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鹤阳谢氏家集》,系谢灵运在温州的一支后裔自宋代徙居鹤阳(今永嘉县鹤盛乡鹤阳村)以后至清初谢氏历代诗文集。这种把同宗诸世所撰诗文辑在一起的家集,大概在注重门阀地位的南朝时即已出现。《梁书·王简传》载其与诸儿论“家世集”云:“史传称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并采叶有文才,……然不过父子两三世可,非有七叶之中名德更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世者也。”唐宋之后,此风更为盛行。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附:“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苏辙《奉使契丹·神水相寄子瞻兄})诗之三:“准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而…  相似文献   

2.
《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图书目录,从学术源流、编纂依据、编撰方法以及分类体系和著录体例几个方面对《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进行对比分析,探求传统目录学的发展轨迹以及两《志》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世本》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史书,本文就其著录源流及史料价值作一简述。《世本》一书,作者是谁,成书于何时,现已不能确考。《汉书·艺文志》:“《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迄于春秋时诸侯大夫”。对于作者是谁及成书的时代,都说得不明白。汉代以后史志所著录的《世本》共有七种。1、《隋书·经籍志》:“《世本王侯大夫谱》二卷。”2、《隋书·经籍志》:“《世本》二卷,刘向撰。”3、《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世本》四卷,宋衷撰。”《新唐书·艺文志》:“宋衷《世本》四卷。”4、《旧唐书·经籍志》/…  相似文献   

4.
编例一、本谱以记载叶适的家世、生平及著述为主。并略记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和永嘉学派主要学者事迹.以见其背景。二、叶适的家世生平,着重依据《叶适集》有关丈章,《嘉靖温州府志》卷五叶宣《叶文定公墓志》、《瓯海永强英桥叶氏宗谱》之《叶文定公墓碑记》、《瓯海轶闻》、《宋史本传》、及温州、永嘉、瑞安府县志等。凡各书所载略同者,仅取其详明之一二种;如有歧异或不完全处,则参稽考订,择是而从。三、叶适著述今留存者有《叶适集》三册(旧称《水心文集》和《水心别集》的合编).《习学记言序目》上下两册,均为中华书局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5.
刘孝标作为梁朝著名学者,一生著述宏富,《隋书·经籍志》多有著录。但由于种种原因,散佚诸多,只能从《隋书·经籍志》《山东通志》等文献中查其篇目。刘孝标著作可考证者涉及史部、子部、集部七类凡七种,并笔受吉迦夜所译佛经五种,而终以《世说注》闻名。  相似文献   

6.
文献类 (一)温州经籍志三十三卷,外编二卷,辨误一卷民国十年浙江省图书馆刊本、子延钊有《续志稿》未刊。《叙例》云:“温州自唐以来,魁儒玮学纂述斐然,而图经所载,仅具书名,不详崖略,疏漏踳谬,研讨靡资。今特为补辑。以成斯编,确存辜较;兼于阙遗,匪敢谓梓桑文籍,尽备于斯,然唐宋以后,嘉道以前耳目所及者,亦略具矣。“此书之作,意存赅备,故辄选轨鄱阳,近宗秀水,庶广甄录,用备考稽。“故此编分类,一遵四部。至于子目分合,古录多殊。惟乾隆《四库总目》辨析最精,配隶尤当。今之编纂,实奉为圭臬焉。  相似文献   

7.
《齐谐记》南朝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7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书》同。作者生平不详,一般认为是晋末宋初东阳(今属金华市)人。成书在南朝刘宋初,唐代以后早佚,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初学记》等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1999,(4)
《黄帝明堂经》三卷,简称《明堂》。《明堂》是在《黄帝内经》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一部关于人体经络腧穴、穴位、针刺理论、治疗病种、疗效预后等内容的针灸理论与实践的著作。西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未加著录,而魏皇甫谧《甲乙经》将《明堂》收入,则知《明堂》三卷产生于东汉。古代《明堂》著作不仅有详尽的文字叙述,还附有人体经络穴位图,图中人体分正面、背面、侧面绘出,古书上称为"明堂偃侧图"。在南北朝、隋、唐时代,《明堂》已不仅指《黄帝明堂经》三卷,两是指所有遵循《黄帝明堂经》三卷体例进行撰著并根据临床经验而续有发挥的所有《明堂》类著作。也就是说,在此时期,《明堂》已从一部书而蔚为大观,俨然成为《明堂》之学了。所以《隋书·经籍志》在医家类著录了大量明堂类著作,而到了《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则为《明堂》类著作单独辟为一个图书栏  相似文献   

