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户计量住宅采暖技术规程一般推荐:双管放射式系统、双管并联式系统、水平串联单管跨越式系统3种方案。在工程实际项目中,一种新的双管放射式与水平串联单管跨越式相结合的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4种设计方案,结合工程实例,从散热器片数、管长和管径等方面对各系统作了计算对比,说明了4种方案的等效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既有住宅系统大多为垂直单管顺流式系统己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故而进行改造。本文以某一住宅楼供暖系统改造为例,来讨论既有建筑物垂直单管顺流式改造为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所引起的室温失问题。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如果原系统的附加率大于20%。改造后不会出现室温低于16℃的房间,但要采取室温调节措施以防止房间过热。  相似文献   

3.
按户热量计量是建筑节能的一项有效措施,计量方法和所需仪表类型不同,对供暖系统形式的要求也不同。本文认为为达到按户计量的良好效果,供暖系统应在设计时考虑到室内温度的可调性,因此应改变传统的没有跨越管的单管顺流式系统,提出了适应既有和新建住宅建筑按户计量的系统形式。并探讨了按户使用热量计量表进行计量时,建筑设计应考虑供暖系统的布置的要求,如设置管道井、过门管道埋设等。并认为在系统布置时,不应拘于传统的布置方法。而应既满足按户计量又具有调控室内温度的功能,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安装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系统调试、运行效果好坏,所以,本文从实际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一热水供暖系统管道及散热器的安装(安装要求,干、立管,散热器);二热水供暖系统的试压(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三系统的冲冼、充水、启动运行;四运行中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相似文献   

5.
详细剖析了跨越式单管采暖系统中,水流过散热器的温降对进流系数的影响,并针对现在所采用的计算方法的不合理之处,建立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来计算散热器的进流系数。  相似文献   

6.
针对上供下回单管顺序式供暖系统在民用建筑应用中 ,供暖系统横干管室内敷设影响检修、美观、采光 ,尤其是未端排气装置 ,还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提出水平供暖干管屋面敷设 ,经多方调查表明 ,解决好立管穿越屋面处出现的渗漏现象及保温 ,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新建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集中供暖系统按热计量收费的国家政策,室内采暖系统也由传统的定流量运行方式转变为变流量运行方式.通过分析目前两种常用室内采暖计量系统的变流量特性,提出了双管系统是室内计量供热系统设计的首选形式,同时也论证了单管跨越式系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定流量系统.  相似文献   

8.
浅谈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立强 《科技信息》2010,(12):I0317-I0317
本文通过对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与传统的散热器供暖方式相比,充分介绍了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优越性。通过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在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的阐述,指导我们在设计和施工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优势,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室内供暖系统的热力失调现象有诸多影响因素,在设计中控制散热器片数的取定是控制系统热力失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固体激光器的快速电光Q开关驱动电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三种不同的电光调Q驱动电路。电子管式调Q电路工作稳定,退压沿70ns左右,但空间体积大,激光脉冲能量较低;雪崩管串联武调Q电路退压时间大约为20ns,输出激光脉冲能量高,脉宽窄;MOSFET管串联调Q电路,简单可靠,单管耐压高,退压时间为50ns。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既有散热器采暖用户又有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用户的双供热参数的供暖系统,提出了一种节能供暖系统分布式回水加压系统。通过理论和工程实例对比分析,得出分布式回水加压系统中循环泵和管网初投资小,循环泵耗电量少;在既有的散热器供暖小区扩建地暖用户,水力工况明显优于混水系统;当地暖用户和回水管连接点位置处在过冷和过热用户之间时,能减少近端用户入口调节阀的节流功耗,增大地暖用户下游散热器用户的作用压差,改善原系统的水力工况。  相似文献   

12.
通过高压水箱定压供热工程实践和理论探讨,分析了区域供热用膨胀水箱定压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全过程测试,得出了补水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及随补水量的变化曲线。同时,对该系统补水压力增大的原因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得出了膨胀管设计受补水泵流量的影响因素;补水泵流量过大会造成补水过程系统压力超过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导致散热器爆裂等问题。提出了膨胀管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王建萍  王建香 《太原科技》2003,(3):31-31,33
针对太钢供暖系统中存在的散热器漏水,自动排气罐不能排气,截止阀门不能开启,室内供暖系统干管坡度不合理,室外供暖系统热能损耗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风洞实验对整体结构相同而散热带波距不同的汽车散热器分别进行实验数据采集,获取了散热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水流量、冷却空气进出口温度、空气流量、散热量、风阻及水阻等相关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研究分析散热器的散热量、风阻与散热带波距的关系.对水口位置不同的散热器的换热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比较它们的换热特性和流动特性;同时还进行了双排水管与单排水管管带式散热器性能对比实验研究.最后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对于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必须计算户间传热引起的热负荷,并将这一热负荷作为散热器选型的依据之一。相对于热水循环泵的作用压头,尽管重力作用压头很小.但它是引起双管采暖系统垂直失调的重要原因,在设计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时,必须充分重视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环路热管所承受的瞬时热负载过大或蒸发器局部过热时,会出现失效现象。为使失效后的环路热管快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通过实验研究了两种环路热管失效后再启动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影响环路热管再启动速度的因素。实验发现,在环路热管失效后的恢复过程中选择适当时机加热蒸发器,可使环路热管重新启动并缩短恢复时间;重力与加热功率是影响再启动速度的关键因素。加热功率较小时,重力辅助下的环路热管再启动速度明显快于逆重力状态下的环路热管;随着加热功率的提升,重力因素对环路热管再启动速度的影响逐渐减弱。环路热管失效后不切断热负载,通过抬高冷凝器的方式也可使环路热管停止失效,但此方法会导致环路热管出现逆流现象,因此不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当环路热管所承受的瞬时热负载过大或蒸发器局部过热时,会出现失效现象。为使失效后的环路热管快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通过实验研究了两种环路热管失效后再启动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影响环路热管再启动速度的因素。实验发现,在环路热管失效后的恢复过程中选择适当时机加热蒸发器,可使环路热管重新启动并缩短恢复时间;重力与加热功率是影响再启动速度的关键因素。加热功率较小时,重力辅助下的环路热管再启动速度明显快于逆重力状态下的环路热管;随着加热功率的提升,重力因素对环路热管再启动速度的影响逐渐减弱。环路热管失效后不切断热负载,通过抬高冷凝器的方式也可使环路热管停止失效,但此方法会导致环路热管出现逆流现象,因此不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单元住宅独立热源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围护结构热负荷计算,散热器的选择计算、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及热源水泵的选择方法.该系统设计简单,造价低,消耗能量少,使用灵活,可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室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