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岩  孙庆梅 《甘肃科技》2002,18(5):61-61
子宫腺肌病近年发病率明显上升 ,由于部分病人缺乏典型的症状及体征 ,临床漏诊率及误诊率甚高 ,故提高早期诊断率 ,对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现将我院 1995年~ 1998年确诊的子宫腺肌病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 1995年 1月~ 1998年 2月 ,经子宫全切除或半切除术或肌瘤剜出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 (包括子宫肌瘤 )病人 5 1例 ,年龄分布见表 1,其中 40~ 49岁占 6 2 .74% ,均为已婚 ,原发不孕 1例 ,余均有孕产史。该组中单腺肌病 42例 ,占 82 .35 % ;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 5例 ,占 9.8% ;合并子宫内膜增殖症 4例 ,占 7.84% ;合并子宫内膜息肉 1…  相似文献   

2.
用蛋白酶K消化-饱和酚氯仿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别对61例内异症(EMs组)、59例子宫腺肌病(Ad组)和65例非内异症及腺肌病女性(对照组)进行基因分型,以探讨COM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关系.结果显示:1)内异症组、腺肌病组和对照组G/G,G/A,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G/G+G/A基因型患内异症和腺肌病的风险分别为G/G基因型的0.629倍和0.876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COMT基因NlaⅢ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无相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发病机理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范俊霞  王芳 《甘肃科技》2022,(9):112-114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收集2018—2020年民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检查为基准,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诊断准确率,并分析子宫腺肌病所得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诊断准确率为93.61%,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并无差异,符合度高(P﹥0.05),3例误诊。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清晰观察患者病灶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42例子宫腺肌病和47例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4%和71.4%。宫腔手术史、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症状、病灶内部及边界回声以及CDFI血流走行有助于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及上皮钙黏素-E(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病病灶与内膜-肌层界面(EMI)处在位内膜的表达情况,了解MMP-7及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因子宫腺肌病行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的子宫标本40例,同时以子宫良性病变(如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的子宫标本3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7及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病病灶、子宫内膜-肌层界面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测定这两种蛋白分子表达的阳性单位(PU值).结果:在子宫腺肌病组中病灶和内膜-肌层交界处内膜MMP-7较对照组表达水平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两者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处的内膜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子宫EMI处子宫内膜腺体细胞MMP-7表达增高,降解了子宫肌层的细胞外基质,其屏障作用减弱,基底层子宫内膜细胞容易侵入子宫肌层生长并形成异位病灶;EMI处腺体细胞E-cadherin表达下调,直接导致细胞黏附能力下降,细胞解聚,子宫内膜细胞之间以及子宫内膜细胞与基质之间的黏附作用降低,从而变得易从在位部位解离,侵入和种植在肌层中.  相似文献   

