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加强栽培管理。生长期增施有饥肥,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促进金银花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多雨季节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适当修剪通风透光,减轻病害?  相似文献   

2.
王英 《河南科技》1989,(5):16-16
<正> 枣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几年在豫北枣区不断蔓延,已成为影响红枣生产的主要病虫害之一。现介绍几种防治措施: 一、彻底清除病源。枣疯病的蔓延是靠叶蝉吸取病株汁液后带病传播的。因此,只要彻底清除病株、病枝,即可清除病源。对枣疯病株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全疯病株或大主枝多数呈疯枝的病株,应及时刨掉;大枝上仅有部分枝条发病的,疯枝虫小,也要坚决除掉大枝。病枝在枣树发芽前去掉最好。在生长季节发现病枝要及时剪除。枣疯病株在冬季或发芽前除去病枝后,需要在距  相似文献   

3.
小麦吸浆虫药剂防治试验河南省植保站赵留纪,郭艳春虞城县农业局赵洪义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在我省周口、商丘、南阳、安阳、新乡、焦作等小麦种植区严重回升,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筛选有效药剂、找出最佳用药量和防治关键时期,并保护天敌、维护麦田生态平衡,我...  相似文献   

4.
晁玉霞 《河南科技》2003,(6X):17-17
炎热的夏季是一般花卉的生长旺季,也是扶桑、茉莉、石榴、米兰、夹竹桃的盛花期。这个季节里的花卉管理比较容易,只要水、肥供应得当,就可枝叶繁茂,花开不绝。但此时应注意花卉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3.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不得施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及其混配农药。  相似文献   

6.
1.鳞斑食植瓢虫。成虫和幼虫均可为害。低龄幼虫多啃食叶肉;老熟幼虫及成虫为害全部叶片,仅剩主叶脉,还能取食花、果实和幼茎。防治方法:①人工防治。在成虫发生期,利用其假死性,进行捕杀;产卵期,人工采杀卵。②药剂防治。在幼虫孵化初期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施于茎叶上,每6~7天1次,连喷2-3次。  相似文献   

7.
羊寄生虫病程序化防治模式是一项综合性防治新技术。它将单一寄生虫防治改为主要寄生虫整体有序的防治,将零星间断的治疗改为有组织、连片的预防措施,使羊群中的寄生虫得到全面驱治和预防,提高了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粘膜和鼻、蹄、乳头等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为特征。具有传染快,危害严重等特点,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0.
黄瓜霜霉病     
发病初期,叶片上有水渍状淡绿色或黄色小斑点,然后变为褐色并逐渐扩大,形成多角形病斑,叶片背面形成灰色霉层,湿度大时,霉层加厚成灰色,严重时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  相似文献   

11.
周宏美 《河南科技》2005,(11):18-18
角斑病病叶上病斑初期较小.淡黄色至黄褐色,中央吴油纸状,后期常开裂成孔;果实及茎上病斑初期呈水漫状.表面可见乳白色细菌菌脓。霜霉病病叶上病斑较大。黄褐色至褐色,后期不穿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着生灰褐色至紫褐色的霉层.不侵染果实及茎。另外,用病叶对光透视.角斑病病斑有透光感觉.而霜霉病病斑无透光感觉。  相似文献   

12.
王玉忠 《河南科技》2013,(19):192-193
伴随着我国日益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政府各级单位开始把注意力投放到城市园林绿化问题方面。目前,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我国建设城市生态系统过程中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将从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及病虫害防治策略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防治根结线虫病应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积极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孙天文 《河南科技》1992,(5):4-5,28
<正>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7200多万亩,总产170亿公斤左右。病虫危害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我省小麦病虫种类多、发生时间长、危害重,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约30多种,主要有10大病虫害,即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黑穗病类,地下虫、吸浆虫、麦蚜虫、麦蜘蛛、粘虫等;轻发生年发生面积1亿亩次左右,一般发生年1.5亿亩次,可损失产量1-2成,严重发生年2亿多亩次,产量损失4-5成,部分地方甚至造成绝收。综合分析20年来小麦病虫发生情况,清楚地看出,病虫发生程度的轻重,是随着小麦产量的变  相似文献   

