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故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基本原理,以道路交通事故数据为研究基础,依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选择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比例较多的主要因素:超速行驶、无驾驶证与无牌照和酒后驾驶机动车等三个因素,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次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数学模型;重点结合显著性检验原理,对所建立的回归分析模型是否有意义以及如何检测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各个因素对回归模型的显著作用给出了检验方法,为合理、科学和有效地进行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主要讨论了对于广泛应用的方差分类模型,如何判断随机区组效应的存在性及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对区组内分析获得了固定效应是否存在的统计检验方法及两个随机效应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提供的交通视频,采集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车辆变道行为发生率越高实际通行能力越低的关系,分析了实际通行能力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占道不同对实际通行能力影响的差异,先从统计学的角度利用曼-惠特尼U检验对两种情况下实际通行能力数据进行显著性差异判断,然后结合现场交通实际情况对实际通行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基于交通二流理论的思想,计算了车辆的排队长度.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交通事故路段车辆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以及路段上游车流量间关系.经检验,此模型拟合效果好、泛化能力强,平均预测误差仅为3.0168%.  相似文献   

4.
以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检验的方法对智慧城市建设影响因素、建设行为与建设目标绩效等进行研究,构建了三者间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对应的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智慧城市建设影响因素与建设目标绩效量表,通过小样本预测试对测量题项进行净化与信度检验,采用探索性因子对其进行分析修改和完善.通过问卷设计与调查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且对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对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缓解网约车交通事故,以网约车驾驶员为研究对象,探究网约车交通事故致因机理.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2 458名网约车驾驶员个体属性、工作强度、工作压力、不良驾驶行为和交通事故经历的相关信息.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后,通过贝叶斯网络建立网约车事故频率预测模型.基于十折交叉验证法,使用混淆矩阵与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校验模型精度.结果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较好,模型分析了11种与事故频率直接相关的影响因素,识别了16类导致高频率事故发生概率增加的不利状态,且发现多种不利状态组合对事故频率产生的非线性扩增效应和叠加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管理部门制定相应预防对策以减少网约车交通事故频率.  相似文献   

6.
为预防和控制由于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基于TPB构建包含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3个变量的疲劳对驾驶行为研究模型,通过发放与分析问卷,得到影响驾驶员出现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性别和职业的差异影响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对年龄、文化程度、驾龄的差异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在疲劳驾驶行为控制和疲劳驾驶行为意向上显著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群体对于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有显著差异;不同职业类型在疲劳驾驶行为态度和疲劳驾驶行为意向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教育程度对驾驶者的行为态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影响。通过对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的研究有助于减少驾驶员驾驶过程的不安全驾驶行为,保障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7.
李青 《科技咨询导报》2011,(10):256-256
痕迹检验技术对交通事故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勘查工作来确定案件性质,判断交通事故类型,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等.本课题通过对交通肇事案件中痕迹检验技术的进一步探讨研究,总结出各种痕迹检验技术的作用与运用,能在交通肇事案件中直接简单的进行搜集,提取,分析,检验和鉴定,为交通肇事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掌握交通事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直接损失和人员伤亡,以1990-2017年的全国交通事故发生起数为研究对象,建立ARIMA(0,1,4)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利用方差齐性检验得残差序列方差非齐性,针对该模型的异方差问题,建立了ARIMA-EGARCH(1,1)模型.最后,以2017年的数据做为考核样本来检验模型的精度,并对2018-2019年的数据进行预测.通过与ARIMA(0,1,4)模型的拟合效果对比可以看出:ARIMA-EGARCH模型的预测结果比ARIMA模型精度更高,误差更小,可以对未来交通事故数据进行更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如果已知单个因子污染的实测浓度及评价标准限值,就只能得出单因子污染指数,但这样并不能反映水质的全貌.通过综合考虑对水质有影响的多个因素,建立了水质综合评价的多因子污染指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取置信水平为0.95时,回归函数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回归效果是显著的.各地区的综合污染指数大小反映了该地区的水质污染状况,即能判断该地区的水质类别.对已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三种关系函数:①各类水百分比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函数;②污水排放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函数;③类水百分比和污水所占比例的关系函数.用拟合函数可对长江未来水质污染的发展趋势做全面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大学生羞怯、人际交往困扰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羞怯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量表》对148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羞怯、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羞怯与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羞怯、人际交往困扰以及交谈交流困扰、交际交友困扰和异性交往困扰均对大学生的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3)人际交往困扰在羞怯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因此,羞怯对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的影响是通过人际交往困扰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