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扭弯复合减振器能同时抑制扭转振动和弯曲振动,降低发动机噪声.以发动机轴系扭转振幅最小化为目标,研究了扭弯复合减振器的设计方法,并分析扭振减振器或弯振减振器参数偏离对扭转振幅曲线的影响.分析表明:增大扭振减振器惯量比、降低弯振减振器惯量比,能减小扭转振幅曲线的共振峰值;弯振减振器阻尼比和刚度偏离最佳参数后,能增大曲线共振峰值,但影响程度很小;扭振减振器阻尼比和扭转刚度的偏离能显著增大峰值.  相似文献   

2.
丁原  王云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4):50-52,55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重要的组成部件,对汽车整车性能尤其是扭振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从动盘减振器刚度和阻尼对系统振动状态的影响,结合DST240系列离合器,建立了从动盘式摩擦离合器扭转减振器的优化模型,对目标函数进行了优化,改善了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工况,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齿轮敲击噪声会严重影响整车声品质,为研究该问题,建立手动变速箱空挡齿轮敲击问题的4自由度模型,模型包括2个非线性因子:离合器扭转刚度和轮齿弹性接触力.根据建立的动力学方程,讨论了齿轮敲击噪声的判定条件,分析了离合器参数的影响(扭转刚度、迟滞阻尼力矩、黏滞阻尼系数和刚度转变节点),发现第1级刚度和迟滞阻尼减小,敲击噪声降低,而随着离合器阻尼系数的增大,敲击噪声先减小后增大,存在1个最优解.分析了离合器以外的参数的影响(主从动轮阻尼系数、转动惯量、飞轮转速和扭矩波动幅值),发现主动轮阻尼系数、从动轮惯量减小,从动轮阻尼系数、主动轮惯量增大,更快的发动机转速和更小的发动机激振力矩有利于改善敲击.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元建模法建立怠速工况传动系四自由度扭振模型,并对3种扭转减振器进行仿真对比。首先,为了能准确反映发动机动态扭矩波动对传动系扭振的影响,建立发动机准瞬态模型,并考虑动态摩擦力矩对其输出扭矩的影响;其次,对现有应用较为广泛的离合器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以及一种新型离心摆式双质量飞轮进行非线性建模;同时对变速箱怠速工况常啮合齿轮对进行精确建模,并考虑齿轮啮合间隙、时变啮合刚度以及从动齿轮转动过程产生拖曳力矩等因素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然后对扭振模型进行试验验证;最后利用所建模型对3种扭振减振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模型精度高,满足工程仿真需求;安装离心摆的新型扭转减振器减振性能最好,怠速工况振动衰减幅度达70%,能够进一步提升车辆NVH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款前置后驱车型传动系统扭振引起车内噪声的问题,分析了"驱动桥——后悬架"路径耦合点的作用机理,然后应用AMESim软件建立仿真分析模型并用测试结果进行校验。基于仿真模型分析半轴扭转刚度对驱动桥2个耦合点扭振的影响规律,使用相干分析方法分离了主减输入与车轮扭振对车内噪声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半轴扭转刚度的优化方向。实车验证结果表明,提高半轴扭转刚度后,车内噪声明显降低,车内噪声降幅最大可达6 dB,后排噪声改善好于前排。该项研究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混合动力扭振分析复杂化的特性,以某P2构型的混合动力运动型实用汽车(SUV)为研究对象,建立传动系统集中质量模型,分析其固有特性和激振响应特性.然后基于AMESim仿真软件对传动系统进行扭振影响因素分析,对离合器刚度、阻尼等主要参数进行灵敏性分析,探讨其对扭振的影响特点.仿真结果表明,改变离合器减振刚度可以影响传动系统固有特性,进而改变其共振峰值及频率;增大离合器阻尼有利于降低传动系统衰减共振的峰值,但是不利于高速时的减振.  相似文献   

