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潘岳出任河阳令的时间,学术界看法不一,论者一般认为在成宁四年。文章详细考证了潘岳出任河阳令之事当在成宁五年春,并分析了此事发生的原因。认为不仅是潘岳个人的因素还涉及到西晋党争。潘岳被裴楷一派视为贾充之党羽而加以排挤,出为河阳令,将其赶出了朝廷。这是致使他题《阁道谣》的直接因素,而《晋书》本传系此谣作于河阳时,其行文在逻辑关系上明显有误。  相似文献   

2.
崔瑞萍 《晋中学院学报》2005,22(1):19-21,45
历代人们对潘岳评价不高主要是基于对其“人文不一”的不齿,但并非潘岳的所有作品均有此特点。本文以《关中诗》为例,通过分析作品推演原因:人品低下却有非“谄事”之作;《关中诗》真实反映了作者思想;潘岳之人品低下在当时应如何理解;“人文不一”在潘岳的咏物和非咏物之作中应区别分析,进而得出对潘岳需要重新认识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王英志《袁枚书法作品中的集外诗词九首考释》(《文学遗产》加08年第6期)一文,至少有三首诗著作权误判。《扇面绝句三首》前一首见《瓯香馆集》卷八,题作《题画赠李先生》;后两首见《瓯香馆集》卷二,题为《观潮》,俱为清初“毗陵六逸之冠”恽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对于潘岳《闲居赋》所体现的创作主旨历来争论不一,并由此引发对潘岳人品的褒贬评价。《闲居赋》是潘岳作品中少有的以理起文、以情纬文的赋作,体现出潘岳养拙不守拙、闲居非归隐的文本内涵。"家风诗"是魏晋门阀政治时代的突出表现之一,它影响了潘岳的仕进思想。"家风"下的《闲居赋》表现出潘岳由坚定的重振家声到不甘心闲居又短暂想要养拙自守的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5.
潘岳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具有争议的作家,而争议主要集中在对他人品与文品的评价上.《闲居赋》是潘岳最优秀的赋作之一,从中可挖掘出潘岳积极仕进的思想根源与现实动力,进而揭示潘岳的人生悲剧其实是理想在现实中破碎的悲剧.《闲居赋》描绘着潘岳理想中的人生境界,身处偷生尚且不易的乱世,他却因看不清时局而最终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其人格上体现出来的矛盾,其实也是人生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这道诗是王维题《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有皇甫岳 ,乃皇甫恂之子 ,唐宪宗朝宰相之堂兄 ,不知是不是此人。赵殿成认为皇甫岳的云溪别墅可能就在终南山一带 ,我同意这个说法。这首诗虽是题皇甫岳园林之作 ,但情趣、风格却与《辋川集》这组诗完全一致。《辋川集》是王维在四十多岁后 ,在长安东南不远蓝田辋川 (与终南山相连 )买到一份产业后 ,隐居于此 ,与裴迪一唱一和而结成的。他虽隐居 ,但他到死都在长安做官 ,过着亦官亦隐的混世生活。在他隐居…  相似文献   

7.
东山湖     
我的家乡上虞有一个美丽的湖——东山湖。她位于曹娥江中游东岸,三面环山,一面傍水。湖边的东山曾是东晋名相谢安的隐居地,成语"东山再起"由此而生。东山湖春季山花烂漫,夏季林绿成荫,秋季硕果丰累,冬季瑞雪轻盈,吸引着许多游客。外婆家就在东山湖附近,每次去外婆家,我都会去东山湖逛上一圈。瞧,那亮闪闪的就是东山湖,湖中还有一个小岛。望着东山湖,我就会想起刘禹锡的《望洞庭》,嘴里还会吟上一句"白银  相似文献   

8.
应制之作大都以歌功颂德为主,潘岳的《关中诗》却以直谏独为标格.本文通过对史评中阿谀奉承、无气节的潘岳形象进行再认识,力图一定程度上澄清对潘岳及其作品的误解,使之得以有文学史意义上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9.
《古诗十九首》一直受到诗论家高度的评价。《青青陵上柏》寓含丰富的思想内容,长于抒情,质朴自然,意蕴深远。  相似文献   

10.
《采桑子》十首写于欧阳修晚年隐居颍州之时,词人以定格联章的形式、以清新明媚之笔描绘了颍州西湖的美丽景致。《采桑子》组词体现了欧词唯美、悠远、闲雅的意境,犹如一幅幅秀美的山水画卷,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诗以《无题》名者一十六首;《蝶》诗之二、三,胡氏《戊签》作《无题》;又洪氏《万首绝句》于《留赠畏之》之二、三,亦作《无题》:总二十首。实则商隐之《无题》诗应多于此数。“其摘首二字为题,如《碧城》、《锦瑟》诸篇,亦同此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李集中以篇首二字为题者计三十七首,除以地名为题及题意自明者,余  相似文献   

