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湖北电网主网2010年~2013年逐日用电量和气象资料,分析了夏半年(5~9月)日用电量与气温的相关关系,求算出夏半年平均气温与日用电量的1℃效应量,揭示了盛夏(7~8月)日用电量与1 d、2 d、3 d、4 d、5 d滑动平均气温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盛夏(7~8月)日用电量与气温关系预测模型,经回代检验,7月均方根误差为1378.25万kw·h,占7月日均用电量的2.8%.8月均方根误差为1638.57万kw·h,占8月日均用电量的4.0%,用电量预测模型经过2014年7月1~31日应用检验表明,相对误差一般在0.1%~2.8%之间,可供电力部门预测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福建农林大学公共楼层A的2011—2012学年、2012—2013学年、2014—2015学年工作日用电量的一系列统计分析,了解到日用电量与气温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分段性——高温阈内相关性高,低温阈内相关性则较低,其临界温度一般处于25℃~30℃之间;根据多种函数对用电量与气温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发现,多项式与线性函数的拟合优度判定系数R2最高,均达到80%以上;最后,考虑到实用性与操作性,建立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以便根据气温预测用电量。  相似文献   

3.
应用福建省9个代表地面测站气温资料,对1961—2001年月平均气温、月极端最高气温、月极端最低气温以及1981—1990年日平均气温稳定≥0℃积温和≥10.0℃积温(0.1℃)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1—2001年比1961—1980年的月平均气温、月极端最高气温、月极端最低气温均有所增高,尤以月极端平均最低气温增幅最大,福建省气候变暖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冬季升温幅度大于夏季.  相似文献   

4.
根据福银高速公路宁夏段沿线7个交通气象站2014年夏季(6~8月)的路面温度、气温、降水等观测资料,分析该路段夏季路面最高温度的变化特征、不同天空状况下路面最高温度与日最高气温的关系,并建立路面最高温度与对应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的统计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福银高速公路宁夏段夏季路面最高温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在14~15时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日路面最高温度为16.3~54.1℃,晴、多云、阴天的路面最高温度均大于日最高气温,雨天大部分交通站路面最高温度大于日最高气温,个别交通站路面最高温度低于日最高气温.预报模型相关性显著,可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福州市1961年1月—2012年12月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福州近52年来夏季气温、高温日数、极端高温的演变特征,利用5日滑动平均气温稳定22℃的标准研究福州夏季日数变化,探讨了福州夏季及夏季最热时段气温指标的年代变化和凉夏、酷暑的分布特征;利用人体舒适度指数(CIHB)研究福州夏季最热时段气象环境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日数、≥35℃的高温日数、≥37℃的高温日数呈明显增加趋势,线性增长速率分别为6.6d/10a,4.5d/10a,2.6d/10a;7~8月最高气温线性增长速率为0.25℃/10a,夏季最热30,15,7d平均气温的线性增长速率分别为0.17℃/10a,0.19℃/10a,0.22℃/10a;近12年为酷暑高度集中频发期,12年中有11个酷暑年;近52年福州夏季最热时段人体舒适度呈线性下降趋势,人体的感觉是越来越闷热,甚至达到炎热.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夏季6-8月北半球异常高温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北半球大部分地方地面气温偏高,局部地区气温异常偏高,地而气温距平值达+6℃;北半球对流层平均气温正距平值达近30年以来最大值,并且各月平均气温异常偏高的区域,在对流层各层次都表现为一致的偏高;北半球对...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9年~2011年湖北省武英高速公路凤凰观交通自动站观测资料,分析了武英高速凤凰观路段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状况下路面温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路面温度和气温一样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差异,两者在开始升温、降温、最高、最低值出现时间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天空状况下,路面温度和气温的最高值出现时间不同,两者的差值也有很大差异.在以上分析基础上,进一步筛选气温、日照、日较差、云量、相对湿度等预报因子,建立了武英高速凤凰观路段最低和最高路面温度统计预报模型.经检验,模型冬季最低路面温度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值为1.1℃,具有很好实际应用价值,夏季最高路面温度预报误差值达3.1℃,实际应用中需要适当修订.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阳泉市夏季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35℃的高温日数、气温日较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阳泉市夏季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上四个要素在年际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日最高温度上升最为明显,但气温的年际变化周期并不显著。根据预测,未来年份中夏季高温日数<5天的概率最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2021年黔东南部分基地的奥尼尔、夏普蓝等早熟蓝莓出现早花,因遭遇后期持续低温导致近三分之一的花不能坐果.利用蓝莓基地气象自动观测站点逐日气温、降雨、日照资料与蓝莓开花和花后坐果所需气象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早熟蓝莓在需冷量满足的情况下,当日平均气温连续5 d以上≥12.8℃,即可进入始花期;开花后,如果遇日平均气温<10℃、日最高气温<12.2℃、最低气温<8℃的低温天气持续7 d或以上,则不能坐果;开花后能耐连续3 d日平均气温<10℃、最低气温≥5℃,并且中间可有1 d日最高气温<10℃的低温天气.  相似文献   

10.
华中地区近50年高温事件及大气环流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整编的1960-2009年逐日地面最高气温的站点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中地区85个站点的年平均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的时间、空间变化,同时分析了高温日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高温日数和高温日年平均最高气温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增暖的趋势,在20世纪60-80年代中期呈降低趋势,之后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在2000年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年平均高温日数(>35℃)和年平均高温日数(> 37℃)在空间分布上均呈现扩大趋势,部分地区年平均高温日数(> 35℃)增加10天,但是高温日(>40℃)年平均气温呈弱下降趋势.从大范围高温事件的环流形势来看,7月与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抬至25°~35°N之间.8月586线经向变化,西伸至90°E,100 hPa南亚高压发展强大.由此,在对流层中、上层两个高压系统相互配合,并且二者高度场均呈现强大的正距平,这便是形成华中大范围极端高温事件的大气环流形势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