7.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减振对汽车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汽车传动系统振动问题的形成机理、表现形式以及典型振动问题展开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汽车传动系统减振技术的一般研究过程;分析了汽车传动系统模型的建立过程,介绍了建模过程中常用的动力学模型及数学模型,并着重讨论了汽车传动系统建模中常用的集中质量模型和分布质量模型;针对减振器在降低汽车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方面的作用,对离合器从动盘式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及带离心摆式吸振器的离合器从动盘作了重点介绍,并对3种减振器的综合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汽车传动系扭转振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分析车辆最常用的膜片弹簧摩擦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基础上,建立汽车传动系的扭转振动的力学分析方程;结合实际车型,分析了车辆的固有频率、扭振响应、刚度参数对固有频率的灵敏度。为进一步分析车辆磨擦离合器接合阶段传动系的各个部分的参数对扭转振动的影响、降低起步阶段的噪声、改进传动系扭振性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分数导数动力学模型描述橡胶扭转减振器的非线性动态特性,根据系统能量等效思路,将分数导数模型等效为"质量-弹簧-阻尼"模型,并建立带有橡胶扭转减振器动力学模型的发动机曲轴系统集总参数模型;接着采用遗传算法对设计参数进行初步优化,然后应用Taguchi方法进行橡胶扭转减振器稳健性优化匹配;最后在优化结果的基础上,试制不同组合设计参数的橡胶扭转减振器,并开展相关试验验证匹配了不同橡胶扭转减振器的曲轴轴系的扭振减振效果.验证结果表明:分数导数扭转减振器动力学模型可用于发动机曲轴扭振特性的分析,对橡胶扭转减振器进行稳健性优化匹配可得到在现有条件下最佳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前,汽油机正朝着高转速,大功率,低噪声,轻型化方向发展。因此,对汽油机扭转振动特性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曲轴扭振过大,不仅会引起曲轴扭转疲劳破坏,而且也是产生发动机噪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曲轴前端安装扭振减振器是减低曲轴系扭振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486Q型汽油机的扭振测试分析和计算对其扭振特性及橡胶减振器参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种减振器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发动机曲轴系扭转振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扭振减振器阻尼比参数的变化对轴系扭转振幅放大系数的影响,并开展了轴系变阻尼扭振减振器的设计工作.计算结果表明:装配变阻尼扭振减振器后,系统的自振频率和临界转速都相应有所升高;当变阻尼扭振减振器在各临界转速下选取最佳阻尼值时,轴系自由端各阶扭转振幅均有明显降低,显著改善了发动机的扭转振动特性,验证了变阻尼扭振减振器对轴系扭转振动抑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发动机启停工况时装有双质量飞轮传动系的扭振特性,建立了双质量飞轮的动特性仿真模型,分析获得了不同扭转频率和振幅激励下的动刚度和阻尼角曲线,并通过动特性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发动机启停工况时传动系将产生瞬时大扭矩和扭转振幅,从而引起车辆剧烈抖动,且可能导致零件损坏,然而增大双质量飞轮阻尼的解决方案却会影响怠速及匀速行驶工况时传动系的扭振减振效果. 针对传动系不同工况对双质量飞轮阻尼的对立要求,结合磁流变液黏度可受磁场强度控制的特性,设计了一套阻尼可调的半主动控制式的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装置并对其进行启停工况分析. 结果表明,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在启停工况时最大扭矩和相对转角比传统双质量飞轮明显降低,从而可降低启停时车辆及传动系的抖动.   相似文献   

13.
曲轴扭转振动导致的内燃机噪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进一步探讨内燃机噪声与曲轴扭转振动的关系,在对活塞、曲柄、连杆机构的动力学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曲轴扭转振动共振时,将导致部件的相互作用加剧,增大结构的噪声,还指出,当曲轴有扭转共振时,扭振减振器可有效地降低噪声,通过对发动机机体的动态设计,使机体有合理的振型和固有频率,以及优化活塞与缸套的配合是降低曲轴振动与机体辐射噪声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近年来由于发动机进一步强化,不断地提高转速及减轻运动部件的重量,解决曲轴系统扭转振动问题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对于交通运输用发动机解决扭振问题最有效方法之一是安装扭振减振器。阻尼弹性扭振减振器,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最理想的减振器。这类减振器近年来有较大的发展,出现多种效果突出的结构型式,如橡胶硅油减振器,卷簧式减振器、板簧式减振器(盖斯林格减振器)等。这些减振器由于结构形式的不同,都有各自特殊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5.
高架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减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有限元和现场试验方法从时频域角度对高架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的减振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减振器刚度和间距的改变对浮置板前10阶振动频率分布影响较大,减振器刚度和间距的变化是通过改变浮置板单位长度刚度来达到控制减振效果的目的,浮置板顶升后高架箱梁结构顶板、翼缘、腹板和底板的振动水平在25~100 Hz范围内分别减小11~22 dB,12~20 dB,20~30 dB和12~21dB,减振效果随减振器刚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减振器间距的增大而增大,箱梁结构的位移受减振器刚度和间距变化的影响较小;浮置板轨道在63~2 000 Hz范围对轮轨噪声具有一定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6.
6320ZC在台架试验中,曾出现一些与柴油机动力学特性有关的问题,如低速转速波动率大,低速空转有时有"游车"现象,高弹性橡胶联轴节迅速烧坏,调速器传动齿轮严重点蚀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多方案计算,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柴油机的惯性矩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及改善用作船舶主机时的扭振特性,作者提出将飞轮的惯性矩从样机的1675公斤厘米秒~2增大为5000公斤厘米秒~2的方案.而且文中的理论分析结果已为台架试验所证实.  相似文献   

17.
研究钟表时间引信齿轮传动系统扭振固有频率的设计灵敏度问题,建立了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控制方程,推导了固有频率对引信传动系统设计参数的灵敏度公式,其参数是齿轮轴的扭转刚度,齿轮和轴上零件的转动惯量以及各级传动比,为引信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设计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检验设计的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对传动系扭振的减振特性,基于AMESim建立了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的仿真模型,获得其在不同扭转激励幅值、不同激励频率以及不同电流下的动刚度和滞后角曲线,并通过扭转试验台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进而结合其动态特性可由电流控制的特性搭建了控制模型,对其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分别获得怠速、匀速、加速、减速、点火及熄火工况时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对传动系扭振的衰减情况,并与普通双质量飞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在各个工况下对传动系扭振的衰减性能都优于普通双质量飞轮。  相似文献   

19.
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它的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变速器的输入轴就是离合器的输出轴。驾驶员可以通过离合器控制变速箱和发动机的分离与结合状况。为了保证汽车起步平稳,并能有效的降低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音,我们必须对离合器进行优化和设计。现在我们就来谈谈汽车离合器的设计及优化。  相似文献   

20.
将一个工程实际问题简化为单自由度、双质量系统,分析了其在冲击和干摩擦力作用下的位移响应,由此推导了吸振弹簧的刚度计算公式,为设计吸振弹簧的刚度确定了理论基础,并用Matlab编程计算了一个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冲击载荷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很大,纠正了以往设计减振器时使用小刚度弹簧的错误,对于大刚度的金属弹簧设计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通过选用橡胶材料并修改减振器的结构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