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思佳 《科技信息》2011,(26):125-125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著名小说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杰出作品。它以完美的形式向读者诉说了一场美国梦的破灭。在这部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其一大特色,尤其是事物的象征。本文拟从运用事物作为象征体的角度出发,探讨绿灯、灰烬山谷、东卵和西卵等不同象征体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是美国二十年代著名小说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Scott Fitzgerald,1896-1940)的杰作,它以完美的艺术形式向读者诉说了一场美国梦的破灭。在这部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正是其一大特色,尤其是颜色的象征意义。本文拟从色彩运用角度出发,探讨绿色、白色等颜色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主人公盖茨比对初恋情人戴茜的狂热追求以及后来的惨局,深刻地揭示了20世纪20年代期间美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以及主人公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分析了盖茨比的悲剧发生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4.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很多,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人们认为是"一部象征性的,甚至是讽刺性的作品,代表了美国社会本身",[1]它是"我们现代文学史上仅有的几部真正的神话小说之一"。[1]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家以其丰富的色彩描写和象征手法,深刻地刻画了"爵士时代"美国社会的风貌,成功地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存在于大多数人身上的"美国梦"破灭的历史全程。这部小说在运用色彩刻画人物形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本文从色彩这一角度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慧春 《科技信息》2013,(4):237-237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文学中的经典名作,这部小说无论在思想深度还是在艺术表现力度上,都称得上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一部作品。同时它的叙事和语言也使它成为一部经典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有其阶级的特点,主人公盖茨比的"old sport"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弗@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描写了主人公盖茨比从追求理想的"美国梦"到梦幻破灭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艺术形象、小说中运用的象征手段和小说的叙述艺术来体现小说的主题:不择手段地追求物质,将财富当成人生成败的标志,在物质追求和理想追求之间划上等号,理想破灭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韩冰 《科技信息》2011,(33):423-423,398
《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是美国二十年代著名小说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Scott Fitzgerald,1896-1940)的杰作,它以完美的艺术形式向读者诉说了一场美国梦的破灭。这篇小说从内容来说不过讲述了一个"负心女子痴心汉"的故事,但是它给读者造成的感染力决不止爱情的失落。从小说的字里行间中,读者能感受到一种"距离感",那就是: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海市蜃楼,美国梦仅仅是个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本文通过对文中人物的分析,使读者在领会盖茨比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论述了模糊及距离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记录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对美国梦的追求.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的一生见证了美国梦在那个时代的实现和破灭,他实现了"黄金梦",而他的"爱情梦"最后却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用伦理批评与原型批评相接合的方法,探寻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创作意旨.笔者把为追求理想和爱情而献身的盖茨比与耶稣·基督受难和复活的象征意义作比较,发现他们有惊人相似之处,认为作者借此希望盖茨比所代表的美国精神和传统道德能复生.他又藉尼克·卡罗威这个"身在其中又在其外"的叙述者之口,对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作出评价与反思,批判了以汤姆·布坎南为代表的美国上流社会的精神荒芜、道德沦丧、虚伪与残暴,对盖茨比给予无限同情.  相似文献   

11.
苏焕莉 《科技信息》2010,(8):I0131-I0131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男主人公盖茨比穷毕生之精力去追求梦中情人黛茜,以实现自己的“美国梦”。本文分析了盖茨比在实现“美国梦”过程中仍怀有对感情的忠贞,忠实于浪漫主义,探讨了盖茨比被社会抛弃的根源正在于“美国梦”的虚幻。  相似文献   

12.
菲茨杰拉德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悲剧并不是爱情的悲剧,而是其因为相信金钱可以实现梦想所导致的理念的偏执,以及其不溶于上流社会的良知和天真导致的必然结果.整部作品中蕴含了深深的幻灭感,充分揭示了美国社会的黑暗、空虚的现实以及"美国梦"必然幻灭的结局.  相似文献   

13.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创作干20世纪20年代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盖茨比个人奋斗的经历和幻想破灭的悲剧,展现了"一战"后美国的短暂繁荣与"美国梦"破灭后年青一代信仰的缺失与迷惘.运用"不可靠叙述"的理论,对其小说的叙述策略和角色模式进行分析,可进一步探寻小说的艺术特色,深度挖掘"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4.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是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思想和技巧最成熟的作品,同时也是美国小说史上的一部力作。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写作手法引来了无数批评家的目光。从小说的结构设置、叙述视角、人物命运和主题表现梦四个层面,探讨和挖掘《了不起的盖茨比》“二元主角”的现象,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赵萌 《世界博览》2013,(11):78-81
那个时代和这个时代,虚荣、金钱、权力以及非法的商业模式,一切似乎都并不像时光显示的那样遥远。"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1925年,F·S·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如此形容自己身处的20世纪20年代。近日,由曾执导《红磨坊》的澳大利亚导演巴兹·鲁赫曼打造的新版《了不超的盖茨比》,又将我们带回到那个灯红酒  相似文献   

16.
来自美国中西部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塑造了来到纽约的美国西部青年盖茨比追求爱情、渴望发财、梦想破灭的生活经历。小说在人物背景、情节安排、人物塑造、题材选择、语言运用等方面体现了西部文学的特征:作家与其塑造的书中主要人物均具有西部文化背景;故事富有西部浪漫传奇的色彩;塑造了以社会底层人物为主人公的牛仔式人物盖茨比的形象;采用了西部文学的欺骗故事的题材。  相似文献   

17.
弗·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描写了主人公盖茨比从追求理想的“美国梦”到梦幻破灭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艺术形象、小说中运用的象征手段和小说的叙述艺术来体现小说的主题:不择手段地追求物质,将财富当成人生成败的标志,在物质追求和理想追求之间划上等号,理想破灭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费.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典型的"迷惘的一代"的作家,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具有鲜明自觉意识的有关美国的成功和理想的小说。菲茨杰拉德在作品中反思了社会现实,展现了浮华背后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19.
依据文体学的有关理论,从小说的语言特征出发,试图发掘《了不起的盖茨比》怎样达到这种优美而悲伤的文体效果。在全文中作者交错使用两种不同的描写角度,不同的描写焦点,形成小说特有的叙述顺序。两种文体的使用使小说的悲剧味道更浓,增加了故事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张芬 《科技信息》2010,(18):139-139
《伟大的盖茨比》堪称上世纪20年代"美国梦"破灭的一首绝唱,本文将从异化角度探讨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过程,反映出菲茨杰拉德对现代人处于异化状态的关注: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并得出消费主义是异化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