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四川巴塘县夏塞银多金属矿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塞银矿位于川西义敦岛弧造山带燕山晚期绒依措花岗岩体外接触带浅变质岩中,是一个超大型的中低温热液脉型银多金属矿床.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矿石矿物、流体包裹体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等进行系统的研究表明,矿体产出严格受断层破碎带控制,矿体主要为脉状、透镜状和浸染状;容矿岩石为上三叠统图姆沟组的浅变质砂岩、粉砂岩和板岩;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银矿物和硫盐矿物等,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绿泥石等;成矿作用可划分为三期四个阶段;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和花岗岩,矿床为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岩浆期后成矿流体浅成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2.
澜沧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产于晚古生代板块内部的裂谷构造环境。矿床与偏碱性的中基性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受火山口附近的断裂、裂隙构造控制。矿床具明显的垂直分带,围岩蚀变种类繁多。成矿过程可划分为两期三个阶段。S、Pb、O、H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以深部来源为主,同时有围岩中物质的加入;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温度为350-160℃,压力约689巴。温度降低、f_s_2和PH值升高是引起矿质沉淀的主要因素。成矿方式以充填作用为主。该矿床为低温火山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3.
内蒙撰山子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撰山子金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现场共采集了9个含矿石英标本。通过对其石英流体包裹体类型、包裹体的成分特征的研究及计算,得出金矿床成矿温度主要在170~220℃和230~300℃这两个区间,应属中温热液矿床;成矿压力为51.12~72.6 MPa;成矿深度为1.7~2.4 km,反映了中浅成的成矿特征。含矿流体具中低温,弱酸—弱碱性的特点,还原性较弱。  相似文献   

4.
河南老湾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老湾金矿床产于中元古界龟山组,主要岩性为二云石英片岩和斜长角闪片岩。矿体受NWW向的韧脆性构造和NE向及NW向的次级构造控制,呈似层状、层状和脉状产出。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度、低盐度和低密度特征;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中富含K+、Na+,二者比值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矿床、围岩和老湾花岗岩的稀土元素研究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和花岗岩。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拉拉铜矿床矿石中矿物共生组合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分析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认为矿床主要是在中温、中盐度、弱碱性和还原环境中沉淀富集的。根据同位素分析结果,结合地质特征,得出成矿物质来源于河口组地层、成矿作用以变质作用为主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扬子地台北缘中段中上元古界中金银矿床的硫、铅、碳、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银洞沟Au-Ag-Pb-Zn矿床、许家坡Au-Ag-Te矿床和白岩沟Au矿床的成矿物质具深源特征,成矿流体为混有少量大气水和岩浆水的变质流体;东沟坝Au-Ag-Pb-Zn重晶石型矿床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皆具多来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矿床成因分析是找矿的基础工作。本文基于藏南措美-隆子一带金锑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结果,在揭示该成矿带上金锑铅锌银矿床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初步认为该成矿带上的金、锑、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系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构造-热事件,驱动地热系统流体循环形成的中低温热液脉状矿床,大气降水下渗与岩浆水混合构成地热水循环系统。流体包裹体具中低温和低盐度特征,马扎拉锑金矿床的氢、氧同位素和硫同位素测试分析显示有岩浆水参与,并且岩浆水在成矿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受区域近南北向挤压和近东西向区域性大断裂的影响,成矿流体易于充填在其次级的走向近南北向、北西向、北东向的张性断裂中。  相似文献   

