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测试改性酚醛材料和醋酸纤维材料的重复吸水性数据,并通过改造原有的浸润吸水装置,实测改性酚醛材料和醋酸纤维材料在单面接触水源状态下的重复浸润的吸水特性曲线.根据前人的相关研究模型,计算两种材料实际的毛细吸水系数曲线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初次进行浸润后,吸水性能降低比例均在25%左右;改性酚醛材料快速吸水阶段会维持1 min左右,而醋酸纤维材料快速吸水阶段会维持10 s左右;两种材料实际应用于被动蒸发降温技术时仍需增强重复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碳纤维增强酚醛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动静态压缩力学性能,碳酚醛材料不但是应变率敏感材料,也是温度相关材料;提出了一个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方程,通过对实验应力-应变曲线的拟合给出了本构方程的材料参数,讨论了温度对本构方程参数的影响;分析了材料力学行为的时温等效性,给出了不同加载条件下的时温等效曲线。  相似文献   

3.
酚醛树脂泡沫材料的填充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氢氧化铝粉末对泡沫酚醛树脂材料进行填充改性,并对其主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填充改性能提高酚醛泡沫材料的抗压强度,其导热系数随温度和密度的升高而增大,泡沫材料在深冷情况下表现出优异的绝热性能.同时对酚醛泡沫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了考察,其临界氧指数高达47,在高于150℃环境温度中有自燃的危险,150℃以下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热物性参数实验、等温吸放湿实验、反问题法求解导热系数实验研究改性生土材料的热湿物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生土材料的蓄热量大、衰减大、热稳定性强。由等温吸放湿实验得到改性生土材料的等温吸放湿曲线和拟合公式,同时对比平衡湿度曲线,改性生土材料的吸放湿性能优于石膏板、水泥砂浆、混凝土。利用反问题法求解导热系数与温度、含湿量的关系得到相对湿度在98%时,改性生土材料吸湿平衡后的导热系数比同温度下干燥材料增长了75. 6%。  相似文献   

5.
矿用材料的性能对于矿山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而酚醛泡沫材料是其中应用广泛的一种,但酚醛泡沫材料的脆性限制了其在矿山上的应用,为了获得具有韧性的新型酚醛泡沫材料,对酚醛泡沫材料进行了改性研究。在酚醛树脂脱水阶段加入一定量的聚乙二醇,得到增韧改性后的酚醛树脂。再通过加入发泡剂、固化剂、表面活性剂发泡得到增韧的酚醛泡沫,然后测试聚乙二醇对酚醛泡沫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当聚乙二醇用量为2%并且分子量为1 000时,酚醛泡沫增韧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研究金属Mn,Co的不同改性方法对酚醛活性炭泡沫表面物理结构、化学性质,以及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以MnCl2,CoCl2为改性剂,采用内、外两种改性法对酚醛炭泡沫进行金属负载改性,并进行模拟烟气脱硫脱硝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CoCl2内、外改性样品的脱硫效率较未改性样品(CF0)分别提高了22.9%,8.2%,脱硝效率提高了58.6%,134%;经MnCl2内、外改性样品的脱硫效率分别提高了4.5%,3.1%,脱硝效率提高了79.3%,10.3%.因此,内改性有利于酚醛活性炭泡沫脱硫脱硝,其中CFCo-n脱硫脱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根据热辐射理论和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提出了一种碳纤维织物导热性能评价的新方法.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测定了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的碳纤维织物的导热性能差异.通过采集到的热图像温度场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够准确地测算出碳纤维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导热系数等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8.
实验评价了8种填充改性PTFE材料的组成与其环分别对钢盘进行端面干摩擦的摩擦系数、界面温度和耐磨性以及材料的抗压、抗弯、抗冲强度的关系。当填充的铜粉或短碳纤维含量两之一不变而另一含量增大时,材料机械强度和耐磨性皆降低。两总含量一定时,铜粉优于短碳纤维的填充效果。在端面滑动摩擦下填充改性PTFE材料的耐磨性能表现为强度机理,即材料耐磨性依赖于其机械强度性能,强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酚醛泡沫保温板力学性能低和易掉渣的缺陷,使用KH570偶联剂对三级及以下粉煤灰表面进行功能化处理,研究其对酚醛泡沫板的力学性能和保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改性时间30 min和反应温度80℃下,粉煤灰的最佳改性配方(以粉煤灰质量计算)为:KH570偶联剂4%、无水乙醇16%、蒸馏水4%。当粉煤灰添加量为酚醛树脂质量的10%时,酚醛泡沫板的综合性能显著提高:抗压强度高达1.574 MPa,抗拉强度达151 k Pa;发泡效果、消烟效果最佳;极限氧指数提高,材料掉渣率降低;导热系数为0.033 W·m~(-1)·K~(-1),保温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碳纤维表面活性,提高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分别采用稀土改性剂和空气氧化处理方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在干摩擦条件下载荷、往复滑动频率以及不同改性处理方法对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改性处理能够提高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在干摩擦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利用一级轻气炮加载技术的基础上,确定了一种多孔酚醛材料在一定的冲击速度下的自由面粒子速度时程曲线,并通过对实验数据和得到的曲线分析研究了密度为0.71g/cm3的多孔酚醛样品的层裂特性,得到了其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层裂强度和层裂厚度;通过对该材料自由面时程曲线的分析得到了其D-up型Hugoniot冲击绝热曲线.  相似文献   

