现民族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决定了我国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必须基于多元文化的背景。我们有必要借鉴多元文化科学教育理论 ,结合我国的民族文化特点与当前少数民族科学教育发展状况 ,就多元文化背景下科学素养的提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傅斯年倡导“文学革新”,主张文化“脱弃旧型入于新轨”,标举“科学学术”论与“史学即史料学”。他的“科学学术”论不从新、旧,不唯中、西,求真务实,凸显的是学术,强调的是科学与科学方法,排斥的是古今中西门户之见。历史学因为傅斯年的大声疾呼和身体力行,终于走上了一条与西方接轨、对话的科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提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州”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自然科学理论虽然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符合逻辑结构的理论体系;但是,从其建立和选择过程看,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性活动,非逻辑因素在其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经验与科学信念并非始终一致,尤其在科学革命来临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反常”的经验图景与原有的科学信念相冲突的情况,这时就会使科学家们处于两难境地,不同文化背景和科学素养的科学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文章对经验和科学信念在科学理论建立及选择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表现形态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对经验与科学信念冲突时认识主体的反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