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大钊同志于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被军阀张作霖在北京杀害,出今整整六十周年了。李大钊同志不仅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首创者,他一生写过不少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而他于一九一九年八月十七日在《每周评论》上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就是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  相似文献   

2.
新村主义思潮是五四时期广为传播的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之一,李大钊同志作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曾经对新村主义发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宣传推介,后来,随着认识的升化,逐渐远离了新村主义。通过史实阐述了李大钊与新村主义运动的渊源,剖析了李大钊思想转变的历程和原因。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同志在五四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建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对西方的社会学进行研究,用马克思主义考察中国社会问题,从而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开创者。本文梳理了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并以李大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视角针对一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看法与实践进行了概括与整理。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因此,李大钊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人物。近五年来,李大钊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一大批新的研究成果,使李大钊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并且切入问题的角度比较新颖。第二,尝试以新的立论基础探讨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问题,不断使老课题焕发出新意。第三,注重还原李大钊生活的时代背景,以便能更好地把握其思想发展的整体脉络。第四,研究的时代感增强,凸亘出李大钊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因此,李大钊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人物。近五年来,李大钊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一大批新的研究成果,使李大钊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并且切入问题的角度比较新颖。第二,尝试以新的立论基础探讨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问题,不断使老课题焕发出新意。第三,注重还原李大钊生活的时代背景,以便能更好地把握其思想发展的整体脉络。第四,研究的时代感增强,凸显出李大钊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以后,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产生了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改造中国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李大钊是突出的代表之一。本文不准备评述李大钊的共产主义世界观,谨就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前的早期的唯物史观作一评述。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县人,父母早亡,由年迈的祖父抚养成人。1907年考入北洋政法专门学校,这是他的民主革命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他后来回忆说:“我到天津进入北洋政法学校,六年的时间,深入调查研究了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科学”。这使他的政治见识迅速增长。 1913年,李大钊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开始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从事爱国活动,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1916年回国,作为《新青年》派的重要成员,立即参加了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对于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最重视并首先接受的是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阶级斗争学说指导他分析社会政治问题,唯物史观则为他探讨文化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一派唯物史观的要旨,就是说:人类社会一切精神的构造都是表层构造,只有物质的经济的构造是这些表层构造...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史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一部分,始终是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之一,他对于中国史学史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在史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实践中,李大钊形成的史学理论对当代历史研究者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迪意义。本文将从李大钊史学的性质、特点、研究对象、史学内容以及史学方法这几方面分别论述李大钊对史学理论研究的贡献,以及李大钊对辛亥革命、孙中山等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贡献、李大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历史理论和现实意义、李大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与陈独秀、瞿秋白等人的比较,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历史比较研究,很早就有人进行了。例如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早在一九一八年七月就发表了关于十月革命的论文——《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该文分析了俄国革命与法国革命的区别引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史历比较研究,将为历史学家开辟研究的新领域,提出研究的必课题,启迪研究的新途径,使我们的研究工作获得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李大钊,作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该文通过对李大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以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对李大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践,最根本的特点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人民拯救中华和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相结合,创造性地把革命和建设引向胜利。 一 毛泽东同志早期爱国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产物,经历了从旧式爱国主义向新式爱国主义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试论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的历史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毛泽东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使他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由于革命斗争紧迫,他没有来得及从理论上清算自己过去的信仰,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唯心到唯物转变不彻底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准备不足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毛泽东晚年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的影响,应是具有学术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从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角度,来论述"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其实,除了这一外部因素外,还应该涉及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能满足中国人的革命需要、近代启蒙运动尤其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李大钊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等因素。本文着重对马克思主义能满足中国人的革命需要、李大钊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外来新思想传入中国以后,在新文化阵营内部爆发的一次触及时代焦点问题的论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审视"问题与主义"之争,论争双方共识大干分歧。这次论争不仅最早提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而且初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对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次论争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之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不仅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是中国近现代之交著名的报刊话动家。本文所讨论的李大钊的早期报刊活动,是指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所从事的报刊活动,即从他1913年任《言治》杂志编辑部长起,到1918年11月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止。李大钊的报刊活动始于1913年3月,受聘为自己曾就读过的天津北洋政法专门学校北洋政法学会会刊《言治》的编辑部长.《言治》为月刊,创刊于1914年4月1日.当时,辛亥革命的果实已被袁世凯窃夺,中国社会陷入封建军阀专制的黑暗之中。和广大爱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一…  相似文献   

15.
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史称“五四时期”。这个时期,是毛泽东一生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他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他后来发展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铺下了最初的奠基石。 那么,毛泽东是怎样由一个普通农民子弟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其转变的标志是什么?我  相似文献   

16.
朱执信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中最早把马克思和恩格斯介绍给中国人民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他不但客观介绍、主观认同马克思主义,他还尝试着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和研究中国社会,解答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所有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得出的新结论,给中国共产党的独立铺奠了最初的基石。他在同时代人中最早认识到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及其对祖国命运的现实指导意义。中国人民正是从李大钊对十月革命的歌颂、宣传中看到了自己民族解放的新希望。而中共的诞生,则是对由十月革命发端的新的世界革命潮流的最直接的回音;他对中国革命问题所作的多方面的探索为中国共产党煌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思想上高度重视建党工作,他站在中国革命有所附托的高度提出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主张,并成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同志一九一八年二月起任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兼图书部主任(即图书馆馆长),同年十二月,又当选为北京图书馆协会中文书记。在主持图书馆工作的六年多岁月中,李大钊同志披荆斩棘,除旧布新,为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建树了不朽的业绩。利用图书馆阵地,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同志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部主任期间,正是“五四”运动酝酿、爆发和向深广发展的耐期。为了启发群众觉醒并培养革命骨干,他把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图书馆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五四"前后,李大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初步解决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不仅初步构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对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也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李大钊无愧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技》2013,(12):F0002-F0002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们彻底改变自己民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