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杜玉娥 《科技信息》2013,(18):485-486
本文通过对五里坡金矿区的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构造、矿石特征及成因分析,指出五里坡金矿床属于以韧性剪切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主、韧性剪切带石英脉型为次的金矿。  相似文献   

2.
陕西青木川—苍社地区位于勉略宁三角区的南带,区内金的矿化类型有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磁铁石英岩型等。金矿体均赋存于碧口群地层中,其空间定位和富集严格受N E和N E E向韧性剪切带的控制。对该成矿带旧房梁、小燕子沟、金厂沟及火峰垭金矿的流体包裹体、硫同位素及稀土元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金石英脉中仅见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其均一温度集中在1 8 0~3 4 0℃之间,盐度(质量分数)一般小于5%,成矿流体属中温低盐度的N a C l-H2O体系,成矿压力范围峰值为4 5~8 5 M P a,成矿深度较浅,达1.6 7~3.1 5 k m,可能代表韧性剪切带中浅部脆性变形域中的矿化。不同类型矿石的稀土配分模式与其围岩极为相似,暗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可能来自地层。金矿石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一般为负值,均接近陨石硫,暗示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为碧口群地层。该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中不同类型的金矿化在同一矿床中叠加出现可能与矿化形成过程中韧性剪切带不断被抬升剥蚀有关。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宁安市东苇塘金银矿为一小型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以金矿石为主。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张广才岭边缘隆起带的中北部,宁安盆地西边缘,南邻敦-密深大断裂带。区域内地层简单、岩浆活动强烈、构造发育,尤其是受北东向规模巨大的敦-密断裂带影响,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和近东西向韧性剪切糜棱岩带构成本区最基本、最重要的构造格局。该区矿化点多,找矿标志明显,通过了解该区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可望找到更好更大的金银矿。  相似文献   

4.
张凤巍 《甘肃科技》2021,37(20):45-48
八卦庙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凤太矿田内,是一特大型低品位热液变质矿床,金矿体受北西向F13大断裂下盘的韧性剪切带控制,剪切带内次级小断裂、节理、揉皱构造密集发育,热液活动强烈,赋矿岩层为上泥盆统星红铺组,矿体赋存在斑点状铁白云质粉砂质千枚岩、硅化千枚岩中,形成构造蚀变岩型、破碎石英脉型两种类型的工业金矿石,矿石品位与石英脉带、次级断裂、节理的发育程度关系密切,与共生金属硫化物含量成正比,与围岩蚀变程度正相关,在八卦庙矿床深部,含矿热液流体、容矿构造等成矿条件不如上部,但石英脉破碎蚀变带型金矿体依然存在,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王兆洲  张立勍 《甘肃科技》2013,29(16):18-21,104
小宛南山北金矿位于甘肃瓜州县小宛南山金成矿田,产于前长城系敦煌群第四岩组,受敦煌群第四岩组和韧性剪切带双重控制。矿体规模较小,矿石自然类型为蚀变岩+石英脉型,矿床成因应属韧性剪切带变质热液型,找矿标志明显。  相似文献   

6.
广东河台金矿的区域、矿田和矿床构造都是属于不同规模、级次及不同变形域类型的韧性剪切带,特别是控制矿床和矿体的是发育良好的深层韧性剪切带。河台金矿是典型的剪切带型金矿,所谓“剪切带型金矿”是受多级韧性剪切带构造控制,并以剪切作用为主要成矿机制的金矿床,可划分为剪切带糜棱岩型和剪切带脉型金矿,这两类是剪切带递进变形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东昆仑山脉属中央造山带西段北带,自元古宙至今,板块间经历了多期裂解拼合演化及岩浆活动.区域内金属矿床主要在两个洋—陆转化过程中形成,前寒武纪的区域动热变质作用是金属矿产成矿的物质基础.东昆仑地区金矿主要发生在晚华力西—印支期内造山作用的晚期,成矿过程中对地层没有选择性,构造控制为主要因素.金矿控制因素中韧性剪切带作用最强,因此金矿找寻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两种方法对NW及NWW向韧性剪切带及侵入岩(晚华力西—印支期)进行探寻.  相似文献   

