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济深与新桂系的崛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从维护广州革命政府的利益出发 ,为早日实现两广统一 ,完成孙中山北伐的遗愿 ,自 192 3年起就对新桂系采取了军事上援助、政治思想上引导、财政经济上支持的策略 ,使新桂系在 192 5年消灭了旧桂系 ,统一了广西。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护法失败后,孙中山移居上海,在他直接赞助下,以驱逐陆荣廷、建设新广西为目标的“改造广西同志会”于一九二○年成立。孙中山令陈炯明粤军从福建打回广东,十月底攻克广州,桂系军阀陆荣廷兵败逃回广西。孙中山返穗,重组护法军政府,主要目标是进行北伐,打倒北洋军阀,统一全国,“拔乩返治”,“发展实业”,“保护平民”。(注一)为此,首先要肃清负隅顽抗的旧桂系残余势力,以免它为患广东,牵掣后方,一九二一年五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桂系兵分三路,进攻广东。孙中山下  相似文献   

3.
新桂系在治理广西的过程中,实施了“特种部族教育”,这是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新桂系在创办和实施“特种部族教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质———创建特师、编辑乡土教材、推行多元文化融合、突出实用性等。“特种部族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考察其得失,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初,广西省内政局逐渐稳定,新桂系集中精力建设“新广西”。在文化建设上,新桂系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开创了“特种部族”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广西社会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后至解放前夕这一历史时期,广西先后被代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旧桂系和新桂系两个军阀集团所统治。陆荣廷是广西旧挂系军阀头子,他原是清朝官吏(广西提督),后来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充任广西都督,他网罗了一批亲信,如:谭浩明、陈炳煜、莫荣新、马济、沈鸿英、韩彩凤、林虎、林俊廷、韦荣昌等,形成了以他为首的旧桂系军阀  相似文献   

6.
试评三十年代新桂系的广西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粤桂联合到抗战前夕,新桂系励精图治,整治广西,虽侧重于军政和民政,但在经济,文化的建设方面也收到一定成效,广西社会状况有所好转,一度成为受全国瞩目的“模范省”。由于新桂系的主要目的是要增强向外护张地盘的实力和资本,所以广西建设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相似文献   

7.
新桂系时期,在广西省政府致力于改革司法制度的努力下,广西的立法、司法程序、司法专业人员的培养以及司法机构的设置等均取得了较大成效。这为广西司法公正的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立法上的缺陷、司法程序公正性不足、司法队伍整体素养水平不高以及司法效率低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司法公正始终没能在新桂系时期的广西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40年代新桂系在广西开展的县政改革,是特殊时代下应时与顺势等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历史进程。具体为,践行"三民主义"理论是其思想动因,吸取清代以来治理广西的经验教训是其历史动因,挽救广西农村社会的衰败是其经济动因,稳固统治、自强独立的考量是其政治动因,近代以来国内外社会变革与社会思潮的影响是其社会动因。新桂系县政改革动因的多元化,说明了历史的多面相。  相似文献   

9.
岑春煊是清末有名大吏,镇压四川、广西等省人民革命运动的剑子手,以“劳勋最着”而飞黄腾达,爬到两广总督、邮部尚书等高位。岑春煊与袁世凯同是清朝最得势的官员,时有“南岑北袁”之称。岑家“三世为官”,岑春煊利用权势,对南方各省施加影响,在两广培植亲信,扩充势力,广西旧桂系军阀的崛起与岑春煊的发家有着密切的联系,旧桂系军阀头子陆荣廷等人就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辛亥革命后,岑以讨袁护国、护法为名,与旧桂系军阀陆荣廷“合而为一”,串通西南军阀,处心积虑地反对孙中山的革命。岑出于自身利益,曾长期与袁世凯敌对,他的“反袁”实质上只是为了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广西的县政改革标志着政府管理从“无为”而治向“有为”政治的转变.在“行新政用新人“的理念下,新桂系政府采用了一批新的县长取代传统士绅.通过追溯广西县长群体的选拔、构成特点和地位作用,探讨在近代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延伸的过程中这一关键群体的形象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三剑客为领军的文学"桂军"在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坛迅速崛起,不仅在创作界、评论界引起巨大反响,也在更大范围的文学界和影视界掀起波澜。作为文学"桂军",他们有清醒的自我身份认知和文化上的地域性觉悟,无论是已经"逃离"出广西的作家,还是至今依然坚守在这片土地的大多数,几乎都是以一种具有边缘性色彩而向主流文化中心追溯和靠拢,以期获得在当代文学中"桂军"的位置和价值,并进一步向文学的更深层意义上开拓,这包括对现实的关怀和哲学向度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粤西诗载》中的唐代诗歌,记录了唐人对广西情感印象的演进轨迹:初唐的厌恶、盛唐的既欣赏又感伤、中唐的适应、晚唐的留恋。这个变化表明了从初唐到晚唐,唐人对广西的好感是与时俱进的。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广西在唐代得到了很好的开发,社会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并在晚唐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尤其显现在桂、邕、容三管的重镇区域。  相似文献   

