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市     
, 《广东科技》2012,21(20):14-14
广州市:吸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打造"国际人才港"为与中央"千人计划"和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和引进领军人才专项计划对接,广州先后出台多个配套政策文件,大力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吸引了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到广州市创新创业。广州设"羊城功勋奖"吸引高层次人才,最高每人奖500万。此外,广州实施"菁英计划"留学项目,在全市选拔、资助部分优秀学生和科研人员到海外深造攻读博士。这是广州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经验、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和造就各行各业精英人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布了第三批"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名单,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引进的栾新军、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引进的吴奇石名列其中。这是继2012年2月西北大学信息学院引进的范建平教授(美国北卡大学终身教授)入选国家第七批"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后的又一突破。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掌握ODS替代物前沿核心技术的国际著名氟化学专家权恒道教授入选国家第十批"千人计划",受聘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化院),成为中化蓝天集团"国千计划"引进第一人。"千人计划"系"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2008年开始,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学科、实验室等,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4.
 中央层面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的一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计划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若干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千人计划”是我国最高级别、最高层次的人才引进战略工程。自2008年实施以来,这个战略工程深深吸引了海内外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5.
正记者从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我市在2013年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第四批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和"扬帆计划"竞争性扶持市县重点人才工程、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引进紧缺拔尖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等项目评审中,实现较大突破,取得良好成绩。目前,相关入选项目已在媒体公示。据了解,在省"珠江人才计划"的评审中,我市广东益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淀粉功能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团队"和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印制电路特种电子化学品创新团队"入选省第四批"创新创业团队",这是省"珠江人  相似文献   

6.
地市观察     
《广东科技》2013,(19):36-37
广州市:番禺区将建人才特区“双核”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近期,广州市番禺区召开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座谈会。据了解,近3年,番禺区从海外引进硕士学位以上专业人才2图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广州市“百人计划”入选者13人、“121人才梯队工程”入选者4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入选者9人。目前,番禺区各类人才资源总量已达32.5万人。  相似文献   

7.
《太原科技》2011,(9):107-107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2011年8月22日在全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人才引进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尹蔚民提出。要以“千人计划”为龙头,鼓励各大国有机构、各类企业和园区拓宽视野、加大投人.面向海内外引进和重用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陈敏 《广东科技》2014,(17):83-87
人才是第一资源。核心竞争力离不开人才要素。为加快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决定》提出“深入实施全省重大人才工程,推进实施珠江人才计划、扬帆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大力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培养一批素质高、复合型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广东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了解科技人才的重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欢迎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广东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求贤若渴的精神,期待再造“孔雀东南飞”的盛况,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9.
, 《广东科技》2012,21(20):14-14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大会上“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的要求,以中央“千人计划”和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为引领,深圳市委、市政府制定推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孔雀计划”。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技》2010,(4):19-19
为加快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向科教城集聚,江苏常州科教城启动“千百菁英计划”,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理念,坚持以政策为引导,用人单位为主体,人才资源市场化的原则,搭建服务平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引进一批科教城发展紧缺急需的高层次研发人才和领军型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余姚市把人才强市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金钥匙",把招才引智作为"一把手"工程,抢抓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归的机遇,谋划、启动"千人计划"产业园建设。目前,"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已签约或正在对接洽谈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有62个,其中院士2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9位、省"千人计划"专家6位,其中已注册项目18个,正在注册项目9个。主要做法是:一、突出爱才惜才,构建全方位引才体系。建立健全与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等组织的合作机制,设立美国、加拿大海外人才联络站,承办"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年会,吸引了200多批  相似文献   

12.
"千人计划"     
中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知识产权战略,核心是人才问题.以留学人才为主体的海外人才是中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之一.2008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召开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的意见>,要求分层次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公布的第3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中,我校王沛芳教授、杨涛教授、李轶教授、郑金海教授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敖燕辉教授入选青年拔尖人才。获批数量较前2批又有提高。"万人计划",即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是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并行、国家层面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定位于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支持。该计划由中组部牵头实施,分为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3个培养层次。其中,领军人才计划又分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  相似文献   

14.
, 《广东科技》2012,21(20):15-15
佛山市积极响应中央“千人计划”、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和引进领军人才专项计划的号召,配套出台了《佛山市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放宽人才落户政策的意见》和《佛山市人才开发专项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推进人才工作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技智囊》2009,(9):92-93
1.7月28日,由13家中央企业共同建设的未来科技城奠基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北京市市长郭金龙等领导同志为未来科技城暨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奠基。来来科技城是神华集团等13家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而集中建设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研发机构集群,  相似文献   

16.
正为进一步引导人才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广东省规定,粤东西北地区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如入选"珠江人才计划"将免于评审,直接入选"扬帆计划",享受政策双重奖励。在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下,粤东西北地区在第四批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中终于实现"零的突破"。去年12月,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珠江人才计划"和"扬帆计划"各项目拟入选对象公告,由广东益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均为来自汕头的企业)引进的淀粉功能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团队和印制电路特种电子化学品创新团队赫然在列。  相似文献   

17.
俞崇武 《华东科技》2011,(11):17-17
11月1日,上海市科委正式启用“千人计划”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专窗,为入选中央和上海市“千人计划”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提供科技政策咨询、计划项目申报等服务。  相似文献   

18.
《太原科技》2014,(10):23-23
2015年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近日公布。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围绕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人才需求,结合山西省低碳创新重大专项,以国际视野引进科技人才、寻求项目合作,引导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参加山西省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竞标、产业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和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重点支持范围:一是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支持其在山西省开展合作研究和产学研合作;二是支持中央"千人计划"和省"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在山西省开展合作研究和产学研合作;三是支持山西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国外著名机构共同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四是围绕产业创新链建设相关工作,支持山西省国家公派、省筹公派回国科研人员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开展技术引进、合作研究及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9.
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安徽,关键在人才。近年来,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培养、引进、激励人才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国家赋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激发了一批企业技术骨干干事创业的热情。2012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实施"611"人才计划,吸引了1.6万名高层次人才来皖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天长市积极探索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不断打破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瓶颈”,先后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天长、献智天长、服务天长。近三年,全市已柔性引进外国专家10多人次,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450多人次,嫁接科研成果60多项,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