6.
刘青 《甘肃科技》1999,15(2):56-57
根据传统的观念,子宫肌腺病称为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但肌腺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在临床上漏诊率甚高,B超及腹腔镜对其诊断帮助不显著,有报道误诊率高达78.38%,而近年来发现CA125检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肌腺病有诊断价值,本文选择我院单纯性子宫肌腺病住院手术患者52例,采用免疫放射(IRMA)法检测血清CA125水平,并与子宫肌瘤病患者对照,目的在于探索血清CA125测定对子宫肌腺病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彩超检查在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肌病中的临床价值。纳入研究对象来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研究组)、同期收治子宫腺肌病患者50例(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超声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以及诊断符合率。研究组RI显著比对照组低,研究组BFV、PI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诊断符合率相比P0.05。彩超可有效鉴别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腺肌症,且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囊肿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病例报告,并查阅相关文献,进一步总结子宫腺肌病囊肿的临床特点.结果 子宫腺肌病囊肿是一类在子宫肌层的较大囊性病变,其内充满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和血液,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结论 子宫腺肌病囊肿的临床表现与子宫腺肌病相似,国内外报道极少,临床误诊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子宫平滑肌肿瘤50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组织学分型、合并症、病因;复习502例子宫平滑肌肿瘤石蜡切片,根据WHO子宫平滑肌肿瘤新分类进行组织学分型;502例子宫活检,病变部位有三种:肌壁间多见,浆膜下,粘膜下少见。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组织学有三种分型:平滑肌瘤500例(99.6%),其中普通平滑肌瘤488例,特殊组织类型平滑肌瘤12例,(富于细胞型11例,奇异型1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潜能未定1例。合并症有子宫内膜增生、腺肌瘤或腺肌症、卵巢囊肿、子宫内膜息肉、畸胎瘤、妊娠。提示子宫平滑肌瘤发生与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子宫平滑肌肿瘤虽形态有异,但绝大多数为良性经过,子宫平滑瘤的合并症更进一步证实子宫平滑肌瘤发生与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阴道彩超下宫腔声学造影(TV-SHG)对Ⅰ期 (Ⅰa,Ⅰb,Ⅰc)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9例术前行TV-SHG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析,根据二维图像特点和病灶内部及周围肌层的彩色血流情况,判断其肌层浸润程度,并与术后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Ⅰ期子宫内膜癌28例,Ⅰa期10例,Ⅰb期14例,Ⅰc期4例,TVS敏感性为67.8%,特异性为85.7%, 准确率为75.5%;TV-SHG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95.2%, 准确率为89.8%.结论 TV-SHG能较准确地诊断Ⅰ期(Ⅰa,Ⅰb,Ⅰc)子宫内膜癌,为术前判断肌层浸润程度提供了有效方法 ,对临床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及其与VEG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30例进行对照。结果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16.67%、16%(P〈0.05);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38%、20%(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呈正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可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参与血管形成对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起作用;Survivin与VEGF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9,MMP-9)、膜联蛋白A2(Annexin A2,ANXA2)检测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AM患者26例,子宫肌瘤患者34例.所有患者于术前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并术前检测MMP-9,ANXA2的表达水平.利用ROC曲线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血清MMP-9,ANXA2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中MMP-9和ANXA2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系列联合检测AM的特异度为85.29%,显著高于三者单独检测和平行联合检测的特异度(82.35%,5.88%,73.53%,47.06%)(P0.05),同时约登指数(0.622)和准确度(81.67%)最高; ROC曲线显示:经阴道超声、MMP-9和ANXA2系列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MMP-9和ANXA2单独检测,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联合检测MMP-9、膜联蛋白ANXA2可以提高AM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总结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这类病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观察121例子宫内膜异位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术前术后诊断对比。子宫内膜异位疾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子宫肌层,占52.9%(64/121),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月经异常(包括合并痛经),占63.2%(76/121),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21.3%(25/121)。子宫内膜异位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此疾病术前术后诊断的吻合率较低,确诊需术后病理检查。临床应提高对本病的重视,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必要的盆腔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较经腹部超声在诊断输卵管炎症上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输卵管造影证实的输卵管炎症178例,对其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输卵管炎症的总符合率为82.0%,而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总符合率为56.2%,两者具显著性差异(P<0.05)。经阴道超声可明确区分输卵管炎症的四个不同病理分期。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能使输卵管炎症的诊断准确率提高,同时还可提示输卵管炎症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瘤体体积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瘤体体积明显缩小,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子宫腺肌瘤患者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可以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01~2013-01通辽市科尔沁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曼月乐环后进行1年的随访。在放置LNG-IUS前、放置后,1、4、6、12个月分析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多少、经期长短、子宫大小。结果:放置LNG-IUS后患者痛经减轻、经量减少、经期缩短、子宫缩小。结论: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为一种较好的保守治疗手段,也是一种避孕工具,且避孕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对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再次妊娠的PCSD孕产妇80例为PCSD组,同日分娩的瘢痕子宫非缺陷再次妊娠者169例为NPCSD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其新生儿资料,分析PCSD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PCSD组早产发生率高于NPCSD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于NPCSD组;PCSD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小于NPCSD组;PCSD组先兆子宫破裂2例,发生率达3.77%,NPCSD组先兆子宫破裂1例,发生率0.59%.结论:PCSD患者再次妊娠早产、子宫破裂、低体质量儿的风险增加,超声形态学检测虽不能有效的评估风险,但憩室体积越大子宫下段肌层功能可能越差.  相似文献   

18.
研究 P2 7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单纯性、复杂性、不典型增生过长和腺癌组织中 P2 7蛋白表达。结果表明 :P2 7蛋白高表达率在子宫内膜单纯性、复杂性、不典型增生过长和腺癌组织中分别为 70 % ( 7/1 0 ) ,60 % ( 6/1 0 ) ,40 % ( 4 /1 0 ) ,30 % ( 1 0 /33) ,P2 7蛋白高表达率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腺癌中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子宫内膜腺癌 P2 7蛋白表达与年龄 ,组织分化程度 ,有无肌层浸润无关 ( p>0 .0 5 )。 P2 7蛋白表达减少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有关 ,分析 P2 7蛋白表达有助于了解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王自强  贺晓霞 《甘肃科技》2022,(23):102-104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效果。选取秦安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分析内异症分期诊断率、超声诊断率及不同病灶大小的超声图像特征。不同大小病灶间直径、潜伏期、CDFI血流、病灶深度及强回声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诊断阳性率为96.25%(77/80),轻、中、重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72%、90.00%、100.00%,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3.7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可发现病灶,还能确定病变范围,分期诊断符合率及阳性诊断率较高,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方式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惠民 《甘肃科技》2001,17(4):43-43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子宫肌腺病中异位腺上皮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的实验研究以探讨凋亡及相关基因在子宫肌腺病的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全部选自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1998—1999年手术切除的增殖期子宫内膜标本(取自月经周期4—12天)。其中选择子宫腺肌病40例,选择子宫其它良性病变并确定术前无治疗史标本3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以上标本均有完整病历资料,并经两位病理科专家复查确诊。1.2 实验方法分组:本实验分为两组(1)增殖期正常子宫内膜组36例,(2)子宫肌腺病40例。切片制备: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