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义 《科学之友》2002,(8):14-15
地球上的能源越用越少,日趋枯竭。于是,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月球。把太阳能板安装到月球上去科学家相信,21世纪人类将解决向太空要电力的全部技术问题,并使该  相似文献   

2.
充分利用太阳能是新能源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对太阳能的利用设想甚至从地球开始延伸至浩淼的太空。在日本因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后,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取代核电的呼声日渐高涨。最近,日本一家公司公布了一项在月球上建设太阳能电站的“月环”计划.希望把月球上的太阳能转移到地球上来。这项计划是近年来最劲爆的太阳能计划,也是最具创意的大科学工程设想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标月球     
尤金·塞尔南(Eugene Cernan)这个名字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也许只有那些痴迷于太空探索的太空迷们才能记起他的名字。其实,塞尔南先生和鼎鼎大名的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Arm strong)一样,也曾在月球上漫步,也曾是美国太空探测计划的角色之一。不同的是塞尔南是最后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名声也就相应的排在了后面。布什总统目前正盘算着在2020年前重返月球。如果布什总统的计划顺利实施,塞尔南先生仅有的一点儿名气也将无法保留了。首要的问题是,去那儿干什么?接下来是,新上任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迈克·格里芬(M ikeGriffin)先生如何去…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地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遏制这种现状,一家名为月能工业有限公司的企业应运而生。该公司致力于月球能源的开发,通过采集氦-3来满足地球对能源的需求。月能公司在月球设有基地,山姆是该基地上唯一的工作人员。山姆是公司聘用的合同工,他已在月球孤零零地生活了3年,陪伴他的只有智能机器人戈蒂。  相似文献   

5.
地球上的能源越来越少,日趋枯竭。于是,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月球。  相似文献   

6.
月球采矿     
永泰 《科学之友》2000,(12):5-6
20世纪以来,人类对能源无节制地开发,消耗了越来越多的能源,从而形成能源危机。能源的过量消耗,从根本上限制了地球上的50亿人的生活标准、公共卫生、社会福利和政治稳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世界人口将可能达到100亿。仅就电力资源而言,目前的水平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解决能源的严重不足,除了有计划地开发地下的煤炭和石油及天燃气外,应该着重开发水力、风力、太阳能和核能等。寻求价廉、干净的新的核能源是发展核电站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此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了月球上的氦—3。氦是地球上普遍存在的第二种最简单的元素,其原子由2个质子、2个中子和2个电子组  相似文献   

7.
建设月球温室 人类要在月球上生存,首先就必须解决食物问题。从地球直接运输食物到月球上成本太高,最好的方法是可以在月球上种植人类所需的食物。研究月球种植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普拉根月球开发公司。他们设计出一种微型温室,那是一个外型类似时钟的玻璃容器。该公司将其称为“月球绿洲”,因为它能安全地把实验室植物送上月球表面,并在其生长过程中予以保护。这种温室最快可能在2012年由奥德赛月球公司送上月球。  相似文献   

8.
当约翰F.肯尼迪总统发表他的著名演说,要求美国派人登上月球时,那不是他要谈的关于空间方面的全部事情。在1961年5月25日国会联席会议上致词,他还强调加速研制航天器用的核推进装置。 30年后的今天,克利夫兰市国家航空航天局刘易斯研究中心一群工程师正在议论:乔治·布什总统空间探索倡议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把核火箭和让宇航员返  相似文献   

9.
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及铀等目前所用能源日益枯竭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加利莫夫日前发表评论说,目前人类应该着手开发月球上储量丰富的氦-3,作为替代能源。加利莫夫认为,每年人类只需发射2—3艘载重10吨的宇宙飞船,即可从月球上运回大量氦-3,供全人类作为  相似文献   

10.
自伽俐略以来 ,望远镜一直瞄准着月球 ,宇宙飞船也已靠近它沿着其轨道飞行 ,而且有人还登陆过月球 ,在其表面行走并带回了一些样品 (土壤和岩石 )。于是乎 ,除了地球 ,月球应该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地方了。事实果真如此 ?“那是一个幻想。”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的布朗大学的行星地质学家卡尔·皮特尔斯 (Carl啨Pieters)如是说。“我们正在月球的背后进行探测———已经采集到了不少令人惊叹的数据 ,但是我们还不能对它作出一个完整的评估。”尽管已采集到了大量的数据 ,但是关于月球的构成、其表面最初受到巨大碰撞的情况以及它的化学构…  相似文献   