8.
总结辛庄金矿区地质特征,并从成矿物质来源、矿化产出形式、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组构、围岩蚀变以及成矿方式等方面探讨辛庄金矿的矿床成因.对矿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脉状矿体受北西及北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控制作用明显,矿石类型具有多样式、多矿种组合的特征;岩体源岩来自于地壳,燕山期岩浆活动为本区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矿床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鹿鸣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鸣钼矿床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中南部.钼矿体产于二长花岗岩与花岗斑岩的接触带内,钼矿化主要载体为石英脉,呈脉状、网脉状分布于矿体的内部.研究了主要含矿石英脉体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结果表明:包裹体相态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矿床的成矿温度峰值分别为400,220℃,盐度为19%~144%,成矿压力平均为18MPa,成矿深度为09~28km,成矿流体成分富含CO2,H2O,CH4等多种气态组分,以及Na+,Ca2+,SO2-4,Cl-液态组分;矿床初始流体来源于岩浆热液,成矿后期受大气降水的混入.矿床成因类型应划归为与中酸性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中高温斑岩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宝兴厂无矿化斑状花岗岩石英斑晶和煌斑岩石英脉、矿化阶段辉钼矿石英脉、黄铜矿-辉钼矿石英脉、黄铁矿-辉钼矿石英脉、黄铜矿-黄铁矿石英脉以及黄铁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及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石英斑晶和石英脉原生包裹体中发育富气相包裹体和富液相包裹体2种类型.流体包裹体以中高温(a.v.250.7℃~450℃),中盐度(a.v.6.65%~10.78%NaCl.eqv)为特征,但是无矿化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温度和盐度较矿化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要高.矿化阶段的成矿流体捕获压力(3.90~13.4 MPa)及成矿深度(0.53~1.30 km)均显示该矿床形成于浅成的环境,与斑岩成矿系统一致.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气相组分以水蒸汽为主,伴有少量的CO_2,液相成分中主要富含Na~+和Cl~-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于NaCl-H_2O体系.综上所述,宝兴厂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与多阶段侵入体相关,暗示其成岩主要与金沙江—哀牢山一带岩浆作用有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流体成分的测试数据,代表着早期岩浆流体出溶与晚期对流循环的大气降水混合的热液事件.  相似文献   

11.
块状硫化物矿床可分为VMS和SEDEX矿床两大类.这类矿床是一类重要的金属矿床,通常产于海相火山岩系和沉积岩系中,主要由Fe、Cu、Zn和pb的硫化物组成,伴有Au、Ag、Co等多种有益元素,多表现为块状矿体和网脉状矿体,其铜的工业意义仅次于斑岩型铜矿.本文通过对块状硫化物的成矿背景、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矿流体详细描述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形成环境、矿床类型及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2.
薛培  张术根  王晶  袁莹 《科技信息》2011,(12):99-100
含矿石英脉中的石英发育气液两相原生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属低盐度盐水溶液,成矿期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指示:该区钨钼多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高中温阶段。并估算得出流体包裹体所代表的主要成矿压力范围为36.35~102.58 MPa,成矿的相应深度范围为2.69~8.37Km,属于典型的中浅成成矿环境。成矿流体为Na2SO4-NaCl-H2O体系。  相似文献   

