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曲堤油田岩石成分及流体性质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储层敏感性流动试验对该区储层各种潜在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储层具有较强的水敏性、盐敏性和碱敏性 ,并具有弱酸敏性和无速敏—中等速敏性 ,各层段的潜在敏感性有明显的差别。分析了各种敏感性的成因机制 ,采取降低钻井液密度、使用矿化度与原始地层水一致的完井液及 1.2 %的P - 2 16防膨剂等措施可以抑制储层敏感性 ,取得了较好的油田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下寺湾油田长2储层基本性质的研究,储层岩石的敏感性评价分析,得出该区具有弱速敏、中等偏弱水敏、弱盐敏、中等酸敏和弱碱敏等储层敏感性。粘土矿物中绿泥石含量相对较高,该区储层发生酸敏的可能性较大,不适合酸化改造。长2油藏是低孔、低渗油藏,天然能量不足,地层亏空严重。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恢复地层能量,本文对下寺湾油田长2油藏进行了注水开发的分析研究,论证了注水开发的可行性,通过注水开发的实施及效果观察,最终达到提高该油田的采收率与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3.
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的含量、产状及分布特征是研究油层潜在敏感性的基础,本文对枣南油田砂岩储层中的粘土矿物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流动试验以及敏盛性试验,以此来评价油层的敏感程度。研究表明,枣南油田砂层储层中的粘土矿物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其分布主要受埋深、沉积相带以及储层中流体介质性质等因素的控制,在油层开发过程中,表现为强速敏、弱一中等水敏、中等偏强盐敏、中一强酸敏等特点。最后该区粘土矿物的敏感性问题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的含量,产状及分布特征是研究油层潜在敏感性的基础,本文对枣南油田砂储层中的粘土矿物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流动试验以及敏感性试验,以此来评价油层的敏感程度。研究表明,枣南油田砂层储层中的粘土矿物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其分布主要受埋深、沉积相带以及储层中流体介质性质等因素的控制,在油层开发过程中,表现为强度敏、弱-中等水敏、中等偏强盐敏、中-强酸  相似文献   

5.
摘要     
长春岭地区泉四段储层敏感性伤害评价 以研究区储层敏感性实验为依据,结合粘土矿物含量及注入水水质的分析,对长春岭地区泉四段进行储层敏感性评价,认为该区储层表现为无一弱速敏、中等偏强一强水敏、中等偏强盐敏、中等偏强酸敏和中等碱敏,储层中水敏性矿物的大量存在导致水敏和盐敏对该区储层伤害最大。因此,为避免水敏和盐敏对低温低压储层的继续伤害,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宜采用矿化度为7500~10000mg/L、水型为NaHCO3型的注入水进行水驱开发。  相似文献   

6.
长春岭地区泉四段储层敏感性伤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研究区储层敏感性实验为依据,结合粘土矿物含量及注入水水质的分析,对长春岭地区泉四段进行储层敏感性评价,认为该区储层表现为无—弱速敏、中等偏强—强水敏、中等偏强盐敏、中等偏强酸敏和中等碱敏,储层中水敏性矿物的大量存在导致水敏和盐敏对该区储层伤害最大。因此,为避免水敏和盐敏对低温低压储层的继续伤害,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宜采用矿化度为7 500~10 000 mg/L、水型为NaHCO3型的注入水进行水驱开发。  相似文献   

7.
对东营凹陷史家地区沙三段低渗透储层的岩石成分、物性、成岩作用、孔隙结构以及粘土矿物的潜在敏感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储层成岩作用强,成岩阶段为晚成岩A期;储层孔隙类型以次生为主,孔隙结构以大孔较细喉为主。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强,粘土含量高,并多以晶体较大的自生矿物形式充填在孔隙中,在油田开发中应注意潜在的水敏性和速敏性。  相似文献   

8.
高台子储层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储层的敏感性特征分析和评价是各项油气保护工作的起始点和基础,为了研究高台子油层物理化学性质,对高Ⅰ和高Ⅲ层位的岩样进行了室内速敏性、水敏性、酸敏性、盐敏性、碱敏性及压敏性评价,从而判断该地区储油层是否存在速敏性、水敏性、酸敏性、盐敏性、碱敏性及压敏性,以及每一种敏感性的敏感程度。该研究成果可以使油田在开采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油层不受伤害或少受伤害,从而保证油田的稳产和增产。  相似文献   