8.
马泉金矿床定位于礼县—白云—山阳深断裂西段膨大、分支锐角夹持区,受印支期中川花岗岩体南外接触带中近EW向脆韧性剪切带和叠加于该带上的脆性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矿体空间展布、矿石特征、载金矿物特征等的论述,对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今后在该地区找矿因应以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为找矿的重点部位,地表以褐铁矿为主要找矿标志,深部以黄铁矿和毒砂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八卦庙金矿床脆—韧性剪切构造及其控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矿区脆-韧性剪切构造特征,对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床韧性剪切带的发育历程进行了宏现和微观论述。指出:其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下岩段一套半深海浊积岩相细碎屑岩中,成矿主要受脆-韧性剪切活动控制;纵向叠瓦式逆冲大断裂(F1)是其导矿、控矿构造,其派生构造NW向脆-韧性剪切带是矿床的成矿构造;F1派生的小褶皱和NE向张性断裂是容矿构造或储矿构造;脆-韧性剪切作用是形成金矿的主要作用;NE向剪切式节理脉形成于剪切成矿期,后期张剪活动中充填的石英脉可能导致金的叠加富集。  相似文献   

10.
河台金矿床赋存于河台韧性剪切带中,矿体严格受剪切带控制,矿石类型以糜棱岩型矿石为主,并有少量石英脉型矿石。矿床以富集Au,Ag,Se,S,As,Bi,Cu,Sb的元素组合为特征,Au/ag比值在2~10,同时W,Sn,U,Pb也有一定程度的富集。亲铁元素Sc,Ti,V,Cr,Mn,Co,Ni出现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Cs发生富集,而sr、Ba、Y等出现亏损,同时REE元素也出现亏损,稀土元素组成以轻稀土富集为特征,∑LREE/∑HREE为5.1~11.53,∑REE在54.49×10-6~137.45×10-6之间,出现明显的Eu亏损,δEu在0.52~0.66之间。根据特征富集元素组合及元素含量向深部的变化趋势,推测矿床向深部的延伸仍具有很好的工业前景。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天台县蟹渚矿床位于天台火山构造洼地和赤峰山火山穹窿的结合部位,萤石矿主要位于北西、北东东向的断裂破碎带中,控矿围岩为晚侏罗世西山头组,矿石类型主要以石英—萤石型、萤石—石英型为主,矿床成因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由于萤石与石英密切共生,地表上的硅帽是良好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长坑金银矿床中金和银分别构成独立的金矿体和银矿体.矿床的主要矿石类型包括原生矿石和次生氧化矿石.氧化矿石的矿物种类简单,主要是石英,其次是粘土矿物,少量的针铁矿、臭葱石,微量的磁铁矿、锆石、黄铁矿和其他硫化物,偶见自然金.原生金矿石包括硅质金矿石、钙硅质金矿石、铝硅质金矿石三种类型,原生银矿石主要是硅质银矿石.原生金矿矿石矿物包括黄铁矿、雄黄、雌黄、重晶石、辉锑矿,其次是白铁矿和极少量毒砂和自然金,为一套浅成低温矿物组合.原生银矿矿石矿物是方铅矿、闪锌矿、银黝铜矿、深红银矿、硫锑铜银矿、硫锑铅银矿、辉锑银矿、辉银矿,次要矿物有黄铁矿、黝铜矿、黄铜矿、脆硫锑银矿、淡红银矿,是一套中深成中温的含银单硫化物和含银硫盐矿物组合.反映金、银矿床分属浅成低温和中深成中温热液交代成因的两次不同成矿作用的产物,金矿成矿在先,银矿成矿在后并叠加改造了金矿.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两当县大店沟金矿床位于北秦岭西段,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等产出;主要赋存于丹凤群木其滩组第三岩性段绢云绿泥石英片岩中;望天沟-利桥复背斜及舒家坝-太阳寺大断裂控制了金矿的定位,元家坪-小寺沟韧性剪切带及次级韧性剪切挤压带控制了金矿化体的空间展布及形态。矿石类型可分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型和黄铁矿蚀变岩型2类。矿石结构主要为鳞片变晶结构,构造主要为千枚状构造、条带状构造。金以微粒金产出,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通过综合研究表明,加里东运动使地层受到高绿片岩相的温、压作用,造成了金元素的活化及初步富集;印支期活动的热液使金进一步富集,同时为石英脉体串通韧性剪切带的薄弱地带提供了动力,又为后来的金矿化准备了储矿空间。研究表明,该矿床受韧性剪切带及含金地层控制,具多期次金富集成矿成因特点。  相似文献   

