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新成 《科学通报》1989,34(16):1260-1260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组织以及细菌中,尤其在植物的贮藏器官和组织(种子和根茎)中含量较高。按照Laskowski和Kato按抑制药中二硫桥的排布,它们可分成10类。其中Kunitz型抑制剂,Kazal型抑制剂以及链霉素枯草杆菌酶型抑制剂的立体结构均已报道。它们的立体结构以及它们与相应的酶的复合物立体结构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蛋白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以及酶催化机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自然信息     
在生物体内各种蛋白质中,有一组称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serpins)的多肽,其作用始终未能查明。最近,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临床和群体细胞遗传学研究室的研究人员Hill和Hastie发现,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是防御入侵寄生物的有效物质。这些抑制物对某些酶(如胰蛋白酶和凝血酶)有抑制作用。每种抑制物都有一个称为反应中心的氨基  相似文献   

3.
胡胜民  王钰  贺福初  孙之荣 《科学通报》2000,45(21):2310-2315
选取丝氨酸蛋白酶超家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SAP算法从结构比较的层次上进行蛋白质超家庭分子进行化的研究,分子相同或相似物中酶和功能的演化,鼠类胰鼠白酶突变体结构的聚类关系以及不同抑制对牛β-胰蛋白酶天然结构的影响,探索了结构比较对于蛋白质工程中定点突变改造蛋白质结构与细胞以及蛋白质抑制剂设计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基于结构比较的方法是蛋白分子进化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曾杰 《科学通报》1986,31(7):506-506
胰凝乳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晶体结构是研究得较早、较清楚的蛋白质结晶学成果之一。1970年Stroud等人解出了分辨率为2.7的牛胰蛋白酶的三维结构。1972年Birktoft等人发表了2分辨率的牛胰凝乳蛋白酶的结构数据。1974年Janin等人报道了猪胰蛋白酶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确定这两种酶的活性中心,探索它们的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机理以及关于蛋白质分子的进化等方面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人们从分子水平上了解了丝氨酸蛋白酶,为研究酶学理论及分子的进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改性的聚乙撑亚胺对磷酸酯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黄启斌 《科学通报》1992,37(23):2150-2150
在过去为了模拟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设计并合成了许多酶模型,其中包括环糊精、亚碘酰化合物、胶束、咪唑化合物和聚乙撑亚胺衍生物。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蛋白酶模型——含肟基和十六烷基的聚乙撑亚胺衍生物(PEI-C_(16)-OXN)。该聚合物的以下特征是相当引人注  相似文献   

6.
尿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空间结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志萍 《科学通报》1996,41(17):1605-1607
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简称UTI)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一种,存在于人类的尿液中,可抑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的活性,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特效药。迄今为止,UTI的三维结构仍属未知。它是一种糖蛋白,含糖量高达50%,同时,它也是一种双结构域蛋白,它的结构信息对于我们研究蛋白质结构域间的相互作用也极有益。鉴于UTI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特殊的结构意义,我们对UTI的空间结构进行了预测,所用的方法是已被众多结构生物学家认可的同源结构预测法,它的基本思想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比一级序列更为保守。  相似文献   

7.
利用^1H NMR谱研究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与无机金属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原酶活性中心金属离子Zn(Ⅱ)可以与外加CoCl2,NiCl2发生直接相互作用,被Co(Ⅱ)Ni(Ⅱ)部分换而生成了酶的Co(Ⅱ),Ni(Ⅱ)取代衍生物;获得了该酶的两种金属取代衍生物的^1HNMR谱图,同时论证了该酶活性中心的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8.
Cech  TR 张大卫 《世界科学》1991,13(10):9-11,18
导言1926年,James B.Sumner结晶出尿酶,并发现它是一类蛋白质.此后经过10年的争论才认识到,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均由蛋白酶催化.由此,酶是蛋白质的概念便深深地植入生物学工作者的脑海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然而,在1981-1982年期间,我的研究小组和我一起发现了另一种酶——RNA分子,它能切割和连接自身的核苷酸.  相似文献   

9.
人种源流的探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蛋白质多态性的比较是一项比较常用的方法。近日我们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检测了我国汉族与维吾尔族约同等人数正常的C2多态性,现摘要报道如下。人补体第二成分(C2)是一个分子量为102Kd的糖蛋白,单链,由732个氨基酸组成,为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原。补体第四成分(C4)的  相似文献   

10.
王玮 《科学通报》1987,32(14):1118-1118
本实验室以前报道枯草杆菌核糖体蛋白质S12发生依赖链霉素突变以后,φ105噬菌体裂解量大大下降,蛋白质合成严重受阻,而RNA和DNA合成正常。本实验室还测定了噬菌体φ29在枯草杆菌28种核糖体蛋  相似文献   