9.
南海流花油田经过长时间注水开发后出现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以及达不到配注要求等问题。为此,通过对该油田注水层段储层特征分析以及储层敏感性实验评价,找出注水过程中潜在的损害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储层保护措施建议。储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和蒙脱石为主;储层物性良好,属于中孔、中渗储层;地层原油性质较好,属于轻质原油,地层水型为Na HCO3水型。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储层临界流速为5 m L·min-1,具有弱速敏;临界矿化度为4 480 mg·L-1,储层具有强水敏;储层不存在盐酸敏感性,存在弱土酸敏;临界p H为13,储层具有弱碱敏。在油田后续注水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水速度、控制入井流体的矿化度和p H,采取合适的酸化处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碎屠岩油气储层的地层损害分析的思路和流程作了介绍,并以实例分析了引起地层损害的潜在地质因素。通过室内流体敏感性试验,包括流速敏感性、水敏及盐度敏感性、正反向流动及酸敏性,对储层的敏感性类型和损害程度进行了评价。最后简要探讨了油气层保护和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识别储层敏感性伤害机理对于避免油气井产能损失具有重大意义。为强化该领域室内研究,并克服目前有损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将核磁共振手段引入该领域。利用核磁共振T2谱测试,结合岩心流动实验,对我国KT油田两口生产井的盐敏和碱敏潜在伤害程度和伤害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T油田储层的盐敏伤害程度可达39.5%,核磁T2谱显示伤害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小孔隙增多、大孔隙减少的现象,据此推断盐敏伤害机理为黏土膨胀;KT油田储层碱敏伤害程度可高达77.8%,但T2谱并未显示伤害过程中存在孔隙类型及大小的变化;增大驱替倍数后出口端出现浑浊,且T2谱显示岩心中大小孔隙均增多,进而推断碱敏伤害机理为黏土分散运移。  相似文献   

12.
准确评价储层敏感性、分析储层损害机理,将会给油田采油工程方案的制订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加深对储层敏感性的理解可以在各个施工环节防止储层损害、保护好储层,以便充分发挥储层产能,达到科学开发油田的目的。由于低渗透油藏储层具有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孔喉半径小,毛管压力高,粘土矿物含量高等特点,使得低渗透储层本身存在很多潜在损害因素,当被外来流体诱导时,容易发生多种储层损害,造成地层渗透率降低。对储层进行敏感性评价,找出储层的潜在损害因素,可以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储层保护措施提供依据。该文以长庆油田罗一区为研究对象,在储层损害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吉林油田大26井区储层潜在伤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吉林油田大26井区储层岩石矿物组成、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点及粘土矿物的种类、含量、分布状态和地层流体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大26井区储层潜在损害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利用“油气田开发智能信息综合集成系统”中的储层保护软件对大26井区储层潜在损害因素作了进一步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大26井区储层潜在损害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速敏损害>水敏损害>酸敏损害>HCl敏感>水锁损害>有机垢损害>无机垢损害>酸渣损害>高分子聚合物损害>。  相似文献   