13.
探讨河南省栾川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内不同矿床类型、不同成矿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S、Pb、C、H、O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具有统一的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是由斑岩体中心向外不断演化的岩浆热液流体体系。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均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2~131Ma B.P.)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钼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以晚侏罗世花岗斑岩体为中心,由中心向外分为中心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过渡带(矽卡岩型硫锌多金属矿床)和边缘成矿带(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由中心向外,成矿时代具有由老到新的变化趋势,矿物组合和蚀变类型具有由高温到低温变化的特征,成矿流体具有由高温-高盐度岩浆热液流体向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演化的趋势,晚期大气降水加入特征明显。由于不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差异和成矿流体运移路径上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富含成矿物质的深源岩浆热液流体在斑岩岩浆热动力驱动下,形成了一个以燕山期花岗斑岩岩浆侵入活动为中心,时空密切关联的钼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4.
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兰坪 -思茅盆地新发现的一个重要矿床 .该矿床产出于火山岩中 ,其构造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均比较复杂 ,整个矿床由上部层状或透镜状的块状硫化物矿体和下部脉状及浸染状的矿体组成 .该矿床脉状矿体中石英流体包裹体Rb_Sr等时线年龄为 ( 1 1 8± 1 2 )Ma ,初始锶同位素组成为 ( 0 .70 80 0 7± 0 .0 0 0 0 3 7)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中低盐度 ( 2 .0~ 8.0wt %NaCl)和中低温度 ( 90~ 2 0 0℃ ) ;矿床中主要硫化物矿物的δ34S值在 - 0 .9‰~ 3 .5‰之间 ,集中在零值附近 .结合对以往的氢 -氧同位素和铅同位素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 ,大平掌矿床与区域内的脉状铜矿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 .因此认为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为形成于燕山期的热液矿床 ,而不是前人认为的海底喷流沉积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5.
探讨吉林省老岭成矿带南岔和荒沟山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成因类型并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对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等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南岔金矿发育含CO_2三相包裹体和气液两相包裹体,为NaCl-H_2O-CO_2体系,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低密度、中压和中成深度特点;荒沟山金矿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为NaCl-H_2O体系,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中低压和中浅成特点。南岔金矿石δ~(34)S为-9.8‰~1.1‰,荒沟山金矿石δ~(34)S为1.8‰~14.3‰,体现深源硫和地层硫特征;铅同位素显示矿床铅来自地层和岩浆;碳、氢、氧同位素显示矿床流体主要为幔源流体。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二者形成于燕山晚期,为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的构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辽西蒋家屯和兰家沟钼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两种不同类型的成矿流体被识别出来.蒋家屯脉状钼矿含矿石英脉中发现大量的Ⅰ型水溶液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为163~234℃,盐度为3.06%~ 6.01%(NaCl eqv,质量分数),表明成矿流体为中低温度、低盐度流体.兰家沟斑岩型钼矿含矿石英脉中发育含CO2Ⅱ型包裹体,包裹体内较高含量的CO2指示了成矿深度较大.兰家沟钼矿的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200~283℃(Ⅰ型包裹体)和281~346℃(Ⅱ型包裹体),盐度为2.74%~7.31%(NaCl eqv,质量分数)(Ⅰ型包裹体)和3.52%~4.80%(NaCl eqv,质量分数)(Ⅱ型包裹体).鉴于上述研究,与大型兰家沟斑岩型钼矿相比,目前揭露的蒋家屯脉状钼矿体成矿深度较小,成矿温度较低,其深部可能会发现更具经济价值的斑岩型钼矿体.  相似文献   

17.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是世界首例独立碲矿床。通过对其进行矿床地质、常量与微量元素、矿物包裹体地质及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研究 ,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 ,且不同矿化期的成矿元素、成矿流体来源亦不相同 :主成矿期 Te主要源于地幔岩浆脱气 ,少量来源于基性岩或大理岩 ,S可能主要源于早期形成的磁黄铁矿 ,Bi可能与中酸性、基性岩浆有关 ;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气液。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安曼金矿床地处马来西亚半岛吉兰丹州西南部,矿体呈脉状赋存于二叠—三叠系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内,并受断裂控制。对安曼金矿床流体包裹和群体成分进行研究。研究研究表明:安曼金矿床各成矿阶段金矿石中主要发育CO2-H2O包裹体及气液两相H2O包裹体,早期阶段主要以CO2-H2O包裹体为主,主成矿阶段CO2-H2O包裹体及气液两相H2O包裹体均有发育,后期多为气液两相H2O包裹体。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在早阶段分别为248~352℃和1.6%~8.8%,主成矿阶段分别为185~336℃和0.43%~11.6%,晚阶段分别为118~226℃和2.9%~5.1%;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和CO2为主,并含有少量CH4和H2;包裹体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Na+,K+和Ca2+为主,阴离子以Cl-,SO42-和F-为主。据沸腾包裹体群的均一温度推测主成矿阶段成矿温度为230~326℃。安曼金矿床成矿流体总体表现为低盐度、富CO2的中低温流体,主成矿阶段流体不混溶作用引起成矿流体中的CO2相分离是促使金沉淀的直接因素。安曼金矿床形成与二叠—三叠纪时期马来半岛中缅马苏陆块和印支陆块间的碰撞造山机制有关,属于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是矿床地球化学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不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不同,同种矿床甚至同一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也会有不同。成矿物质来源包括成矿元素和成矿流体两方面,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通过研究六种常用同位素(氢、氧、硫、钕、锶、铅)的组成和演化特征,简述同位素在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为矿床成因、成矿模式等研究工作以及同位素方法的合理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西拉么锌钢多金属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类型及特征、成矿温度、成矿盐度、成矿密度、成矿压力以及气液相成分特征的研究,确定了该矿床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并对成矿流体的成分、性质及来源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