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志文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46-56
时下对于法律发现的理解基本上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法的起源角度,二是从法律的适用过程。应该说,法律发现更早是从“立法”视角被阐述的,即法的产生角度。回溯历史法学到概念法学的流变,可以透视法律发现立场变迁的全过程,实现对法律发现理论的“全景式”理解。 相似文献
2.
郭勇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8,30(1):56-60
作为一种批评范式,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作家论其实是在晚清与“五四”两代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确立的.王国维与梁启超就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先驱者。首先,从历史语境来看,他们的文学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其次,他们都融合了中西思想观念,确立专门角度,讲究科学方法,已经具备了现代批评的质素;最后,他们的作家论既是对中国古代作家论的继承与超越,也对“五四”时代的作家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王小静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83-84
报道了"2007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北京大学刘壮虎教授、南京大学张建军教授、清华大学王路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朱水林研究员、北京大学叶峰副教授、燕山大学张忠义教授和张家龙教授、北京大学周北海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杨跃教授等等在会上所作的报告或发言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5.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对法律与命令的异同这一问题的认识的变化对于中国法学理论的专题化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中国的法治理论发展与研究法治实践提供了一个较为独特和现实的角度。 相似文献
6.
任瑞兴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0(2):52-56
全球化与法律全球化构成了研究中国法学教育转型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参照系。这在理论上要求我们自觉地运用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来审视中国的法学教育问题,敏感地意识到全球化客观上要求中国法学教育在理念、内容、模式上的转型,深刻地分析法律全球化为讨论中国法学教育转型所可能开放出的诸多问题域和思维视角。 相似文献
7.
法学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与观念更是一种培养目标与模式。法学素质教育基本内容的界定应以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特殊性作为基点,体现法学教育专业学术性以及法律职业实践性的特点,从价值标准层次、法律职业伦理层次和核心职业技能层次展开。 相似文献
8.
法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这里的法学教育特指由专门学校或其院、系、专业所进行的关于法的专门化教育.它不同
于社会一般的非专门化的法律教育.社会一般的法律教育,包括普法宣传、中小学法律知识教育、普通高校非专业化的法律教育、执法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对有关当事人和其他公民所进行的法律教育等.法学教育与一般法律教育的区别在于,关于法律的知识是否具有较高的理论性不同、是否具有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不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于法律的认识是否具有专门性不同. 相似文献
9.
姚建宗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5):53-59
中国法学教育的最大问题与挑战在于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即不断提高法学教育教学的水平和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就需要中国的法学教育在自主化办学、多元化办学、人文化办学、国际化办学等方面做出实质性的突破和努力,为此也就必须在一些重要方面进行保障性的制度改革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0.
梅长胜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3,26(2):53-56
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法律解释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重要影响,论述了拉伦兹所认为的法律解释的目标以及其应发挥的实际作用,分析了法律解释在法律运行中产生的实际效果,强调把握法律解释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司法者在实践中也要合理的进行法律解释,防止滥用法律解释而产生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1.
法律原则是法理学给予明确解释的主题,基本原则作为体育法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问题,尚未达成共识。体育法基本原则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法律原则”作为基础理论分析工具,对体育法基本原则进行评述,根据体育法基本原则的生成方式和价值取向,从法理学角度重构体育法基本原则,包括体育权利保障、体育竞赛公平、体育协调发展、体育组织自治、体育公益促进等五个方面,进而分析基本原则在《体育法》修订中的具体运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吕翊欣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7(4):50-53
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中国近代史学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他从文化史的视域考索了300年学术的主要内容的流变,以通史的眼光、带着深沉的人文关怀,结合社会史,剖析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从中提炼出中国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线索,为近代学术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唐世纲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
作为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协调、制约和干预大学办学活动的普遍、稳定的规则或规范体系。现代大学制度以维护和保障学术价值为旨归,是大学办学活动有序、稳定地进行的基本保障力量。解析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除了尊重学术性规律之外,还应从合理性、合法性、价值性和文化性等方面进行考察和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的合理性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大学制度要合乎大学的学术性本质,充分尊重大学办学活动规律;二是大学制度的设计与制定必须合乎制度运行的“内在逻辑”,规则或规范之间不能相互冲突和矛盾。现代大学制度的合法性是指合乎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伦理追求,现代大学制度不但具有“法”的意义,而且也是一定伦理观的实体化、现实化和制度化,现代大学制度本身需要接受伦理批判。现代大学制度的价值性集中表现为现代大学制度不仅仅是客观的技术性规范,也是一种价值性规范,任何现代大学制度的背后都有相应价值观的支撑。判断现代大学制度价值及其大小的最终根据在于它是否促进以及在多大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大学价值的实现。现代大学制度的文化性主要是指任何现代大学制度都必然承载传统文化精神,完全脱离具体文化土壤之文化传统的普适性的现代大学制度是不存在的。在一定文化传统和文化环境中可行的现代大学制度,在其他文化传统和文化环境中未必可行;在一定文化传统和文化环境中有效的现代大学制度,在其他文化传统和文化环境中未必有效。因此,在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践中,我国不应盲目照搬、移植发达国家的现代大学制度,而应从本国、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参照过去行之有效的做法,在与我国特定文化传统和文化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不断超越和完善自身,最终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4.
王夏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4)
近代以来的西方法治不仅建立在西方悠久的自然法思想传统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古罗马人所创立的法学或法律科学的传统的基础之上。中国大陆学者往往只认识到前者而很少论述后者。但是,法治不仅仅意味法律是良法,而重要的是良法能够得到切实有效地实施。如果说自然法理论为良法确立了价值标准,那么建立在古罗马法学基础上的法学方法论是保障良法能够得到切实有效地实施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常雪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6):126-127
传统的中国社会在近代西方国家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几乎陷于停滞,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压力下整个社会体制被迫进行变革,金融制度亦不例外,然而传统社会内部生长的旧式金融机构却难以配合经济发展需求完成转型。整体而言,近代中国中央银行制度呈现出财政属性突出、多个国家银行共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及新旧银行在对抗中并存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倡导言论自由宣传改良派主张--试论梁启超对近代中国报业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平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3):92-95,106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同时 ,他又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富传奇色彩、最有影响力的报人 ,对近代中国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与康有为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政党报刊 ,对冲破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严厉的结社、新闻出版禁令 ,有开山之功 ;主笔《时务报》风行天下 ,宣传了维新变法的主张 ,扩大了维新派的影响 ;主编《清议报》、《新民丛报》 ,宣传西方先进思想 ,提倡民主民权。他所创办、主笔的这几份报刊在各自生存的有限时间内充分发挥了报纸的宣传、鼓动、引导的职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清代学术概论》是清学史研究中的经典名著,其中梁启超对自己的评价是此书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书中梁启超自我评价表现在其论述"梁启超的今文学派宣传运动"与"梁启超与康有为的分歧"二处。通过此二处可分析得出,梁启超的自我评价虽然有自夸之处,但总体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18.
崔军民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32(3):107-109
1904年翻译的《新译日本法规大全》,是近代中国引进日本法律最为全面的一部,《日本法规解字》是对《大全》中有关法律专门术语作的解释。通过《日本法规解字》流行的新名词,成为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西方传统哲学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影响了相应的法学理论,法理学和法哲学只不过是传统西方哲学语境中两种不同的法学理论而已.法学理论本身离不开一定的哲学语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