9.
位于浙江南部的温州(水嘉),从南宋时起就是戏剧盛行的地方,曾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之称。明祝允明的《猥谈》中说:“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戏剧。予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明叶子奇《草木子》卷四中记有“俳优戏文,始于《王魁》。永嘉人作之。”认为南戏创始于永嘉。又,明徐渭《南词叙录》也提出了以下说法,认为南戏于宋的光宗朝(一一九○-一一九四)为永嘉人所作,并列举《赵贞女》《王魁》二种名目。此外,还认为3监觞于宣和间(一一一九-一一二五),南渡后被称为永嘉杂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二十五史《艺文志》、《经籍志》的长期研究,并经过完整的检索,发现作为载录中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七略》的《汉书·艺文志》,尚无学者对其中的家数、卷数作过目录比例的数字统计的专题研究。为体现最早一批典籍在正史中被著录的状态,笔者对它们逐一进行了梳理,从而得出本文。  相似文献   

11.
七道士曾衍东,清嘉庆间以湖北巴东知县获罪遣戍温州,卖书鬻画,奇奇怪怪,是当时温州妇孺皆知的一个人物,至今民间还流传着他身穿七品官服提着菜篮到府前菜场买豆腐的故事。《光绪永嘉县志》卷三十七《琐记》,录有永嘉彭左海为他写的一篇小传:曾七如,名衍东,字青瞻,号七道士,山东嘉祥人。乾隆壬子举人,为楚北江夏令。诖误戍温,居郡西曾氏依绿园之旁,名其地曰小西湖。性落拓不羁,工诗及书画,笔  相似文献   

12.
阮瑀(公元?——公元212)字元瑜,陈留尉氏人。早年受学于当时著名学者蔡邕,建安中都户曹洪欲请他掌管书记,被拒绝。后应曹操之请,出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建安”十七年卒,是“七子”中继孔融之后第二个辞世者。关于阮瑀的著述,《隋书·经籍志》录有五卷,新、旧唐书同,《宋史·艺文志》阙载,至明张溥纂《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仅收录《阮瑀集》一卷,然文多残缺,诗亦不整。据此可知,其作品于宋代已大多亡佚。今  相似文献   

13.
薛师石深受“永嘉四灵”影响,是南宋江湖诗派中的重要成员。薛师石家境宽裕,在温州会昌湖旁购地筑室,自称“瓜庐”。当时温州诗人常常在瓜庐雅集,浏览景物,创作诗歌,品评高下,薛师石是这种雅集诗社的主持者,参与者包括叶适、“永嘉四灵”等。他们以“作唐诗”相标榜,力求造句“惊人”。薛师石《瓜庐集》存诗112首,大都描写温州及其周边秀丽山水风光,诉说自己隐逸情怀,偶有关心现实之作。值得强调的是薛师石与“永嘉四灵”交往频繁,呈现在诗歌中的生活片段大致分为相聚之欢趣、送别之眷恋、别后之思念、去世之悲悼等四个方面。“永嘉四灵”“或仕或客”,多少为尘俗所累,且经济拮据,其诗歌具有一种清寒凄苦的风貌。薛师石不为生活琐事烦扰,悠闲自在,逍遥江湖,其诗歌“清而又清,淡而益淡”,因此显示出与“永嘉四灵”有所区别的风格,成为南宋江湖诗人中极高的标杆。  相似文献   

