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透析科创板     
<正>在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上市的17天后,第二批科创板公司晶晨股份、柏楚电子鸣锣上市。随着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增加,科创板走势逐步攀升,越来越多有潜力的企业将会在资本市场大放异彩。从目前的数据来看,8月8日仅有两家新增公司上市,扩容的脚步并不大,但随着科创板公司挂牌上市进入常态化,科创板市场容量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正金融科技、科技服务等归于科创板服务范畴成为暂行规定中的亮点之一,这也意味着区块链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有了政策支持。科创板被视为中国资本市场诸项改革的试验田,科创企业注册要求和程序、减持制度、信息披露、上市条件、审核标准、询价方式、持续督导等方面细则甫一落地,立即引发市场热议。科创板自进入讨论之初,金融科技公司是否将申请、获得认可,一直都是市场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7月,科创板鸣锣开市。对于志在打造创新"强磁场"的上海而言,科创板的开市和注册制的试点使全国范围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上海;同时,本地科创企业的培育、支持和筛选提供了新的市场化途径。截至12月6日,科创板上海上市企业12家,约占总量的19.6%,居国内前列。在这一年中,上海大力培育科创企业,提高拟上市企业质量。数据统计,目前已申报科创板  相似文献   

4.
正科创板的推出,是资本市场改革的一部分。一年后的今天,作为先行者、试验田,不论是其经验、成果还是登陆科创板的企业,都一直备受人们关注。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挂牌,当日收盘时总市值为5388亿元。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截至今年7月22日收盘,科创板上市企业已达140家,总市值规模达  相似文献   

5.
正自科创板开板以来,截至2021年7月27日,累计有上市企业305家先后登陆科创板,在科创板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腾飞与扩张。回首科创板走过的两年,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至今,科创板经历了百年世界的格局变化和世纪疫情席卷下中国甚至世界经济秩序的破立。注册制逐渐扩大到创业板,不仅让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更高,也实现了优胜劣汰、去伪存真,让大陆的资本重新焕发生机。自科创板开板以来,截至2021年7月27日,  相似文献   

6.
科创前沿     
正01。科创板公司达300家,总市值突破4.5万亿元6月28日,力芯微和工大高科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至此,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达300家,总市值突破4.5万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300家公司聚焦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104家,生物医药行业69家,高端装备制造行业57家,新材料行业33家,节能环保行业25家,新能源行业12家。  相似文献   

7.
汪瑶  李甜 《安徽科技》2021,(7):19-21
自2018年入围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行列以来,宁国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打造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总体方向,以全面深度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为主线,全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全市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19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达2.62%.截至2020年底,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41882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9%;每万人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620人;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65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8.18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10家;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完成17430万元;培育新三板、新四板、科创板企业总数达96家;主导或参与制(修)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累计达89项;"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50家.  相似文献   

8.
正科创板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中国资本市场体制机制改革的重任,已创造了资本市场的多个"第一",在企业上市、发行、交易等多项制度上都取得了较大突破和根本性变革。截至8月23日,上市企业140家,相当于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家科技企业上市。作为科创板的主场,上海也在收获着一波新的机遇。在科创板已受理和已上市企业的背后,有一大部分上海的创投、券商、律所和会计师  相似文献   

9.
<正>截至2015年12月3日,研发平台共计审核通过了923家企业及14家创业团队的科技创新券申请,发放总额度为4690万元。今年上半年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研发平台")推出的科技创新券让企业得到了实惠。据研发平台透露,截至2015年12月3日,研发平台共计审核通过了923家企业及14支创业团队的科技创新券申请,发放金额总额为4690万元。932家企业在全市各区县基本均有分布,其中浦东新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高纯/超高纯化学品精馏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挂牌上市,实现了新疆企业在科创板上市零的突破;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咨询及办理,累计登记技术合同24项,登记总金额5248.9万元;18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石河子市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市",示范期为5年,这也是石河子市第三次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市"称号。石河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名单(全国共39家试点城市),石河子高新区为兵团唯一一家入选。  相似文献   

