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黄定锐 《科技资讯》2008,(5):159-160
本文简要分析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具体阐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即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依托生活再现,帮助新知展开;借助生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最后指出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基本理念,运用生活化教学资源,尝试生活化学习实践,将教学内容系统化,培养学生把数学作为交流工具的意识,贯彻"以人为本"的生活化教学思想,关注生活中的数学融入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对生活世界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培养他们审慎的思维习惯,开拓思想境界,扩充生活领域,深化生活内涵.  相似文献   

3.
让数学回归自然,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进生活,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普遍要求.为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新课引入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例题教学生活化,数学贴近于生活;数学练习生活化,数学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4.
所谓数学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是源于生活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存在着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6.
严培朝 《甘肃科技》2010,26(12):195-196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相似文献   

8.
让数学回归自然,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进生活,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普遍要求。为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新课引入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例题教学生活化,数学贴近于生活;数学练习生活化,数学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9.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帮助自己理解数学知识的素材,同时能够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进行解决.数学与生活乃是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为此,教师要利用熟悉的事物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因此,课堂教学生活化成为了改革的基本趋势。“数学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这是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教师要具有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通过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学生深切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启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  相似文献   

12.
数学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张保俭 《科技知识动漫》2010,(17):114-114,121
数学问题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数学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张英 《科技资讯》2011,(8):203-203
《纲要》提出"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的发展目标。在内容与要求中又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注意观察,发现幼儿一日活动中有利幼儿数学发展的因素、情景时便进行随机教育,其结果是幼儿容易理解其中的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仅仅围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让一日生活充满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5.
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的这一教学理念,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联系生活讲数学,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从而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重教育问题,我国采取的基本国策就是科教兴国战略,在当前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广大教育者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改革中,其中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生活化教学。但是从实际的教学现状来看,由于部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不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时也就适得其反,"伪生活化"的现象十分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核·心在于,教师要把握“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致力于还原数学与生活的真实联系。教学教学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实践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举措包括:新课时创设生活情境、举生活实例加强概念理解、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18.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现行数学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教师就应立足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引导学生走近生活,从生活中感悟数学;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激活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在生活中体验数学,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如何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有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不仅消除学生的陌生心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究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