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欧阳修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关于他的籍贯《大学语文》等教材中有不同的解释,欧阳修在自己的著述中也有不同之说。本文从古人称籍贯与今人称籍贯之不同。从欧阳修的郡望、祖籍、贯的研究入手,认为欧阳修的籍贯应为“宋代吉州永丰县”。  相似文献   

2.
与文天祥齐名的南宋爱国英雄谢枋得,自从《宋史》中把他的籍贯写成江西弋阳以后,各种典籍皆沿此说,以为万无一失。殊不知此处却万中有一。有《宋宝祐四年登科录》为据。登科录载:“二甲四十人,第一名为谢枋得字君直,小名钟儿,小字君和。年三十治赋兼易。一举本贯信州贵溪县,居弋阳儒林里”。登科录近似于题名碑,有本届毕业同学同学录之意。它要得到当事人的检验和认可的。因此登科录的记载是可信的。首先提出谢枋得籍  相似文献   

3.
《广笑府》在已知的70余种中国古代寓言笑话书籍中.是颇有影响的一部。今存1935年襟霞阁排印本,作者署名”墨憨斋主人”。“墨憨斋主人”是明代通俗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号。王利器先生据此认为此书作者为冯梦龙①,谢巍先生的《冯梦龙著述考补》②、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医学文献史上,北宋雕板医书是个极其重要而特殊的阶段,北宋10次中央官刻医书以其丰富的内容使宋以前古代医籍第一次得到真正的保存、传播和发展,并创造使用了新的雕板标识方法和技术,统一或规范了部分经典医籍的刊刻形式与版本体例,成为今天了解古医籍成书源流、判别版本优劣、辩析文字真伪和流派承传、审定史料学术价值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由钟嵘《诗品》诗人籍贯正误之辨,寻找出辨明中国学史上众多诗人、作家籍贯古今地名的规律,有助于古典学研究中的“贵在知人论世”。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书籍”:《史记·礼书》“礼书第一。”唐人司马贞《索隐》注释说:“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正字通·日部》解释说:“书,几载籍谓之书。”书、书籍,作为文化载籍的总名,是人人都知道的然而要问“书”字、“籍”字的最早字义(即本义)是什么?“书”字、“籍”字的书籍义是怎样演变形成的?这就需要有一些文字学、测站学的专门知识了。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解释说:“著于竹帛谓之书。”许慎又在他的《说文解字·幸部》中解释说:“舍,着也。从章,着声。”“书”字属于“幸”部,幸字正是“笨(笔)”…  相似文献   

7.
大凡从事古代文学研究者,首先所做之工作便是从“外学”的角度出发,将古代作家的生卒,籍贯、字号,仕履、交游、行踪等同题一一坐实。然后才结台其作品及当时韵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全方位之考察。基于此故.故我近年来先后对唐代的陈子昂,张九龄、盂浩然、李白,杜甫、崔国辅、王昌龄、陆羽,乃至怀素等数十位诗人的生平均进行了不同程度之稽考,今将马戴与张继生平中的有关问题合撰如次,是为“合考”。  相似文献   

8.
禅籍中“得”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本为动词,其本义为“得到、获得”。在禅籍中,它由其本义发展繁衍出不少新的意义和用法。这些意义和用法既不见于隋以前的文献中,又不存在于现代汉语中,诸辞书也皆未载。由于禅籍都是用唐宋口语写成的,因而禅籍中“得”的这些特殊的意义和用法,也就突出地反映了唐宋口语中“得”的意义和用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广泛传播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明未清初,唐宋词主要是通过纸本的方式传播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籍传播”,当时词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唐宋词籍的汇刻和唐宋词选的重印,其中唐宋词选重印者主要有《花间集》、《草堂诗余》、《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等,这些词籍在不同时期的传播间接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艺术是“线的艺术”,与西方艺术相比,具有典型的意义。可以说,“线”性特征是中国古代艺术最大的形式特征。“线”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具有多重审美特性,本文从情感性、装饰性、时间性、时代性、民族性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具体的考察,认为正是这些审美特征使中国古代艺术之“线”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欧阳修生前,其名“脩”就被俗写成“修”,虽然本人并不愿意接受,最终却无可奈何被迫默从。除“醉翁”、“六一居士”等自号外,按姓氏、行第、籍贯、官职、封爵、谥号等,欧阳修还有许多的别称。  相似文献   