14.
应用室内水驱实验,对鄂尔多斯盆地新安边地区延长组长6致密砂岩油藏储层开展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储层具有弱—中等偏弱速敏、弱—中等偏弱水敏、弱—中等偏弱酸敏、弱—中等偏弱盐敏、水敏性波动范围大的特点。储层敏感性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为黏土矿物,影响储层速敏性的黏土矿物为高岭石,影响储层水敏性和盐敏性的黏土矿物为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影响储层酸敏性的黏土矿物为绿泥石。储层黏土矿物分析结果与储层敏感性评价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延长油区延长组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水质对储层伤害的因素,为延长油区注水水质标准的建立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实验分析和综合分析。结果从腐蚀性、堵塞性和敏感性3个方面的因素考虑,结合各油田储层物性特征,综合分析储层伤害的原因,认为溶解氧是主要腐蚀性因素;酸敏和水敏是主要敏感性因素。堵塞性和酸敏及水敏是对延长油区储层造成伤害的主要因素。结论研究区注入水与地层水结垢量大,配物性差,水溶解氧远高于行业标准,是主要腐蚀性因素,但并非伤害储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针对劳山油田W110井区长6储层低孔、特低渗的特征,通过系统的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储层敏感程度。研究结果表明:W110井区长6储层整体存在中等盐敏、中等偏弱酸敏和弱水敏、强碱敏和无速敏的特征。储层敏感性相对较弱,对研究区开采影响较大的为酸敏和碱敏,中等偏弱的酸敏使得研究区可适当进行酸化改造,强碱敏导致在注入液时需注意注入液pH值对储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系统研究马王庙油田新沟嘴组下段储层微观特征,结合岩心驱替实验系统分析制约马王庙油田高效开发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新沟嘴组储层具有中等—强水敏、中等速敏及中等—强酸敏特征,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微观因素主要为敏感性矿物、微观孔隙结构、岩石胶结程度以及注入水水质。  相似文献   

18.
页岩气储层损害机制及保护水基钻完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页岩气藏特征及开采方式,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气体膨胀置换法、脉冲衰减法和敏感性评价等手段,分析胜利油田沙河街组页岩气储层潜在损害因素及敏感性损害程度。提出页岩气储层保护水基钻完井液对策,研选出微乳型页岩气储层保护剂YYBH-1和聚胺类表面水化抑制剂BMYZ-1,研制出页岩气储层水基钻井液体系。结果表明:该页岩气储层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孔隙度分布在0.45%~2.50%,平均孔隙直径主要在4.54~6.17 nm,渗透率小于0.026×10-3μm2,为低孔超低渗储层;页岩气储层存在中等偏弱水敏性和碱敏性损害以及中等程度应力敏感性损害;页岩气储层水基钻井液体系能有效防止水敏性,增强水的返排能力,降低页岩渗透率损害率和对甲烷气体的吸附能力,具有优良的页岩气储层综合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煤层具有双重孔隙结构,孔喉结构复杂,颗粒表面吸附着黏土矿物,容易受到外来流体的影响,发生膨胀、迁移、沉淀,导致渗透降低,影响生产效率,为实现对江南井田煤层气高效开发。通过对煤岩心进行扫描电镜、X衍射、储层敏感性实验,对研究区储层黏土矿物特征和敏感性类型、伤害程度及敏感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煤岩心分析表明,储层黏土矿物主要由伊蒙混层和绿蒙混层2种矿物类型,M18、M73、M74、M78煤储层具有中等偏强速敏,M18、M74、M78煤储层具有弱水敏,M73煤储层具有中等偏弱水敏,M18、M73、M74、M78煤储层无盐敏,M18、M73、M74、M78煤储层具有弱酸敏,M18、M73、M74、M78煤储层具有中等偏强碱敏,M18、M73、M74、M78煤储层具有强应力敏感性,建议后续煤层气勘探开发中应重点防止速敏、碱敏和应力敏感性,降低储层伤害,提高开采效率。  相似文献   

20.
煤层具有双重孔隙结构,孔喉结构复杂,颗粒表面吸附着黏土矿物,容易受到外来流体的影响,发生膨胀、迁移、沉淀,导致渗透降低,影响生产效率,为实现对江南井田煤层气高效开发。通过对煤岩心进行扫描电镜、X衍射、储层敏感性实验,对研究区储层黏土矿物特征和敏感性类型、伤害程度及敏感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煤岩心分析表明,储层黏土矿物主要由伊蒙混层和绿蒙混层2种矿物类型,M18、M73、M74、M78煤储层具有中等偏强速敏,M18、M74、M78煤储层具有弱水敏,M73煤储层具有中等偏弱水敏,M18、M73、M74、M78煤储层无盐敏,M18、M73、M74、M78煤储层具有弱酸敏,M18、M73、M74、M78煤储层具有中等偏强碱敏,M18、M73、M74、M78煤储层具有强应力敏感性,建议后续煤层气勘探开发中应重点防止速敏、碱敏和应力敏感性,降低储层伤害,提高开采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