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隅集团     
《科技潮》2010,(7):F0003-F0003
金隅集团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成立于1959年,是北京市重点科研院所,拥有400多项科研和专利技术成果,目前,建材总院围绕着干混砂浆系列产品、水泥及深加工材料、新型墙体及装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建筑节能保温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研究水平在国内同行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1999,(11)
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创建于1955年,直属原冶金工业部,是我国基本建设和环境保护专业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199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科研机构改革试点单位之一。该院占地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6亿元。该院现有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28人,具有高级职称者427人。总院下设钢结构工程、钢结构金属制品、地基及地下工程、工程材料、防灾抗震、工程结构、冶金环境保护、焊接与连接技术、设计等9个研究所及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焊接劳保、建筑情报、环保情报等研究室。全院有大中型试验室20余个,装备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环境保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建筑钢材  相似文献   

3.
新闻·视点     
2005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立项本刊讯2005年度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共优选了350个项目。其中,工业项目重点推广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共202项;农业项目重点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以及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有促进作用的农业现代技术共148项。这些  相似文献   

4.
<正>2014钎焊及特种连接技术国际会议于近日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浙江省钎焊材料与技术重点试验室、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试验室、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室联合主办。2014钎焊及特种连接技术国际会议得到了国内外广大钎焊工作者的积极响应,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韩国工业技术研究院、波兰华沙工业大学、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绿色技术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娜 《广东科技》2007,(10):108-109
本文作者从新型能源和材料的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等方面,阐述了绿色建筑的重点领域,力求技术和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6.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将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列为发展重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提出以煤矸石高附加值、规模化利用为目标,以煤矸石胶结充填、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煤矸石发电为重点,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介绍了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政策、科技支持,从科技创新角度阐述了山西省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7.
2014钎焊及特种连接技术国际会议召开 2014钎焊及特种连接技术国际会议于近日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浙江省钎焊材料与技术重点试验室、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试验室、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室联合主办。2014钎焊及特种连接技术国际会议得到了国内外广大钎焊工作者的积极响应,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韩国工业技术研究院、波兰华沙工业大学、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等9国的31位国外钎焊专家、学者和来自中国的154化钎焊界人士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是我国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由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863”计划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瞿金平教授领衔。工程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等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领域特别是聚合物动态塑化成型加工技术方面沉淀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9.
正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16年正式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建设,重点开展城市暴雨洪水模拟与预报技术、地表水地下水调蓄与海绵城市技术、防洪排涝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一体化海绵城市技术体系等研究,针对北京市水文气象特征和城市水系特点提供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和总体方案,为首都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与科技支撑。重点实验室现有82人,其中正高职称25人,副高职称34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者26人。实验室团队中,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  相似文献   

10.
国家重点学科 ( 1 5个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 ;材料加工工程 ;热能工程 ;电机与电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物理电子学 ;系统工程 ;计算机系统结构 ;水利水电工程 ;内科学 (心血管病 ) ;内科学 (呼吸系病 ) ;外科学 (普外 ) ;妇产科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 5个 )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塑性成型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 ;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 1 0个 )智能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图像…  相似文献   

11.
程芳琴 教授     
程芳琴,女,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运城盐化局、南风化工集团从事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设计工作,担任南风化工集团钾肥公司副经理、南风化工集团首席工程师,2002年11月调入山西大学,现任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环境保护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12.
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官方网站消息,科技部公布了2008年工程与材料领域国家及部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全国共有54个工程与材料领域国家和部门的重点实验室参评。我校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继2003年重点实验室评估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后,今年再一次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我校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度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良好类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成形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技术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的许多关键制造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成立20年以来,围绕成形制造的科学与技术问题,通过材料、成形加工、力学、计算机、激光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先进的材料制备、成形和模具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上海信息化》2008,(7):84-84
由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上海市信息委指导,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废旧电子产品综合利用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绿e行动——e环365”目前正式落地上海,为社会提供电子产品注册、维修、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氟硅化学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化工科技集团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和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巨化集团公司)为核心,通过构建紧密合作层和会员制,实现科技创新力量和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6.
迎接材料革命的新高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科学领域,材料被列为三大支柱之一。21世纪,高性能、多用途的先进材料将会更加显示出它强大的推动力,继续成为科学和工程研究的重点。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有望获重大突破的热点是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电子和光电子材料。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始建于1923年,是中国化学会理事单位和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先后入选河南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和河南省优势学科A类资助学科.本学科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了绿色介质化学、绿色有机合成、新药研究与绿色技术、绿色能源材料、环境与生物分析化学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建有绿色化学与电源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绿色介质与反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4个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1月,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布《关于2013年材料领域与工程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报告的通知》,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材料领域5个优秀类实验室之一,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被评为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良好类实验室。2013年3月,科学技术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材料领域、工程领域两组专家对依托学校建  相似文献   

19.
<正>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依托攀枝花学院而建,2007年1月四川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川科基[2007]1号文),是四川省专项从事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及钒钛新材料研发的基础研究机构。实验室任务是以丰富的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背景,实行产学研合作,融应用基础研究与对外技术咨询服务、人才培养为一体,开展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新工  相似文献   

20.
<正>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花落郑州机械研究所,给了所长乔培新及全所职工一个实实在在的惊喜。尽管在申报之初还有所犹豫,但乔培新还是坚定地对上级领导说:"只要我们进入答辩,就很有希望。"果然如此。如今,挂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金字招牌,乔培新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