14.
郭树银 《河南科学》2014,(9):1758-1762
班子沟锑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两大构造单元的过渡地带,北秦岭褶皱带东段,区域构造线呈NNW—SEE.其赋矿围岩为古元古界秦岭群(Pt1Q)雁岭沟组(Pt1y):主要岩性为白云大理岩、黑云斜长片岩、斜长角闪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等;本区秦岭群地层属Sb高背景区,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岩石中Sb、Pb、As等金属元素富集,为矿源层(矿源岩).区域上在双槐树—五里川一带Sb、Pb、As为高丰度值密集异常富集区,该区已查明锑矿床十余处.班子沟矿区位于锑异常富集区中部,目前所探明的矿石类型主要为角砾状矿石、浸染状矿石、脉状—网脉状矿石,通过进一步勘查可望发现大型块状等类型矿床,找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连山关地区铀成矿研究已形成大量的文献,笔者从基础地质研究入手,综合前人的矿床学研究成果,认为该区主要铀矿类型为与脆~韧性剪切带相关联的热液脉型铀矿化—以连山关铀矿床为典型代表。脆—韧性剪切作用的存在是形成铀矿化的重要因素,赋存围岩为断层构造岩,其成矿热液来自于深成变质水、构造热液及部分深源岩浆水。在总结了该区的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远景区段。  相似文献   

16.
黔东凯里—三都断裂结构及形成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宏观描述、地震解译、有限应变测量、显微构造分析及包裹体测温等方法对黔东凯里-三都断裂进行了研究。认为凯里-三都断裂是黔东南推覆体的前锋断裂,呈向NWW突出的弧形,总体表现为由数条断层组成的逆冲断裂带,主断裂倾向SEE,为黔南拗陷和雪峰古陆的分界线。断裂带以浅层脆性变形为主,断裂带上盘向NWW推覆的水平位移达12~15km,是多条断层多期挤压、拉张和平移剪切作用叠加的结果。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演化过程,燕山期以来的演化历史主要受太平洋构造域控制,早中燕山期为主挤压逆冲阶段、晚燕山期为拉张正滑阶段、喜马拉雅期为再次挤压-定型阶段。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金厂峪金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其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成矿温度为中高温热液环境,成矿流体为低盐度,同位素显示物质来源具有深源的特征.稀土-微量元素特征显示金成矿作用具有排斥稀土元素的作用,Bi可作为富矿指示剂.矿床体的石英大脉和复脉赋存特征及成因机制显示金厂峪金矿床主要赋存于韧性剪切活动后期的脆性构造-挤压片理化带内,成矿空间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根据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和成像测井解释等相关资料,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对陕西省定边-吴起地区延长组长8段裂缝的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水平构造挤压应力是形成裂缝的主要力源,定边-吴起地区在燕山期NWW—SEE向挤压应力产生了E—W向和NW—SE向裂缝,喜山期NNE—SSW向挤压应力产生了N—S向和NE—SW向裂缝。受沉积相作用,储层非均质性抑制了共轭剪切裂缝系中NW—SE、N—S向裂缝的发育,使E—W、NE—SW向裂缝较发育;靠近伊陕斜坡浅水三角洲河道侧翼E—W向裂缝发育,天环坳陷轴部附近NE—SW向裂缝较发育。现今NEE—SWW向地应力影响不同组系裂缝的地下张开度、连通性和渗透性,对储层勘探与开发井网部署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台东部分布有众多的花岗岩型金矿床,按照岩体与矿化的时间关系可分为同侵入岩型及后侵入岩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冀、辽接壤地区,成岩与成矿时代相近,为中侏罗世;后者主要分布在辽宁及山东等地,成矿比成岩要晚20-120Ma以上,成岩时代主要为侏罗纪,成矿时代为白垩纪。NWW向SEE方向金矿化时代变新,可能显示出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使华北地台活化的作用向东迁移并对金矿床形成了控制作用,同时在华北地台北缘从南向北矿化变新也显示出西伯利亚板块在中生代时期对华北地台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昌兵 《科技信息》2014,(11):248-249
萨尔明山金矿床位于新疆和静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额尔宾山弧前增生杂岩带内,是南天山萨阿尔明—库米什多金属成矿带中心的主要成矿区之一。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其地层走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均呈北西—南东走向展布。矿床产于中泥盆统萨阿尔明组下亚组(D2Sa)的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之中。矿石中矿物组分比较简单,金属矿物主要以自然金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方解石和高岭土。金主要以包裹金形式出现,次为裂隙金。矿区的矿物共生组合为自然金及微量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组合。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在韧性向脆性转换阶段,并伴随有Fe、Ag、Cu、Si、Al、S的带入,Ca的强烈带出,因此,萨尔明山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应属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经过研究对比发现,区域地质构造标志,矿区地层标志、蚀变特征,可作为矿区和区域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