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盐碱土是含有过量水溶性盐分的土壤。依据呈现碱性反应的高低又分为碱土与盐土。盐土呈微碱性反应,多发生在滨海盐碱地区,天津地区土壤尤为代表。盐碱地影响植被正常生长,制约农作物的产量,约束植被、作物的适种性和品质,影响林业与畜牧业甚至整个环境质量,从而抑制人类的生活与发展。通过分析盐碱地对植物产生的危害,论述盐碱地传统改良措施与生态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比选今后盐碱地修复改良的方向,以更好的利用与发挥盐碱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引进耐盐植物改良该地区盐碱地是一种"治标又治本"的办法.但耐盐植物种类繁多,耐盐机制复杂,盲目引种只能加重生态破坏,因此,加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现状调查研究,改良培育适宜的耐盐植物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现状、耐盐植物种类特点、耐盐机制以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黄河三角洲地区耐盐植物的研发及盐碱地植物改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盐碱地的类型、特点和盐碱地造林作用的分析,提出了盐碱地植树造林的措施,对指导盐碱地植树造林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张家勤 《少儿科技》2013,(12):32-33
盐碱地,指那些含盐量高、植物尤其是农作物难以生长的土壤。关于盐碱地人危害,乐乐与明明早有耳闻,今天科学老师竟然说盐碱地能长出爱“吃”盐的植物,这让她们百思不解。她们决定请教在生物研究所工作的博士叔叔,看看是否真有这么“重口味”的植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盐碱地的类型、特点和盐碱地造林作用的分析,提出了盐碱地植树造林的措施,对指导盐碱地植树造林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盐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盐碱地的类型、特点和盐碱地造林作用的分析,提出了盐碱地植树造林的措施,时指导盐碱地植树造林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和耕地不断减少,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约0.96亿hm~2盐碱地,大部分处于荒芜状态,是巨大的后备土地资源.因此,如何可持续、绿色开发利用盐碱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盐生植物是指能够在等于或高于200 mmol/L NaCl的盐碱地上正常生长发育并完成生活史的植物类群.盐生植物在绿化、畜牧、粮食、医药和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具有重大潜在价值.本文重点论述了经济盐生植物在盐碱地绿色开发中的应用,对未来选育一些经济盐生植物用于盐碱地绿色开发并形成产业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浅谈盐碱地园林绿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生柏 《科技资讯》2009,(5):166-167
本文阐述了土壤盐碱化的形成原因及危害,提出了通过水利措施、物理措施,化学措施、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地,并论述了盐碱地绿化材料的选择及其栽培技术问题,最后还进行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9.
胡建明  许萍  曲学勇 《科技信息》2011,(27):397-398
本项目对于改造和利用盐碱地由从陆地植物向海边发展的不断利用这种传统思维方法 ,转向从海洋生物向陆地发展的逆向思维方式,为盐碱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经济提出了新的思路。沿环海等高线抽取地下水建立海产高效养殖带,每带间不能低于500米的农作带,建立绿色植被区,改善生态环境。这样,在降低地下水位改良盐碱地的同时,充分发挥滨海盐碱地地下咸水埋藏浅、数量大的资源优势,发展了高效海产养殖业,地上绿色满园、水中海珍肥沃,形成具有滨海盐碱地特色和优势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下海上农间作带模式。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上海沿海地区土壤特点,分析了利用上海盐碱滩涂荒地开发种植适生草本纤维能源植物的可行性,并依据植物的生态学特性,筛选出适合上海盐碱地区种植的草本纤维类能源植物共53种(或品种)。同时对上海草本能源植物提出了高效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2021,(4)
正位于渤海之滨的天津市是京津冀地区的海边明珠,这里海岸线长、滩涂广阔,盐碱地及生长其上的盐生植物便走进了植物学家的视野。这类植物有着怎样的特征?在天津沿海地区分布有哪些种类,又有哪些可供发掘的种质资源呢?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全球盐碱地面积近10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3,而我国的盐碱地面积接近1亿公顷,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面积较大,分布广泛,普遍存在土地退化的现象,潜在的盐碱化问题严重,因此,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也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介绍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概况,针对土地盐碱化现状提出了多种改良盐碱地的治理措施,同时为吉林省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盐碱地的产生原因,通过结合盐碱地治理生物措施、物理措施、化学措施、水利工程措施来进行综合治理,本研究结合隔盐阻盐材料、有机改良剂和耐盐苗木,提出一种盐碱地改良技术模式。模式主要包括碎石淋洗+暗管排盐、隔盐阻盐、土壤有机改良、栽植苗木、抚育管理等五项工序。本次研究以沧州渤海湾新区盐碱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工序组合来探究适宜渤海湾泥质盐碱地的绿化技术模式。在本次改良渤海湾土壤研究中,优先选择"暗管排盐+木炭隔盐阻盐层+有机液体改良剂(竹醋液稀释150倍)+国槐"改良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面积较大,分布广泛,普遍存在土地退化的现象,潜在的盐碱化问题严重,因此,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也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介绍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概况,针对土地盐碱化现状提出了多种改良盐碱地的治理措施,同时为吉林省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对太原市儿童公园盐碱地绿化技术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节水、地面覆盖、植物配植等方面探讨了开展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在沿海盐碱土地种植盐生植物对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以往农田林网建设不能全功的原因,提出了营造盐碱地改良林、防护林,营造地上水源截流林和建设海防林、风景林的设想以及适宜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7.
陶杨华 《科技资讯》2009,(17):152-152
浙东千里江堤建成后,周边交通环境不断改善,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已在当今广泛运用。如何选择合适的绿化树种搞好沿海盐碱地绿化促进沿海产业带经济建设的发展,作者就台州市滨海工业区绿化树种试种分析、调查浙江沿海盐碱地已造的海防林、实验林得出浙江沿海盐碱地适生树种以及提高绿化成活率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白刺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白刺属植物具有高度的耐盐碱、抗干旱和固沙改土性能,对开发利用重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分布、分类、生物生态学特性、森林培育技术几方面综述了白刺属植物的研究结果,展望了白刺属植物的应用前景,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研究结果对该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存及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国萨里大学一个多年从事这项研究的科研小组日前得到英国政府的资助,将着重寻找和利用能使水稻在盐碱地中生长的基因.按计划,该小组首先从可在盐碱地生长的植物中筛选相应的基因,然后将这些基因植入水稻中,种植并筛选这些水稻品种,最  相似文献   

20.
盐生植物根际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择滨海盐碱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就盐生植物根际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盐生植物种植后,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比非根际土壤明显增加,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植物根系越发达,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越多,土壤酶的活性也越高.为盐渍化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理论数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