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从提出到组建完毕历时20年,耗资200多亿美元。自海湾战争美军首次使用GPS于实战以来,GPS已成为美军赢得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要支持系统。如今,美国正着手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以满足未来的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美、俄为争夺太空权展开激烈角逐,美国GPS问世后,俄罗斯的Glonass紧随其后.但研制Glonass的资金长期短缺,未能全部投入运营,因此美国GPS"一统江山",在民用领域和几场战争中出尽风头.  相似文献   

3.
美国好莱坞影片《黑鹰坠落》表现的是1993年维和美军在索马里的遭遇,原本美国维和部队是执行联合国的使命,前往索马里进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然而这样一支执行和平命令的军队,却因为要阻止索马里长达多年的内战,而成为当地军阀艾迪德的眼中钉肉中刺。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美军维和部队的”黑鹰直升机编队”遭到军阀武装伏击,多架黑鹰被击落,多名海军陆战队员阵亡。艾迪德为了达到赶走美军继续打内战的目的,故意羞辱美军阵亡士兵尸体,他们将尸体扒光衣服举起来游街示众,并且拖在汽车后边行驶让行人向尸体抛砖砸石。当阵亡士兵的录像传回美国后…  相似文献   

4.
目前,美国五角大楼专门委派了一名将军来负责统帅美国的"网上特种兵".这支部队主要有三方面任务:第一,试验各种现有网络武器的效果;第二,制定美国使用网络武器的详细条例;第三,培训出一支"过硬的网上攻击队伍."美军希望政府能提供"确切的网上打击要求",以便确定自己的作战手段和方案.  相似文献   

5.
国际媒体在2005年12月28日纷纷评论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首颗实验卫星"Giove-A"发射升空,认为"伽利略"卫星升空打破了美国的垄断,是对美GPS霸权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为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将实施两栖登陆、配合其他军兵种作战。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经费和存在,也仰赖两栖战。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实施了上百次两栖登陆,怎么能设想取消这种成本低、打击力强、出敌不意的战术呢!仁川登陆就是范例。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各种侦察机于2003年5月对朝鲜进行了多达220余次的空中侦察。据朝鲜军方统计,美军5月里出动了RC-135、U-2、EP-3和P-3等军用飞机对朝鲜进行空中侦察,其中各种战略侦察机、电子侦察机等对朝鲜进行的侦察活动达五十多次。从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军把战略侦察重点方向转向亚洲地区,可以看出其战略图谋,是为干涉亚洲地区事务作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8.
美国军人的“身份证”也称为“军人身份确认牌”,是一个5厘米见方的小物件。它最早出现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战争的爆发使伤亡人员的辨别成了一个大难题,南北军的参战人员为了能使自己的身份得到确认,都私下购买或制造半美元大小的“狗牌”,刻上名字、连队、所属单位等,再用绳索或细皮带系在脖子上。因而,美军  相似文献   

9.
目前,美军在阿富汗战场上执行的“蟒蛇行动”悄然落幕,参与行动的美军都经历了人生最惊险的一役,也面对面地感受到了基地组织英勇善战的激烈场面。然而,美军在这次行动中却遭到了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士兵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主要存在以下战略战术失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美国国防部为了给士兵提神专门发明了一种眼镜装置,其原理是在一副特制的眼镜框上装上光纤。该光纤放出的白色强光与日出时的晨曦光谱一样,令士兵既提神而又不影响视觉。这种新发明的眼镜在北约空袭南斯拉夫期间投入使用,美国的轰炸机飞行员使用此眼镜由密苏里的轰炸机基地飞往欧洲,全程36小时都保持了清醒的状态。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英联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其推进速度是海湾战争的3倍,难道美军是铜墙铁臂般的机械人,具有连续作战的能力?其实不然,美军也不得不与另一个敌人进行战斗:疲劳!由于最初的地面进攻及向巴格达推进的速度太快…  相似文献   

11.
孙立华 《科学之友》2001,(11):22-23
今年5月上旬,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宣布美国军事战略实施重大调整,其中包括正式放弃10年来一直贯彻的"美军必须准备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大规模战争"的军事标准,战略重点由欧洲转移到东亚.由此东亚美军基地网再一次引起世界关注。目前,美军驻全球基地801个,其中海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共和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长的年轮上,镌刻着这样一群年轻人的"问天征程"——他们,在读博士期间攻克北斗导航核心关键技术;他们,从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一路披荆斩棘走到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他们,从三个"毛头小子"小组发展成长为300人的"国家队";他们,就是国防科技大学北斗青年创新团队。主动请缨——为了拥有自己的北斗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就展开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研究;70年代中期,便开始了GPS系统的地面试验。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GPS系统大显身手。1994年,  相似文献   

