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机类铜缓蚀剂的现状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小能 《科技信息》2008,(21):38-40
随着科技的发展,金属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铜及其合金的应用,因此其腐蚀与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腐蚀介质中添加缓蚀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几种新型有机铜缓蚀剂,包括唑类、喹啉类、嘧啶类等物质。从缓蚀性能、环境保护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介绍了不同介质中缓蚀剂的选用情况,介绍了几种有机缓蚀剂地研究现状,阐述了缓蚀荆的作用机理.并展望了缓蚀剂的科技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电解加工是一种很好的加工钛合金的方式,不但加工效率高,还可用于加工薄壁和异型构件,优势十分显著。然而,在低电流的电解加工过程中,钝化膜的自钝化和形成的点蚀不但会影响工件表面的粗糙度,而且也会影响非加工部位,因此有必要研究清楚钛合金点蚀的成因、发展过程和控制方法。详细综述了外加电压条件下钛合金点蚀发展的过程、机理和抑制点蚀的方法,同时阐释了相关抑制点蚀方式的优劣,展望了未来电解加工中抑制钛合金点蚀方法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缓蚀剂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杨雪莲  常青 《甘肃科技》2004,20(1):79-81
总结了缓蚀剂的分类和缓蚀剂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缓蚀剂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指出了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酸性介质中的钢铁有机缓蚀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近几年酸性介质中钢铁有机缓蚀剂各类及研究方法的进展。着重讨论了有机缓蚀剂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作用及缓蚀机理,简述了将最子化学、人工神经网络、激光拉曼光谱等方法用于缓蚀剂研制的成果,对这研究方法进行了评述,对缓蚀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低温缓蚀剂的成膜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旋转挂片失重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成膜特性。考察了缓蚀剂用量、酸浓度、温度、pH值、HCl-H2O和HCl-H2S-H2O腐蚀介质的成膜特性。探讨了缓蚀剂的缓释机理。结果表明,缓蚀剂用量超过临界浓度有利于形成致密有机膜,起到缓释作用。腐蚀液浓度越大,空白腐蚀失重越大,相应加入缓蚀剂后缓蚀率越高。温度越高,空白失重越大,但加入缓蚀剂条件下失重随温度变化较小。pH值调节说明,微酸性或微碱性环境有利于控制腐蚀。钢片的腐蚀形貌特征指出,缓蚀剂抑制大面积均匀腐蚀,但仍存在点蚀现象,说明缓蚀剂吸附膜存在缺陷,个别活性点导致局部腐蚀。  相似文献   

6.
空化和空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空化和空蚀现象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论述,包括空化初生、空化数、空化初生影响因素、空蚀破坏机理、空蚀试验方法、空蚀影响因素、空化噪声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空化空蚀现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空化和空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空化和空蚀现象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论述,包括空化初生、空化数、空化初生影响因素、空蚀破坏机理、空蚀试验方法、空蚀影响因素、空化噪声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空化空蚀现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立蓉  王树勖 《甘肃科技》2005,21(11):170-170,207
随着金属铜及其合金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腐蚀与防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而在腐蚀介质中添加缓蚀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几种新型有机铜缓蚀剂,包括唑类、喹啉类、嘧啶类等物质,从缓蚀性能、环境保护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介绍了不同介质中缓蚀剂的选用情况,阐述了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并展望了缓蚀剂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系统分析了塔河油田点蚀测试和评价技术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引进3D点蚀测深仪及改进点蚀评价方法,对塔河油田不同区块的点蚀状况进行评级。对地面生产系统管道开展了腐蚀规律分析、缓蚀剂防护及新材质抗腐蚀效果现场评价,得出塔河油田主力区块单井及油气混输管道CO2/H2S环境与点蚀速率的关系:在介质流体温度为50~70℃条件下,点蚀速率为PCO2/PH2S的多项式函数,呈波动规律分布。评价了单井管道及集输管道的缓蚀剂工艺防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布站较多的长距离集输管道应采用分段加注缓蚀剂方式防护,管道中段缓蚀率较高;布站少或距离较短的管道应采用端点加注缓蚀剂方式防护,从管道起点到末端缓蚀率升高;其中,TH10244单井管道采用"清管器+缓蚀剂"预膜防护工艺后缓蚀率高达70%。研究表明新材质(BX245-1Cr)挂片在地面集输系统试验管道中较20#钢挂片点蚀速率下降了43.7%。  相似文献   

10.
闭式齿轮传动齿面疲劳点蚀和剥落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分析了闭式齿轮传动齿面发生金属疲劳点蚀和剥落的原因,点蚀和剥落的种类;影响点蚀和剥落的主要因素及如何提高齿面抗疲劳点蚀和剥落的措施,以期对齿轮设计和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常减压蒸馏过程中的腐蚀机理和缓蚀剂“581”的缓蚀机理,并通过缓蚀率的测定,表明缓蚀剂“581”不仅是乙烯裂解系统工艺循环冷却水中的新型高效缓蚀剂,而且它有可能成为炼厂常减压塔顶冷凝冷却系统的优良缓蚀剂之一。  相似文献   

