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通过高通滤波、低通滤波及方向滤波等变换处理,采用目视解译法对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及周围进行了线性构造的分级解译.结合矿区地质特征,综合考虑影像的色调、纹理及地貌形态、水系格局、植被分布和人类活动等解译标志,以规模大小、形迹清晰度、纹理结构等为线性构造分级的判别标准,将其分为一级线性构造和二级线性构造,并分别进行了长度和方位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一级线性构造主要为规模较大的NE、NW、SN向断裂带,二级线性构造主要是受地质作用影响的地表纹理信息.方位雷达图更形象直观地展示了线性构造的空间方位分布集合特征,各向优势排序为:NE向(最优势)—NW向(优势)—EW向(一般优势)—SN向(无优势),总体符合矿区基本构造格局及岩性分布特征.证实了基于OLI遥感影像线性构造分级解译的可行性,使其反映矿区主干断裂及小型构造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已有的地质、矿产、物探及化探等资料,建立锦州—阜新金矿化带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研究区金矿区域找矿模型,其中主要找矿标志包括太古宙变质岩系、北东向及东西向韧性剪切带、北东—北北东及北西向断裂、Au-Ag-Cu-Zn化探异常、金重砂异常、航磁磁感应强度-T异常在50 nT至150 nT区间内、已发现金矿床(点)。以上述找矿标志构置预测变量(证据因子),采用MRAS(矿产资源评价系统)中的证据权重模型,对研究区首次进行基于GIS下的金矿产资源评价工作。以2 km×2 km网格为单元计算得到后验概率(P),根据P将研究区成矿远景分级并确定A,B和C 3个级别预测远景区。根据远景区分布特征,将其最终划分为19个找矿靶区,其中,A级找矿靶区3处,B级找矿靶区6处,C级找矿靶区10处。  相似文献   

3.
在详细阐述石洞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矿床及其外围放射性伽玛场特征及成矿期构造活动进行了研究,认为NW向构造是矿床的控矿构造,构造界面是重要的成矿地质界面,放射性伽玛场及异常点受构造控制,并对深部隐伏铀矿化具直接指示作用。晚成矿期,NE向邹家山—石洞构造左旋走滑,NW向构造在NE向构造两侧错移并发生张扭破碎,为矿质卸载提供了空间。矿床内F4,F5及可能存在的隐伏F6构造,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和找矿潜力,矿床规模可望达到大型。  相似文献   

4.
福建紫金山TM遥感影像线性构造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紫金山地区遥感影像进行光谱增强、辐射增强以及空间增强等系列处理和地质解译,提取了发育于该区的线性构造,并以线性影像的长度、方位和频度为基本数据,通过线性影像方位—频度直方图、线性构造密度图与频度图的定量分析,研究其优势方位和异常带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紫金山地区主要发育有北东(含北东东)向、北西向、东西向和南北向线性断裂,其中北东向和北西向线性断裂最为发育.将研究区的环形构造与线性构造密度和频度图进行叠加,显示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紫金山、罗卜岭、1010高地、722高地附近,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地区具有较为理想的金矿富集带的地质构造环境,为研究区的遥感找矿提供了可靠的构造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源数据在西藏多龙矿集区找矿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利用ASD光谱仪对多龙矿集区蚀变岩石进行波谱测试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利用ASTER数据提取了多龙矿集区的遥感蚀变信息;其次,选用ETM+数据对该区进行了地质解译,最后,把地球化学数据和遥感蚀变信息、遥感地质解译信息进行综合圈定了找矿靶区.通过多源数据综合研究认为:1)遥感蚀变信息整体呈近东西向和南北向分布,与主构造方向一致,且多龙矿集区的形成与断层发育密切相关;2)通过Cu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和遥感蚀变信息、地质解译信息综合圈定的找矿靶区,经过野外实践验证表明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因此,以岩矿波谱测试为基础,综合遥感蚀变信息、地质解译信息和地球化学等多源数据的找矿方法具有快速、经济、高效的效果,尤其在西藏这种气候恶劣、生态背景脆弱的地区拥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万合永火山盆地位于大兴安岭南端,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的北东段,中生代火山活动非常频繁且强烈。利用Geoeye-1遥感数据,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对万合永火山盆地进行了线、环构造解译,经过后期野外地质查证,并结合研究区已有的地质资料,得出了该区断裂构造分布规律,并划分出NE向和NW向为主的线性构造格局。根据解译出的构造信息,并结合研究区的矿化、遥感蚀变等信息,圈定出了四处找矿有利地段,从而为下一步的矿产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东晓  雒晓刚  常青 《甘肃科技》2009,25(21):37-39
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已有地质、矿产、物化探成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野外验证,较全面、系统地对甘肃省金、铜、铅、锌矿产资源进行了综合研究和预测。在分析研究典型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及其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对比、多级识别、异常信息提取等技术方法,在省内重要成矿区带划分出Ⅳ级遥感成矿区(带)31个,各类遥感成矿预测区177个,圈定遥感找矿靶区37处;其中,A类遥感成矿预测区53个,找矿靶区26处,提出了遥感找矿重要靶区和主攻方向,建立了以遥感信息为主体的遥感地质综合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综合分析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场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探究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基本特征及它们与萤石成矿之间的关系,对第二找矿空间的找矿前景进行研究。且萤石矿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包括北东向、北北东向、东西向及北西向断裂。并与火山构造、(火山洼地型)盆地构造及潜火山岩关系密切,矿床成因以浅成热液充填型为主。  相似文献   