12.
科技精英     
在约4000年前,大理地区的先民就留下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在汉代,这里的青铜冶炼技术就已达到很高水平。南诏时期的“铎鞘”和“浪剑”以锋利坚韧而著称。盐业的发展几乎支撑了古代大理地区的经济命脉。在佛教造像、建筑、纺织和手工艺制作中都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解放后,在农业技术、气象观测、地震预报和医药卫生等领域,科技的发明创造和推广应用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很多大理籍的科学家在国家高科技产业中崭露头角,各以突出成就蜚声世界.  相似文献   

13.
学习历史的好处甚多。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察古知今”、“鉴住知来”,增长人们的见识,启迪人们的智慧,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人们的历史使命感。 中国史籍卷帙浩瀚,举世无匹。重视编纂历史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大特色。许多有识士都提倡读史。历史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起了很好的作用。探讨和借  相似文献   

14.
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先就提出了阴阳之说。在性别上,男为阳,女为阴,阴阳之合,生子繁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专门从事两性阴阳炼气术的房术家。古代医学家们在研究性问题时.得出了许多正确的结论。比如古代性学家们力主性活动必当以“节欲养生”为主,正如古代医籍《灵枢》中说:“房劳过度则伤肾。”《玉房指要》中说:“交接之道无复他奇,但当从容安徐,以和为贵。”如此等等。然而,由于古代科学知识的贫乏以及人类认识能力较差,古人们在性问题上存在着许多偏见,以至使人们头脑中形成了许多错误的观点,笔者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5.
序贯抽样决策中的抽样数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序贯抽样决策的核心问题是抽样数量的多少及其样本单元所反映的动态信息特征,笔提出了“基本抽样数(nmin)”概念,并分别就不同的序贯抽样决策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在林间抽样决策中,预定的抽样数(n)应大于或等于nmin(即n≥nmin),以避免序贯抽样曲线方程对判断结果影响,结合最大抽样数nmax,两确定了序贯抽样曲线方程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6.
古代的"高考移民"叫做"冒籍"。即士子(古代的读书人)参加考试,必归于本籍,亦可在本籍与寄籍中做一选择,投考不得越籍赴试,但有的士子为了投机取巧,假冒他省之籍投考,称之"冒籍"。  相似文献   

17.
竹枝词中的“叶榆”、“僰子”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竹枝词中的“叶榆”、“鹤拓”是大理古代地名,“云南”是祥云古代地名;“白人”、“僰人”、“西爨”、“白蛮”、“夷”是历史上对白族先民的称谓。竹枝词反映了大理历史上的许多战争,描写了大理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具有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和亲”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特有的政治现象,是中国古代民族交往和文化融合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发展演变的分水岭。中国古代妇女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处的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方向。“和亲”政策推行后中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的衰落,反映了农业社会夫权的高度膨胀与扩张。中国古代妇女在“和亲”政策前后社会地位发展轨迹说明,古代妇女社会地位的衰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动因。她们在历史上所作出的贡献也必须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度”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游庆学先生在《中国古代度的文化》一文中做了概括,部分地揭示了中国古代的“度”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特质。但游先生的考释还不够完备,在对中国古代的度制重新梳理后可以看出:“度”的行为除统称为“度”外,就其方式来看可细分为:“度”、“絮”、“揣”和“仞”;而作为中国古代尺度单位的还有“肘、弓、围、幅”等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家训”与当代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家训”是古人向后代传统修身治家、为人处世道理的基本方法,也是我国古代长期延续下来的家长教育后代的基本形式。中国古代“家训”包含有以“孝悌”为中心的伦理教育,以勤俭为主的个人品德教育和以耕读为主的处事方式教育。其教育的方式采用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和训诫与引导相结合。封闭性、连贯性、传承性和双重性是中国“家训”的独有规律和特点。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积极因素对当代的家庭教育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