11.
<正>新股"破发"不断,科创板的运行态势将"趋向成熟",逐渐回归"理性"?科创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其运行态势一直备受市场各方的关注。当大家都在谈论科创板新股是否会"破发"时,11月初,科创板迎来首次个股破发新形态。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1月28日收盘,已有容百科技等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价低于发行价,处于破发状态。此外,还有部分股票处于破发边缘,这也使科创板"破发"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现象。破发,本身仅是一个股票价格波动的现象,股价的破发与否,是证券市场的正常状态。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12.
<正>科创板架起了金融资本与科创要素的桥梁,是能够体现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对高质量发展支持的途径之一。随着第二批科创板公司挂牌上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上科创板的舞台。当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时代需要科技创新大发展,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过硬的技术,具有足够的竞争力,才能稳固科技大国的地位。近年来,上海创新中心城市地位稳步提升,在创新网络中的枢纽作用不断增强,已逐渐成为全球科学家向往工作的中国城市。同时,上海正逐步被打造成为中国金融开放的新窗口、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相似文献   

13.
12月1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0年度评价结果,海宁市科创中心连续第二年获评优秀(A类).近年来,海宁市通过"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体系建设,推进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层级提升.目前共拥有嘉兴市级以上孵化器6家,其中,1家国家级,5家嘉兴市级,全市科技孵化(加速)企业达318家.  相似文献   

14.
回顾2021年,上海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已交上一份不俗的答卷. 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数"读2021年上海产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显示,作为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全年预计达到2500 亿元,同比增长 20%左右;全自研国内首款云端7nmGPGPU产品进入量产;集成电路领域科创板上市企业已达到22家,...  相似文献   

15.
诸暨市     
主编观点:2013年,诸暨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紧扣"攻坚克难、创新提升"工作基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推进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加快传统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5家以上;启动项目库建设,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0个以上;坚持协同创新,提升科创平台服务能力,规划建设市级科创中心,建成启用科技成果转移中心  相似文献   

16.
彭姝祎 《世界知识》2017,(10):32-33
经过4月23日和5月7日两轮投票,法国总统大选宣告结束。在第二轮投票中,马克龙以65.5%对34.5%的得票率战胜勒庞,当选新一届法国总统。在首轮投票中,独立候选人“前进”运动创始人艾曼努尔·马克龙和极右势力“国民阵线”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分别以24.01%和21.3%的得票率战胜其他候选人,进入第二轮投票。  相似文献   

17.
审计师利用交易所问询函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可以提高审计质量。结合东方金钰案例,研究交易所问询函在审计风险控制中的应用,得出以下结论:交易所问询函能够作为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做出风险评估的重要外部信息来源;审计师可以利用交易所问询函问询的问题以及回复对审计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并且不同类别的问询函所提示审计师应该关注的风险点不同;交易所问询函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更加合理地分配审计资源。  相似文献   

18.
在"L型经济"新常态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助推我国中小科创企业的发展,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本文通过对我国资本市场现行基础性制度的研究,分析科创板的发展前景,以期对我国科创板的未来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正科创板更多聚焦具备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更加突出科创属性,更加突出国家战略导向,更加突出核心技术属性。在上海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当下,科创板的"一周年生日"无疑为上海科技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回顾一年前,科创板设立之初,对这项突破性改革,社会各界对其的态度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希望科创板能为注册制实施  相似文献   

20.
<正>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针对马鞍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科技创新资源匮乏的特点和现状,2014年,马鞍山市在全省首创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对企业购买技术服务、科技成果、研发设备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后补助,进一步推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2014年全市申领创新券企业271家、申领创新券面值金额5655万元;申请创新券兑现企业169家、申请兑现金额2190.8万元;通过审核企业156家,实际兑现金额1265.6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