9.
西藏林周盆地已经成为冈底斯东段重要的找矿远景区.在综合分析线性体密度的基础上,提取2个隐伏环形穹窿构造,以及NW向为主的各种断裂构造;通过比值分析十主成分分析提取研究区的圈岩蚀变信息,为遥感找矿建立了标志;运用马氏距离+多元统计的方法剔除了化探异常中的背景值数据,确定了区域内的地球化学异常等值线图.在地质、遥感、化探的...  相似文献   

10.
吴元科 《甘肃科技》2009,25(16):25-28
水洞金矿床位于关子镇一元家坪和舒家坝一太阳寺两条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及天子山和磨扇沟花岗岩体的加持区,金矿化严格受近EW向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金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化特征的描述和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的总结及成矿条件的分析,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具有金源、构造及热动力“三位一体”成矿有利条件,水洞沟矿区及其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侯格庄金矿位于蓬莱-栖霞金矿带的北段,蓬莱市东南部。其主要发育黄铁矿石英脉型和裂隙网脉型金矿化。虎路线断裂下盘的NNE向张扭性或扭性断裂构造带,控制金矿的成生、富集与分布,控矿断裂构造走向以NNE、NE向为主,少量NEE向,大都倾向SEE和SE,是NNE、NE、NEE向三组走向不同的断裂构造组合形成的控矿构造系统。主控矿断裂下盘发育的张扭性分支断裂,控制雁列式金矿体的形成。在剖析侯格庄金矿区构造控矿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找矿预测,确定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2.
红旗坎地区整体为由北向南的双重逆冲推覆叠瓦构造特征,区内断裂发育。受NW—SE 向挤压应力作用,侏罗系主要发育SW—NE 向主控断裂和与之垂直或斜交的NW—SE 向或近南北向次级断裂。主控断裂由北向南逐次逆冲叠置,形成特有的前展式叠瓦状断裂组合样式和平面彼此平行呈“川”字型展布的断裂分布特征。红旗坎构造带从西向东呈现出叠瓦逆冲—叠瓦堆垛—叠瓦逆冲三段有所差异的双重叠瓦逆冲构造特征,其叠瓦逆冲构造发育期主要为侏罗纪末期,白垩纪末期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对红旗坎双重逆冲叠瓦构造的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后经喜马拉雅期大角度逆冲推覆运动改造而定型。  相似文献   

