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涵养水源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其维持区域水资源安全的作用十分明显,作为东北多条江河的发源地,在吉林省内此功能的作用更为重要.采用2006,2011和2013年吉林省森林资源数据和森林生态站及辅助观测样地的长期监测数据,对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进行时空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在逐渐提升,2006,2011和2013年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分别为175.06万m~3/a,185.14万m~3/a和197.28万m~3/a; 2)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 3)影响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时空格局的驱动因子为森林资源面积、森林资源质量、森林资源结构(起源和林龄)、气候因素和林业政策(尤其是林业生态工程).本研究能够为吉林省生态建设和林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继而使森林生态系统发挥更大的涵养水源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衡量某个地区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一般最直接的指标就是森林覆盖率的大小。在大陆,福建为65.95%,排第1位,江西为63.1%,排第2位。如何赶超第1名,是摆在江西全省林业战线同仁肩上艰巨的任务。况且森林覆盖率这个大指标包含着多种森林资源细化指标,如林分组成、活立木蓄积量等。就赣、闽两省森林资源指标作一比对分析,找出差距,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森林覆盖率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祁连山建立的固定试验区长期(28a)定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不同研究流域森林覆盖率对河川径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林区河川径流量季节性变化与森林覆盖率、集水区面积、冰雪补给量关系密切。冬季河川径流量主要为森林涵养水,随着森林面积增加而提高;夏秋季随着集水区面积和冰雪补给量增加径流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森林法》当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对森林采伐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森林采伐数量实施有效的控制,已达到保护森林资源面积,提高森林资源蓄积量的目的。森林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以及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的肺。此外森林资源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以及其他生产生活必需品,森林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为此我国在进行森林采伐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对森林资源采伐工作进行有效地调节与控制。现阶段我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发展并不完善,为此本文就现阶段我国森林采伐制度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及其具体的解决措施展开论述,希望通过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相关规定,能够更好的保护我国森林资源,促进我国森林采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全球森林变化遥感数据、DEM数据、江西省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对研究区2000-2018年期间各森林类型进行资源动态变化研究;同时,根据潜在的社会经济指标,对森林资源变化进行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 2000-2018年期间赣州市、吉安市、新余市森林资源有所减少,与2000年相比,森林覆盖率减少了10%以上;2)2000-2016年森林资源减少呈增加趋势,2016年以后森林资源恢复成效明显,这与人工造林和低效天然次生林改造等森林恢复措施有重要关系;3)与2001-2009年相比,2010-2018年森林资源减少空间聚集度分布较高,由江西省南部逐渐向中部扩散;4)第一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相关性最高,且各潜在因素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以罗甸县为研究对象,依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对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总体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罗甸县森林覆盖率较高,林地利用率较高,单位面积乔木蓄积低,林种结构较合理,经济林比重低,林分以幼龄林为主,生产力不高,森林后备资源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正> 0 引言森林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减低污染,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它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已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然而,使人忧虑的是,世界上的森林资源不断遭到破坏。让我们看几个数字:据1985年第九届世界森林大会资料,  相似文献   

8.
森林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可以反映森林经营的效果。通过对2013年长白山露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概述了该林业局辖区的森林资源现状,并与1995年和2003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比较,从各类林地面积、林木蓄积、林种结构、龄组结构和森林起源等方面分析了该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结果表明:森林面积增加了4567.3hm2,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47%,森林蓄积净增2 961 133.5m3,用材林部分划为防护林,天然林面积净增6 734.6hm2。  相似文献   

9.