13.
百舌鸟,不是鸟,而是—种特殊的导弹。美国入侵越南的战争已艰难地打到了1965年。美军动用了大批战斗机空袭越南人民武装游击队。为对付这些恶狠狠的空中飞行物,越南如雨后春笋般建造了大批雷达网,时时刻刻监视空中,紧盯敌机,一旦发现,游击队的炮火便迅速出击。于是,飞机不断被击落的坏消息一个接—个地传到了美国统帅部,叫老美吃够了苦头。统帅部给军事科研机构下达命令:“必须从速研制出消灭雷达的武器。”战争的急需往往促进科学的发展。很快,美国专家们被使出了“绝活”,发明了—种专门摧毁雷达的导弹,给它取了个温柔而可爱的名儿,叫“百…  相似文献   

14.
1943~1945年,在欧洲大陆战场上,活跃着一支小小的谍报队伍。他们的任务是搜捕纳粹德国科学家、搜集重要的战略物资、刺探有关德国秘密武器的情报,这就是经常随同美军一起行动的“阿尔索斯”工作队——美国的科学间谍小组。当时他们行动极端机密,只有美军最高领导层的少数人,像国防部长史汀生、参谋总长马歇尔将军等知道。时至今日,人们终于了解了它的内幕。一1939年,罗斯福总统接受了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建议,开始了在美国研制原子弹的工作。1942年,曼哈顿工程上马,使这项工作大规模地开展起来。随着这项工程接近成功,—个问题就像噩梦一样…  相似文献   

15.
美国海军2007年1月16日宣布,目前正在建造的最新一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首舰将用2006年12月26日刚刚去世的杰拉尔德·R·福特总统的名字命名.细数一下,这是美军现役的12艘航母中,第七艘以总统名字命名的航空母舰.近年来美军下水的3艘航母都是打着美国总统的名号游弋在各个大洋.美国人为何如此偏爱用总统的名字命名航母呢?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实践表明,仅凭电磁攻击、网络攻击、心理攻击等软攻击手段无法达成特定的作战目标,信息与火力高度融合的精确打击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手段。因此,了解和认识美军精确打击理论全过程,有助于掌握当今美军作战理论的发展状态,并可为我军提供借鉴。“精确打击”概念的提出利用技术和装备优势,通过空中打击支援地面作战,以提高作战效能和减少人员伤亡,是美军的一贯作战思想。但传统航空炸弹命中率往往很低,在投弹精度上的缺陷,亦大大地降低了打击效果,使得强大的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大打折扣。为确保摧毁一个特定的…  相似文献   

17.
素静 《科学之友》2003,(10):30-31
你想象得到10年之后的美国大兵是什么样子吗?美国军事专家近日指出,他们很可能装备一些诸如电影《星球大战》中的设备,看上去就和科幻电影里那些宇宙战士没什么两样!专家预测,“未来战士”的衣服会变色,他们的头盔上将装备GPS全球定位系统,他们射出的子弹是“聪明子弹”,会自动跟踪目标。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些未来战士们可以完全不必吃饭也不必睡觉! “目标部队”战服——臭汗变成纯净水《Pcmagazine》杂志的副主编比尔·马克龙称,美国国防部正在研制的这种新型战服上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军认为,运用电脑进行军事模拟训练,是一种可以最大限度贴近实战的训练方式。据美军统计,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至今,已动员140万人次的军人前往当地作战,其中接受过作战游戏培训的官兵达到90%。美国统计结果显示,从未参加过实战的飞行员在首次执行任务时生存的概率只有  相似文献   

19.
据透露,在海湾战争爆发前,有两位年轻的美国军官突发奇想——能否先设计战争再作战?如果可以,那么靠什么把设计变为现实?答案是靠电脑游戏。这一方案后来被美军高层人士所采纳。在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军即利用美国RDA公司开发的军团战斗作战电脑模拟系统,对地面作战行动计划进行了电脑模  相似文献   

20.
“黑9月”笼罩美军 对于美国空军来说,1997年的9月是一个“黑色的9月”。这个月中,连续4天发生5起飞行事故,有6架飞机从空中掉了下来。9月17日,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发布命令:美国各军种在国内外的所有飞机在一个星期内停止飞行训练24小时,全面检查飞行安全工作的情况,找出飞行事故的原因和共同特点。 美国国防部下令各军种的飞机停飞一昼夜,这在美军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那么,美军在这4天中到底坠落了哪些飞机呢? 我们还是从9月13日说起:这一天是星期六,美国空军的一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