13.
高龙金矿区高分辨率遥感线性构造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勇  袁爱平 《广西科学》2005,12(3):200-202,207
采用QuickBrid-2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分形几何学的盒计维数法,定量研究广西高龙金矿区遥感线性构造。结果显示,在2.000~0.125km标度范围内高龙金矿区的分维值D=1.660,回归直线的相关系数R=0.999,鸡公岩、金龙山和龙爱矿段均落在分维高值区。在子区分维的5次和6次趋势图上,分维的高值带与该矿区南部深大断裂相吻合。可以尝试将高分辨率遥感线性构造作为成矿区预测和深部构造解译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山东南四湖—北五湖地区断裂构造之间的关系 ,通过 MSS,TM遥感图像及重、磁异常等值线图的复合处理 ,对该地区的断裂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南四湖—北五湖地区的断裂构造呈燕山期及其以前形成的东西向、南北向断裂和现代活动型的北西、北东向断裂组成的立体结构 ;现代活动型断裂在遥感图像上的线性影像与深部受力构造面的物质磁性变化密切相关。这一研究为该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以及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铝土矿资源丰富,其中清镇—修文铝土矿矿集区已探明铝土矿各类保有资源量3.5亿t,但该区因褶皱、断裂构造致使铝土矿直接找矿标志和间接找矿标志大面积隐伏。通过对区内在次级长冲向斜核部发现的铝土矿地质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直接运用向斜构造找矿标志,在该区范围内探索或发现深部隐伏铝土矿可获重大突破,增加铝土矿资源量具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鹿井地区铀矿勘查工作始于1958年,至20世纪90年代结束,已落实为鹿井铀矿田.2009~2012年间核工业270研究所在该区开展了铀成矿潜力评价及普查找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勘查成果.介绍了鹿井铀矿田的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特征.重点介绍了区域布格重力场特征;区域航磁异常特征;航空伽玛能谱场特征.根据遥感影象资料,认为丰州盆地正好处在一个大的环形构造中,而且在盆地西北部,也可清晰的见到较小的环形构造.结合环形构造的边缘分布有花岗岩杂岩体,鹿井矿田铀矿床与火山塌陷中的环状花岗岩杂岩紧密相伴,铀矿体主要分布在环状杂岩体顶部、旁侧等接触变异部位.丰州盆地具有较好的铀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再里地区航空伽玛场和地面伽玛能谱场的分布特征,结合近年来的地质调查和勘探资料,在综合分析它们与地层、构造及铀矿化关系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已知矿床(点)近外围的铀成矿远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预测出了两片铀成矿远景区,认为北东向野坑山—嵊背—大坑断裂(F1)西侧铀成矿体条件优于东侧,8502矿带和8503矿带的深部及近外围地区仍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这对扩大牛岭矿床规模,使其成为赣南地区一个新的铀矿勘查基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遥感卫星影像的解译,从遥感的角度对阿拉善左旗上斋里毛道地区进行了详细的遥感解译构造基本特征的研究。对区域金矿的成矿条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圈定了四个找矿靶区,发现了几条锰(金)矿化的岩脉,目前这些找矿靶区进入地表评价阶段。  相似文献   

19.
本区位于国家重点找矿区带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东坡。大地构造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Ⅰ级)、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褶皱带(Ⅱ级)、哲斯-林西复向斜(Ⅲ级)。区域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下中统、侏罗系中上统,第四系。其中二叠系地层为区域主要赋矿围岩。据遥感解译资料,环形构造明显受东西向、北东向断裂控制,呈北东向、东西向串珠状分布,矿床点多分布于环形构造边缘,是该区找矿方向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卢阿玛拉地区处于卢菲利安弧中段,中非铜矿带西部,成矿条件优越.本区地表覆盖严重,矿产勘查难度大.通过区域成矿特征研究,认为本区有寻找热液型铜、铀矿床的潜力.在区内开展的1∶25000土壤化探圈定了2处铜异常,瞬时氡气测量和伽玛能谱测量发现了一处面积较大的放射性异常.结合地质、化探以及放射性测量工作,认为本区找矿潜力较大,5号异常和3号异常地区是有利的找矿靶区,其深部可能存在铜或铀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