12.
电导实验表明:有机硅的加入对合成的酚醛树脂的交联密度有影响.改性酚醛树脂的各项常规指标均优于普通酚醛树脂,其中残碳率可以达到50.75%,比普通酚醛树脂的残碳率(40.80%)提高了近10%.FESEM照片可以看到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在800℃碳化后生成了碳纤维,而且所生成半径大致为350~450 nm的SiO2粒子分布于酚醛树脂的碳化物中,分布较均匀且与基体的结合较好,有机-无机杂化改性有利于酚醛树脂力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导实验表明:有机硅的加入对合成的酚醛树脂的交联密度有影响.改性酚醛树脂的各项常规指标均优于普通酚醛树脂,其中残碳率可以达到50.75%,比普通酚醛树脂的残碳率(40.80%)提高了近10%.FESEM照片可以看到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在800℃碳化后生成了碳纤维,而且所生成半径大致为350~450 nm的SiO2粒子分布...  相似文献   

14.
The note presents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dynamic constitutive equations of material by means of Lagrange experiment and analysis.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y a light gas gun and the stress history profiles were recorded on multiple Lagrange positions. The dynamic constitutive equations were deduced from the regression of a series of data which was obtained by Lagrange analysis based upon recorded multiple stress histories. Here constitutive equations of glass fibre reinforced phenolic resin composite(GFRP) in uniaxil strain state under dynamic loading are given. The proposed equations of the material agree well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修饰碳纳米管对硼酚醛树脂摩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价接枝法制备了羧基化碳纳米管(MWCNTs -COOH)、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修饰碳纳米管( MWCNTs -DDM)、硼酸化碳纳米管(MWCNTs- Borate)修饰碳纳米管(MWCNTs).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修饰碳纳米管/硼酚醛树脂.使用3种碳纳米管改性的树脂制备了摩擦材料并研究了其摩擦性能.结果表明,修饰碳纳米管的加入,有助于提高摩擦材料摩擦系数的稳定性,减小磨损率,改善热衰退性.其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MWCNTs- Borate的情况改善最大,磨损率减小43.2%,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衰退率仅为10.3%和28.6%,摩擦表面保持完好.  相似文献   

16.
实际工程材料不可能无限分割而在任意小尺度上满足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要求.本文借助断裂单元的概念规定断裂力学适用的最小材料尺度,并取其上应力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得到了修正的缺口根部应力及应力强度因子表述式.在此基础上,根椐已有假设,推导得出对称应力循环下裂纹萌生与止裂的缺口疲劳极限预测式.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45钢复杂应力状态下低周疲劳损伤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轴载荷条件下带有沟槽的轴对称试样作为基本模型,研究复杂应力状态下低周疲劳的损伤特性,对稳定循环阶段和非稳定循环阶段的损伤提出了不同的损伤定义,定义了局部有效应力损伤概念,并以此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一种新的累积损伤准则,对45钢低周疲劳损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The strain rate effects of aramid fiber material, quasi-static and ballistic impact perforation of composite laminates made of aramid fabric and phenolic resin/PVB a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by means of MTS, split Hopkinson tension bars and ballistic impact apparatus. The tensile impact experiments on aramid fiber material are performed in strain rate range from 0.01/s to 1000/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ramid fiber material are insensitive to strain rate in the range from 0. 01/s to 1 000/s. An energy model to predict final velocity of composite laminates subjected to ballistic impact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data of quasi-static perforation through the targets. The predicted final velocities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final velocity.  相似文献   

19.
材料疲劳损伤过程描述的智能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描述材料疲劳损伤过程的智能仿真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新的模型·它能定量地反映载荷顺序效应和材料疲劳特性,准确地描述材料疲劳损伤的复杂变化历程,材料的疲劳韧性视为常量,可作为失效判据·选用正火35钢进行了两级载荷及随机载荷疲劳试验,两种载荷作用下其寿命估算的最大误差分别为15-74%和8-9%·其寿命估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分析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层合复合材料自由角附近的层间应力场--一个半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层合复合材料自由角附近的层间高应力问题提出了一个计算应力场的半解析解,它适合于[90°/0°]s,对称铺层的层合复合材料变温问题.对文中给出的[90°/0°]s.对称铺层碳纤维增强塑料和Ni/Al层合复合材料的两个算例,解析解所得结果与用三维有限元计算的结果符合得较好.还就应力场和层间破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发现层间剥离应力,即正应力可能是层间破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