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锁骨下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2例经锁骨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防治。结果262例中误人动脉13例,发生气胸5例、血肿4例、气栓1例、导管相关感染15例、导管堵塞29例、导管移位或脱出21例、静脉血栓形成2例,均得到及时处理后缓解。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明显提高需长期静脉给药的癌症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也为医生设计更为复杂有效的多种药物治疗提供了方便,但需重视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锁骨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2例经锁骨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防治.结果 262例中误入动脉13例,发生气胸5例、血肿4例、气栓1例、导管相关感染15例、导管堵塞29例、导管移位或脱出21例、静脉血栓形成2例,均得到及时处理后缓解.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明显提高需长期静脉给药的癌症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也为医生设计更为复杂有效的多种药物治疗提供了方便,但需重视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锁骨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2例经锁骨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防治.结果 262例中误入动脉13例,发生气胸5例、血肿4例、气栓1例、导管相关感染15例、导管堵塞29例、导管移位或脱出21例、静脉血栓形成2例,均得到及时处理后缓解.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明显提高需长期静脉给药的癌症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也为医生设计更为复杂有效的多种药物治疗提供了方便,但需重视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中等量或大量胸腔积液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9例中等量或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观察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结果:59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其中导管滑脱2例,术后导管堵塞8例,无一例发生感染、气胸、肺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安全有效,护士应掌握相关知识,及时观察和加强引流管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直接动静脉穿刺行血液透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直接动静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993年2月至2003年12月我院32例急慢性肾功衰患者直接动静脉穿刺透析1603例次,一般选取桡动脉,要求穿刺者有熟练穿刺技术,减轻患者痛苦.结果:总成功率98.3%,穿刺失败3例次,发生局部血肿3例次,流量可达180~300mL/min,透析后肌酐、尿素氮均下降60%以上,脱水量可达预期目标.结论:直接动静脉穿刺简单、经济,抢救及时,可迅速挽救患者的生命,也可避免肾移植患者术前造瘘、术后闭瘘两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与置管术相比,危险性小.  相似文献   

6.
佘小丽 《科技信息》2010,(8):I0181-I0181
目的探讨早产儿PICC置管术的应用及术后护理。方法总结和分析我科23例早产儿在PICC置管术后的效果及护理经验。结果23例均成功建立PICC,留置时间平均为46天,80.1%完成输液任务,出现脱管1例,堵管3例(其中2例尿激酶溶栓后通畅,1例未通后拔管),机械性静脉炎2例。结论在我院,PICC置管术很好的解决了早产儿长期静脉输液和静脉高营养的护理难题,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危急重症患者中应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方法应用PICC患者117例,并对其护理措施及其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应用PICC患者117例,94例1次穿刺置管成功,23例经第2次或第3次穿刺后置入导管,成功率达100%。结论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穿刺简便、安全,成功率高,护理方便。  相似文献   