12.
潘岳是西晋太康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其诗文风格以善为哀诔而著称。潘岳悼亡诗现存仅四首,然而单凭这四篇诗歌,潘岳就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一种特殊的诗歌类别——悼亡诗。总览后世论家在历代诗话中对其悼亡诗的接受,主要体现出其感情深挚、延续汉魏风及嫌其繁冗费词等方面的评价。然对于其悼亡诗以其情深取胜这一点,自古以来没有异议,并籍此一点对后世悼亡类诗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秦桧当政,姜夔隐居”,这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不必为此打笔墨官司。然而,七百多年来,许多文人笔记、历史典籍乃至新修方志,竟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两回事扯到了一起。诸如:“绍兴中,秦桧当国,(姜夔)隐居箬坑之丁山”(《嘉庆重修一统志·饶州府志·人物》);“(姜夔)因不满秦桧当政,隐居武康县”(《辞源》);“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乃江西鄱阳人,秦桧当政时曾隐居德兴箬坑之丁山”(《德兴县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读之犹如骨骾在喉,不吐不快。为廓清这一历史事实,笔者循着历史脉络,作了  相似文献   

14.
李陵《答苏武书》被萧统系于《文选》“书”类之首。唐刘知己从史迁阙载和风格上首疑作者之伪,苏轼坐实之。近世以来,已成定论。其园有三:仍前贤之成说,伪托苏李赠答诗的波及,李陵其人为俘虏的道德判断所累。本文详考了辨析了作者伪托说理由之妄,论述李陵为《答苏武书》作者之由。司马迁曾园平议李陵其人而罹祸,兹后再元人为李陵置一辞。本文从忠孝的取舍与尴尬角度析李陵降胡之因由,并对《答苏武书》所披露的李陵的心路历程作了勾勒。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杜甫《秋兴八首》前二首一些有争议的诗句,如“兼天、接地、两开、一系、奉使虚随、画省香炉”诸语作评述,归综诸说,加以案断。  相似文献   

16.
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大量客家移民迁入东山,创业是其定居和繁衍的首要任务。创业情况决定着移民到达迁入地后的生存发展情况。目前,虽然已经有学者对成都东山客家创业史有一定研究,但笔者认为,东山客家移民先祖创业问题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推进。本文通过对《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下文简称《氏族志》)所辑录的34种族谱中有关信息来研究清前期东山客家入川先祖的创业问题,希冀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清初四川移民的生存状况及地方社会的孕育、发展过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质的《绍陶录》是内容和体式都很独特的一部书,其精华在于王质隐居山林期间所作的大量咏物诗。这些咏物诗既是其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其崇高人格、个性与独特心态的表现。同时还是诗人用心感悟、精雕细刻的多种艺术的融合,与楚辞、《诗经》及鄂东南古老的民间歌谣都有密切的艺术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二、宋元时期许光四首许光,字觉之。《始兴县志》、《英德县志》、《连州志》作许彦先,《南雄府志》误作许彦光。始兴人。天圣三年(1025)进士,累官殿中丞,迁广东转运(副)使。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载有“元祐(1086—1094年)间许觉之诗”;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又载其元祐二年(1087)知随州,均属误记。《南雄府志》、《始兴县志》都说许彦先素有文名,深明《易》学,尤工书法。《粤诗搜逸》载其诗八首。今据《广东通志》、《英德县志》、《连州志》及《方舆胜览》,录许光诗五首.  相似文献   

19.
张燕 《科技信息》2013,(19):149-149
姜夔在音乐上能有其自己的创作风格,成为南宋著名的音乐家。他创作的《白石道人歌曲》共六卷,载有其创作的乐谱,收有祀神曲《越九歌》十首,旁缀律吕字谱及《扬州慢》、《鬲溪梅令》、《暗香》、《疏影》、《长亭怨慢》、《杏花天影》等自度曲令、慢、近、犯十七首,旁缀工尺谱;琴歌《古怨》一首,旁缀减字谱。宋代乐谱大部失传,只有个别残谱见于王骥德《曲律》,而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中的工尺谱、减字谱为历代不断刊印流传的最早曲谱。  相似文献   

20.
中唐时期的元结两任湖南道州刺史,治绩卓著,为奏课全治第一。期间写下的(《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等诗文反映出浓厚的民本倾向,对继起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以重要的影响。元结雅爱湘南山石名胜,为右溪、朝阳岩、浯溪命名,并作铭刻石。始为世所重。故本文首叙元结湘南诗文原始,溯其源流,拟从一侧面提供元结湘南诗文研究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