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城市供热管网的不断扩大,如何科学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热网,提高热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供热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介绍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和可靠的网络通信技术,对热力站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采用智能控制仪对热力站施行本地智能控制,以适应室外温度与热网运行状况的变化,从而有效地解决热网的控制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供热管网水力平衡失调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提出实现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解决失调问题的措施以减少因热网水利失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对提高供热的效果、降低成本支出和提高供热质量都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供热企业收费难的问题 ,市政府要求在 3年内基本实现供热计量 ,从而进行供热收费机制的改革 ,实现供热计量后 ,室内采暖系统是一个变流量系统时 ,它必然反映到热网及热源 ,为适应热网的变流量 ,热源、热网、换热站 ,要具有必要的自控调节措施 .本文以热源热网间接连接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供热系统的调节问题 ,采用在热源处集中调节和在热力站局部调节来实现统一的调节 .从而达到节能 1 5 %~ 2 5 % .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供热企业收费难的问题,市政府要求在3年内基本实现供热计量,从而进行供热收费机制的改革,实现供热计量后,室内采暖系统是一个变流量系统时,它必然反映到热网及热源,为适应热网的变流量,热源、热网、换热站,要具有必要的自控调节措施。本文以热源热网间接连接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供热系统的调节问题,采用在热源处集中调节和在热力站局部调节来实现统一的调节。从而达到节能15%-25%。  相似文献   

5.
王振全 《科技资讯》2007,(24):235-236
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热力管网调控手段,提高供热质量,节约能源,采用热网自动化控制技术,建立一套计算机办公管理及热力管网自动化控制综合网络系统.使主要业务工作数据能够用网络传输,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大大降低办公费用,同时,热力管网实现自动化控制将大大提高供热服务质量,降低了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6.
王毅 《太原科技》2002,(5):46-47
对集中供热管网的阻力及存在的不平衡现象,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平衡调整,使热网的稳定性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分户热计量低温供暖系统与原供热管网直接连接时,室内用户的自主调节会影响供热管网的平衡。为了解决这种情况下供热管网的平衡问题,根据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基本原理提出了混水泵压差控制法,并利用能量方程及水压图对其调节原理和调节过程进行了分析,由热平衡方程推导出有关参数的计算公式,为混水泵压差控制法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及故障诊断系统的准确性,依据图论理论对某园区供热管网泄漏工况进行水力特性建模,并通过管网能量平衡方程求解不同工况下的用户室内温度.分析了不同泄漏工况对供热管网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热管网中任意点发生泄漏故障均会对系统水力特性产生影响,并且泄漏点距离循环水泵越近对供热系统管段流量影响越大;供热管网水力特性的变化将会对热力特性产生耦合影响.本研究可为供热管网泄漏事故预判及故障诊断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供热管网是一个复杂的流体网络系统,供热管网的正常运行与很多因素直接相关。在供热管网系统中,用户出现水力失调现象是不可避免的,采用经验调节不仅效率低,可靠性也低。因此对供热管网进行水力平衡调节对供热管网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工程实例,应用模拟分析法对供热管网系统建模和仿真分析,通过确定阀门开度,对供热管网的水力平衡进行实时调节与控制消除了用户水力失调现象,验证了模拟分析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为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节与控制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单个供热管段的非稳态水力模型,导出了该非稳态水力模型的解析解,分析了管道长度、管径、进出口压差变化时管道流体的动态响应特性.当单个管道的进出口压差变化相同,管道的长度越长、管径越大时,管道的流量响应时间越慢;对于相同规格的管道,当管道的进出口压差变化越大时,管道流体的动态响应速度越快.在单个管段的非稳态水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图论的方法建立了集中供热管网的非稳态水力模型,并构建了该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该模型考虑管网运行调节时阀门开度或水泵转速改变等影响动态响应时间的因素,提出的非稳态水力模型和求解方法为热网进行频繁、大范围水力工况调节过程中各热力站流量的动态响应分析提供了支持.对一个实际热网的动态水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热网中的阀门开度不变、热源泵转速发生变化时,距离热源越远的热力站的流量动态响应时间越长;同样地,当热网中热源泵的转速不变、改变某一热力站的阀门开度时,距离热源越远的热力站的流量动态响应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城市集中供热的具体供热形式,针对供热形式、供热建设投资、供热热源、供热热网、供热热费的收缴、供热环境等问题,提出集中锅炉房供热是弥补热电联产供热不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热力站热交换器仿真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力站是供热系统中起调节、控制的核心部分,为了实现按需供热、均匀供热以及经济供热必须深入研究热力站的工作机理,即对其关键部件-热交换器的建模与仿真,进而设计性能良好的控制器。阐述了热交换器的建模、控制器的设计以及系统的仿真过程,该仿真系统的建立为热力站更好地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热管生物质气化炉的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生物质燃气热值,开发一种新型热管生物质气化炉.结合质量平衡、能量平衡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建立热管生物质气化炉的动力学机理模型,最后通过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模拟结果和其他类型气化炉相关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动力学机理模型与试验结果能较好地吻合;与用空气直接供热气化的气化炉气体组分和热值比较,用热管生物质气化炉得到的气体组分中氢气体积分数较高,约是用空气直接供热气化的10倍,热值是用空气直接供热气化的2~3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太原市热力公司自动控制系统的具体实例,论述了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热网运行中的优势,即: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了热力管网调控手段,大大提高了供热服务质量,降低了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5.
In the present work it is shown that the single phase lagging heat conduction not only avoids the infinite heat propagation speed assumed by the conventional Fourier law, but also complies with Galilean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Therefore it is more advantageous than the Cattaneo-Vernotte model. Based on the single-phase-lagging heat conduction model, the conditi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rmal vibration of heat conduction i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that the thermal vibration violates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the extended irreversible thermodynamics is improved and a generalized entropy definition is introduc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newly-developed extended irreversible thermodynamics the thermal vibration phenomena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次侧供回水平均温度为热力站的被控参数,并对热力站能量控制系统的每个环节的传递函数做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用Matlab/Simulink对热力站的整个控制系统做了仿真,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在室外温度变化时二次侧供回水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应用非平衡态热力学及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导出半导体加热器在导热、热漏及焦耳热等三种主要不可逆因素影响下的供热率和供热系数,并由此讨论了加热器的优化性能,得到一些对半导体加热器的最佳设计和运行均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种热力直饮机,上水加热到90℃杀菌而成为饮水后,再通过5℃小温差换热所形成的闭路热焓循环,回收92%的饮水显热,制取仅比上水高5℃的热力直饮水,以实现增加产量、减少能耗、富含氧气的热力直饮机功能,倡导"绿色直饮"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主换热器是核供热堆一、二回路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关键设备。其温度分布和流速分布对主换热器的设计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数值分析的办法进行计算时把主换热器在二维网络中划分成 4个区 ,将整个计算简化成在一定流量场下计算温度场和在一定温度场下计算流量场两部分。计算温度场时要列出热平衡方程组 ,计算流量场时要涉及到压降平衡方程组 ,由于方程组是非线性的 ,采用了 Newton迭代法进行计算。在计算温度场和流量场的同时也得到了传热系数和线性热功率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