8.
回顾分析了3例病人颈内静脉永久性双腔导管置管的护理,认为良好的手术配合、透析护理、控制感染、预防堵塞是永久性双腔导管长期使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创伤患者早期行PICC置管术,保护患者的血管,提高输液治疗满意度。为创伤患者的药物、血液和营养制品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高渗液及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维持衡定状态下的正常补液,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创伤患者经外周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静脉输液资料。结果:108例患者1次成功进行PICC置管术达105例,置管期间无1例出现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病人对输液满意度提高至100%。结论:创伤患者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的保护血管,减少患者发生反复穿刺的痛苦,从而提高护理效率和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J导管内引流在泌尿外科患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32例应用双J导管作内引流及支架的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置管后3例切口出现少量漏尿,9例留置双J导管膀胱端有尿酸盐附着;术后随访6个月,留置双J导管期间均无腰痛、发热、尿路刺激征发生。结论:泌尿外科患者应用双J导管作内引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腹膜透析治疗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5 a来收治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20例,入院后均采用内科综合治疗,一旦病情进展,立即早期联合应用腹膜透析.将透析管置入膀胱直肠窝,术后即进行间歇性腹膜透析(IPD).结果全组20例患者在腹膜透析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恢复情况良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腹膜透析方法简单、安全,通过内科综合治疗及早期联合应用腹膜透析,提高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股静脉穿刺置管法的改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股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改良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选择2003年至2006年卧床危重心脑血管病人30例为A组,行改良的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置管时不使用扩张管,穿刺点比常规的进针点位置放低4~5cm;与1999年至2002年30例(B组)行常规的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比较。结果A组1次穿刺成功25例,总穿刺成功率100%,误穿刺动股5例,局部血肿发生3例,局部渗血2例,比较B组穿刺成功率高,误穿股动脉发生率及局部渗血发生率低(P<0.05)。结论改良的股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具有操作简捷方便、穿刺成功率高,尤其能减少误穿股动脉、局部渗血等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股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不同给药途径对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项研究选择接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通过腹膜透析通路给药,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5 g加入1.5%腹透液2 000 m L中,留腹过夜,疗程为2周,2次/d.对照组患者通过静脉给药,给予0.9%生理盐水100 m L+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5 g静脉滴注,疗程为2周,2次/d.结果观察组有15例(50.0%)患者痊愈,对照组有10例(33.3%)患者痊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治疗过程中,通过腹膜透析通路给药途径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股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改良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 选择2003年至2006年卧床危重心脑血管病人30例为A组,行改良的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置管时不使用扩张管,穿刺点比常规的进针点位置放低4~5 cm;与1999年至2002年30例(B组)行常规的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比较.结果 A组1次穿刺成功25例,总穿刺成功率100%,误穿刺动股5例,局部血肿发生3例,局部渗血2例,比较B组穿刺成功率高,误穿股动脉发生率及局部渗血发生率低(P<0,05).结论 改良的股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具有操作简捷方便、穿刺成功率高,尤其能减少误穿股动脉、局部渗血等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股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慢性肾衰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疗效 .方法 :对 1 996年以来自愿接受腹透 32例患者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 .结果 :1 2例急性肾衰治愈率达83.33% ,慢性肾衰透析时间为 3~ 38月 .结论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为治疗急、慢性肾衰的一种简单、经济、实用的疗法 .  相似文献   

16.
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 取临床行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病例,对其成功率和各种常见并发症分别比较,统计处理用χ2检验.结果 表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较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P<0.005),是首选的穿刺置管径路.结论 临床主张选用颈内静脉穿刺作为中心静脉置管径路.  相似文献   

17.
分析腹膜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治疗效果。观察对象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20例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56例为观察组,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64例为实验组,腹膜透析时间为两年,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和并发症情况。经过腹膜透析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治疗结果差别较大,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腹膜炎的概率较大。腹膜透析对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和腹膜炎的机率明显大于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  相似文献   

18.
探究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术(PICC)后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选取2014年2月~2019年4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498例,按照是否形成血栓分为2组,血栓形成的患者10例为血栓形成组,同期无血栓形成的患者488例为血栓未形成组,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498例PICC患者中,发生血栓10例,发生率为2.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栓形成组与血栓未形成组比较,年龄、置管时间、置管部位、预防性抗凝、活动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置管时间≥14d、活动少是影响PICC术后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使用抗凝药物为保护型因素(P0.05)。:PICC术后血栓形成率较高,高龄、置管时间长、置管部位选择、有恶性肿瘤、活动少会增加血栓形成率,应采用针对性预防对策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9.
祝睿鋆  沈旭慧 《科技资讯》2014,(11):221-221
本文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社区腹膜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进行阐述,旨在为社区腹膜透析患者平时的家庭照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注入药物和生物制剂的治疗和护理。结果32例患者胸腔留置术均一次成功,无气胸、血胸、腔内感染等并发症。引流时间5~21d,平均l0d,所引出的液体量4000mL~11000mL,平均引流量8000±250mL。无1例患者堵塞。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安全、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