15.
西瓜枯萎病及防治信阳地区农科所许国信阳地区植保站石鸿文西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烂脚病等,是一种顽固的土传真菌性病害。据信阳地区调查,轻病田一般减产15-25%,重病田减产50-70%,甚至颗粒无收。幼苗发病,子叶与真叶褪色,子叶萎垂,根茎部变褐...  相似文献   

16.
<正> 我省棉花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常年因病虫产量损失10—20%,甚至30%以上。信阳地区从多年与病虫害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到,对于棉花病虫害,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即以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针对棉花各个生育阶段可能出现的病虫危害,利用现有的生态条件,协调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防治措施,控制棉花病虫危害,确保棉花优质高产。一、苗期(出苗—6片真叶):棉花正处于长根伸叶,花原基分化,产量形成的基础时期。危害棉苗的主要苗病如盲蝽象、棉蚜、红蜘蛛等,及害虫天敌逐渐转向棉苗。这一阶段的主要措施:1、搞好田间管理,开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结合定苗、移栽,拔除病苗、虫苗。及时中耕、追肥,促进棉苗发根发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几年来,我区小麦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肥、水及种植密度的提高,小麦纹枯病明显上升,危害日趋严重。仅1990年全区发病面积达150.1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4.92%。一般田块病株率30~40%,严重田块80%以上,白穗率35.4%,损失小麦1450.7%万公斤,已经成为小麦生产上一种突出病害。一、病状小麦不同生育期,均能受到纹枯病菌的侵染,分别造成烂芽、病苗花苗、花秆烂茎、枯孕穗、枯白穗等症状。烂芽:小麦发芽时受病菌侵染,先是芽鞘变褐,继而烂芽枯死。病苗:麦苗长至3~4片叶时,先是基部第一张叶鞘出现淡褐色小斑点,扩大后蔓及全叶鞘,病斑中部呈死色,边缘褐色。叶鞘发病后,该叶的叶片先是叶尖,尔后全叶呈水渍状暗绿色,不久便失  相似文献   

18.
枣树焦叶病及其防治河南省新郑枣研所陈贻金,陈谟林课题协作组吴光金,候文沛,李梅香,丁金华郑州市农林牧业局周可义,路栓法,高巨虎枣树焦叶病是枣树上的一种以危害枝叶为主的新的真菌病害。该病1981年由陈贻金同志在国内首次发现危害枣树,病树吊枯、叶焦,故命...  相似文献   

19.
<正> 小麦纹枯病是近年来在我省发生普遍、危害较严重的一种主要病害。目前,已对小麦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我们对该病害的发生危害现状,逐年加重原因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办法。一、小麦纹枯病发生现状小麦纹枯病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在我省仅是局部发生的次要病害,近几年逐年加重,已成小麦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1990年全省发生纹枯病1394.59万亩,造成小麦产量损失80360.26吨。洛阳市1990年发生31.5万亩,1991年扩大至95.7万亩,占川灌区小麦面积的87%。据郊区及偃师县调查,小麦苗期即受该病危害,三叶期地下茎可表现典型症状,普遍率达  相似文献   

20.
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盈  陈洪昌 《河南科技》1992,(3):19-19,25
<正> 西瓜是夏令瓜果之佳品,是人们喜爱的瓜果之最。西瓜含有多种维生素,人们食用后,可以促进身心健康,防署降温,利尿降压等优点。近几年来,由于集约农业的迅速发展,西瓜间作套种面积逐年扩大。随之而来的是西瓜重茬机率增加,枯萎病一年比一年加重,往往形成轻者减产,重者绝收,严重影响着西瓜生产的发展。为此,从1983年开始,我们进行了西瓜枯萎病的调查研究及试验防治工作。现简述如下: 一、西瓜枯萎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西瓜枯萎病的发生与气候因素、栽培管理等条件均有密切关系。根据多年调查,试验和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