13.
对孙中山先生民生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民生思想进行梳理可以看出,从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到三民主义,从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对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到民生工程,昭示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技术对平桂地区为层,褶皱及遥感线性构造进行定量分析,并阐述所提取的地质信息。结果表明:不同构造线(或线性构造)处理结果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并与地质推断和物探资料所反映的构造发育特征及深部构造格局相吻合,表明构造线定量分析方法和处理结果是合理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不墨守盛唐"几乎成了近代"宋诗派"审美宗趣的最大表征,尽管这一概括显得较为含混不清,却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宋诗派"所取法的诗法家数是以特定的文本为实质内容的."三元"与"三关"说为"宋诗派"主流所孜孜追摹的范型文本,但具体辨绎,各家所宗主的模本并不完全一致,体现出各家不同的审美取向,而其羽翼的多向拓展,又从各方面丰富了"宋诗派"的诗学内涵,也为"宋诗派"开拓出宏阔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家蚕抗氟品种“桂蚕F95”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3年利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贮备和引进的品种材料,通过杂交、选育、添食高浓度NaF、配合力测定选择亲本,开展杂交组合的组配、添食高浓度NaF筛选、耐氟实验鉴定和氟化物重污染蚕区农村鉴定,选育出强健,适合广西乃至热带、亚热带蚕区饲养的夏秋用耐氟品种,并于2007年4月由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定名为"桂蚕F95"。"桂蚕F95"在桑叶氟化物含量正常的情况下,主要经济性状与对照种"两广二号"相仿或略有提高,繁育性能良好;在添食NaF鉴定中,从4龄第2口叶开始至5龄第4天止,用300mg/kg NaF溶液浸泡10min晾干后的桑叶饲养(桑叶含氟量150~280mg/kg)的结茧率为94.83%、虫蛹率90.63%,万头产茧量15.398kg,万头茧层量3.334kg,分别比对照"两广二号"提高56.80%、60.83%、194.64%、206.43%,表现出较强的抗氟性;在氟化物污染严重蚕区(桑叶氟含量200mg/kg左右)的农村试养鉴定中,张种单产35.417kg,比现行"两广二号"单张产茧量增加28.40kg,增产404.87%。  相似文献   

17.
西汉建立,为达到统一的封建国家的专制统治,首先要有一个在政治思想上统一的政治集团。因此,以文、景帝两帝发其端,以武帝大力推崇,从而使汉代统治集团儒者化。至宣帝时期,统治集团内部则开始出现经学派别化。首先是齐鲁学派之辨,进而是经今古文学派之争。统治集团儒者化,确立了儒家学者在政治统治当中的主角地位;而统治集团的经学派别化,则使经学变成某一权力集团的政治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主要阐述新中国建立初期广西作家队伍人员的组成;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的成立;民族文学创作出现新气象,广西文学事业步入初步发展的局面;新中国的广西文学与以往时代的文学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20世纪50至60年代初作家作品选介;"文革"时期广西文学的劫难与创作的艰难跋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剖析新桂系首领们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图谋寻找光明前程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怕共”、“容共”和“剿共”的心态,揭示出新桂系首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立场和本质,反映出新桂系集团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