12.
塔河油田注氮气后油井井口及井下管道取样观察有冲刷及点蚀现象,地面单井管道也出现注气后腐蚀穿孔情况。为了研究注氮气井管道腐蚀影响因素及机理,在对注氮气工艺、介质及生产工况分析的基础上,对氧分压及含量、流型流态及酸性气体分压比参数计算分析,研究了氧、氯离子、流型流态、酸性气体因素对管道腐蚀的影响,结合腐蚀产物XRD衍射特征及腐蚀形貌VRD镜像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注氮气井不同生产过程不同部位的管道腐蚀机理存在明显差异性。在注气过程中,井口及井下管道腐蚀主要受氧和流态的影响;在注气后的生产过程中,地面单井管道腐蚀主要受氧和酸性气体的影响。氯离子是点蚀发生的催化剂;其中前者的腐蚀机理为相互促进的氧的电化学腐蚀与冲刷腐蚀,后者的腐蚀机理为氧的电化学腐蚀为主,并促进了酸性气体的电化学腐蚀进程。两者腐蚀机理差异性受溶解氧扩散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汽车冷却系统结垢的危害和传统除垢方法的缺点,简述了化学除垢的优点及除垢机理和缓蚀机理,试验了清洗剂浓度、清洗时间、温度及缓蚀剂浓度等因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并对相应数据进行了讨论,认为化学方法不论从除垢效果、防腐性能、方便程度等方面都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研究新型三唑衍生物在1mol/L H2SO4中缓蚀性能和机理,并研究该缓蚀剂在20g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新型三唑绥蚀剂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在1mol/L H2SO4溶液中缓蚀剂浓度为1000g/L时缓蚀率最高,为94.6%。Matlab拟合表明该缓蚀剂在20g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Bockris-Swinkels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酸性和高酸性油气田的腐蚀问题,综述了酸性油气田防腐用咪唑啉及其衍生物、苯腈类母体化合物、有机胺及其衍生物等缓蚀剂防腐的技术现状和缓蚀剂的防腐机理,介绍了分子模拟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计算化学技术在缓蚀剂结构设计和化学分析中的作用,重点强调了分子模拟辅助开发缓蚀剂的应用。分子模拟的发展为未来研究开发苛刻环境和复杂要求条件下具有优良综合性能、无污染的缓蚀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椭圆偏振技术研究盐酸介质中丙炔醇对不锈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椭圆偏振光谱法,研究了丙炔醇(Propargyl alcohol ,PA)对1Cr18Ni9Ti不锈钢在含有氯离子的腐蚀环境中的缓蚀作用,实验表明Cl∧-能使1Cr18Ni9Ti不锈钢发生点蚀,而缓蚀剂PA对不锈钢受到Cl∧-的腐蚀起抑制作用,采用电位扫描椭圆偏振光谱法测定几次循环扫描过程的Vop值,其比值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可判定点蚀往往的产生及缓蚀剂PA的合理用量。  相似文献   

17.
铁离子对曼尼希碱型盐酸缓蚀剂(FHS-A)缓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实验,运用静态失重法考察Fe3+含量对曼尼希碱型盐酸缓蚀剂(FHS-A)缓蚀性能的影响.还考察了N80钢片在具有Fe3+的HCl溶液中的腐蚀速率随盐酸质量浓度和缓蚀剂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e3+对曼尼希碱型盐酸缓蚀剂(FHS-A)有一定的影响,随着Fe3+含量的增大腐蚀速率增大;随着缓蚀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腐蚀速率减小;随着盐酸质量浓度的增大腐蚀速率增大.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探讨了Fe3+对曼尼希碱型盐酸缓蚀剂(FHS-A)缓蚀性能的影响机理.通过电镜扫描和能谱分析,证实了Fe3对曼尼希碱型盐酸缓蚀剂(FHS-A)缓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笔者用量热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盐酸蚀铝的缓蚀作用,发现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根据实验数据,应用溶液吸附理论推导出反应数与缓蚀剂浓度之间,缓蚀率与缓蚀剂浓度之间的两个直线方程,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种缓蚀作用是铝表面吸附氯代十六烷基吡啶的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缓蚀剂的缓蚀机理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笔者还研究了温度与缓蚀率的关系表明呈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加速化学和电化学腐蚀试验比较了长链脂肪酸和杂环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机缓蚀剂在镍表面形成的配合物的耐蚀性结果表明硬脂酸形成的膜蚀效果最佳,采用XPS和AES研究了膜层的缓蚀机理。  相似文献   

20.
空泡在随液体流动过程中,当周围压力增加时,空泡体积将急剧缩小或溃灭。由于空泡溃灭过程发生于瞬间,因而在局部将产生极高的瞬时压强,当空泡溃灭发生在固体表面附近时,不断溃灭的空泡所产生的极高压强的反复作用,将破坏固体表面。对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空泡和空蚀现象的形成、发展和溃灭过程及其危害,空蚀破坏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空泡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等进行了综合论述,提出了研究空损伤现象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空化空蚀现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