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敏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7M):89-91,97
我国刑法规定的报复陷害罪对于确保公民的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行使,不受压制和报复,监督国家工作人员严守职责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报复陷害罪的法律渊源入手来评析新刑法对于报复陷害罪的法益、主体范围认定、罪数问题以及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侵犯知识产权罪"立法之疏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刑法》关于“假冒专利罪”的规定与其它侵犯知识产权罪在处罚上存在明显差别,通过“假冒专利罪”与其它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比较,指出“假冒专利罪”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可能 导致的误区,分析该罪在立法上的失误与疏漏。  相似文献   

3.
《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催收非法债务罪不仅满足了司法实践的需求,更能弥补相关理论的缺憾.应当明确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社会秩序法益可主要理解为个人生活安宁或稳定,主观罪过形式仅为故意,非法债务的认定不可脱离对高利贷的判断,情节严重的情形应当在刑法分则一般认定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本罪具体行为方式进行明确.  相似文献   

4.
古津贤 《高等职业教育》2004,13(4):40-42,52
医疗事故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罪名,本文通过对医疗事故罪的历史沿革、特点、犯罪构成和刑罚处罚的研究与探讨,以期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从而指导司法实践,使医疗事故罪的定罪和量刑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5.
滥用职权罪是现行刑法中的一个独立罪名,与玩忽职守罪在构成要件和法律适用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值得认真研究。着重探讨了滥用职权罪的五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渎职罪中的"前提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以"前提罪"作为构成条件的渎职罪进行了分析,界定了"前提罪"的概念,确定了"前提罪"的存在范围和分类,在此基础上,认为"前提罪"的确定标准应以行为人对作为对象的"前提罪"达到刑法分则所要求的明知,并进一步阐述了"前提罪"与关联渎职罪之间的犯罪形态和处罚原则.  相似文献   

7.
王丹妮 《甘肃科技纵横》2012,41(5):95-97,190
军人违反职责罪与普通犯罪之间存在的大量竞合,反映出军事刑法专业化与国家刑事司法一元化之间的矛盾。本文立足军职罪在实践中被置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在梳理军职罪与普通犯罪间竞合现象的基础上,对军职罪设置范围和立法初衷做出反思,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以便推进我国军事刑法科学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非典”疫情的爆发。不仅对现有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也为完善我国刑法相关法律规范提供了契机。以罪刑法定为基本尺度,对非法经营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存在的缺陷进行理性反思.将得出完善立法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催收非法债务罪”是对当下我国民间借贷、套路贷等行为所引发犯罪问题的立法回应,充分体现了当前积极的刑事立法观。但该罪设立实施后所带来的司法适用难题,如法益保护范围界定上的模糊、罪状规定理解上的歧义,以及与他罪关系不够明晰等问题有待解决。基于对刑法条文规定构成要件的检视,催收非法债务罪所保护的应为社会公共管理秩序和个人人身权利双重法益。在犯罪主观层面,需具备催收非法债务这一主观违法性要素。在与他罪关系的厘清中,本罪与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竞合,与寻衅滋事罪则属对立关系,在司法实践中应择一适用。  相似文献   

10.
分裂国家是危害国家安全的严重犯罪,中外刑法的反分裂立法有其共同性,均视分裂行为为重罪并将预备行为入罪化。国外分裂国家犯罪立法模式多样,中外分裂国家罪的行为内部构造规定不一。我国现行立法为防范、打击分裂国家行为提供了规范保障,但其入罪模式以及法定刑配置不够合理。完善分裂国家罪立法应拆解现有罪名,进一步明确罪状,将组织、参加分裂国家组织“入罪”,重构分裂行为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