14.
孙吴政权,自孙策平定江东,至孙皓亡于西晋,先后八十余年。在一般人看来,吴国文学既无曹魏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的灿烂群星,也无西蜀诸葛亮鞠躬尽瘁、情真意切的《出师表》般的名作。然而,吴国文学自有它的可观之处,忽视它是不恰当的。今就吴国文学成一引玉之论,以就教于方家。 吴国的文学人才如今很少为人称颂,其实在当时还是颇为不少的。《隋书·经籍志》著录吴人文集有《张温集》六卷、《骆统集》十卷、《暨艳集》二卷、《杨厚集》一卷、《陆凯集》五卷、《胡综集》二卷、《张俨集》一卷、《纪骘集》三卷,凡八家三十卷,尚不计梁时尚存的《土燮集》、《薛综集》、《姚信集》、《谢承集》、《华覈集》、《韦昭集》、  相似文献   

15.
1739年(乾隆四年)成书的《雅州府志》专设有西藏篇目,以记载清初西藏诸多方面的情况。实为“西藏简志”或“西藏小志”,是西藏最早的地方志之一。其资料来源主要取自《藏纪概》和有关档册。该资料有助于清代乾隆初期的藏史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东山书院、中山书院是清代温州府两所著名的书院,对温州旧文化的传布曾起过重要作用。然时至今日,书院遗址,均久已湮没,人们对它的历史情况已茫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了。本文拟据所见地方文献,对东山、中山两个书院的历史情况,略加辑录考证,以存其梗概。一、沿革东山书院宋皇祐间(1049—1053)永嘉王景山开祖设塾讲学于此。《嘉靖温州府志》卷一:“东山书院在华盖山南。”《万历温州府志》卷三:“东山书院在华盖山上,宋王儒志先生讲学之所。”  相似文献   

17.
《新唐书·艺文志》较《旧唐书·经籍志》不仅著录更富,分合归类亦更科学,理应获得较高评价。美中不足者,其书名作者著录时有疏误,且偶有条目重出,前者已有董文武先生《点校本<新唐书·艺文志 >校勘拾遗》(《河北师院学报》1990.1)一文条辨纠正,后者尚无人论及。今摭拾于此,供研究者参考,有关文字校勘亦附及之。 1、乙部史录正史类(第1457页)徐坚《晋书》一百一十卷 按两唐书本传不言坚作《晋书》,旧志亦不载此书,疑新志徐坚名下脱“注”字,盖注臧荣绪《晋书)一百一十卷也。新志次此书于李善《汉书辨惑》二十卷后、高希峤《注晋书》一百三十卷(房玄龄等撰)之前,亦可见其类矣。 2、乙部史录编年类(第1459页)梁祚《魏国书纪》十卷  相似文献   

18.
《曲品》著录明代永嘉戏曲作家戴子鲁所撰传奇《青莲记》《记》各一本,从中知其号金蟾,永嘉人,而生平事迹不详。故特作一考证。  相似文献   

19.
《流别集》“为世所重”的主要是其所附之“论”而非“集”本身;《隋书》“辞赋转繁”乃举“辞赋”以概其凡,而“继轨”“取则”者与《流别集》之间,其体例亦非丝丝入扣。这与《南齐书·文学列传·论》所云与该列传所载有异略同,故以之说《流别集》有所失照。就今存佚文考察,《流别论》分为论“体”与解说作品两个部分。《文章志》乃独立于《流别集》之外的传录体书目。故考察《流别集》对《文选》的影响,不当涉及《文章志》。  相似文献   

20.
活跃于宋理宗时期的蔡节,是永嘉学派传人。尽管他与朱熹后学交往密切,任职地方期间兴建书院,举荐理学人才,推动程朱理学传播,而且其《论语集说》亦大量征引朱熹之说,但他并非朱子学派成员,被视为宗朱之作的《论语集说》,实际上应是永嘉后学《论语》诠释的代表。《论语集说》在文献征引上的拓展,透露出以《论语》诠释为中心、以性理之学为本位、集诸儒之大成、续二程之“道统”的思想意图;在诠释体例上的创新,既能够充分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又有利于突出自己的独到观点,从而使之成为折衷诸说、自出机杼的《论语》诠释佳作;在思想义理上的融会,将永嘉之学本有的性理与事功两个面向统合到对“天理”的真知与实行,反映出永嘉后学对事功的性理回转,构成永嘉之学在南宋后期演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