11.
我叫加酶洗衣粉,是由工人在普通洗衣粉中添加一种酶而制成的。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存在于动植物的活细胞内,动植物机体内的合成、消化等反应由于酶的参加而能顺利进行。洗衣粉中加的碱性蛋白酶是含有数百个氨基酸分子,并具有三向立体结构的活性蛋白质。它本身并不能去污,但它能将污垢中的不溶性蛋白质分解成可溶性氨基酸,使污垢松动,易于与衣物脱离洗净。正是由于这种酶的加入,使我产生了普通洗衣粉所不具备的去污能力,同时在使用中也有了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2.
蛇毒丝氨酸蛋白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蛇毒丝氨酸蛋白酶属于糜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蛇毒丝氨酸蛋白酶几乎可作用于哺乳动物凝血,纤溶系统的各个步骤而对凝血,纤溶,血小板功能,血管完整性以及出血等发生影响,蛇毒丝氨酸蛋白酶具有高度的序列相似性(60%-75%),但底物性却具较大的分化;另一方面,它们对生理性丝氨酸蛋白酶剂有较强的耐受性及较长的体内半衰期,这些特性使之成为蛋白酶与功能研究的优良模型,同时也具广阔的药物开发前景和作用药理研究的工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志珍 《科学通报》1998,43(13):1345-1353
蛋白质和新生钛折叠的概念近十年来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新生肽成熟为功能蛋白需要分子伴侣和折叠酶的寿命才能完成。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是一种折叠酶,同时也有分子伴侣活性,该假说得到越来越多体内外实验的支持。分子伴侣活力可能是酶分子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新的性质,以提高酶催化效率,并在与蛋白质折叠有关的生命活动中发挥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香菜叶片衰老相关63 ku蛋白酶的分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进的Gelatin-SDS-PAGE方法,从香菜叶片中鉴定出一种分子量约为63ku的衰老相关蛋白酶(63ku senescence related protease,SRP63),其活性上升与叶片中蛋白含量下降呈正相关。赤霉素处理可抑制其活性,乙烯处理则促进其活性。此外,SRP63活性还可被PMSF(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制,这表明它属于丝氨酸类型的蛋白酶。SRP63在50℃时酶活性最强,在70℃下仍有一定活性,在pH6-9的范围内该酶活性最大,在pH为5或11时仍保持一定的活性。这些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衰老相关蛋白酶在叶片组织中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药物化学家已合成了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在体外能使一种对艾滋病病毒的成熟和功能有极其重要作用的酶——HIV蛋白酶失活。与其他的对这种酶有潜在抑制作用的抑制剂相比,该化合物的特异结构能使其在体内的持续时间更长些。  相似文献   

16.
编码蚯蚓纤溶酶组分A基因的cDNA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蚯蚓纤溶酶组分A是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体内纤溶酶的主要组分之一,具有双重纤溶活性,用逆转录PCR(RT—PCR)的方法从赤子爱胜蚓中克隆了编码蚯蚓纤溶酶组分A的cDNA,由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丝氨酸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家族的成员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而且具有其保守的催化位点,表明该蛋白质可能是胰蛋白酶家族的成员.将上述cDNA导入大肠杆菌的表达载体pQE31和pMAL—c2X,构建表达质粒pQE—efea和pMAL—efea,这2个表达质粒均可以在大肠杆菌苗株M15中诱导表达出与预期大小相近的重组蛋白。其中,pQE—efea表达的His6—EFEa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而pMAL—efea表达的重组蛋白MBP—EFEa是可溶性的,并且具有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7.
Creighton  TE  范宗理 《世界科学》1989,11(1):24-24
直到目前,蛋白质的折叠仍还是相当神秘的问题。由于蛋白质的结构错综复杂,所以难以被理解和预测。线性多肽链是如何折叠成复杂的立体结构的呢?对此的答案,只不过是推测而矣。实验数据很少是有效的。未折叠的蛋白质和不完全的结构区呈现着随机的螺旋形。被分析的多数折叠转移都是相互纠缠在一起的;而且可用于确定折叠方式的部分折叠的中间物并不大量出现。可用于解释折叠方式的动力学被由临近脯氨酸残基肽链的较慢的顺反式异构化作用引起的蛋白质的异源性所搞乱。出现在活体内的折叠非常有效,实际是无法看见,并不可能对其进行研究。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在波士顿召开的为期3天的专题讨论会,搞清了所发生的许多变化。大量热心的与会者,对该领域进行了广泛的评价,从小肽的构形特点到体内折叠以及复杂病毒蛋白质的装配;从了解较清的去垢剂(一种改性的枯草杆菌蛋白酶)问题,到凝胶原中的缺失所造成的医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N-磷酰氨基酸的分子内磷酰基迁移与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应武 《科学通报》1994,39(4):333-333
美国的埃德蒙·费希尔和埃德温·克雷布斯因“可逆的蛋白质磷酸化作用”方面的发现而获得1992年度诺贝尔医学奖.事实证明,大多数酶的活性是通过肽链中的某个丝氨酸残基的磷酰化-去磷酰化进行调节的.许多情况下这一丝氨酸N-端附近总存在碱性氨基酸,C-端附近总存在酸性氨基酸残基.要了解磷酸化-去磷酰化过程起什么样作用的细节,就需要对磷酰化的丝、苏氨酸的化学特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大肠杆菌依赖链霉素突变对λN和λQ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曼丽 《科学通报》1990,35(20):1587-1587
核糖体是一切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唯一场所,所以核糖体对生命活动十分重要。目前,核糖体各组分(包括3种rRNA和50多种核糖体蛋白质)的结构已经研究清楚,但对各组分的确切功能却“仍然几乎一无所知”。本实验室多年来分离了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大量的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体,研究了这些突变对其它基因表达的影响,证明不同的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同一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同一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不同基因表达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孙崇荣 《科学通报》1980,25(3):138-138
剑麻是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除用作硬质纤维外,尚用于提取皂素类物质作药物原料。同时,由于含糖较高,亦能酿酒。剑麻系龙舌兰科(Agavaceae)植物。1964年Tipton首次报道在西沙尔种剑麻(Agave sisalanus)中发现蛋白质水解酶,定名为Agavain,次年,继而证实该酶为金属蛋白酶。1976年Du Toit从同科植物番麻(Agave americana variegata)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