11.
人类要想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氧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宇航员为了维持生命需要氧,将人类送回地球的火箭发射时也需要氧。在月球上获得氧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人类把氧从地球上送到月球,其二就是在月球上制造氧。美国在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时,从宇航员所需的空  相似文献   

12.
如同地球赤道一样,月球赤道是月球上最热的地方,也是太阳光最强的区域。科学家们设想,如果绕着月球赤道系上一条太阳能“腰带”,即铺设一圈太阳能电池板,每年可发电13万亿度。  相似文献   

13.
马义 《科学之友》2002,(4):12-12
人类世世代代生活在地球上,但随着人口急剧膨胀,能源大量消耗,我们日益感觉到自己生存的空间太狭小。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向别的星球移民。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它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 000千米。地月之间的无线电延迟时间只有3秒钟,便于通信联系和遥控作业。去月球不必像去金星、火星那样,要待地球同金星或火星运转到相对比较近的时候。要去月球,随时都可以去。  相似文献   

14.
数十亿年前地球可能有一个由固体和液体颗粒组成的环,而月球正是这个环聚成的产物。这是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天文学家的推论。天文学家理查德·杜里森根据计算机模型推出这一理论。其模型是地球大小的熔岩态球体,其旋转速度比当今地球快十倍。著名科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曾首次提出月球诞生的假说,他认为月球是从年轻的地球上甩出来的一团物质,而唯一可能出现这种后果的条件是地  相似文献   

15.
在月球表面下存在着大量H对冰的新证据,将给美国和日本定于1998年初发射的两项新的非载人月球航行任务增添了重要性。这些信息有可能使利用月球资源以供人类在月面上从事新作业的计划注入新的活力。定于1997年9月24日发射的美国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探者”专门用来查找在月球上是否有水的证据。它的资料对于帮助论证国防部“克莱门汀”航天器提供的证据是尤其重要的,该证据指出:在月球南极附近的1个深陨石坑里,可能有大量H对冰,其面积像1个小湖那么大。“月球勘探者”还将提供大量关于月球成分的新资料。这个价值6300万美元、洛克希德·…  相似文献   

16.
1956年1月24日,业余月球观察者R·霍顿正在绘制月球上你莫伦海(指阴暗区)边的利贝格环形山,突然一道明亮的闪光跳进了他那7英寸直径的天文望远镜。闪光来自利贝格环形山旁边的卡文迪什环形山,该山正从月球的黑夜中慢慢地浮现出来。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卡文迪什环形山东面峭壁的山峰上还在不断地闪光。霍顿马上打电话给天文学家布赖恩·沃纳,告诉他这个发现。沃纳也看到了这些闪光,“它们是如此之明亮,根本用不着费劲去找。”周围的山峰都保持着寂静和沉默,仿佛有意让他们看到这些光亮的信号。1958年11月2日晚至3日晨,前苏联天文学…  相似文献   

17.
《科学24小时》2010,(10):51-51
一家美国企业曾想建造一条从地球通往宇宙各处的太空梯,并利用太阳能或激光能等技术沿缆绳上下运动。但由于这项工程资金过于庞大,在2007年曾一度停止。今年他们再度与美国宇航局合作,准备另辟蹊径,希望在10年内建成从地球通往月球的“月球天梯”。  相似文献   

18.
地球上的能量之源是太阳,目前全球都在推广太阳能这种绿色能源。那么,我们是否能完全依靠太阳能生存呢?美国工程师迈克·斯特里基给出了一个答案,他的家庭已经完全依靠太阳能生存了。斯特里兹奇家里包括厨房烹调在内的各种电器都依靠太阳能电池,甚至他自己开的汽车也是以太阳能分解的氢气作为燃料。  相似文献   

19.
冯锋 《科学之友》2008,(1):18-18
月球上存在富含氧气的矿石.这一重大发现,可以让宇航员在未来的登月探索中,实现氧气供应上的自给自足,这就使在月球设立基地成为可能.此外,月球表层尘土中,还储藏着大量的氦-3,它被科学家视为人类未来的首选能源.  相似文献   

20.
《科学之友》2006,(5):41-41
2010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美国将在2010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释放2个固定着陆器收集岩石样本,之后返回地球。此次任务命名为“月光”,它将在月球上最大最古老的南极艾肯盆地着陆,其目的是研究盆地形成的时间并将该地的土样带回地球进行分析。美国的科学家将为这2个着陆器确定盆地内最佳的着陆点。每一个探测器将收集1kq的岩石和碎片。“月光”任务将有助于了解盆地形成的独特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