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创新科技》2005,(9):56
眼睛的颜色是人体最重要的体貌特征,但科学家日前表示,眼睛的颜色是可以改变。通常情况下,人眼在外伤作用下可能会改变颜色,但若没有外伤的作用,眼睛颜色还会自动改变吗?对大部分人而言,答案是否定的。眼睛颜色在人幼年时期已经形成,且基本上终生不变。但是,一小部分成年人眼睛的颜色却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地变深或者变浅。  相似文献   

2.
我们人类和动物都有眼睛,也正是有了它,我们才能看到多彩的世界。那么,植物是否也有眼睛呢?它们长在哪里?能看到东西吗?  相似文献   

3.
光和眼睛     
正眼睛需要光才能看见东西,如同人需要饮食才能生存。众所周知,不是所有饮食都对人体有益。光也一样,分为"有营养的光"和"没营养的光"。眼睛接触了"有营养的光",会很舒服;接触了"没营养的光",会疲劳、干涩,甚至视力变弱。光根据来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造光,一类是自然光。人造光包括电灯、电视、电脑、手机等物体发出的光,大多数是"没营养的光",会影响睡眠、有损视力、增大罹患一些疾病的风险。如,手机等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么先让大家看看几幅图吧,验证一下你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是否为实。 请看下面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如果将图1中的四块几何图形裁剪开来重新拼接成图2,我们将会发现,与图1相比,图2多出了一个洞!这怎么可能呢?你肯定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我们的眼睛出了问题吗?  相似文献   

5.
奇妙的眼睛     
我们的眼睛是一对十分奇妙的器官,人的眼球的构造是很精致而奇特的,有人说眼睛很象照相机,其实应该说照相机的构造有点象人的眼睛更为恰当。我们的眼睛前面是光滑而且透明的角膜,外边还有眼睑保护着,中间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让我们看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感受到自然的光电声影,传递着世间的喜怒哀乐……眼睛是视觉传导通路中重要的感受器官,人类获得的外界信息80%以上都有赖于视觉。而眼睛的功能和带给人类的重大意义远过于此,本期"特别策划"将带您一同探索眼睛里的神秘世界!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眼睛     
关于眼睛,人们曾写得非常多,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它们知道得非常少。  相似文献   

8.
一昭 《青年科学》2010,(1):31-31
蚯蚓是司空见惯的小生物,它长期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世界,那么它究竟有没有眼睛呢?  相似文献   

9.
张光辉 《小学科技》2012,(11):26-27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周围的事物,收集各种信息。资料表明,每个人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和知识中,约有90%是通过眼睛收集的。眼睛——人体的“侦察兵”,在感觉器官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0.
生物的“眼睛”不管是外形还是能力都各不相同。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生物体进化出了各种不同的眼睛:昆虫的复眼具有宽广的视野,鸟类和鱼类的眼睛甚至能看到人眼无法看到的紫外线。眼睛到底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功能又是如何完善的?其历程波澜壮阔,堪称生命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神奇的眼睛     
眼睛的功能是通过感受光来识别外部环境,获取外部信息,为生物体提供判断的依据。除了微生物,大部分生活在光亮下的动物都需要眼睛指引它的行动。按照不同动物不同的生存需求,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 信奉这样一 可俗语:“耳听 为虚,眼见为实”, 事事都在亲眼看到才 放心。不过,“眼见”的就一 定为实吗?很多时候,眼睛对它的主人其 实并没有那么忠诚,我们经常会被“眼见” 的情景所欺骗。  相似文献   

13.
《科技知识动漫》2014,(7):102-103
乌贼是动物界眼睛进化程序最高的动物 。它们瞳孔呈古怪的W形。无法识别颜色,但能看到光的偏振,即使是在昏暗光线下,也能看到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4.
光的骗术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12,(10):90-91
物体发出光,或者被发光,总之,只要从物体来的光到达我们的眼睛,就会在眼睛中成像,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因为日常经验中光是直线行进的。沿着光到达眼睛的方向反推过去,就判断出物体所在的方向;再根据光线角度的变化程度判断出物体的远近。如果光线拐了弯到达我们的眼睛,我们无法判断光的弯曲,只能认为物体在光线来的方向。当然,如果有物体在那里,但其光线不能到达我们的眼睛,那也看不到这个物体。所以,有时眼睛是会被欺骗的。  相似文献   

15.
Q:看书、学习时间长了,我常常会觉得眼睛又酸又痛,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说为了防止眼睛疲劳导致近视,可以隔一段时间远眺一下或看看绿色的植物,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6.
赵锐 《科技资讯》2006,(32):149-149
仔细观察飞驰的轿车,有时会觉得它的车轮在倒转或不转,这是什么原因呢?当物体所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在网膜上形成影像时,大脑随即产生视觉。如果这时闭住眼睛或将物体移离视线,则大脑中的视觉不会马上跟着消失,而可以继续留存一段时间(对于中等亮度的光刺激,视觉暂留时间约为0.05至0.2秒。),这种现象称为视觉暂留。  相似文献   

17.
眼睛是动物的视觉器官,在生存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动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因此,眼睛也形形色色,千差万别.下面我们专门说说水生动物的眼睛. 最原始的眼睛动物界最原始的眼睛,当推原生动物的仅具有感光性质的眼点,如眼虫藻的眼点.腔肠动物的水母,也仅  相似文献   

18.
动物的眼睛     
人的眼睛可以看到1.6公里的远处。鹰的视力却超出人视力的八九倍。它的视力在高处飞时是远视眼,在低空飞时是近视眼。猫头鹰的眼睛比其它动物有众多特殊感光细胞——圆柱细胞,其夜间应视能力特别强。有趣的是,它的两只眼睛能轮流休息,真是名副其实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青蛙、海龟、四眼鱼、海豹和鳄鱼等动物的眼睛能水陆两用。  相似文献   

19.
“难以忘记初次见你,一双迷人的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眼睛往往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动物界也是如此,许多动物都长着迷人的眼睛,它们不光造型与众不同,有的还有许多奇特的功能呢!眼睛主人:蜻蜒眼睛特点球形“墨镜” 我们蜻蜓虽然个头不大,但一直走在“时尚”的尖端。不信,你瞧瞧我头顶这副漂亮的球形“墨镜”!嘿嘿,事实上,这是我的一对复眼。告诉你们,我的每一只复眼都是由上万只六边形的小眼组成的,这样复杂的结构,让我拥有了几乎360度的视野范围。  相似文献   

20.
应该感谢眼睛,它就像一台复杂无比的照相机,通过它,我们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人类如何通过眼睛看清周围的一切?我们该怎样保护眼睛、远离眼疾?患上眼疾后又该怎么做?让我们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