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岗山1999年、2004年2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定位观测数据,采用区域水量平衡法和土壤蓄水功能评估了该地区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及其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2004年的大岗山森林水源涵养量为1401.10×104m3.a-1,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5913.81 m3.a-1hm2;1999年~2004年,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年水源涵养量提高了3.9%,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提高了2.9%;森林生态系统年水源涵养量竹林最高,马尾松林最低,其贡献率分别为37.8%和1.8%,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硬叶林最高,杉木林最低;高丘和位于中坡位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贡献率最高,低山和山谷的贡献率最低;陡坡的水源涵养功能的贡献率最高,缓坡的贡献率最小,中龄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的贡献率最大,过熟林的贡献率最小。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位于长江、珠江两大国内河流和萨尔温江、湄公河、红河三大国际河流的上游和发源地,山地多坝区少,陡坡开荒成为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的一种方式,加上对森林的乱砍滥伐,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森林资源通过地表防护,能有效保持水土.文章应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云南省森林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森林覆盖率进行预测分析,对云南省更加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市场价格替代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价格法等评估方法,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空气、固碳制氧等服务功能进行初步估算.得出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价值为2.28亿元.a-1;保持土壤价值为0.76亿元.a-1;固碳制氧价值为2.20亿元.a-1;净化空气价值为1.76亿元.a-1.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7.04亿元.a-1.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平塘县森林资源格局特征与组成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平塘县森林资源情况,通过3S技术结合二调、贵州省森林普查数据,分析了平塘县森林资源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平塘县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占国土面积的71. 73%,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占森林资源总面积的83. 56%,除此之外宜林地占国土面积11. 44%,平塘县森林资源还有提升空间; 2)从林种来看,水土保持林最多,占森林总面积的34. 52%,水土保持林分布比较集中,经济林整体上是连片分布; 3)平塘县森林主要是郁闭度为中(0. 40~0. 69)的类型; 4)平塘县森林资源丰富除了良好的水热条件外,与生态建设工程有着巨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提高森林覆盖率、形成森林资源激励机制前提下,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本文就森林防火中的一些问题分析,提出做好森林防火的管理措施,探讨了森林防火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滇池流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8年完成的滇池流域森林资源最新调查数据,按照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计算方法,对滇池流域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估算.滇池流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56.04×108元.a-1,居第1位的是涵养水源的价值,居第2位的是森林保育土壤的价值,二者合计占生态服务总价值的62.40%,从价值角度说明森林对滇池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滇池流域现有森林以云南松林和华山松林为主,二者占流域林分面积的61.1%,元江栲、滇青冈等具有较高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带性森林面积仅占流域林分总面积的10.8%.经培育、改造后,滇池流域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将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5.
新疆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森林覆盖率仅为2%左右,但森林却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意义,它是绿洲生命的支持系统,是绿洲的生态安全保障.文章从论述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意义入手,提出了新疆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立的构想,从技术、管理、质量监督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从技术、管理、现有基础三个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最后提出建立新疆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济南市南部山区森林水源涵养评价的基础上,利用GIS建立了济南市南部山区森林水源涵养数据库,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类森林类型中,水源涵养能力由低到高的林木类型依次是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经济林地;森林水源涵养密度等级最重要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历城区、章丘区和长清区.本研究为济南南部山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生物与经济价值评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济南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祁连山生态系统的主体,起着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多种作用。近年来天保工程的实施,为更好地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高海拔自然条件和林区各种矛盾交织存在,保护区的森林植被恢复缓慢,天然林资源未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必须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坚决遏制一切破坏森林资源的活动,同时要增加投入,扩大封山育林面积,促进保护区森林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把集体林地承包给农户经营,农户对林木具有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这一重大举措,对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必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江西省武宁县为研究对象,利用林改前后两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对林地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按林种、年龄、优势树种、起源、权属的森林面积、蓄积构成,单位面积蓄积量等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森林资源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分析了嘉陵江流域中估即南充地区近50年来森林资源的演变及现状,即区内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及其时空格局动态,林木种质资源现状,森林资源利用潜力,森林植被及森林覆盖率动态,森林蓄积及森林动物资源的演变等,得出区内森林资源和相对匮乏,分布不均,亟待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云和县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和县是浙江省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以浙江省云和县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参数数据,运用综合蓄水能力法,估算云和县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3个不同作用层的水源涵养量,并对不同森林类型、林龄、立地条件下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以及空间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007年云和县森林生态系统总涵养水源量为7584.49×104 m3,其中94.18%来源于土壤层蓄水,4.19%来源于林冠截留降水,枯落物层枯落物层持水量占1.63%;2)各森林类型总涵养水源量大小依次为阔叶林>松木林>杉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平均为908.49 t/hm2,大小依次为阔叶林>竹林>杉林>松木林>经济林>灌木林;3)水源涵养林不同年龄组的贡献率为幼龄林(43.60%)>中龄林(26.91%)>近成熟林(22.27%)>成熟林(6.93%)>过熟林(0.29%);4)云和县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水源涵养能力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海拔的分布特点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